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第一百五十八章

第158章 第一百五十八章

「但是說不準,」楊繼康摸了摸下巴,「咱們隊里這麼多茶林,你說我要是在縣裏開一家茶館怎麼樣?」

茶就進他們隊里的茶,有保證而且很新鮮,隔壁縣的茶也不錯,不過既然是做生意,那帶動一下自己的生產隊,也是好事兒了。

「茶館?」

楊繼西點頭:「也不錯啊,反正什麼順手就開啥,我們家桂芳喜歡小賣部,所以我們家的小賣部還挺不錯的。」

「是不錯。」楊繼康笑道。

桃林的雞在年底的時候開始下蛋了,團團沒事兒就跟着楊繼西他們進桃林,手裏提着一個小木桶,彎腰撿雞蛋。

因為雞蛋太多,楊繼西不得不又去找有啥地方需要雞蛋的,不然這放久了可會壞。

孫父他們那每個月都會送一百個過去,楊繼春幾姐妹家也時不時送過去,可這雞蛋還是多,所以楊繼西這天特意去縣裏四處轉轉,看能不能找一個長期都需要雞蛋的鋪子。

「媽媽,我還想吃蛋糕。」

他剛從麻辣兔那邊過來,就聽有孩子拉着她媽媽撒嬌道。

「你昨天生日所以咱們吃蛋糕,生日過了就得等明年才能買咯。」

「那我把明年的生日放在今天過好不好?」

孩子媽媽聞言又氣又笑,「那可不行,這樣你明年就不能吃了,不準再說明年也提前過,我不聽。」

聽着孩子的童言童語,楊繼西笑了笑,找到那家蛋糕店,卻發現開這蛋糕鋪子的還是個熟人。

正是之前租他們東門巷房子的那對夫婦,張愛民和吳翠芬。

不過他記得張愛民是工人啊,怎麼會有時間在這幫忙呢?

「楊兄弟啊,快坐快坐,」張愛民瞧見他后熱情招呼著,「這邊坐,想吃點啥,我請客。」

「不不不,一碼歸一碼。」楊繼西想着現在放寒假,嫣嫣她們也都在家,於是買了一個八寸的玫瑰花形蛋糕,這個最好看,面上是大朵的玫瑰花。

吳翠芬在裏面做蛋糕,張愛民記下客人訂下的蛋糕與拿的時間后,端著一杯茶過來放在楊繼西面前。

「咱們也許久沒見了。」

張愛民道。

「是啊,好幾年了,我記得你們自己買了房子,還開了個早餐店,現在沒咋開蛋糕店了?」

楊繼西笑問道。

張愛民嘆了口氣:「你也知道我那工作,是拿錢買下的,這不是前年廠里要退一部分人,我就下崗了。

「因為我之前忙着上班,早餐店我媳婦兒一個人也忙不過來,就請了我老娘還有兩個嫂子過來幫忙,後來我一下崗,家裏呢又想分家,那早餐鋪子,我們兩個就退了,給哥哥嫂子們干。」

