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相由心生

第六十六章 相由心生

《無常經》中佛曰:世事無相,相由心生,可見之物,實為非物,可感之事,實為非事。物事皆空,實為心瘴,俗人之心,處處皆獄,惟有化世,堪為無我。我即為世,世即為我。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

「命由己造,相由心生,境隨心轉,有容乃大」。

這原本是佛教的一句揭語。我個人認為,這四句話生動的闡述了人的面相隨環境、心態而變的歷程,即心態決定一切!

其實我們每一個個來到這個世界上時,命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是好是壞,都由自己決定;但是自己所呈現出的相,卻和自己的心有關。

這裡所說的「相」其實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本相」即人的相貌,所以有時候我們會看到心胸狹窄之人,本相所呈現出來的也和其心一樣;二是「外相」即人能向外所看到的世界,所以有時候一個人的心有多大,其格局也就有多大,事業也就有多大。

如同一個老闆心裡愛越大,動力就越大,能愛多少人,就能賺取多少人心,企業就有多大。最後,「境隨心轉,有容乃大」,雖然我們不能改變任何的環境,但是我們卻可以改變自己對任何環境的看法,即是以抱怨的心態來看環境,還是以負責任的態度來接受環境,我們真以為在自己身邊所發生的一切事件都和自己無關嗎?

如果與自己無關,那為何你會在那個環境中?

生命是短暫的,我們永遠無法知道下時刻會發生什麼,如同人生永遠都是現場直播,中間沒有綵排,只有珍惜,才能得到一切;只有活在當下,才更會享受生命的美妙。

人生的成長,成熟必須經過磨礪才能圓滿。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不經歷滄桑怎能真正將幸福把握?相信相由心生,快樂更由心生,美好的事物亦由心生!

就拿我的爸爸和二叔來作比較吧,我爸爸忠厚老實,從面相就可以看得出來;我二叔處事圓滑,也是很明顯的寫在臉上。

一個人的成長環境,對於他的影響還是蠻大的。我記得小時候二叔家的幾個姐姐和我一樣的天真,一樣的純潔無暇,一樣的可愛……可是到後來漸漸的長大后,脾氣都是大相徑庭的。

如果你和她們認識,就會在第一時間知道便宜是不可以隨便的占的,否則就要你好看。更加顯著的區別是,眼神的善與惡,解決矛盾的方法各不相同。只要你得罪了不該得罪的人,那麼人家就會拿出看家本領,罵的你狗血淋頭。

我就是再委屈,再難受都不會輕易的與人對罵的,看來「罵人也是要有天賦才行!」。尤其是後天的大力培養,就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關鍵了。

幾十年來,和我家的每一次爭吵都是二叔家的主動挑起的。我也始終不明白她們的精神為什麼那麼的好,能夠將吵吵鬧鬧當做一種快樂,能夠在謾罵聲里找到樂趣!所以,我形容親人的時候,也不憚用「凶神惡煞」來形容的。

當然,請大家別誤會,以為我二叔家的人都是壞人。其實人的好壞都不是絕對的,相對於和她們有衝突的人而言,是可以理解為不擇手段的,敢做敢為。可是對於她們愛護的人,二叔全家同樣是和藹可親,春風滿面。

、媽媽慈眉善目的,但是也比較的脆弱。這些從媽媽的黑眼圈可以看出來,應該是經常的熬夜,經常的流淚所致。

笑一笑,十年少。可見心情對於人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

所謂「相」,一般而言是指可以被眼睛所能見到的外在。

大乘義章三本曰:「諸法體狀,謂之為相」。有物則有體,有體則有形,有形則有相。當然這裡所說的相是指用眼睛能看到的相,眼睛只是「一識」,還有其他「五識」可以「識」到的相,比如讓你閉起眼睛然後給你一個球,你會感到這是一個圓的東西。

所以「相」絕不是單純的指「面相」,而且除了本意之外還可以延伸出更多層次的意義。

那麼「相」與心是什麼關係呢?在明了這個關係之前要先明了心和腦的關係。有人學過生理解剖學之後說:「哈!我們通常都說心想,心怎麼能想呢?應該是腦想啊!看來是因為古代沒有科學知識,所以古人搞錯了!」這是典型的概念混淆,是數典忘祖的膚淺認識!中國傳統「心」的概念是包含腦的。《黃帝內經》有云:「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所謂「神明」就是指人的思維意識,而這是人腦的功能,也就是說中國傳統「心」的概念中包含了人腦的功能。

生理解剖學「心」的概念是西方傳來的,其在被翻譯之時選擇了「心」這個漢字,但此心已非彼心現代人由於教育的關係,多識此心但不識彼心,卻說彼心是吾心,謬哉!人的眼睛就是一部光學儀器,我們所能看到的圓的、方的、扁的、高的、矮的、黑的、白的、紅的東西都是光線經過我們的眼睛變焦投射到視網膜上成像,這個像刺激視覺細胞產生腦電波再傳導到大腦皮層,於是我們「覺」到了像。

