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第 135 章

第135章 第 135 章

*

曹寅來去匆匆,哭唧唧回到皇宮找皇帝哭了半天,又和皇帝在房密謀到半夜,第二天就快馬加鞭回了江寧。

他小時候能一拳一個小朋友,長大了一樣可以!

隆禧睡醒找過來的時候,小曹同學已經出城了。

不愧是被絆倒就想砸門檻的暴力崽成年版,這行動力簡直杠杠的。

七阿哥感慨半天,難得主動來書房幫忙,一邊幫他哥划重點一邊問,「哥,曹侍衛這樣真的沒問題嗎?」

他一來一回那麼大動靜瞞不過別人,那些富商巨賈把事情抖摟出來,想看的大概就是曹家亂成一團,但是也可能沒那麼簡單。

曹璽只是江寧織造,是內務府的官,而稅制是府州縣衙門要管的事情,還有個以欽差大臣身份去江南坐鎮的遏必隆,怎麼看都不該對曹家下手。

主要是,他們讓曹家亂起來也沒啥用啊。

「狗急跳牆,他們急起來干出什麼事情都有可能,曹璽名義上只是江寧織造,這些年乾的可不只是織造的活兒,江南各地的巡撫都沒他風頭盛,曹家亂起來,州府衙門也沒法安穩。」康熙有弟弟幫忙,處理奏摺的速度也快了不少。

他們家臭小子腦袋瓜聰明的很,就是聰明不往正道用,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讓他多干點活兒跟受多大罪似的,一眼看不到就往外跑。

瞧這重點划的,比他自己來都清楚,有這本事沒事兒多來書房幫他處理奏摺不好嗎?

康熙看着明顯在走神的臭小子,再看看他經手的奏摺,至今仍然不明白為什麼有人能不過腦子還能圈出重點,難道他們看到的奏摺不是一個奏摺?

最開始看到這小子一會兒一本一會兒一本,他還以為臭小子在胡鬧,檢查了之後才發現人家雖然不過腦子,但是劃出來的重點異常精準,任何一個小陷阱都逃不過他的眼睛。

隆禧要是知道他在想什麼,肯定冷笑一聲回道:他大出血花了好多積分買的外掛,怎麼可能不好用。

以前買外掛還要遮掩一下怎麼用,現在連遮掩都懶得遮掩了,這個世界已經多了那麼的多不科學的東西,他能幫忙處理奏摺也不算什麼。

水稻種子都不性狀分離了,他划個重點算什麼?

不過話說回來,現在改稅制的話,還沒有開始動工的東城怎麼辦?

東城的圖紙已經設計的差不多,其中三分之一的標都是江南的商人拍走的,而且稅制一改,受影響的不只江南,潮商、晉商、徽商等各大商號都會受到影響。

可能他們現在能拿出錢,稅制一改就不願意拿錢來建設京城了。

「放心,不會耽誤擴建東城,等今年秋收忙完騰出人手,那邊立刻就可以動工。」康熙安慰著傻弟弟,對東城的事情心裏有底。

朝廷改稅制又不是抄了那些商人的家,收稅最多收一半,不至於讓他們拿不出錢來做生意。

擴建城池那麼大的事情,誰也不知道幾年能完成,朝廷也是第一次和商賈合作擴建城池,古往今來頭一回,什麼都不確定,敢在這個時候投錢的人都做好了錢扔出去就回不來的準備。

戶部選名單的時候也去查過,沒有哪家砸鍋賣鐵勒緊褲腰帶來支持朝廷建設京城,都是打着成了血賺,不成的話能和朝廷打好關係也不虧的想法來的。

「這就好,我還以為那邊要過好幾年才能開工。」隆禧拍拍胸口,不耽誤這邊的事情就好,不然國庫里的銀子還要往外花,但是不知道花去什麼地方,反正攢也攢不住,還是趕緊把眼前的事情幹完比較好。

雖然戶部的賬本做的很清楚,但是每次看賬本的時候還是會忍不住感慨,小錢錢都去哪兒了?

「哥,欽天監新造的儀器做成了,我下午能不能去那邊瞧瞧?」七阿哥沒有其他事情要打聽,立刻就坐不住了,「那個叫南懷仁的傳教士很厲害,不光懂天文,還會造大炮,聽說之前還和戴梓打起擂台,輸了之後生了好幾天的悶氣。」

「把這些奏摺處理完,處理完就讓你出去。」康熙就知道臭小子沒耐心一直在書房待着,也沒準備直接放他走。

他苦哈哈說了那麼多,難道換不來臭小子半天的勞力嗎?