很多事兒他都直接略過了,直接說起現在這家蛋糕鋪子。

「其實那會兒我們挺難受的,但是我兒子有本事啊,他去外地回來說,外面流行做蛋糕!於是把他媽媽喊出去學了大半年,回來后我們就開了這家蛋糕店,生意也還過得去。」

張愛民笑眯眯地說道。

「那就好,」楊繼西贊道,「這人只要踏實肯干,就一定有出路的。」

「可不,」張愛民連連點頭,「我呢就給我媳婦兒打下手,她手藝好,做的蛋糕好吃着呢,你們嘗著不錯,就常來啊。」

「那是肯定的,」楊繼西笑道,「冒昧問一句,你們這兒的雞蛋是從哪裏進貨的?」

「回老家收的,可這天冷了,雞蛋也少了,去進的吧,又不能保證是不是土雞蛋,兄弟你是不知道,現在好多洋雞蛋,那味道可沒有土雞蛋好!」

楊繼西一聽有戲,便提起自己桃林里的雞。

張愛民立馬把張翠芬喊出來商量這個事兒,張翠芬二話沒說就點頭:「只要是土雞蛋,我們就收,一周送一次貨,我們一天就要用兩箱多的雞蛋。」

「箱子多大的?」

楊繼西問。

張愛民把箱子拿出來,這裏面是放着隔斷層的,一共四層,每一層上面都是雞蛋窩,一層可以放三十個,這一箱就是一百二十個雞蛋。

也就是他們一天要用二百四十以上的雞蛋,就算是240一天,一周就是1680個。

現在雞蛋市面上是三分錢一個,但這長期拿貨,就算兩分錢一個,一周下來大約33塊錢,一個月132塊。

這也不少了。

楊繼西拿出紙筆,當着他們的面寫下兩份協議,然後各自簽字。

他把蛋糕放在三輪車上,騎着車回到鎮上,先給楊二奶奶和楊二爺爺他們分了一些,這才回生產隊。

楊么妹夫婦回生產隊辦事兒去了,平安在楊繼西他們老家。

見他買了蛋糕回來,三個孩子都圍了過來。

平安已經是變聲期了,和石頭一樣,這會兒最不愛說話,但現在看見那蛋糕,還是嘰嘰喳喳地和嫣嫣還有團團說了起來。

「我知道這個,班裏有個同學過生日的時候,他爸爸媽媽就給買了這個蛋糕,上面還要插蠟燭,然後閉着眼睛許願呢。」

「我也知道,」嫣嫣點頭,「奶奶本來要給我買的,我覺得有點貴,就沒讓。」

「好吃嗎?」

團團看着蛋糕問道。

「沒吃過,」平安摸了摸她的小辮子,「待會兒咱們吃了飯就吃。」

「好哦。」

團團點頭。

蛋糕並不多,但孫桂芳還是分了一些給楊大爺爺他們。

嫣嫣等她送蛋糕回來后,便和平安一塊兒把剩下的蛋糕分給大夥兒吃。

團團吃到嘴裏時,雙眼亮晶晶地道:「這個好好吃!」

「確實不錯,」孫桂芳點頭,她也知道開蛋糕店的是誰了,便笑道,「我可聽張姨說了的,這翠芬啊,廚藝好得很,我看做啥都好吃。」

「店面也很乾凈,買的人多得很,除了蛋糕外,還有很多麵包類的東西,我這次就沒買那麼多。」

楊繼西說。

「其實這個可以自己做的。」

平安想起班裏女同學討論過怎麼做蛋糕,於是說道。

嫣嫣雙眼一亮,團團也湊了過去。

「那我們做吧,要啥?」

「蛋糕,還有麵粉,不過那個麵粉不是咱們做包子的那種,是另外一種。」

平安說。

「我明兒要去送雞蛋,」楊繼西覺得奶油有些甜,喝了口茶后道,「把麵粉買回來,咱們自己做來試試。」

反正寒假孩子們在家也沒啥事兒。

「好!」

嫣嫣他們高興得很,讓楊繼西多買點回來。

第二天一早,一家人就去桃林那邊餵雞,順帶撿雞蛋。

其實家裏也還有一百多個,但這送到鋪子裏的還是得越新鮮越好。

反正小賣部的雞蛋也快沒了,楊繼西就一道送了過去。

等他買好做蛋糕的東西回來時,嫣嫣就拉着歡歡樂樂一起過來研究咋做。

平安打下手,狗蛋和毛蛋他們也過來湊熱鬧。

第一次沒做好,不蓬鬆,還帶着點雞蛋腥味,但楊大奶奶還是覺得很不錯,和楊大爺爺分著吃。

第二次就好很多了,嫣嫣她們非常有成就感,平安當下就裝好,騎着自行車送到鎮上去。

楊么妹得知是他們兄弟姐妹做的新鮮玩意兒后,也嘗了嘗:「不錯啊。」

棗子吃了后眼睛也亮亮的。

平安騎着自行車回去的時候,後面就坐了棗子。

棗子比較黏父母,所以一般都是在鎮上,見她來,團團特別開心,拉着她就去灶房看她們的成果。

