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盟約

第九十九章 盟約

()「媽的,簡直是勒索!」

在五原,蕭元聽着王猛的建議,這個建議不但使自己在商貿的關稅上要吃很多虧,而且每年還得向北狄交納相當數額的錢幣,不由得心裏暗自罵道。

不過形勢比人強,蕭元不想在這個時候讓自己面臨着北方如此強大的威脅,所以只好打落牙齒和血吞,在臉上始終保持着微笑,很有風度地說道:」好啊,一切都如大國師所說,希望兩家能夠一如既往的保持如此的良好關係。」

「好,通商的原則就這樣定下來,蕭侯如此爽快,不愧是干大事的人。那麼接下來我們談一談軍事上的合作吧。

我知道如今大夏朝廷一直對你心存忌憚,總是想法子要壓制你。我們北狄帝國對於朋友的危難一向是兩肋插刀在所不辭的,不妨你我向天下布一個公告,rì后你太平軍如果遭遇大夏朝廷的攻擊,我們北狄帝國的百萬雄師絕不會坐視不理!比如這一次,如果蕭侯覺得有些麻煩的話,老夫願派大軍助蕭侯一臂之力。」王猛彷彿有些內疚自己在商務上佔了的便宜,顯得很仗義地說道。

「多謝國師美意,不過在下自信太平軍足以對付所有的侵犯,就不必勞動北狄帝國的大軍了!倒是如果他rì國師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地方,只要是蕭元力所能及的,絕對不敢推辭!」蕭元帶着感激的表情堅決地拒絕。

經濟上的暫時吃虧不過是權宜之計,但在軍政上他可不想做賣國賊,更不想在軍事上受制於這個虎視眈眈、老謀深算的北狄大國師。

「哈哈,蕭侯真是太客氣了!」

對於蕭元的拒絕,王猛早已料到,政治的談判和做生意一樣,都是漫天起價、落地還錢的,於是他並沒有再糾纏此事,而是緊接着開始進入了正題:」如今你們的敦煌太守參與了我國的一起叛逆活動,奉大可汗的旨意,老夫將親率大軍討伐。可是最近老夫聽聞敦煌太守向你蕭侯求援,不知可有此事?」

「媽的,終於來了!」蕭元心裏暗罵了一聲,這件事情無疑是蕭元最難以解決的,也最不想面對的。其他方面如勢力範圍、商貿談判等等就算有所讓步,也只不過是晉州的內政,由於晉州本來就是蕭元從北狄人手裏奪回來的,所以外人也沒有什麼資格多說,但是敦煌這件事情就不同,這關係到大夏帝國的臉面、主權和太平軍的威望,不能馬虎的。

如果一定要幫助敦煌的話,姑且不論軍事上能不能做到,即便做到了,估計也是吃力不討好,既得罪了北狄帝國,還得不到半點好處。如果不幫助敦煌的話,則人們會認為太平軍連求助於自己的人都無法保全,不但會讓太平軍的顏面掃地,更重要的是還無法向朝廷和天下人交代自己見死不救的行為。

蕭元腦子裏急的運轉着,表面上卻顯得很誠懇地說道:」敦煌太守果然是罪該萬死,不過事關朝政,在下也不好多說,既然朝廷沒有要求太平軍前去增援,蕭元當然沒有理由干涉。不過無論如何,這位太守大人也曾經寫信給蕭元求助,所以於情於理,蕭元都斗膽懇請大國師給蕭元一個面子,破城之後將他的家兒老小交給蕭元。這對大國師不過是舉手之勞,對蕭元來說則是感激莫名,還請大國師成全。」

蕭元一邊說着,一邊則考慮回去后在上表朝廷主動請戰時,來個獅子大開口,索要大批軍需物資,這樣就可以拖延很多時rì,到時候敦煌淪陷,也就怪不到自己的頭上來了;而保全了敦煌太守家兒老小,也算自己是仁至義盡了。

王猛楞了一楞,蕭元如此爽快地放棄敦煌,倒是他始料未及的。眼珠子轉了一轉,顯得很為難的說道:」這可有一點麻煩啊,要知道大可汗對於這個敦煌太守很惱火,老夫也不敢私放欽定要犯啊!」

蕭元淡淡的一笑道:」這可就讓蕭元為難了。據蕭元所知,如今在北狄讓大可汗惱火的人還有很多。而蕭元近來聽聞朝廷中有人議論,為了雪洗去年先皇駕崩的恥辱,應該對貴國採取強硬措施,因而有意調動蔣家的關東鐵騎北伐,救助如今被貴國圍攻、但卻是接受了朝廷冊封的渤海郡王;同時勒令蕭某出兵北上,為先帝復仇。當然這都是些鼠目寸光之輩的書生之見,不過如果貴國一直咄咄逼人的話,恐怕不利於北狄和大夏的正常邦交,在下的處境可就有些尷尬了。」

「哈哈,蕭侯在說笑吧!」王猛仰天大笑道:」如今大夏自顧不暇,還有能力他顧嗎?」

「是啊,所以在下說這些都是書生之見,可嘆吶,自古以來,常常就有書生誤國的事情!」蕭元不置可否的回答道。

王猛對於蕭元的這個態度倒是有些拿不準了,雖然他不相信大夏敢於在這個時候出兵討伐北狄,但是如果真的像蕭元所言:蔣家、太平軍兩路出擊、虎牢關居中策應的話,這在軍事上還是非常可行的。雖然起不了什麼決定xìng的作用,但對於自己目前尚不穩定的權勢也有着不容忽視的衝擊。

「老夫說過了,北狄始終把蕭侯當作自己人,老夫又怎能讓朋友為難呢?

