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小鎮風尚,起信仰

第140章 小鎮風尚,起信仰

時間輾轉,在靜謐的小鎮也是開始了新的潮流風尚。勤勞樸實大抵是五十年代必備的生存素養,到了七八十年代就開始陸續的由黃梅戲曲改成了鄧麗君的纏綿音色。

今年的夏天,有個西方傳教士傑西來到清河鎮,他捐款了一千萬自建教堂,和一個圖書館,還修了一條彩虹路。這可是讓鎮長臉上貼金的大事兒,畢竟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大家對國際友人還是一種尊敬加上崇拜的仰視。

短短不過三個月,清祠河邊上便蓋起了一座教堂。遠遠望去是中世紀哥德式建築,正面向東,兩側建鐘樓,高聳入雲。鐘樓全高約六七十米,尖頂約有三十米,尖頂上的兩個十字架,直插雲霄。堂身上也有一十字架,頗似輪盤狀——讓人不禁感慨生命恰如駕馭輪盤。

教堂正中是盤型浮雕,繁複華麗,遠看極像羅馬鐘錶的形狀。內里是磚木結構,可以容納兩三千餘人,裝修富麗堂皇。

這日清晨,河邊坐着一頭金髮碧眼,穿着黑色祭袍內搭長白衣的傳教士傑西,他在釣魚,遠遠望去倒是很和諧,這個年約六十的老頭兒精通漢語,基本說的大家都懂,就是帶點口音,而且平易近人,他的衣着永遠都是熨燙的整潔,頭髮也是一絲不苟,加上保養得體,面色潔白紅潤,小鎮婦女大多是看了又看,有斜視的有偷瞄的,當然也有上了年紀的阿婆直接帶着老花鏡細細打量。

自從教堂裝修好了之後,變成了小鎮孩童最喜歡去探險的地方,因為裏面永遠會有糖果放在大廳,高大宏偉的建築,他們之前是聞所未聞,而門口也成了小鎮婦女最喜歡八卦的場所,一舉成為清河鎮GDP場所,六嬸子居然在附近支個攤頭,賣起了海棠糕和冰粉,生意也很紅火,再後來就是增加了茶葉蛋臭豆腐烤腸還有炸雞柳韭菜盒子。。。

教堂周邊的水泥地也被婆婆們開始曬筍乾,曬番薯干,曬白菜乾,曬稻子,曬尿床的床單。。。

這一切傑西都樂呵呵的看着,彷彿高大上的教堂就是應該溶於小鎮的簡單生活。

這個傍晚,孩子們在夕陽下奔跑,老頭兒在村口感慨逝去的青春,那年的牛皮事兒。小鎮的廣播突然響了起來。

「咳咳,喂喂,大傢伙兒聽着,我是鎮長殷青山,我們清河鎮的教堂已經落座啊幾個月了,哦,坐落,那個啊,教堂旁邊的圖書館,啊,我們要感謝傑西·卡斯特神父的捐贈,娃娃們可以去借書看,不要損壞,不要在上面畫畫。。」

「現在說下重點啊,這周六早上八點,大傢伙兒有要信教的去報名,一人發一袋大米一桶油,注意是每人都有,大傢伙維持秩序啊。」

「這個信教啊,就是和大家以前信佛一樣,一個信仰啊,不用花錢的,每個周日早上去教堂做禮拜就好了,傑西神父說了啊,以後每個月教堂的兄弟姊妹可以髮油和雞蛋。」

喇叭下是大傢伙嘰嘰喳喳的評論,李三媽打毛衣的動作動遲緩了,小鎮的婦女行動力是厲害的,一家幾口全部都得信教去。

「丁丁媽,周六早上咱們得搬個凳子去排隊,還得開着三輪去,我家六口人那就是六桶油六袋米啊,這老洋鬼子,哦不傑西神父這人能處啊。」

張媽一邊剝豆子一邊感慨道:「還是你家人口多,要是丁丁在,我也能多領一點。」

就這樣在周五的晚上整個小鎮的話題都是,洋鬼子有錢,信教好。。。

次日清晨,整個小鎮的人四點就起床了,開始陸續去教堂那邊排隊,生怕去晚了油和大米就沒有了,大家搬著板凳,浩浩蕩蕩的出發,還有帶着包子豆漿油條,瓜子花生的。堪比戲班子來了黃梅戲的陣勢。