孫玉蘭一家三口是在臘月二十那天回來的,出發前就給小賣部打了電話,所以楊繼西和孫桂芳就在小賣部等了兩天。

見他們回來,孫桂芳上前迎,看着秦遠懷裏的小男孩,她笑眯眯地湊過去碰了碰他的臉。

小男孩靦腆一笑。

秦遠笑罵道:「這會兒還挺會裝乖,姐,這孩子就是個皮猴,可別被外表騙了。」

「哪裏皮了,一看就是好孩子,」孫桂芳牽着他往鋪子裏走,「你叫年年吧?知道我是誰嗎?」

年年奶聲奶氣地回道:「你是大姨。」

「那我是誰呢?」

楊繼西把人抱起來舉高高問道。

年年也不怕人:「大姨夫!」

「這孩子不錯。」楊繼西誇道。

孫玉蘭胖了些,但也更好看了,聞言笑道:「可別誇,越誇就越皮。」

「吃了午飯後,咱們再回爸媽家。」

孫桂芳拉着她的手笑道。

「好。」姐妹二人好久沒見面了,湊在一起有說不完的話,楊繼西和秦遠坐在一旁也有說有笑的,劉章提着一籃子柿子過來,請他們吃柿子,也坐下說起話。

「大哥他們今年也回不來,」說起孫大哥他們,孫玉蘭嘆了口氣,「前不久大嫂跟我們打電話說,爸媽年紀也不小了,一直在老家待着他們也不放心,就想我們這次回來,把爸媽勸到城裏去住。

「大嫂說房子都準備好了,就等着他們出去,和大嫂娘家人住在一個小區里,能隨時照看不說,還能多親近親近。」

孫桂芳想了想搖頭:「我看爸媽不一定想出去,咱們勸歸勸,但也要看他們願不願意,高不高興。」

「這我自然是知道的。」

孫玉蘭點頭。

年年在楊家大院如魚得水,因為楊繼南家裏的二娃都比他大,所以年年成了家裏最小的孩子,大夥兒都帶着他玩兒,晚上看電視的時候,也讓他坐最中間。

團團是特別關心年年的那個人,楊繼西好奇地問她:「我還以為你會吃醋呢。」

結果團團輕哼一聲道:「我可是做姐姐的人。」

「是是是,團團是個好姐姐。」

楊繼西笑着。

楊繼西想着過一個熱鬧年,所以在商量后,還是把孫父他們一家人全部接過來一起過,這可讓本來過年就挺熱鬧的楊家大院更熱鬧了。

鋪子直接關了兩天。

楊么妹和孫玉蘭說起衣服的事兒,孫玉蘭說起外面比較時尚的衣服是什麼樣子的,楊么妹記得很認真。

孫桂芳在幫着炸肉丸子,楊繼西拉了一車煤炭回來,有楊繼康家的,也有楊老漢他們的。

這一車拉回來就能過一個很好的溫暖年了。

嫣嫣本來和福寶她們下棋的,忽然她覺得肚子不怎麼舒服,然後想起孫桂芳之前跟自己說過的一些事兒。

她便讓平安接替自己的位置,然後去茅房看了看,發現是月信后,她其實有些害怕,但還是鎮定下來,回房間把孫桂芳早就給她備好的東西揣上再次進了茅房。

等她出來洗了手后,卻感覺小肚子有些墜痛,她眉頭一皺,快步走進了灶房,拉着孫桂芳低語了幾句。

「么妹,你來炸一下啊。」孫桂芳喊了一聲楊么妹。

楊么妹正要進來幫忙,聞言應着,洗了手便進去了,這會讓孫桂芳母女正要出去,楊么妹眼尖地發現了嫣嫣的臉色有些白,於是低聲道:「怎麼了?」

孫桂芳笑了笑:「第一次。」

楊么妹秒懂:「準備東西沒?」

「有。」

孫桂芳說。

楊么妹放心了,看向嫣嫣:「別怕,大姑娘了這是。」

嫣嫣點頭。

孫桂芳帶着嫣嫣回了她的房間,讓她躺下,然後去兌了紅糖水過來給她喝:「第一次都有點疼,你別怕,媽媽再跟你說一遍怎麼去做,怎麼洗.......」

這邊團團他們見嫣嫣這麼久都沒回來,於是團團就到處找人。

「爸爸,看見姐姐了嗎?」

楊繼西正在用鎚子砸煤炭,好燒炭火,聞言搖頭:「你喊一喊?」

「姐姐!」

團團中氣十足地喊著。

孫桂芳哭笑不得地從房裏出來,對着那邊的團團招手:「在這呢。」

「姐姐怎麼了?」

「姐姐有點不舒服,她躺一會兒。」

團團一聽可擔心了,跑回房裏看了看嫣嫣后便道:「讓你別喝冷水,你就是不聽!」

嫣嫣聞言哭笑不得:「那是白開水,我冷一會兒再喝的。」

也不是冷水。

「以後我盯着你,」團團雙手叉腰,見她的手一直放在肚子上,於是脫了鞋子也上了床,然後把被子拉過來蓋住嫣嫣,接着把自己的小手放在嫣嫣的肚子上,「媽您忙去吧,我給姐姐暖肚子。」