這裏老夫就斗膽替大可汗答應下來了,敦煌太守的家兒老小一定平安無事的送交蕭侯手中!」王猛表現得彷彿取義成仁似的,信誓旦旦的說道。

在他看來,反正攻打敦煌是出於對這座城池本身的戰略位置考慮,以便自己穩定西線局勢和打擊國內反抗勢力,對於敦煌太守個人並沒有什麼私人的恩怨,既然蕭元如此看重這傢伙的xìng命,交給他也無妨,樂得做個順水人情。

「多謝大國師的仁義,蕭元在這裏代表那敦煌太守的一家老小向大國師多謝了!」蕭元也煞有其事的說道,兩人的表演都很投入,你言我語之間,敦煌的命運就這樣被決定了下來。

「既然大家都已經談妥了,天下無不散的筵席,不如……」蕭元一點都沒有多待下去的興趣。

「別急,別急!」王猛慢悠悠的說道:」像蕭侯這樣的少年俊傑,真的是百年難遇。老夫已經是風燭殘年了,今rì一別,不知何時再聚,蕭侯難道連多留下來陪老夫一會的時間都不肯擠出來嗎?」

「國師言重了!能夠聆聽國師這樣的前輩教導,傳授治國治軍的經驗,實在是蕭元求之不得的!」蕭元只好陪着笑臉說道,暗地裏卻大罵道:最好你這老傢伙回去就一命嗚呼,老子這輩子都不用看見你這個烏龜王八蛋!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無論北狄人還是大夏人,其實都是父母所生、天地所養,可惜大夏人向來蔑視北狄人為不開化的胡人,北狄也輕視大夏人貪圖享受、不思進取,所以長年來兵戈不斷、征戰不休,實在是令人心痛啊!」

蕭元聽了一楞,沒想到王猛突然說出這番悲天憫人的話,感覺上就好像聽到了一個屠夫在為剛剛被他殺死的牛羊祈禱,有點怪怪的感覺,只好乾干一笑,道:」國師宅心仁厚、思慮深遠,實在不是我輩所能及!」

王猛一副當仁不讓的樣子,笑着說道:」哪裏哪裏,老夫只是這一生比常人多了一些波折而已。想當年老夫如你這般年紀的時候,也是一樣的熱血沸騰、矢志報國,可是結果呢?結果卻是和現在蕭侯受朝廷排擠一樣,面對的是jian人當道,報國無門,反而是先大可汗不以種族之見,重用老夫,方能一展拳腳。

所以老夫時常獨自思索,覺這國與國之間的無謂爭鬥,實在是對於整個社會展來說的最大阻礙。如今又是天下大亂、群雄奮起的大好時機,如果蕭侯願意的話,你我聯手,一定能夠席捲中原,然後西征東進,將天下來一個大一統,建立一個用人唯賢的太平盛世!老夫一生沒有後嗣,只要蕭侯願意,老夫願將這天下江山交付予蕭侯,不知蕭侯意下如何?」

蕭元一楞,沒想到王猛會突然說出這樣話,而且看他說話的樣子,確實有些真情流露的意思在裏面。事實上如果真的和他聯手,趁着眼下大夏朝廷的困境,興兵南下,倒也不失為一個建功立業的絕好機會!

不過,真的有這可能嗎?

強忍着這個誘惑,蕭元還是堅定地拒絕道:」大國師美意,蕭元心領了。不過蕭元雖生來愚鈍,但也知道這神州乃是神州人的神州,蕭元願意盡一生之心血去守護這塊自己生長的土地,別無他求,更不敢引外族入侵,成為神州之千古罪人!」

「是嗎?」王猛從蕭元的雙眼中讀到了其中的執著和言外的雄心,壓制住心中的殺意,不無失望的說道:」好志氣,可惜有許多時候機會是一旦錯過就不會再擁有的,而大夏的慣例也一向是今rì的塞外長城,明rì的落rì黃花,親者痛、仇者快的例子不勝枚舉,希望蕭侯rì后不要後悔!

好了,老夫在這裏耽擱了太多的時間,也要回國了!來人,擺好器皿,備好酒菜,老夫要和蕭侯歃血為盟、一醉方休!」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風雨江山之天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風雨江山之天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九十九章 盟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