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何樂不為呢?

第46章 何樂不為呢?

為期四天的寒食清明假期結束,各級官員和差役經過此番休整,重新精神抖擻地回歸各自崗位。

大唐官吏的待遇其實不錯,初唐時期,清明有四天的假期,等到了唐玄宗的時候,就改成七天小長假了。

李愔也領着小桂子,出現在工部的署衙,準備挑選工匠。

三省六部都在皇城集中辦公,李愔從後宮溜達到前殿,很快就找到工部,直接就走了進去。

六部的組成都差不多,尚書領銜,設有一到兩名侍郎,下面是郎中若干,再往下是員外郎等等。

李愔迎面就瞧見一個熟人,懷裏抱着幾卷文書類的東西,赫然是以前被他揍過的長孫丕。

此人看到李愔,也是一愣,隨即便撇開了目光。

「長孫員外郎,一項可好?」

李愔還笑嘻嘻地打着招呼,一雙眼睛溜溜地在對方臉上打量,嘴裏還念叨一句:「看來傷疤都好了。」

傷疤是好了,可是長孫丕卻並未忘了疼,他一臉傲然道:「梁王,請恕在下公務在身,不能給梁王見禮。」

李愔卻盯住他不放:「長孫員外郎手上不能見禮,腿腳沒毛病吧,那就走兩步,領本王去見段尚書,本王也是公事。」

長孫丕無奈,只能在前面引路。

工部尚書段侖辦公的地方自然是單間,看到李愔施施然進來,連忙起身相迎:「見過息王殿下。」

李愔不由眨眨眼:這麼快就知道了?

想來此事已經下旨,否則的話,段侖也不會這麼稱呼他。

息王就息王吧,還挺有希望的。

寒暄已畢,李愔便說明來意,段侖笑道:「工匠的名冊,某已經叫長孫員外郎備好,梁王可親自挑選。」

「還是段尚書想得周全。」李愔也挺滿意,到底是他老爹親自吩咐下來的差事,下邊的人也都不敢怠慢。

「名冊在此,息王盡可觀之。」

長孫丕將厚厚的幾大摞名冊放在李愔面前的案几上。

他對李愔的稱呼變得也挺快,而且臉上愈發多出幾分不屑之色。

李愔斜了對方一樣:給你臉了是吧,信不信小爺讓你知道花兒為什麼這麼紅?

很顯然,息王這個頭銜,帶着某種不怎麼好的加成。

段侖也知道兩個人之間的那段齷齪,還真怕李愔在他這裏動手打人,連忙湊上來:

「息王,某幫你挑選工匠。」

一邊說一邊拿起一本名冊,只見上邊泛起一團灰塵,伴着一股子紙張發霉的氣味兒,嗆得段侖直咳嗽。

這名冊都能拿來當古籍了吧?

李愔隨手翻翻,只見記錄的工匠信息中,出生一欄,多是開皇、仁壽年間的呢。

這兩個都是隋文帝的年號,這些工匠能活到現在,估計都七老八十的,真不容易啊。

李愔不怒反笑:「這些工匠,尚能飯否?」

段侖也將疑惑的目光投向長孫丕,那長孫丕卻一本正經地說道:

