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楔子

自古天下分九州,九州浩蕩,地緣遼闊,九州中心稱之「中原」,誰能問鼎中原,即是問鼎天下!

大魏統轄中原在內的天下五洲之地已有兩百餘年,朝野安定,國泰民安。

然而,當了兩百多年天下霸主的大魏,怎麼也不會想到,大魏的命運即將迎來轉折點。

永嘉十一年,大魏第七任皇帝李啟南下巡視幽州,歸京途中遭遇刺殺。

這是偏安一隅,只有西北一洲之地的西夏國,精心策劃了三年之久的計劃,出動了西夏一洲近乎十成的頂尖武者,只為了刺殺計劃萬無一失。

此次刺殺,西夏頂尖武者全部身死,但也讓大魏皇帝李啟重傷身亡。

大魏皇帝崩於遇刺,天下嘩然!

西夏韜光養晦幾十年,終於露出自己的爪牙。

大魏朝野上下亂作一團,黎民百姓人心惶惶,西夏趁此機會揮師南下,直取魏國中原兩州之地,魏國此時根本無心迎戰。

況且西夏蓄謀已久,魏國連戰連敗,為保存實力,軍隊被迫撤出中原,兩州之地淪陷!

此時的大魏風雨飄搖,西夏對其更是窮追猛打,劍指景州之地的大魏京都。

昔日天下霸主,今為喪家之犬!

李啟唯一的兒子,太子李慶寒曾親赴中原抵抗西夏,后在中原撤軍途中失蹤,下落不明,大魏又遭重擊!

國不可一日無君!

李啟的同胞弟弟武王李政,被一眾老臣擁戴,匆忙即位登基,改元「天武」。

武王李政從已逝的哥哥手中接下了搖搖欲墜的大魏江山。第一件事就是立刻重整軍隊,好在李政本身就是習武之人,且具有較高的軍事素養。

天武元年,李政親自率軍,抵擋住了西夏兩次規模浩大的攻勢,雙方元氣大傷,暫時休戰。大魏無力反攻,只能接受痛失中原兩州之地,這段歷史被後世史稱為「永嘉之亂」。

后大魏在毗鄰中原的永州建立「鎮北關」,交由當時的中軍將領方康安鎮守,鎮北關依山而建,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在之後的數年裏,打了數不清多少場的攻守戰,西夏始終無法破關。

「鎮北關」由此也被稱作大魏的最後一道防線。

有鎮北關的存在,魏國得以喘息,並迎來百年未有之改變,舉國上下同仇敵愾,新君推行以武治國,以武強國,只待他日驅逐西夏,收復中原。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九劍踏天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九劍踏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