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 1 章

第1章 第 1 章

六月六,好天氣。

城裏西北邊的一戶人家早就貼滿了喜字紅綢,掛滿了紅燈籠,滿院子的喜氣,映襯得天空都是明亮的,過路人都忍不住沾沾光。

這便是頂頂有名的盛京城顧家。顧家雖不是什麼百年的世家大族,可也是這京中有名的門戶了。

早年間不過是城西的小官宦之家,可後來跟隨太/祖爺打天下,一躍成了京中新貴,中間朝代更迭也曾散去過榮光,但好在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前些年顧家出了個新科狀元顧姜山,雖說中間有些波折,顧姜山最後只做了一個小小的史官,但架不住顧家近些年來起運,他弟弟顧姜河又入伍從軍,短短三年內,從輕車都尉一路高升到從二品的鎮國大將軍。一時間,可謂是風光無兩。

這不,就連顧家小輩的兩個女兒都是當今聖上榮德帝親自指婚,一個配給當朝三皇子謝景安,身份尊貴,恩寵萬千,另一個被許配給太傅之子裴宿,他字恆之,如今是御前侍衛,亦深得陛下信任。

如此這般,這顧家可以說是東山再起,無限榮光。

顧家西邊的宅院裏。

院落清幽,古樸莊重,所見之處也是一片喜慶,遮蓋住了原本的溫和典雅。

一個妙齡女子正坐在梳妝台前上妝,她容貌端莊大氣,眉眼間帶着少有的嬌俏和歡喜,高挺的鼻樑一瞧便知曉這人身上藏匿著一股難言的正氣,這便是今日要出嫁的顧家大小姐顧連清了。

她是顧姜山的獨女,今年十七,母親三年前去世,她為母守孝三年,這才將婚事推遲至今。她性情良善寬和,行事端莊有度,在盛京城裏又有「孝女」的名聲,也因着這一點,頗受眾人愛戴,與三皇子算得上是天作之合。

而東院也如這邊一般早早地熱鬧着準備起來了,因為顧家二小姐顧溶月也是今日出嫁。

顧溶月是顧姜河的女兒,比她小兩歲,今年剛好及笄,前些日子顧家請奏給大姑娘完婚的時候,有人提及此事,蘭貴妃便提議二女同日出嫁,好有個照應,如此為顧家着想,也算是很看重這未來的兒媳婦了。

給顧連清簪花的柳媽媽瞧了一眼外面來來往往的人笑道:「小姐真是好福氣。」

「可不是,那可是肅王!」顧連清的貼身婢女玉荷笑道,「我曾遠遠地瞧過一眼,那可真是丰神俊朗,一表人才。配我們家小姐再合適不過了。」

而且如今這盛京城中誰不知道肅王奪嫡的贏面極大,前頭的大皇子早夭,二皇子體弱多病,唯有三皇子和四皇子有一爭之力,而三皇子生母又是極受寵的蘭貴妃,雖說家世背景差了些,可這榮寵卻是十數年不衰,哪還有比這更好的後台。至於那五皇子六皇子都是毛都沒長齊的小屁孩,根本沒有爭奪的資格。大小姐嫁過去可就是未來母儀天下的命運。

顧連清抿唇輕笑了一下,沒說話,只是緊緊地捏着手中一塊羊脂玉玉佩,那是他們定親時的聘禮,一分為二,各執一塊,上面的花紋和字還是三皇子親手刻的,送來時還叫人帶了話,說是「盼二人日後夫妻同心,合二為一」。

顧連清唇角的弧度就沒下來過。

旁人只知曉她嫁得好,卻不知這謝景安不僅是肅王,更是她傾慕了十幾年的人,幼時她曾隨母親進宮,遭人刁難過,是他替自己解了困,故而先前陛下指婚的時候,父親問她的心意,她毫不猶豫地就答應了下來。一想起回憶里的那個少年郎,顧連清便忍不住臉紅。

玉荷瞧見了,打趣道:「還沒見到人呢小姐就臉紅了,這下便是脂粉都省了。」

顧連清瞪她一眼,伸手掐了她一下,虛張聲勢道:「壞丫頭,你還敢取笑我,看我不打你。」

玉荷連忙后躲討饒,「不敢不敢。」

頓時身後的婢女和媽媽們都笑做一團,為這樁婚事增添了不少歡喜。

言語間雖是歡喜,可到底是婚嫁大事,婢女們準備東西起來還是認真嚴謹的。玉荷見沒人注意,她偷偷把一包芙蓉糕放進懷裏,對着顧連清悄悄道:「小姐,今日事情繁多,你要是餓了,便叫我。」

顧連清紅著臉點頭,然後由着他們擺弄,直至梳好妝,換上衣服。

吉時已到,玉荷扶着她去拜別父親和老太君。

大廳內,老太君和顧姜山坐在最上頭,顧姜河夫婦在右下方。

顧連清與顧溶月並排而立,顧溶月容顏姣好,相貌不在顧連清之下,尤其是她又多了幾分稚氣和天真,顯得更加可愛怡人。

二人一身紅嫁衣,對視一眼,然後一道與老太君行禮。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錯嫁第九年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錯嫁第九年
上一章下一章

第1章 第 1 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