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小吏之子

第1章 小吏之子

「何處覽神京?四方賓客趨華亭。六百載來開盛世,無憂,香輪暖輾轔轔走。瑞氣自恣流。緣起緣落緣無休。三千兒郎拔雄城,事休,駿騎驕嘶討功名!」

清河兩岸,人頭如蟻,聲喧如蜂。一群士子沿河而行,結伴春遊。其中,有身着素白衣袍貴公子模樣的年輕人乘興作歌一首,當即便引來了同伴們的交口稱讚。

只不過,在這些壯懷激烈的士子之中,有一人卻顯得與其他人格格不入。

那人雖然僅僅穿着細葛絺衣,又沒有戴什麼叮噹作響的華貴配飾,但是其身量比周圍的學生士子都高上一頭,從衣袍的輪廓也能看出此子渾身都是腱子肉。

不像士子,倒像個赳赳武夫。

沒和其它士子一般附庸風雅,這人與友人同游清河岸堤,目的只是為了逛些吃食攤子。

這時候,他走到一個米錦糕的攤子前,聞到剛出蒸籠的米糕清香味,裏面似乎還加了一些桂花,於是不禁再次上前詢問攤主價錢。

「老丈,您這蒸糕價錢幾許?」

攤主也是個有眼力見的,他見這些書生同游清河岸堤,估摸著應該是順京城裏哪家書院的生員,於是連忙答道:「好叫這位秀士知曉,小老兒這攤子上的蒸糕每碗一個制錢,不過若要配上蔗汁,每碗還需再加兩錢。」

似是因為聽到了攤主的言辭,剛剛那名在一眾士子中唱出詞牌、討了個好彩頭的書生也走了過來,笑嘻嘻地說道:「秀士?老丈你這就有所不知了,我的這位同窗學長可不是什麼秀才出身。他不僅是四門學今年明算科的第一名,更是去歲就中了舉人。現如今,正等著春闈搏個試進士出身,在這順京諸衙門口找個差事做呢。」

雖然這人說話聽起來像是吹捧自己的同學,但是卻面露譏誚之意。賣米錦糕的老闆每日迎來送往,見的人多了,又怎能察覺不出這白衣士子的心思——無非就是明褒暗抑而已。

俗話說的好,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從古至今,搞「鄙視鏈」這種東西,就數讀書人最為熱衷。

而其所依據的無非也就是兩點:一是科舉成績排名的先後,二就是所學科目的貴賤。

大景朝的科舉考試,林林總總出現過五十多個科目,後來刪繁就簡慢慢變成了六科。

其中,以明算、明書之類的「技能型」科目為下,而以進士科則含金量最高。也只有進士科的前三名才能被稱為狀元、榜眼、探花。

而明算科,則只有考了第一名才能被稱為「進士及第」。若是有人以明算科為起點出仕,這輩子充其量當個七品官也就到頭了。

然而,這和一個米錦糕攤子的老闆有什麼關係?而且,就像那個士子說的,眼前這高高壯壯的讀書人已經是個舉人老爺了——哪怕是明算科的,可釋褐之後好歹也能當個九品官不是?

九品官也是官,也和白身之間存在着階級差距,和黎民黔首涇渭分明。

因此,白衣士子的話令攤主應也不是,不應也不是。他着實是擔心,若應對不當招致舉人老爺不悅,自己這小攤子會不會惹上什麼麻煩。

好在,正當其躊躇無措之時,那個明算科的年輕舉人老爺反倒不以為然地擺了擺手,開口替他解圍道:「您別聽這些人聒噪。給我來上六碗米錦糕,要剛出鍋的,全都澆上蔗汁。」

說完,他又從掛在蹀躞上的錢袋裏取出了十八枚制錢,將其丟進攤主面前的錢匣子。

「噫,怎麼恁多廢話?我就不信,這黏糊糊的蒸糕還堵補上你們幾個殺才的嘴。」高壯士子笑罵了一句,然後便大馬金刀地坐到攤主為客人準備的長凳上,等著自己要的米錦糕。

吃人嘴短,拿人手軟。

幾個士子吃上了米錦糕,果然也就不好再出言戲謔請客之人,而且又或許之前遊玩已經談了太多的詩詞歌賦,他們反而開始聊一些正經事,討論一些春闈可能要考的策問題目。

談著談著,這些人的話題,便延伸到了大景朝這些年來一條頗具爭議的循例。

「現如今,為了與官民方便。除了六部衙門之外,聖人特准許一些公廨從戶部領取一筆度支錢,向官員或良家子放貸。這本意是極好的。可是,有的公廨要麼是將這筆本金就地給分了,要麼就是放貸出去收不回來。到頭來,這筆度支錢大多都變作沉舟莫救的呆賬、壞賬。戶部比部司年年都對此無可奈何。據說,比部司的官在年末的時候各個戾氣都極重,『婢養之』、『啖狗腸』之類的粗鄙之語,每個人都終日掛在嘴邊……」

他們所談的內容,乃是現如今大景官場一條弊病,也的確有可能成為今年春闈策問的題目。只是,對實務兩眼一抹黑的士子們雖然善於提出問題,但是卻不通曉任何解決問題。

因此,聊了半天,他們給出的策問應答也都一些諸如「君子喻以義,小人喻以利」、「禮崩樂壞,斯文掃地」、「與民爭利非仁政焉」之類的老生常談。

不過,即便如此,這幫士子倒也都作一副解民生於倒懸的慷慨激昂模樣,彷彿不這樣做就會被同輩看輕。此時此刻,唯一的例外,依舊是那個身材高壯的明算科舉人。這人坐在米錦糕攤位上,一副雲淡風輕的模樣,舉著蒸糕,沿着碗沿一口一口吃得十分香甜。

或許是看他吃得忘我,剛剛針對過他的那名白衣士子,心裏又有了一個壞主意。

「無咎兄,你有何高見?」

這人看似相詢,可實際上卻又憋著壞,話裏帶刺地譏諷同窗:「大家可都知道,令尊可是在上林署、戶部比部司輪值當差了許多年月。雖說只是一名負責統籌計數的小吏,但是無咎兄也算得上是有些家學淵源。對於貨殖之術想必從小耳濡目染,比我等更有發言權。」

無咎,是那個高壯舉人的表字,其姓為趙,單名一個常字。名字和表字連起來的意思就是:「一切照常,則無咎矣。」

這名字是趙常的老爹、那個白衣士子口中的「小吏」趙二郎花了三十貫錢,請四門學的一位經學先生起的。為的就是讓趙常能夠沾點四門學的氣運,免得他好不容易盼來的兒子年少夭折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開局:從關係戶到修仙界萌新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開局:從關係戶到修仙界萌新
上一章下一章

第1章 小吏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