「工匠各司其職,今年尤為緊缺,蓋因息王發明曲梁犁,工匠都被派往各州,傳授督造新犁,實在無人可用。」

「呦,還怪我了?」李愔也皺起眉頭。

長孫丕又遞過來一份名冊,這個倒是挺新,李愔隨手翻翻,這個倒是年輕,都跟他的年紀仿上仿下。

段侖都覺得這事不講究,老的老,小的小,這擺明了是跟息王作對,再說了,陛下那邊,也交代不過去。

正要思量一個解決之策,

卻見李愔慢條斯理地端起桌上的茶盞,輕輕啜飲一口,然後手臂猛的一揚,一盞茶都潑到長孫丕臉上。

「好你個球囊,真當小爺好欺負是吧,拿些老幼病殘來搪塞於我,小爺能打你第一次,就能打你第二次!」

李愔咆哮而起,向長孫丕衝去,段侖一瞧不妙,連忙攔腰將他抱住:「息王,息怒息怒。」

那長孫丕抹了一下臉上的茶沫,口中冷笑道:「今日便是打死某,也是無人。」

他們這裏吵鬧,很快就吸引來一大票官員,一瞧是這位惡名昭著的六皇子在此鬧事,不少人就直接又閃了。

最後就連房玄齡和長孫無忌等人,也都來了。

長孫無忌厲聲呵斥長孫丕:「此乃朝廷辦公之地,無故喧嘩,成何體統?」

他有監督百官之職,說這話倒是無妨,不過怎麼聽,都是說給六皇子李愔聽的。

問明原委之後,房玄齡也略顯無奈說道:「息王,長孫員外郎絕非有意刁難,實在是工部裏面的工匠,派遣出去的太多,不如等上幾月,等工匠從各地返回長安,再行委派如何?」

督造新犁這件事,是他親自經手的,自然知曉。

「房相所言,某自然信服,只是父皇對此事極為重視,時不我待,為人臣子,豈敢懈怠?」

李愔對房玄齡還是相信的,別的且不說,房遺愛還在他手底下呢。

「息王,事有輕重緩急,當下春耕最是緊迫,萬萬耽誤不得。」長孫無忌也標明態度。

李愔擺擺手:「行了行了,這些老弱病殘的,本王就湊合著用,戴大人,正好你也在這,這些老老小小的,就將戶籍都編入黑石村好啦!」

戴胄是戶部尚書,這種事情,他似乎覺得不妥。

匠籍都是固定的,而且後代都代代相襲,匠戶的地位也低,比平民還不如。

李愔要挑選二百名工匠,那搞不好就是二百戶,無形之中,他的食邑就多出來二百戶,這件事,戴胄也不敢做主。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本王不幹啦,有本事,你們搞火器坊!」李愔也直接摔耙子。

這些官員不由得面面相覷:他們還真沒那個本事。

最後還是長孫無忌等人商議一番,算是同意李愔的主張,在長孫無忌看來,一群行將就木的老朽,能有什麼作為?

至於那些少年,尚未成年,還沒學會手藝,也不堪大用,李愔領着這夥人,那可有樂子看了。

「還是息王識大體。」

長孫無忌嘴裏還贊了一句,心中卻是好笑:這小子是被自己的侄兒給氣傻了吧,收羅一幫老幼病殘,不堪大用。

可是長孫無忌並不知道,李愔此刻心裏都快要樂開花了。

在他眼裏,這些老工匠,那都是經驗豐富的老師傅,又不要他們幹活,搞研究正好。

而且剛剛他翻閱名冊的時候,看到一名老者的名字:李春。

很普通的名字,但是後面的介紹中,卻寫着一行小字:開皇十五年,修造安濟橋。

安濟橋就是趙州橋,李春這個普通的名字,隨着這座石橋,一直流傳後世。

古代不注重工匠,誰知道又有多少像李春這樣的人,一聲默默無聞,淹沒在歷史長河之中?

不說別人,就李春一個,李愔就覺得自己撿到寶了。

至於那些少年,也正是李愔所希望的,因為他們可塑性強,自己手裏面那些新鮮玩意,最適合傳承給年輕人。

所以在長孫丕等人眼中,這些老幼可能都是廢材,但是在李愔眼裏,這些都是寶貝。

他故意鬧上一鬧,把這些人都變成自己領地的一員,何樂不為呢?

在李愔挑選完二百名工匠之後,朝廷委派給他的兩名輔官也前來拜見他這個頂頭上司。

瞧著走路一瘸一拐,步履維艱的許敬宗,李愔也不由得眨眨眼睛:「怎麼,你也是派來給我的?」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唐:我爸是李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唐:我爸是李二
上一章下一章

第46章 何樂不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