也就是說,我們「看」到的「像」不是眼外之物本身,而是「覺」到的由「心」所間接生成的像(只是這個過程時間非常短暫,我們覺察不到),而在一般概念中又把這些「像」稱為「相」,所以才有「相由心生」之說。

《金剛經》為什麼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呢?因為從「相由心生」的角度看,相本質上不過都是些「腦電波」而已。禪宗六祖惠能於黃梅得法后,至廣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師講《涅盤經》,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惠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六祖為什麼說是「心動」呢,因為「相由心生」,相動心亦動也。六祖說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並不是否定風動,否定幡動,而是在「悟」到了最終動的是「心動」的這個更高層面的認識之後,通過那兩個不動的對比,來強調和突顯「究竟」動的是心動。

否則,風不動,幡如何動?幡不動,心如何動?

有人說相由心生的相是指面相,「噁心,就是滿臉橫肉相,善心,就是慈眉善目相」。如是如此,噁心則相惡,張飛、李逵是不是惡人呢?有諺云:「青竹蛇兒口,黃蜂尾后針,二者皆不毒,最毒婦人心」,如是善心則相善,那蛇蠍美人又如何講?

「相由心生」一詞在佛經和相學中都是有據可考的,佛學的「相」一般而言是指事物的表現形式,與「性」相對,性一般是指事物本質,相學的相則是指面相。

所謂「相」,即是我們平日生活中所見到的諸事物之表象。梵語攞乞尖拏laks!an!a。指事物之相狀,表於外而想像於心者。大乘義章三本曰:「諸法體狀,謂之為相」。

唯識述記一本曰:「相謂相狀」。法華嘉祥疏三曰:「表彰名相」。花是相,草木是相,男女是相,美是相,丑是相。《金剛經》有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說的是世上景象,不過光影;愛恨情仇,都是妄念。

之所以見相,是由於心中有相。如來說勿著相,也就是讓弟子們不要為塵世間的幻象所蒙蔽,應當一心求解脫,求大同,求真理。

《金剛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一切事物和現象都是以阿賴耶識中的名言種子,二取種子及業種子為因,依他(眾緣)為緣,兩相結合而生起。

這些事物和現象都是無常的,是虛妄分別。然而眾生為無明所盲,不明依他緣生法的真實相,起顛倒夢想,生我法執著,迷事迷理,故於依他起性上不證圓成實性,而得遍計所執。

道家認為:心念即生,必然影響身體,比如愉快,心裡舒暢,神清氣爽,遇事便達觀寬厚,便有助氣血調和,氣血調和,五髒得安,功能正常,身體康健,而此又反之影響心態。

良性循環,自然滿面光華,一團和氣,雙目炯炯,神采飛揚,讓人看了眼前一亮。反之,若總是工於心計,或鬱郁不舒,自然凡事另眼而觀,無法如常人言笑,如林黛玉,遇到點事就往不好的地方想,長久如此,氣不舒,血不暢,營無養,衛無充,五臟不調,六神無主,如此身體狀況,臉上青黃臘瘦,暗淡無光,表情也常是蹩做一團,雙目無神,半死不活,等等,讓人一見就鬱悶,起碼不舒服,人緣自然也就差得遠了。

所以,身體髮膚,既然授之父母,但這張臉讓人看后是何感覺,還要發於己心。

從心理學的層面來說,每個人的面相都反應著其相對應的身體和心理的狀態,比如一個身體健康、身心愉悅的人,其通常在相學中都天庭飽滿、紅光滿面、神采奕奕。

相反,一個身體有病,或者苦惱憂愁的人通常愁雲密布、眉頭緊鎖,其多半是很難有順心的事。眼界即是心界,而面相即為心相,相由心生就是這個道理。

善惡美醜,都與自己的心態有直接的關係。我的媽媽並不是傾國傾城的漂亮的美人,可是總給人親切的印象。這不是我信口開河的,而是認識媽媽的人一致的評價。從媽媽憔悴的面容,也可以看出她老人家有多麼的辛苦;不過,更加看得到樂觀主義的積極的生活態度,陽光向上的精神面貌。

我承認,我們家的穿著都是普普通通的,沒辦法同有錢人家相提並論。可是表現的氣質並不輸給任何人的,不卑不亢能夠挺起胸膛做人,是一種福氣,是光榮的人生境界……雖然,我們全家都沒有仗勢欺人,也沒有巧取豪奪。

本書由首發,請勿轉載!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春暉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春暉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十六章 相由心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