嫣嫣笑眯眯去摸她的小辮子,被團團生氣地躲開了。

孫桂芳笑了笑:「如果忍不住,我們就去醫院看看。」

團團一聽醫院,就覺得很嚴重了,於是道:「我會看着姐姐的,她一發熱我就告訴你們。」

嫣嫣聞言啞然失笑,但也沒否認:「好。」

孫桂芳關上門去了老堂屋那邊,告訴平安他們嫣嫣姐妹在睡覺,讓他們玩兒。

平安正和毛蛋在棋盤上廝殺呢,倒是沒咋注意這話,福寶覺得不對勁兒,便去那邊找嫣嫣。

一看嫣嫣這樣子,福寶便知道咋回事了。

她紅著臉坐在床邊道:「我今兒還想跟你說我也……沒想到你也……」

「你啥時候來的?我今天第一次。」

嫣嫣問。

「我就是前幾天,隊里放魚塘的時候,昨兒乾淨的。」福寶道。

「那你疼嗎?」

嫣嫣低聲問。

團團已經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可熱乎乎的小手還放在她肚子上呢。

「疼,」福寶點頭,一臉害怕,「我感覺哪裏都不舒服,不過我媽說沒啥事兒,讓我別一直想着……」

月華已經大學畢業了,她如今也分配了一個不錯的工作,此時她和石頭坐在楊大奶奶他們的炭爐旁說話。

見狗蛋過來,石頭招呼他坐下,三人有說有笑的,康嫂瞧見這一幕後轉頭對楊繼康道:「我記得狗蛋小時候老欺負月華,現在長大了,感情倒是不錯。」

「小時候看大人怎麼做,孩子就學,沒教好;長大懂事了,明辨是非,自然就不會幹糊塗事兒。」

楊繼康說着,又見樂樂帶着年年在那搞什麼東西,於是趕緊喊了一聲,結果樂樂和年年撒腿就往楊繼西家跑。

「這孩子幹啥呢!」

楊繼康操心得很,幾個孩子裏,就樂樂越長大越調皮。

過了年,孫玉蘭一家三口就回城了,年年走的時候拉着團團一直哭,哭得團團眼睛都跟着紅了。

楊繼西用三輪車拉着他們去縣裏車站,孫玉蘭上車前,對送他們的楊繼西道:「姐夫,這些年,爸媽那邊麻煩你們了。」

「說啥話呢,快上車,外面冷。」楊繼西說。

孫玉蘭笑了笑,沖他揮了揮手。

不久后,孫大哥和孫玉蘭同時給孫父他們寄了匯款單回來。

現在寄錢都是用匯款單了,不在信封里裝錢,不安全。

拿着匯款單去公社或者是縣裏的銀行都可以換錢。

孫父拿着兩張匯款單也不知道怎麼操作,楊繼西正好要去縣裏送雞蛋,便帶着他一道去了縣裏,順便把錢給取了。

「五十塊錢,他們是要幹啥呢。」

一共五十塊錢,孫父摸不清孫大哥和孫玉蘭的意思,於是回鎮上后,楊繼西給他們都打了電話,孫父和他們說了話后,才知道咋回事。

「他們說因為常年不在家,也沒辦法照看我們,所以衛國和玉蘭每個月一人出二十五塊錢,給我們的生活費。」

現在工人的工資是一百多一個月了,五十塊錢不多不少,對於在下鄉有地有菜的老兩口來說,其實錢是很夠用的。

「孩子的一份心意,收下吧,咱們就是用不完,那也能給孩子們存着。」楊二奶奶說。

「是這個道理,」孫父點頭,「我可知道在城裏住着,喝一口水都要給錢的,不像咱們山裏,喝的山泉水,只要不大旱,就有水喝。」

從那個月開始,每個月孫玉蘭和孫大哥他們都會寄錢回來,而且只要是過節,都會給楊繼西一家寄來很多東西,孩子穿的,老人喝的,都有。

楊繼西和孫桂芳明白,他們這心意是啥,所以在知道不好拒絕後,二人也時不時寄出去一點家裏的東西。

比如茶,比如雞蛋,比如麻辣兔啥的。

桃林的雞越發肥美,楊繼西宰了幾隻后,給孫家,楊么妹,還有楊繼春幾家人分別送了一隻過去。

周家那邊也有,楊繼西過去的時候,周文柏也在家。

他已經沒有跑車了,本來下崗人裏面沒有他,但是他把名額讓給了一個好兄弟。

「他當年救了我一命,這個人情,就是拿再多的錢都謝不了的。這次他就在名單上,我想着我們家有小賣部,日子也過得不錯,所以商量后,我主動離開,讓他留下。」

周文柏夾起椒鹽花生吃着,面前擺着一瓶啤酒,楊繼西面前沒有酒,就是花生和茶。

楊繼西聞言沖他豎起大拇指:「表哥你這事兒,許多人都做不出來的。」

「我只是想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再說我也不會閑着,我準備開一家土雞灶,你們不是養了那麼多土雞嗎?正好我也不用愁進貨的事兒了,還能保證是地地道道的土雞。」

