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虛與殷戰

滕虛與殷戰

自申淑為殷太子一年,杞魴請於滕虛國國王杞卜,欲效命于軍中。杞卜初以國之太子,當以治國為本,無需親入軍陣為由,拒之。杞魴數請,杞卜無法,許之。

杞魴初至軍,掌軍法,甚嚴,士卒受懲者有微怨,得賞者懷其德。每及戰,皆帥其侍衛親冒箭矢,與戰。

杞魴至軍兩年,滕虛與四周諸國戰者,未有敗績。時任滕虛大將軍者名杞琿,見杞魴初至軍,戰勝則喜,而今雖勝,面猶有憂色,是以疑而問。

杞魴回道:「我軍所勝者,皆其軍寡於我,其民弱於我,其國小於我。以眾勝寡、強勝弱、大勝小,雖稚子猶能為也。且雖勝,喪者亦眾。小子有聞於殷太子:『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又聞楚王與前楚王爭位,殷助之,雖出兩邊之鎮軍,未有一戰、未亡一卒而至楚都,成其功!與大國相爭,且能全國、全軍、全旅、全卒、全伍,又未擾楚之民,使百姓無怨,若滕虛與殷有戰,將何以勝?小子是以憂之。」

杞琿聞其言笑道:「太子過慮矣。大國之爭,其勝在謀。小國之爭,其勝在力,滕虛小國也。殷大國也,謀者眾,兵甲壯,滕虛與殷戰,猶以卵投石。雖昏若爾祖,尚不敢有此思,況王上與太子之賢乎?」

杞魴無言。

杞琿觀其色,疑而附耳問道:「太子欲與殷戰?」

杞魴不言。

杞琿臉色大變,道:「太子有何怨於殷?竟有此喪民亡國之思!」

杞魴寬慰道:「叔父勿驚。雖有此思,若力不足,小子必不敢為!」

杞琿聞此言,方平其顏,嘆道:「願太子之思,其後與身共埋於地。」

自此往後,杞魴廣求國之謀士,又養勇力者五百,以待其用。

滕虛與殷之間有三國:小尤國、蛤奇國、東林國。

蛤奇在中,小尤國與滕虛接壤,東林國與殷接壤。

杞魴在軍五年,始為主帥。

既敗四周他國,乃下戰書與小尤國戰。

小尤國有使見杞魴:「吾國小,自不敢與尊國戰。然吾國王后,尊國國君之妹,君上之姑。何棄其親而獲怨乎?」

杞魴道:「我有欲於小尤!」

使者道:「何欲?吾國必予!」

杞魴道:「民與地!」

使者無言,回報小尤國王。

杞魴用謀士之計,三月而滅小尤國,遷小尤國君之族於滕虛鼓城。

既滅小尤,理其國民,兩年,又下戰書於蛤奇國。

蛤奇國太師謂蛤奇國國王:「以我一國之力,必不能拒滕虛,可求盟於東林國!」

蛤奇國國王許之,遣使至東林國。

蛤奇使臣既見東林國國王,東林國國王問道:「滕虛將用兵於貴國,貴使來此,欲求救於我乎?」

蛤奇使臣道:「非也,欲救君滅國之災也。」

東林國國王笑道:「汝國將滅,尚不能保,何言救我?」

蛤奇使臣道:「滕虛國先滅小尤,今又加兵於我,君不惑乎?小尤與滕虛有親也,吾國與滕虛無怨也,而滕虛四周有其宿怨之國,然棄其宿怨而攻其親及無怨之國,何理?吾聞滕虛主帥即滕虛國太子,與殷太子曾有情,后,其緣斷,君聞乎?」

東林國國王道:「此事寡人亦聞之,

然此事何關乎吾國?」

蛤奇使臣道:「小尤、蛤奇、貴國,滕虛、殷國之中也!」

東林國國王知其意,謂使者:「明日早朝,欲聞臣民之意。」

翌日,東林國國王言其事,乃定與蛤奇聯盟,出兵共拒滕虛。

滕虛未料東林國出兵,其智者不及謀,勇者不及怒,乃交兵。

滕虛雖因兵強而勝,不敢深入其國,乃退。

又四年,滕虛聞東林與蛤奇國有隙,乃趁其間,使雙方用兵。滕虛趁兩國兵久士勞,出兵攻之,先後滅兩國。兩國國王出奔鄰國思辜國。思辜國何以收二君?世為聯姻也。自此滕虛與殷接壤。

其後一年,申淑與杞魴皆繼位為王。

戰書既下,雙方皆布陣於野。

申淑使王後代為理國,其與禁軍趕赴戰場。

滕虛國雖無敵於四鄰,終究未曾與大國戰,是以謀者、勇者,皆心有懼,是以其謀不周,其力不盡。

殷國先遣使至思辜國,借道斷滕虛之後。又以東林、蛤奇二故君為號,召原東林、蛤奇之民。乃圍滕虛大軍。

杞魴知事已至此,戰之無益,遂遣使與殷請平,申淑許之。

及杞魴與其將至殷軍大營,見申淑,兩人相望無言。

良久,申淑退去帳中諸人,獨留杞魴。

申淑道:「葉逢秋,其黃矣!憐哉!惜哉!」

杞魴回道:「思卿故!花尚春,其燦矣!何言有情?」

申淑道:「我誤君多矣!」

兩人相擁,于軍帳中解相思。

兩人纏綿一月,待善後之事畢,申淑親送杞魴及其軍歸至原小尤國與蛤奇國邊界,乃別!

待滕虛國兵退歸小尤,殷軍又分兵據原東林、蛤奇、及思辜國諸城,許以原國王城主之位,並三國為殷境!三國國王懼殷之強,乃入殷。

申淑于歸途有孕狀,乃杞魴之子也!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殷國紀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殷國紀事
上一章下一章

滕虛與殷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