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大開殺戒

第一百零一章 大開殺戒

()「蕭元,你還沒睡?」

雷雨交加的半夜,毫無睡意、正準備走到外面去的蕭元,在門口正好和崔英秀撞了個正著,只見她披着雨笠,身上、臉上兀自還掛着水珠。

「你怎麼也沒睡?」蕭元有些意外的問道。

「我是給你拿這個來的!」崔英秀白了蕭元一眼,將手中的雨笠遞給了蕭元,嬌嗔道:」今晚風大雨急,我就知道咱們蕭侯憐香惜玉,不忍佳人受苦的!」

「嘿嘿!」蕭元乾笑了兩聲。

崔英秀所指的是袁媛,這幫可惡的書生見說服不了自己,就連夜將正在安平處理政務的袁媛接了回來,試圖藉助她的影響力讓自己改變決定。

兩人意見相左的結果是,袁媛長跪在太平侯府門前,而蕭元則拂袖回房。

如果是換了其他人,蕭元根本不會放在心上,然而袁媛不同,她是他創業時期的重要夥伴,在太平軍中擁有非常重要的影響,而且蕭元內心深處對於這個文靜賢淑、有點像如歌的女人也有着一份很特殊的感覺,再加上今晚偏偏雷雨交加,使得夜不能寐的蕭元終於決定讓步。

只是蕭元沒有想到,崔英秀居然摸准了自己的心思,還冒着大雨給自己送來雨笠,不由得有些感動得看着眼前的美人。

這個外表堅強的女人,有幾個人知道其實在她的內心裏也和其他的女人那樣的脆弱和敏感?

蕭元想起了自己返回晉城的那一天,當崔英秀和自己終於單獨相對的時候,她那卸下偽裝的鎧甲、撲入自己懷中梨花帶雨的嬌態,讓蕭元自己也大吃一驚,沒見過這個女人會這樣,心裏不由得充滿了感動、愧疚和一種男人對女人才有的濃濃柔情。

儘管在絕大多數時候,這個女人依然保持着威嚴和冷靜,甚至於有些冷酷,但是她總是在自己的背後默默的支持着自己,為自己而奔波、而涉險,能有如此佳人在側,夫復何求啊!

如此想着的蕭元,一把摟住了崔英秀,在她額前輕輕的吻了一下。

「好了,快去吧,袁姐姐身體一向單薄,要是生病了,我可饒不了你!」

崔英秀嬌羞的推開了蕭元,一邊捶了蕭元一拳,一邊說道。

蕭元微微一笑,披上了雨笠,大步走出房門,崔英秀看着蕭元的背影,幽幽的嘆了一口氣,也返身回去了。

越走近袁媛,蕭元的心裏越是紛亂。

在你的心裏,我真的是如此好殺之人嗎?

蕭元有些惱火的想道。

之所以要如此嚴厲的鎮壓那些叛亂者,與其說是他的個人好惡,不如說是蕭元對於整個戰略局勢的通盤考慮。

馬家代表着西北的地方名門,同時又是武林的一方豪強,如此嚴厲的打擊除了是要從根本上剷除馬家之外,主要的還是想借這個機會,對當地豪強和武林幫派進行一次大整頓。

不同於大夏帝國的其他地方,在北狄統治晉州時期,其實給了這兩股勢力藉著保家衛國的旗幟、暗中展壯大的大好機會。因而這兩股勢力在晉州也就變得更加桀驁不馴、難以控制,而馬家的叛亂其實正是代表了這種現實。

