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番外之顧庭雲(二)

第122章 番外之顧庭雲(二)

這日陸蒙休沐,顧庭雲尋到書房的時候,他正在整理自己的諫書,準備明日遞交官家。

陸蒙很喜歡這位準女婿,笑着招呼他,「你文採好,過來幫我潤潤色。」

顧庭雲拿起來一看,開篇就是「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正是勸官家削弱世家貴族勢力,讓權於民的諫書。

他細細看了一遍,前半篇官家應是認可的——畢竟世家大族勢力過大,對官家也是一種威脅,不過這條必會得罪代表世家利益的宋相一派。

那麼宋伋很有可能攻訐岳父的「讓權於民」這一點,利用慶平帝的多疑,給岳父定「謀逆」的大罪。

顧庭雲嘆了聲,輕輕放下手裏的諫書,「我看,還是不要呈遞的好。讓權於民,太容易招致官家的猜忌,旁邊還有宋伋一干人煽風點火,還是不要冒這個險了。」

陸蒙看他一眼,眼神有些奇怪,前些天說起這事時,他還贊同得很,怎的今天又反對了?

「宋伋肯定會下絆子,官家卻未必會容忍他。」陸蒙慢慢說,「官家不滿宋伋已久,幾次三番和我訴苦,空有一腔抱負卻處處掣肘,我看他早存了去掉宋伋的心思。」

顧庭雲又是一聲嘆息,官家是想,可他根本沒有那個能力,上輩子要不是謝景明,恐怕官家到死都除不掉宋伋。

陸蒙繼續說:「說起來我還是官家的老師,就算他不認同我的看法,也不會拿我怎樣,頂多置之不理罷了。讓權於民也不是洪水猛獸……」

「官家要的是至高無上的君權!」顧庭雲乾脆打斷他的話,「他不喜歡相國把持朝政,更不喜歡他眼中的『螻蟻』參政議政,岳父,想想前朝是怎麼亡的,官家只想他的子民們聽話,不想他們指手畫腳。」

一句話提醒了陸蒙,明面上都說柴謝兩家聯手打下的江山,但前朝,實則亡於一場民變。

那場民變席捲半個疆域,最後是花大力氣鎮壓下去了,可前朝因此國力大衰,政權名存實亡,再也無力控制各路的節度使,這才給柴謝兩家可乘之機。

他忽略了官家對民眾的恐懼!

「幸虧有你提醒。」陸蒙連連搖頭,苦笑道,「我差點犯了官家的忌諱。」

能聽進去勸,就是個良好的開端。

顧庭雲微微吁口氣,「您和宋伋一直不對付,若是沒他,官家大概申斥您一通,罰俸降職也就過去了。有他,抄家砍頭也不是不可能的——您可是要動他的根本,一句『妖言惑眾,犯上作亂』就足夠要您的命。」

陸蒙背着手,慢慢踱到窗邊,看着窗外滿樹翠綠,良久才說:「可是庭雲啊,百姓們太苦了,朝廷又要得太多了,苛捐雜稅太多,律法過於嚴苛,整治吏治也是治標不治本,關鍵是要多聽聽老百姓的聲音,這樣我們大周,才能走得更長遠。」

顧庭雲低聲說:「可是陸家上下一百多口,不能都跟着您一塊殉道……」

「你想哪兒去了!」陸蒙失笑,「我還沒高尚到拖着家人去死的地步,只是不甘心就此放棄。」

顧庭雲給他出主意,「要不,咱們試試官家的意思?您推行讓權於民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官家肯定早有所耳聞,乾脆您裝病,奏請致仕歸隱,看看官家准,還是不準。」陸蒙仔細掂量半晌,緩緩點了點頭。