周文柏笑道。

「土雞灶是啥?」

楊繼西好奇問道。

「就是一張桌子,中間是鍋,就燉土雞,」周文柏比劃了一下,「吃了幾以後,那湯里還能煮菜,我跑車的時候,見過這種吃飯,生意還不錯。」

「成,我今年桃林的雞有一百來只,我老丈人他們又在給我孵小雞了,可我這點貨,根本是供不上你那邊的,怎麼也要兩年才能保證供貨無憂。」

楊繼西想了想說道。

「生意還沒上,」周文柏笑眯眯地擺手,「哪有就說供不上貨的了。」

「提前祝表哥生意興隆。」

楊繼西端起茶敬了一下笑道。

「那就同祝了。」

周文柏哈哈大笑。

周大舅坐在院子裏曬太陽,聽見大兒子的笑聲,忍不住也跟着一笑。

旁邊的周二舅和周三舅還在說起昨晚上看的那電視劇,裏面是怎麼怎麼的精彩,誰又是壞蛋啥的。

這電視好像要晚上開才是好的,白天的時候他們不會開電視。

九月,團團也去縣裏讀書了。

家裏就楊繼西和孫桂芳二人,他們一同出去幹活兒,一同去撿雞蛋,一起回家做飯吃,只有晚上來看電視的人多了,家裏才熱鬧些。

躺在床上的孫桂芳抱着被子嘆了口氣。

「怎麼了?」

楊繼西問道。

「以前孩子們在家的時候吧,總嫌她們鬧得很,這一下都走了,我還挺惦記。」

「那是肯定的。」說實話,楊繼西也不怎麼習慣,楊二奶奶去縣裏照看孩子,楊二爺爺看着鋪子,家裏就只有他們兩個人了。

「你說爸媽是不是和我們想的差不多啊?」

孫桂芳又道。

「我們還好,想見見她們,就騎着三輪車去縣裏瞧瞧,可爸媽想大哥和小妹了,卻只能想着,或者拿着之前咱們的大合照瞧瞧。」

孫桂芳越說心裏越難受。

楊繼西趕緊握住她的手:「別想了,明兒我們去看看爸媽。」

「嗯。」

孫桂芳深吸了口氣,點頭。

孫大哥不讓孫父他們種太多的地,所以有些地他們租給旁人種著玉米,每年也沒有那麼累。

楊繼西他們到孫家時,孫父他們並不在家。

好在孫桂芳有院門的鑰匙,打開門把東西放下后,二人便去隊里找人。

結果在一戶人家裏找到了,那聚滿了人,聽院子裏的哭聲和鬧聲,便知道圍過來的人都是看熱鬧的。

孫桂芳瞧見孫母后,趕緊把人拉了出來:「媽,你們看啥呢?」

孫父這會兒也跟着出來了,一家人往家裏走。

「這不是讓上環嗎?你趙家嬸子不讓她兒媳婦去上環,就是想着能再生一個,可婦聯的人不讓啊,這都有兩個姑娘了,再不上環,那生了不給罰款怎麼辦?所以就鬧起來了。」

這幾年上環的人越來越多,孫桂芳知道的就有劉香蓮和何明秀等人,沒上環的也就康嫂還有楊么妹,就連楊繼春她們都上了環。

楊二奶奶倒是想讓女婿去結紮,可她要是說了,那女兒們和她們婆婆怕是要鬧翻天。

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女性上環比男性結紮更痛苦些的。

「我們隊里也鬧了幾次,後來直接在家裏給上了,」孫桂芳想起來雞皮疙瘩都起了,「不說這個,這家裏也沒啥活兒,要不去我們家住段時間唄?」

「咋沒活兒啊,」孫母指了指山上,「家裏的柴沒了,還有大豆也要收。」

這都是活兒。

「我去砍柴。」楊繼西道。

「你可別忙這邊,自家的活兒還沒做完呢,」孫父瞪眼,「你們啊,也別擔心我們的日子,我們閑不住的,每天干一點,這心裏都踏實,真要我們閑下來啥都不幹,我可是會打瞌睡的。」

「誰說不是呢。」孫母連連點頭。

