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大國財政

第八章大國財政

朱允慥聽了很是可笑。

朱元璋本來還有滑稽之處。

對於朱允炆來說,竟然來場先揚后抑,小逆轉。

是不是得暈社相聲演員跨越過來的?

朱元璋拒絕朱允炆建議,正要說原因,見朱允炆回心轉意。

真的如果說出原因,朱允玏能不覺得不對勁嗎?

說出朱允慥心中所想,他很可能會感知到他所能偷聽到的特殊作用。

到了那個時候,朱允錡神遊天外,封閉了自己的內心呢?

「民間買賣。一個人願意打一個人願意挨。能勉強嗎?百姓以銀兩成交。不是自己的過錯。是官府沒有能力!」

朱元璋總算找到了堂而皇之原因。

老百姓是對的,他們也是對的,不對的是你這臣子不給我們辦!

「果然是老朱愛民如子。實在是掛不住嘴了!」

「自古至今,歷朝歷代的皇帝無不大聲疾呼:」民為貴、社稷為次、君為重

「李世民由旬子「君舟民水」之說引申到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之說

「可是,還有哪一個皇帝能夠真正從老百姓角度出發呢?」

「從古到今無非是:興則民不聊生,亡則民不聊生。」

「可老朱就不同了,在封建帝王里,老朱可是真愛民如子啊!」

「當官的,都恨老朱了!」

「人民,感恩戴德的老朱啊!」

「老朱啊,我挺住你了!」

朱元璋成天聽到的種種奉承太多,聽得人已經麻木。

不過聽了朱允錡誇獎的話,全身上下、每個毛孔里都透出了舒坦。

因他深知皇孫們的讚美完全不是恭維。

范敏曾任戶部尚書,因此皇上所說的「官府無能」,首當其衝的便是他。

「皇上,百姓寧願擁有銀兩主要是因為使用寶鈔還不夠適應,再加上咱們缺銅質,通寶含銅量高,」

朱元璋心有戚戚,何嘗不自知。

「不只是大明朝的銅少了,古往今來的銅也少了!」

「由於銅的缺乏,鐵錢自漢代開始研製,至宋代仍有使用,但是鐵錢易鏽蝕,不便於保存。」

「但這並不是最基本的問題,最基本的問題就是你們的寶鈔就是一張紙,你們不設準備金,但規定能兌換金銀銅。這不扯淡嘛!」

準備金?準備金為何物?

三皇孫嘴裡常常會冒出奇奇怪怪的話。

初聽起來不大明白,細究起來又覺有理又詼諧形象。

「面值始終如一的寶鈔能換千文銅錢或一兩銀子。關鍵的問題在於你所發行的錢要比你所儲備的金銀多得多!」

「這樣會造成寶鈔的貶值和一文不值!」

「認為金錢是印出來的嗎?後面並無金屬之類的實物對應。發得寶鈔越多越貶值。有誰會使用自己的寶鈔呢?」

「如果印鈔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那麼很容易解決。農民不需要種糧食,商人不需要做生意,手工作坊里擺開麻將桌,世界就是你們的!」

一聽這話,朱元璋才總算知道準備金為何物。

過去他行軍征戰,當皇帝后打北元的仗。

隨即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使農業生產得以恢復。

他出生於農民,熟悉農業生產,但對財政研究不深。

朱元璋學習能力尤佳,文化基礎薄弱,靠自己讀書,竟對對聯有不低造詣。

如今,朱允一這樣說,朱元璋如醍醐灌頂、豁然開朗。

最後才知道,百姓為什麼捨不得使用寶鈔、通寶,這是一個真實的道理。

不在於宣傳不到位,而在於寶鈔貶值,通寶不值得!

幸好還有皇孫的陪伴,不然,他也會矇混過關。

「范敏!咱問問你。咱發幾張寶鈔。總面值是什麼?能給百姓換多少銀子?」

朱元璋的追問頓時把范敏震得目瞪口呆。

這些數,無論在帳子里或在心中,沒有數過!

「皇上,戶部只對魚鱗黃冊進行了詳細登記。從洪武五年開始,共發行寶鈔十數次,總面額如何,未作細數。

范敏衣袖拭額:「國庫里銀兩本來並不多,多數銀兩散落民間,寶鈔變現,實在有點困難。」

聽了這話,朱元璋心裡有點發微。

原來范敏還明白皇孫內心所說的「準備金」。

即寶鈔與實物之間應有一個清晰的對應關係。

如今國庫里銀兩已經沒有這麼多了。過去,老百姓沒有錢買東西,只好用銀子來支付;現在,老百姓有了自己的積蓄,就可以把銀子換成寶鈔;現在,寶鈔成了人們生活中最常用的貨幣。銀兩流傳於民間,亦無人願用寶鈔代替。

這樣寶鈔不也變成一堆廢紙了嗎?

剛才范敏竟然還蒙在鼓裡呢!

「我大明和北元那些草原蠻族不一樣,可以不搞財政、不搞貨幣、缺糧食就南征北戰打草谷,我大明一定要有一個安定的財政」。

「財政要穩,貨幣要穩」。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秦:朕的長子是祖龍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大秦:朕的長子是祖龍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八章大國財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