隆禧當然不是那麼沒眼色的人,像他這麼為哥哥分憂的弟弟世上已經不多見了,當然是自願留下幹活的,絕對不是看他哥臉色不對勁才不敢直接溜。

七阿哥幹活兒也閉不上嘴巴,剛才他哥說,現在換他來說,總之房裏嘰嘰喳喳沒停下來過。

剛才提到的戴梓,那可真是個人才。

「哥你知道嗎,他到炮廠之前自己在家琢磨出了機關槍、啊不、是連發火銃,但是他藏着掖着沒有拿出來,結果到炮廠一看,朝廷已經造出和他差不多的火銃,這才和匠人們一起研究怎麼提升火銃的威力。」

康熙只關注火器營,研發那邊只是定點撥錢,其他沒管太多,還真不知道這回事兒,「為什麼藏着掖着?難不成還有人搶在他前面問朝廷討賞?」

「這倒沒有,那邊對討賞的事情查的很嚴格,沒人敢冒着丟了性命的危險領別人的功勞。」隆禧撇撇嘴,手上動作不停,「他說他研究出來連發火銃后做了個夢,夢裏有個菩薩向他問罪,說上天有好生之德,火銃是用來殺人的,連發火銃威力那麼大,用到戰場上有失天和,如此違背天命,他這個武器製造者肯定會遭報應。他被那個夢嚇的不輕,生怕和夢裏說的那樣遭報應,不敢輕易把東西拿出來。」

康熙:……

「朕有時候都在想要不要禁止朝中官員燒香拜佛,每年有那些布施到寺廟道觀的銀子,城裏的育幼院都能多養活好多無家可歸的孩童。」

別說什麼錢財送到寺院道觀是積善積德,裏面的門道多了去了,一百兩銀子進入功德箱,能有一兩用在正道上都是多的。

隆禧頓了一下,沒想到他哥猛不丁冒出來這麼一句,在精神上給他哥給予支持,「加油,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然後在他哥抬起拳頭揍人之前,迅速把話題拉回戴梓和南懷仁之間的鬥法上。

戴梓戴大人是杭州人,生在書香門第,他爹戴倉是個畫家,所以小戴從小知書達理,不光懂得天文地理,還無師自通學了好多兵法和機關製造。

小戴是個典型的技術性人才,說起專業頭頭是道,讓他當官他是真的不行。

要不是欽天監和炮廠都是他們自己人,他連南懷仁一個老外都鬥不過,真不知道讓人怎麼說他好。

戴梓來到京城走的不是科舉的路子,他是投筆從戎,先在戰場上走了一圈,然後才到京城安穩下來。

前幾年耿精忠造反,浙江一帶也被戰火波及,帶兵去那邊的是康親王傑書,小戴一看要打仗,扔了筆杆子就跑去參軍了。

他熟讀兵書深諳兵法,和不識字的大頭兵不一樣,很快就被慧眼識珠的康親王給發現了,打完仗就把他舉薦給了朝廷。

傻哥哥當時也不知道怎麼想的,小戴是戰場上脫穎而出的人才,他把人派去編書,職務是翰林院試講。讓一個投筆從戎的壯士去翰林院編史書,他真的感覺沒問題嗎?

人家又不是沒讀過書,想進翰林院可以考科舉,至於冒險去戰場走一遭嗎?

考場考不過去最多就是多考幾年,戰場一不小心可是要丟了性命的。

隆禧覺得最火眼金睛的還是他,天底下能進翰林院編史書的人很多,三年一撥三年一撥,眼看着翰林院都裝不下那麼多人。但是能造機關槍的人可不多,小戴那麼專業的一個人才,差點就被埋沒了。

不過這話不能在臭哥哥面前說,說出來要挨打,他不想挨打。

七阿哥叭叭叭叭說個不停,說要幫他哥把屋裏現有的奏摺處理完就絕對不會提前走,幹完之後在乾清宮蹭了頓飯,然後才帶上小廝侍衛浩浩蕩蕩去欽天監。

他發現那個叫南懷仁的傳教士的確有才,還挺爭強好勝,如果能把這份爭強好勝用在正道上,炮廠的大.炮今年還能再更新一批。

夏日炎炎,北京城的艷陽天讓人不敢出門,南京城下着小雨,淅淅瀝瀝的落在臉上還挺舒服。

曹寅快馬加鞭回家,先去爹娘那兒請罪,把事情說開了之後沒有多做停留,一刻不停的去巡撫衙門找遏必隆商量接下來該怎麼辦。

曹璽:???

孫嬤嬤:???

曹璽這些年在江南嘔心瀝血,面上明顯帶了老態,這會兒愣愣的看着大兒子風風火火往外跑,欲言又止,「要不找個大夫來吧,城裏有沒有擅長治療瘋病或者發癔症的大夫?」

「別瞎說。」孫嬤嬤瞪了他一眼,想了想還是決定聽丈夫的,「老爺在江寧府那麼久,知道誰家孩子受過刺激后不正常了嗎?如果有的話,派人去問問也行。」

不是他們多想,實在是兒子看上去真的有點不正常。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清穿]給康熙當弟弟的那些年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清穿]給康熙當弟弟的那些年
上一章下一章

第135章 第 135 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