第137章 火星之門:行星級物流站

第137章 火星之門:行星級物流站

在更高等級的星際文明中,文明內的各種運輸工作非常的繁重。星球與星球之間的運;星系與星系之間的運輸;甚至是河系與河系、星域與星域之間的運輸工作僅僅依靠運輸艦是不能勝任的。

有的文明選擇提高運輸艦的運載能力與空間,有的選擇提高運輸艦的航行速度,有的則是開闢出更加快速的航行通道,更有甚至根據自身文明的特性建造轉運站。

星際物流站是媧族文明提出並成功修建使用的功能性建築,修建在星球上的叫做行星級物流站;修建在恆星系之類的叫做恆星級物流站,以此類推。

行星級物流站可以從目的星球向本土星球傳輸物資,按照其建造規模,物流站能夠傳輸的物體體積、數量呈正比上升。

物流站不僅能夠民用,還具有極高的軍事價值。

常用來當做軍事設施使用的則是恆系級物流站,這種建造在一個恆星系太空之中,並且把恆星當做能量源的物流站能夠向其他恆星系傳輸星際艦隊,其比空間跳躍更具有穩定性、安全性。

但同樣的,缺點也很明顯。物流站只能修建在勢力範圍之內,不能向空間躍遷那樣隨時隨地展開,極度缺乏機動性。

了解完物流站的前世今生,楊子墨除了感慨科技的先進之外,更多的是對這個媧族文明的好奇與擔心。

媧族文明居然在火星上修建了物流站,這就意味著在太陽系或者是火星上有著讓這個四級文明也在意的資源,若是帝國能夠找到這種資源,那就太好了。

不過從目前物流站不能使用的情況來看,這裡多半是荒廢了,亦或是這裡的資源被開採完畢,媧族放棄了這裡。

「既然被放棄了,那麼從現在起這裡便是大秦的土地!」

「以後這裡就叫火星之門吧!」

楊子墨看著眼前巨大建築,立馬給他取了一個大秦的名字。隨後他便在周圍尋找起來。

這裡既然是物流站,自然會有停靠運輸艦的星港,同樣還有相對應的調度指揮中心。

目前看沒有這些建築,多半是被火星上的塵土掩蓋住了。

他隨即閉上眼睛用精神力感受建築周圍。

咦!

「怎麼會這樣?」

試過幾次之後,他發現自己的精神力竟然被限制了範圍,看來這個物流站有屏蔽感知的效果。

「看來只能使用土辦法了!」楊子墨嘆氣道。

想要知道這個物流站的具體情況,只有把它挖出來才行,但這需要大量的機械設備。

想到這裡,他立馬開著探測車返回了「火神」基地。

火神基地在玄鳥的指揮下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原本的基地此刻擴大了一倍,而且還在不斷擴張之中。

外面工作的機械也由原本的幾台增加到現在的幾十台,而且數量還在不斷增加之中。

「玄鳥,量子通訊站建好了沒有!」楊子墨剛下車就問道。

「已經搭建完畢,需要發射量子中繼站!」

「什麼時候能夠發射?」

量子中繼站就是一顆小型的量子通信衛星,它將環繞火星飛行,為火星與月球之間傳遞通信。

火神號上面不僅帶了四顆量子通信衛星,還帶了氣象、科學、資源衛星各一顆,它們將在火星的不同軌道組建衛星網為大秦服務。

一個小時后,七顆不同類型的衛星在火神號的幫助下成功發射到預定軌道,它們離開展開了各自的工作。

「國師,已搜索到信標,開始連接......」

「通訊建立,目標:月城基地!」

「可以通訊,當前通訊延遲六分三十秒!」

帝國現在量子通信技術還不是很先進,火星與月球之間因為距離太遠,暫時還做不到即時通訊,自然有所延遲。

而且隨著火星與月球之間的距離擴大,這種延遲時間也會更長。

而三顆通信衛星也是為了保證火星與月球之間能夠時刻保持聯繫,不至於出現無信號區。

當然三顆衛星的數量肯定是不夠的,衛星數量越多,信號就越穩定。而且衛星偶爾還會出現故障,所以通信衛星的數量能多一點最好。

而想要完成火星星鏈計劃,需要的衛星數量自然會更多,若是以帝國的能力自然還做不到。

但楊子墨還真有可能完成這個計劃,因為他有工作台。

工作台只需要提供相應的材料就能製造出成品,這種類似遊戲中一鍵合成的超級科技對他來說太完美了。

不過星鏈計劃暫時還不急,現在他要找火星建設好永久基地,修建出工業基地、能源基地,然後就是運輸更多的人來火星拓荒。

想到這裡,楊子墨回到基地之中,開始爆肝!

基地現在最缺的就是各種機械,最好是有個生產線。他首先想搞起來的就是能源基地,這可關係到火神基地的發展。

我們知道,航天員平均每天要消耗約0.9kg的氧氣,並排出大約1kg左右的二氧化碳,並且每天需要飲用大約2.5kg的水,食用約0.6kg的食物,還需保持合適的溫濕度環境。

以載人火星探測為例,為保障最小乘員組(假定6人),一個任務周期(假定2年)長期生存的基本物資需求約18噸。

因此,若是想真正實現火星生存,則必須要擺脫對秦星的依賴,充分利用原位資源,就地取材,滿足自身需求。

事實上,通過利用原位資源,將大大減少必須從秦星攜帶的物資,因此將會大大降低航天任務的成本。原位資源利用是人類「脫離秦星的生存能力」。

對火星移民者來說,火星上兩種潛在的資源,即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淺表土壤中的水,是生存與發展的基礎。

火星淺表廣泛存在水,即使在赤道區域也是如此。如果這些水可提取,這不僅可為殖民地提供飲用水,而且將可製備氫和氧。

雖然這種形式的原位資源主要難點在淺表水資源的勘探。因為這需要利用氣球、飛機或滑翔機、著陸器、軌道器等多種平台攜帶探測儀器進行大範圍淺表觀測。

在獲取了氫資源的基礎上,還可以利用火星大氣的二氧化碳與氫反應生產甲烷和氧氣,為返回秦星提供推進燃料。

另外,火星基地還需利用土壤資源生產建築材料、提取金屬材料,進行基地建設和工業生產。

而顆粒輸運、分離,激光/微波加熱、化學處理萃取、3D列印原位製造等技術帝國正好都有,雖然要建一系列工廠。

火星上可原位獲取的能源形式主要包括太陽能和風能,月球上可能只有太陽能是可以直接獲取的。但是,和無人探測器相比,有人地外基地的能源需求(電能+熱能)要大的多。

月夜和火夜無法獲取太陽能時,無人探測器採用的同位素電源區區數十瓦,最多上百瓦的能量對載人系統來說根本不夠用。靠化學儲能電池的話需要數噸的重量,但這都需要從秦星提供。因此,利用火星土壤儲能也是原位資源利用的一種重要方式。

而巧合的是,這些技術在文明助手的資料庫裡面都有,楊子墨只需要拿出來照著做就是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星途:掃一掃就能變強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星途:掃一掃就能變強
上一章下一章

第137章 火星之門:行星級物流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