但楊繼西和孫桂芳下午還是去打了柴,把家裏的柴房塞得滿滿當當的,吃了晚飯後,還騎着三輪車回了家。

孫父把人送走後,背着手回到家裏,對正在洗手的孫母道:「我看今兒他們情緒不怎麼對,是不是兩口子吵架了?」

「不是,」孫母笑了笑,「桂芳說他們兩口子在家沒啥人氣,想着孩子們長大了,以後也會離開家,這心裏就不得勁兒,還問我呢,我們在家是怎麼過的。」

「這有啥過的,只要孩子們都好,我們就安心,」孫父哈哈大笑道,「轉眼間,嫣嫣都是大姑娘了,文生也念大學了,你說這日子過得,實在是快。」

「是啊,我們老了,孩子們還正年輕呢,他們過得好,我們這心裏比吃了蜂蜜還要甜……」

他們到家的時候已經快七點多了,出門時楊繼西曾跟福娃說過,他們今天晚上會晚一點回來,所以如果傍晚有人過來看電視的時候,就給說一聲。

所以他們到家時,並沒有人在院子裏等著。

楊繼康聽見他們這邊的動靜,快步過來道:「趙叔不行了,下午送到衛生院現在還沒回來。」

趙叔就是趙五爹。

「前幾天還好好的呢。」孫桂芳吃驚道。

「說是前天早上起來摔了一跤,他也沒說自己哪裏不舒服,結果今兒忽然倒地不起,臉白得很。」楊繼康搖頭。

第二天中午,趙五把他爹背回家了,趁著還有一口氣,趙五哭着給他爹擦了身體,穿上了之前就準備好的壽衣。

「好好的啊,我去找你大哥和你娘。」

趙五爹露出一抹笑,接着便沒氣了。

聽着趙五的哭聲,被楊繼西接回來的楊二爺爺站在院子裏紅着眼道:「這老傢伙,說走就走呢。」

年輕的時候,他們玩得最好,趙五爹就是楊二爺爺的小跟班,可現在這老傢伙卻先一步離開了,楊二爺爺心裏不是滋味。

楊大爺爺過來時,楊繼西他們已經幫着趙五把他爹放在棺材裏了,接着搭帳篷,借桌椅板凳過來擺上。

楊二爺爺也沒歇著,有啥能幹的就幫着干,楊大爺爺知道他和趙五爹關係好,看着他通紅的眼睛,楊大爺爺再多的話,也沒辦法說出口。

好在楊二爺爺恢復得挺快,劉章和楊么妹也不讓他自己做飯,每天吃飯的時候,就讓棗子過去請他到家裏吃,晚上柳二家放電視,劉章一家三口和他坐在一起看。

過了一個冬天後,隊里又走了兩個老人。

楊繼西從桃林那邊回來時,經過三間房子,這原本是有一個老大爺的,他常坐在那竹藤椅上曬太陽,每次楊繼西從這路過,大爺都會和他說幾句話。

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家裏就只剩下他一個人。

可老大爺冬天的時候去世了,這壩子現在也長滿了雜草,那把竹藤椅安安靜靜地放在原來的位置,卻再也沒有那個笑眯眯的老大爺坐在那沖他揮手了。

楊繼西垂下眼,背着東西回了家,孫桂芳剛做好飯,二人吃飯時,楊繼西說起修鎮上房子的事兒。

「把爸媽接過去一道住着,爹也有人陪,媽要是不愛和他們住,就去縣裏和娘一起,我們陪的時間少,老人們住在一起,也挺熱鬧的。」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愚孝男他重生了[七零]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愚孝男他重生了[七零]
上一章下一章

第158章 第一百五十八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