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的姜

綠色的姜

「我……」我有那麼不堪嗎。

這件沒道理的生活是這樣的。

哥哥拿起了一塊姜,在廚房做菜

「小芒,你怎麼把姜都掰成一段一段的啦」

「你知道嗎,這樣姜會氧化的,容易老」

「就是綠色的啊,綠色就是沒熟,你又不吃薑」

沒熟難道我就能放心放進鍋里炒了嗎,那這發綠的姜萬一和發芽的馬鈴薯一樣有毒怎麼辦。因此我把姜弄成一段一段的,把綠色的姜弄掉。挺有道理的啊。

「唉,你真的是沒有一點生活常識,真不知道這腦洞怎麼開的,小芒,你就是溫室里的花朵,你以前看過媽媽做菜嗎?你肯定沒看過,你這樣以後肯定會吃苦的。窮苦家的孩子,又不獨立。」

?!!!!?

以上得出結論的方式常常在各大場景出現吧。

我一句話沒說,有點被「溫室的花朵」刺激到了。我這幾年過的簡直像沙漠裏的仙人掌一樣。卻因為把姜掰成兩段,成了一個自理困難的人。難受。

這就是以小見大的亂用邏輯。我們在做一件事的時候,往往只能在特定的場景下做,人自有能力去做自己認為對的事。回到那個特定場景,我覺得我沒錯。但隨着時間的推動,我們才能知道我們到底有沒有錯。可是我們的隨意推測,是不應該的。我會承認我沒有生活常識。因為我們這一代在年少時沒有說必須會做飯,不然以後嫁不出去,稍微懂點事了,也就是學習的重要階段。不吃學習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比較把重心放在學習上。但千萬不要有偏見的說讀書讀傻的人才不顧生活。我們只是把生活過的簡單一點了。

說我從來沒看過媽媽做飯,我是比較生氣的,因為我還多次提議讓媽媽教我做菜。但總是沒有找到合適的時機。站在廚房,又比較礙事。而且說實話,真的沒有興趣看。但確實看過。

溫室里的花朵就更不用說了。因為這個詞有時候真的和我們現代人有點像,我們被這個時代保護的好好的,沒必要再去體驗生活上的一些苦,「我們把關於時間的記憶交給了日曆,我們把關於道路的記憶交給了地圖…」而站在一個年輕人的角度來說,我們確實有點像溫室里的花朵,我感覺當沒有了互聯網,我們會有點手足無措,我遇到了問題沒了百度我可能不知道問誰,我要做菜沒了菜譜我不知道如何下手,沒了遊戲,我們突然發現我們失去了對生活的樂趣的捕捉能力。

可是,不是這樣的。這就是進步吧。進步的同時必然有遺棄。我們有了更多的學習機會。不必與生活的茶米油鹽纏纏綿綿。我們可以在學會做菜的同時,學會科學。

最後,不會做菜不等於學不會做菜,不會做菜不等於不獨立,窮苦不應該受歧視。國家脫貧工作都要完成了,這一切都是為了縮小貧富差距,更是為了建立公平。獨立是什麼?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有位教授曾說過,知識和能力不同,我們不應該因為暫時沒有足夠的知識而難過,而要努力通過自己的能力去獲取知識。

何況,人人皆有能力。

這件沒道理的生活小事,希望各位笑納,以辯證的眼光來閱讀也許效果會更好。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生活就是沒道理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生活就是沒道理
上一章下一章

綠色的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