而外公則是擔憂的看着這一幕,他在窗口靜靜的看着外面興奮而嘈雜的人群,悠悠的嘆了一口氣。

「到底是信仰之力的爭奪,哎,現在年輕人也沒什麼信仰了,管不了那麼多了。」

「老頭子你不睡覺,起來那麼早幹嘛,昨天再三叮囑咱們家不去的,還爬起來作甚。」

外公笑呵呵的看着嗔怪自己的外婆,他說:「起來給你煮個紅棗雞蛋補補身子,自從昭慈不在家,你呀天天吃泡飯,都瘦了。」

「哎呀,我身子骨好的很,昭慈走之前留的補藥咱們吃了以後,再也沒有感冒頭疼過,這孩子也不知道長個子沒有,我們要不去燕京城看看她,怪想的。」

外公順手拿了件毛衣披肩走到外婆身邊,拍著老伴兒的肩膀,說到「孩子長大了,有本事就要飛的遠,咱們去了讓她分心,暑假她會回來看咱們的。過幾天咱們去餘杭城看看念雲,這娃兒雖不是親生的,但入了咱源家門,就是一家人了,幫忙帶帶孫女,給他們做做飯。。」

「這教堂你可別去晃蕩,咱們家自有先祖庇佑,不得摻和外信之力。。」

「哎呀知道了知道了,你這老頭子啰嗦的很,昨晚上念叨一晚上了,耳朵都要長繭子,去做你的飯吧,我在迷糊會兒,哎,老了老了話倒是多了。」

大約天際發白微微亮,教堂外已經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大多都是婦女前來佔位置,大家都有秩序的坐在小板凳上閑聊,從孩子讀書不爭氣到家裏死鬼老公,當然更多的是對信教的好奇。

「哎,曉莉媽,你說這教堂發不發衣裳啊,我看着傑西神父的衣裳真精神,給我們家那口子穿上哈哈,估計我能少罵他幾句。」

「那哪裏是少罵幾句,我看你晚上這燈都捨不得關了。。。」

一旁的柳妹也局促的說到「俺聽說教堂經常發雞蛋,這傑西神父真的是好人啊!!」

自從李國兵和蠱婆都去世之後,她也安靜的留在了小鎮,經常照顧李國兵留下的一雙兒女,李三媽倒是和她處成了老閨蜜,這信教的「大好事」自然也是拉着她一起來排隊。

李三媽織著毛衣嘴裏嚷嚷着:「柳妹,這發雞蛋算啥好事,發男人才是大好事,我信教的時候問問這傑西神父能不能娶媳婦,他年紀雖然大點,但是我看他這身子骨行。」

「哈哈哈哈哈,要我看還是下河村的王寶善長得好,聽說他天天還在河邊洗衣服,你說十里八鄉哪裏有男人會幹家務活的,油瓶子倒了都不扶。。」

「哎呀,沒經驗了,男人長得俊不行,中看不中用。」

「誰說的,我看行,我吃飯都能多吃一碗。。。」

大家七嘴八舌倒是熱鬧非凡,柳妹為人善良樸素,只是靜靜的聽着大家的打趣兒,她心裏還是有李國兵的,雖然他死了,但是那幾年自己曾經甜蜜過,倒也是知足了。

而這幾個月清河山的寶歡爺和寶樂爺還在閉關之中,妖獸修鍊到一個境界自然要閉關沉睡,昭慈離開之際留下的翅元丹,被這二貨迫不及待的就吞食了,加上清河山陣法內的靈氣,妖獸修鍊閉關短則一兩年,長則五六年都有,時間越長收穫越大。

當然如若他們蘇醒,發現異族想要謀奪眼皮底下的靈氣和信仰,必然是要牛皮哄哄的去砸場子,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源氏修真錄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源氏修真錄
上一章下一章

第140章 小鎮風尚,起信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