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未雨綢繆

第三十九章 未雨綢繆

如果說這些俘虜可以算作戰利品的話,縣城官兵也出了力,他們也應該分一半。

但是縣裏的存糧本來就不多,又怎麼會拿來養俘虜呢?

郡縣抓回來的俘虜,一般情況下都是斬首示眾,一來可以節約糧食;二來可以震懾庶民和匪賊,告訴他們落草為寇沒有好下場。

可王景提出要將這六百多名俘虜收為己有,縣令既感到困惑,又有些拿不定主意。

縣令問道:「郎君要這些俘虜何用?如果是組成護衛,就超過了刺史擬定的護衛人數了呀。難不成白養著?」

王景笑道:「這個就無須你老人家擔憂了。總之,我會遵照州郡下達的指令行事,不會破壞規矩的。」

縣令點頭道:「好吧,不過此事依然需要上報州郡。」

王景道:「你着手上報,我着手安排。」

縣令:「……」

他在祁縣為官多年,早就接觸過王允家的子弟,像王蓋、王景、王定三子,縣令都是很熟悉的。

可是自打王景到洛陽、豫州隨父出征,剿了一圈黃巾回來之後,感覺跟以前那副紈絝又帶點儒生氣質的樣子完全不同了呀。

莫非,戰爭真的可以對一個人進行洗禮——如果能夠活下來的話。

想到這裏,縣令打量了一下旁邊的縣尉,好像這傢伙也沒怎麼變化呀。

王景將那些俘虜帶回府院,給他們安排了開荒屯田的任務。

前些年的天災人禍使得人口銳減,大量的土地成為了無主之地,漸漸荒蕪。

世家想要佔據這些土地,但苦於人力不足。最重要的是,這些土地位於城外而不是城內,在四方盜賊並起的情況下,城外的財產很難得到保障。

那些盜賊平時也不會來破壞生產,他們只是等到莊稼成熟的時候前來劫掠一波。每年秋收之時,官兵都要與盜賊鬥智斗勇,搞上幾個來回。自黃巾起義以來,這種情況愈加嚴重。

王景告訴這些俘虜:「我理解你們為什麼落草為寇,如果不是走到絕境,誰又不願意有個安穩的窩呢?只要你們安心的替我開荒屯田,我保證你們不再擔驚受怕,還比做賊的時候吃得更飽。如果一年下來收成可觀,人人皆有賞錢。」

話是這麼說了,但王景並不十分信任這些俘虜。因為開荒屯田的地方在城外,誰知道他們會不會半夜溜走,或者跟黑山賊勾結呢?

所以王景將這些人化整為零,分散到各個不同區域。每個區域除了有監工,還有與王家合作多年的老農,甚至有受過王景恩惠的流民。他們自會監視這些俘虜的一舉一動。若有不軌者,殺他幾個立威,其他的自然就安分了。

王宏提醒王景道:「前者招募護衛時,因為你給出的條件優厚,已使得府中開支大大增加。現在這些俘虜足有數百,在明年收成之前,又是一筆不菲的支出。景兒不得不察呀。」

王景道:「其他方面能省則省,但是糧食生產不能鬆懈。」

王宏問道:「為何?」

如果不是新招了這麼多人,王家每年的收成完全足夠各項開支還有富餘。所以在王宏看來,不是原來的糧食不夠吃,而是攤子一下子鋪得太大,開支驟增,才有可能導致缺糧。

王宏認為王景不應該不明白這個道理,他拚命擴大屯糧的規模,必有其他原因。

王景道:「如今閹宦當道,民不聊生;盜賊並起,諸侯擁兵自重,恐天下大亂之日不遠矣。

戰爭一起,最值價的就是糧食。所以我們現在不僅要提高糧食產量,還要加強守護糧食的能力。」

如果王景對天下大勢的走向判斷無誤,那麼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可以理解的。

王宏獨自審視了這些年的現狀,雖然不敢斷定王景是否說得正確,但諸多跡象表明,王景的顧慮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

未雨綢繆,總好過臨渴掘井。

不數日,黑山賊積集人馬,再次兵臨祁縣城下。

以縣令的經驗來看,這是為秋收劫糧做準備了。

為了到時候能夠順利的,迅速的劫走收成的糧食,黑山賊打算先給縣城官兵來個下馬威。

此番由張牛角親自領兵,褚飛燕為副將,又有楊鳳、於毒等小頭目共集結了兩萬餘人馬來到祁縣城下,欲作攻城之勢。

祁縣不過三千人左右,自然選擇了緊閉城門,不予迎戰。

張牛角便在城下大罵,先罵縣令,又罵縣尉,完事兒把王家和令狐家的一起罵。

見王景在城樓之上,張牛角又道:「汝父王允盡心剿滅黃巾,反落得個下獄的結果,如此昏君,如此朝堂,你還幫着他們守城,與勞苦大眾為敵,是為不孝不仁之徒,有何面目站那城樓上?」

許褚道:「郎君,他罵你。」

王景搬了一張自製的太師椅到城樓上,此刻正半躺在椅子上閉目養神。

「我聽見了。」王景慢悠悠的回答許褚道。

前來「實習」的王晨弱弱的問道:「要不我們罵回去?」

王景笑道:「省省力氣吧。」

如果能把罵人的話當作耳邊風,那麼累的只會是扯著嗓子罵的人,而不會是聽的人。

張牛角見王景無動於衷,又讓禇飛燕搦戰。

褚飛燕以矛指著許褚道:「喂,那胖子,敢下來與我飛燕大戰三百回合嗎?」

許褚綽刀正欲下樓,被王景阻止了。

這褚飛燕也就是後來投奔了曹操的張燕,本領是有,但要與許褚大戰三百回合就是天大的笑話了。

在王景看來,三十回合都夠嗆。但問題是,他真的打算跟你單挑嗎?

王景道:「我們據城而守,能以一敵十。如果貿然打開城門,只恐賊兵趁勢而入。其兵力數倍於我,一旦擁入城中,形勢就不好控制了。」

縣令點頭道:「王郎君所言極是,我們還是等州郡的援兵吧。」

他巴不得不出戰呢。

只要能夠守住城池,他就還是一縣之令;如果出城迎戰,贏了還好說,萬一輸了,恐怕自己性命難保。

三千對兩萬,看起來根本就贏不了。

王景就喜歡這縣令一副唯命是從的樣子。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穿越三國之槊血縱橫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穿越三國之槊血縱橫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十九章 未雨綢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