「還有個事,」輪到自己的親事,饒是活了一輩子的顧庭雲,仍忍不住臉紅,「我想儘快和秋娘成親。」

「儘快,有多快?」

「端午前。」

陸蒙一算日子,覺得太緊張了,「滿打滿算才一個月,我們家一應東西都是全的,嫁妝也早早預備下了。只怕你家來不及,你繼母那人……唉,着急忙慌出嫁,也太委屈秋娘了。」

顧夫人不喜歡秋娘,她一直給顧老爺吹枕邊風,想讓自家侄女嫁給顧庭雲。當然最後沒成,但可想而知,婆媳中間難免產生嫌隙。

說實話,要不是看顧庭雲這個人,陸蒙還真不願意把女兒嫁到顧家。

女子成親后,大部分時間都和婆母打交道,若婆媳關係不洽,的確很讓人頭疼。

陸蒙慢慢道:「我先上請辭的奏章,看看官家什麼反應,然後咱們再做打算。」

其實從重生那一刻,顧庭雲就打定主意從顧家分出來,只不過這話不能和岳父說。現在顧家明面上對他還是不錯的,岳父不知前塵舊事,再開明通達,也很難支持他同顧家決裂。

奏章遞上去了,當天官家就准奏了,速度之快,都讓陸蒙有點懵。

他是真的心灰意冷了,整個人就像久旱的麥子沒了精神,「沒想到,沒想到,一點情面都不留……我高估了官家的仁心,低估了宋伋的手段。」

他看着自己辛辛苦苦寫的策論不住苦笑,「這些留着也沒用了,都燒了吧。」說着,就吩咐下人端火盆來。

顧庭雲忙攔住他,「這個不行,我們等下個,總有明君會賞識您的學說,總有一天,陸蒙學說會光明正大地擺在讀書人的案頭!」

等多久?我還能看到那一天么?

多年的心血,畢生的希望一朝落空,陸蒙只覺渾身疲憊,卻又不得不強打精神為兒女們謀划。

他退一步,宋伋更進一步,在朝中權勢無人可比,誰知道以後會不會翻舊賬?

「我帶着全家老小先回老宅避避風頭,走之前,把你倆的親事先辦了。這事我和你父親說去,你只管安心溫書,待明年高中,也不必留在翰林院,最好謀個出缺,帶秋娘去任上。」

聽岳父這樣講,顧庭雲心裏的大石頭終於落了下來,現在的確不是和宋伋硬碰硬的好時機,韜光養晦是最好的辦法。

陸家抄家的危機,暫時算是解決了。

一想到馬上能迎娶秋娘,顧庭雲登時歡欣鼓舞。上輩子他費盡周折才贖回秋娘,那時兩人已是身無分文,莫說辦一場像樣兒的婚禮,連新衣服都拿不出來。

上輩子的遺憾,這輩子他要全彌補上!

沒想到顧老爺不同意。

顧老爺的意思,若現在辦親事,一來時間倉促,如今急匆匆進門,免不得有人背後嚼舌頭。

再者,一切都不如明年春闈重要,粉刷院子,佈置家居,置辦彩禮,迎親等等一系列事情下來,少說也要兩三個月。鬧鬧哄哄的,攪得兒子沒法專心讀書,還不如等高中了再辦親事。

這兩個理由合情合理,陸蒙也說不出什麼反駁的話來。

顧庭雲卻深知他爹的為人,無非是看陸老爺沒了官職,他瞧不上人家,想方設法拖延罷了,真要等到明年,恐怕這門親事也就黃了。

果然,顧老爺打發他去京城國子監讀書,「為父好容易給你求來的名額,過完端午節你就走。那裏的人非富即貴,一定要好好與他們結交,日後入朝為官,這些人都是你的人脈!」

顧庭雲不由一陣恍惚。

上輩子父親也是這樣說的,他只當父親是為他好,且自己也對京城的最高學府滿是憧憬,沒做他想就同意了。

可現在,哼!