如果說幾個月前自己剛剛進入晉州,勢單力孤,還不敢有所大動作的話,如今在強大軍事和政治力量作為後盾的情況下,蕭元決心藉著這個機會大大的削弱這兩股勢力。

只保留部分願意做為太平軍附庸的幫派和豪門,現在已經是一種勢在必行的選擇了。

「袁谷主這是何苦呢?」

蕭元緩緩的踱到袁媛的面前,看見她渾身被淋濕的樣子,嘆了一口氣,將自己的雨笠脫下披在了她的身上,全然不顧自己被風吹雨淋。

袁媛有些感動地說道:」蕭侯關係着西北千萬民眾,怎可以為了袁媛而不顧惜自己身體?袁媛只求蕭侯能夠體念上天有好生之德,放那些老弱婦孺一條生路吧!」

「起來再說吧!」蕭元有些無奈地說道。

「如果蕭侯不答應,袁媛甘願長跪不起!」袁媛堅定地說道。

「你這是什麼意思?威脅嗎?」蕭元有些冒火,在原地激動地踱了幾步。

「袁媛怎敢威脅蕭侯,袁媛不懂得蕭侯的宏圖大業,只知道多殺不義,所以不希望蕭侯的雙手沾滿了血腥。蕭侯不也曾對袁媛說,要袁媛在蕭侯的身旁多加勸誡,不讓蕭侯變成一個只知殺戮、滿手血腥、聽不得不同意見的暴君嗎?」袁媛非常冷靜地說道。

「你!」蕭元有些惱怒的揚起了手,不過看着袁媛堅定的目光,終於還是放了下去。沉吟了片刻,方才冷冷得說道:」如果你現在回去睡覺,我答應你只追究惡,其他人等一律放過,但是馬家滿門必須投河!如果你還想跪在這裏的話,那就維持原議!」

此時的蕭元與其說是一個手握重兵、把持着生殺予奪大權的一路諸侯,還不如說是一個正在討價還價中心不甘情不願的少年。

在一陣難堪的沉默之後,袁媛終於從地上站起身來,緩緩地說道:」多謝蕭侯!」雖然沒有完全達成心愿,但是憑着她對於蕭元的了解,知道這已經是最大的讓步了,無論如何畢竟還是救下了不少人的xìng命。

如釋重負之後的袁媛,這才突然感覺頭部一陣暈眩,兩腿軟,身體也搖搖yù墜。就在她雙眼黑、即將摔倒在地的時候,卻被一旁蕭元急忙抱住。

在袁媛最後殘留的意識里,只是感到自己正躺在蕭元溫暖而結實的懷抱中,一向謹守禮教中男女大防的袁媛急忙想掙扎著站起來,但終究力不從心,只有昏昏沉沉的睡了過去。

大夏曆27o年二月初三的祭奠太平軍陣亡將士英靈的儀式,之所以被後世稱頌,並一直流傳下來,其主要原因有兩個:

一方面是蕭元在致詞中所說的那句」忘記歷史就意味着背叛」,流傳永久,萬古長存。

從此之後,整個神州形成了一股敬奉英烈的風氣,而不是像大夏帝國時期那樣,今rì的萬里長城轉眼成了明rì的一縷英魂,那些戰死沙場的將士,很快就成為過眼雲煙,孤墳荒丘,為人遺忘。

這種風氣的流行,極大的觸了整個神州的民族自豪感和榮譽感,使得愛國者得到了應有的禮遇,對於rì后神州的再次崛起有着非同一般的意義。

另一方面,對於那些叛逆者及其家屬,蕭元採取了極其殘酷的全族投河的命令,雖然因為袁媛的勸阻,但仍然有上千口人——包括了不少老人和孩子,都綁住了手腳、繫上了巨石,被驅趕到滾滾奔騰的大夏河裏,成為了蕭元建立皇圖霸業的歷程中殘酷暴虐的一頁。

這個舉動震驚了朝野,輿論嘩然,但是朝廷和四大家族卻極為罕見的同時保持了沉默。順生逆死成為了太平軍的行動宗旨,這極大的震撼了晉州的當地勢力,西北的各路豪門和武林幫派紛紛向蕭元投誠,成為了蕭元集團的附庸。這意味着蕭元集團徹底統治了西北,也預示著做為「鐵血梟雄」的蕭元割據一方、圖謀天下的開始。

當然這種破壞武林傳統勢力的惡行,也引起了以天龍禪院為的傳統江湖勢力的反彈。因此在太平軍爭霸天下的過程中,將不可避免地同這些傳統勢力生衝突,最終也連帶引了整個武林的大地震。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風雨江山之天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風雨江山之天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零一章 大開殺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