顧庭雲說:「我不用去國子監,也能高中。」

考題一模一樣,前世他的文章也全記在腦子裏,還有後來二三十年的積累,莫說兩榜進士,就是中狀元也不是不可能的。

本來他的文章就評為第一名,因長得好,官家就點他為探花。

兒子竟然拒絕了,訝然之餘,顧老爺更惱怒自己的權威被挑戰了,「渾說,都給你鋪好了路,你卻滿腦子情情/愛愛,全然不顧自己的前途。」

顧庭雲壓着火氣說:「成家立業,您不也是先娶了母親,再考取的進士?怎麼輪到我就不行了?」

他口中的母親,自然是他的生母,顧老爺早死的原配夫人劉氏。

劉氏是富商之女,不到十五就嫁了進來。彼時顧老爺還是個窮酸秀才,劉氏里裏外外一把手,把家裏打理得井井有條,顧老爺便一門心思讀書,熬了十年,終是搭上了進士尾巴。

可惜劉氏操勞過度,顧老爺考中那年,她得了一場大病,撒手去了。

劉氏剛走三個月,顧老爺就以「幼子無人照料」為由,迎娶官宦人家出身的王氏進門。

兒子重提舊事,顧老爺有點下不來台,清清嗓子,板起面孔說:「顧娘子在那裏又跑不了,早一天晚一天成親,又有什麼打緊?就這樣等不得。」

「對,等不得。」顧庭雲心裏不舒服,隨即硬邦邦頂了一句,「我必須這個月娶她,反正婚書已定,顧家不願意操辦也行,我自己辦!」

眼看父子倆要吵起來,坐在格柵門後頭的王氏忙繞出來,笑呵呵打圓場,「凈說胡話,咱們顧家是書香門第,又不是那起子不入流的市井小民,豈有自己給自己操辦之禮?雲兒且安心等著,母親必會給你辦一場風風光光的婚禮。」

又勸顧老爺,「也是你忒不上心,孩子都十七了,房裏連個人都沒有,血氣方剛的年輕小夥子,當然等不及娶媳婦嘍。」

顧庭雲冷笑,他已經猜到繼母接下來要說的話。

「我看雲兒院裏的芍藥很好,模樣周正,性情敦厚知道進退,就讓她先伺候雲兒。如果怕秋娘心裏不舒服,就先做個通房,等秋娘過門,再抬舉她做妾室。」

王氏笑眯眯問,「老爺覺得如何?」

顧老爺根本不知道芍藥是哪個,但只要能把親事往後推,他當然覺得好。兒子學問好,接連在鄉試、會試中考了第一名,待明年得個狀元,那就是「連中三元」啊!

而且兒子長相隨了他生母,俊美瀟灑,毫無文弱之風,他跨馬遊街,還不得把京城那些閨閣小姐迷得七暈八素?

聽說宋相家裏就有幾個適齡的姑娘,若是和宋相做了親家……

顧老爺興奮得兩眼冒綠光!

「甚好,就按你說的辦。」他說,「雲兒,我和你母親可謂給你操碎了心,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你可不要辜負我們拳拳愛子之心啊。」

顧庭雲聽了一陣反胃,不陰不陽笑了聲,「你們給我塞人,可曾問過我願意與否?」

顧老爺一怔,誒,怎麼給你暖床丫頭你還不樂意?莫非那丫鬟太丑?

這邊王氏已經委委屈屈地哭起來,「雲兒還是戒備我,不把我當母親看。為了你,我連孩子都不敢要,生怕委屈了你,可還要我如何呢?」

顧庭雲真想仰天大笑,你偷着請了多少大夫,吃了多少補藥,分明是你自己生不出來,倒說是為了我,真是好不要臉!

顧老爺正盤算著請岳家幫忙活動,給他在京城謀個缺兒,明知王氏說的是假話,也不願戳穿她。

柔聲細語哄好了王氏,他臉色一變,就要對兒子上家法,「孽障,給我跪下!」

顧庭雲也不是當年那個耿直衝動書生了,他還想和秋娘好好過日子,可不能讓父親用「忤逆」大罪,生生毀掉自己的功名。

他細細思索一陣,跪是不會跪的,卻是放軟了聲音,「收了她也成,不過賣身契得給我。」

王氏麵皮一僵。

顧庭雲笑道:「夫人是大戶人家出身,這個規矩肯定是明白的。」

王氏扯扯嘴角,給顧老爺使眼色。

顧庭雲搶在前面開口,「父親,剛才是兒子欠考慮了,進國子監機會難得,兒子不該放棄。」

這才像話。

顧老爺滿意地點點頭,「去京城見見世面,眼界也開闊些,到時就覺得小地方的人,也就那麼回事了。」

卻是有意無意地忽略了王氏的暗示。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表姑娘不想攀高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表姑娘不想攀高枝
上一章下一章

第122章 番外之顧庭雲(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