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大字報前的決鬥

十四、大字報前的決鬥

九孔橋橫跨錦江東段水面,因橋身有九個橋洞而獲名;橋頭上車水馬龍,人來人往,演繹著千年不衰的都市繁榮。

S大學與九孔橋咫尺相隔,「文革」批判「資產階級反動文學藝術作品大毒草」的**中,橋頭那片開闊空地,理所當然地成為S大學「革命大批判」的戰場;空地四周牽着層層疊疊的鐵絲和繩索,上面掛滿了大字報,那種陣勢,直讓人想到群情激憤、鼓聲雷動、人民戰爭的大海洋。

深秋的一天,我要去九孔橋看一看,剛走到S大學校門口,就體力衰竭、頭暈氣短,不得不蹲在地上歇息。

那人反剪雙手站在離我兩米遠的地方,趾高氣揚之態盡露。

校門周圍倒還清靜,沒有哄罵的孩子群和指手劃腳的成年人,但我的境遇並不因此而輕鬆。我「欺騙老實人結婚,拖累並欺壓丈夫」的惡名在S大學早已家喻戶曉,從校門進進出出的人,不是向「可憐的受氣丈夫」送去安撫和慰問,就是直接扔給我鄙夷和不屑。

每遇此況,「受氣丈夫」便霎地收斂起趾高氣揚,耷拉下眼眉,作感激涕零狀。在過來過去的人們面前,這種表演反反覆復樂此不疲,讓人在驚詫之際更目瞪口呆。

對他這套變臉術,我早就送上兩個綽號,一是「八點二十」——眼眉作耷拉狀時,形若時鐘指著八點二十分。二是「開臉譜店的」——隨時可從兜里掏出張臉譜貼在臉上,千變萬化,讓人摸不透其真實面目。與這種小丑相處,我每天都象誤吞了蒼蠅似地難受。而這樣的人,頭上竟然頂着原本令人崇敬的「**員」標識。孰可忍,孰不可忍?

忍,心字頭上一把刀。

忽然,那人鬆開反剪的手,興奮地朝前跨兩步,原來數學系兩男女正朝這邊走來,那鬍子拉茬的高挑男人,正是婚禮前闖進新房、領受施順華的卑躬屈膝和出賣本派同仁的造反派「審判官」劉達浪;碩壯的女人是其老婆,歷史系教授之女林求成。兩男女彷彿對那人的「婚姻之苦」感同身受瞭若指掌,頻頻向他投送情投意合之狀;那碩壯女人更是一如既往地翻著白眼斜瞪我,讓人發怵地把嘴臉扭歪,以示侮辱。

我連喘兩口大氣,也沒能把堵在胸口的難受吐出來。我實在不明白,為什麼有人喜歡以醜陋方式侮辱她人。更讓人難忍的是某些「知識分子」,走到你近旁時突然把臉擰成奇形怪狀,張大著嘴,從喉嚨里搗弄出令人驚聳令人反胃的「啊——呸」聲,噴射出一口污物,臉上浮着惡毒的得意,從你身邊走過去。這種稱為「大學」的地方,頭頂「文化」光環,卻盛行如此的低劣,讓人無法不感慨:簡直是糟踐文明!

待兩人走遠,我輕言一句:「歪嘴扭臉,也不拿鏡子照照有多麼醜陋。」

「別人又怎麼你了嘛!」做賊心虛之徒兀地一聲吼。

我轉過臉緊閉雙唇。

陷入這種境地,比死還要痛苦。

遍佈九孔橋頭的大字報,被風吹拂得響聲一片,讓人深感煩燥不安。站在那些把人類文化精髓推上斷頭台的「革命刀槍」面前,我無法抑制魂魄的驚悸,也無法掩飾內心的震蕩。被「殺頭」的,是人類數千年的精神文明積澱,是對正義、善良、美好的千古追尋,普希金、屠格涅夫、契珂夫、托爾斯泰、狄更斯、莎翁、安徒生、雨果……所有在歷史的浩穹閃爍思想光輝的偉人,無一能倖免,連「文革」前夕就遭到批判的法國印象派音樂家德彪西,都又被拉扯出來「過堂」,儘管批判者可能連音階有幾個音都鬧不清楚。這世界之癲狂之沒落,由此可見一端。

「荒謬至極!都成了極端反動,都該被斬草除根,咋不說這些大作家寫了那麼多令人嚮往的對美的憧憬?咋不說狄更斯托爾斯泰雨果等好多作家,無情地揭露社會的黑暗和剝削階級的醜惡兇殘?咋不說他們為底層勞苦人民奮聲吶喊?」

「呵呵,什麼?你說什麼!」

施順華象聽見「太陽就是從西邊出來」一樣,做出又驚又聳的樣子,而後一臉猥笑。

「你別這樣!」我也還之以輕蔑。這個人有研究生學歷,卻連普希金、安徒生是哪國人都不知道,對他們的作品、藝術、思想、以及他們對醜惡社會和骯髒人性的剖析批判更是一無所知,所以才會撤謊造謠臉不紅心不跳,所以才會理直氣壯地為牟取利益而不擇手段。

「讓我來告訴你吧!」瞥一眼那張奸佞卻愚不可及的嘴臉,我「大放噘詞」,一口氣吐出一大堆「反動言論」:「狄更斯從小受了很多苦,他當過童工,在作品中無情揭露社會上層和資產階級的虛偽和醜惡,滿懷同情地展示底層人民的艱辛和苦難。托爾斯泰雖是貴族,但是他非常同情底層人民,他猛烈抨擊社會黑暗和不公、歌頌窮苦人民的美好品質;他在自已的農莊為農民的孩子辦學校,親自為他們上課,大聲疾呼『救救孩子們!救救他們中間的羅蒙羅索夫和普希金!』他還親自架著牛下田犁地……」

「真的?哼哼!」那人神色陰冷地打斷我,但對我的「謬論」顯然缺乏批駁之力。

「真的假的,你可以隨便找幾本書來驗證!」我輕輕按住氣息若斷的胸口,又說:「受時代限制,這些大作家未能達到無產階級的高度,但這構不成遭到否定和誅滅的理由,象他們那樣富有良知和正義感的人,就是在我們的社會主義社會中也不多見,而他們無情鞭笞的醜惡和兇殘……」

說到這裏我打住了,因為胸口窒息,因為我明白隻身與時代「決戰」,再往下說就更要犯「大忌」。「文革」前夕音樂界那場批判西方古典音樂和樂器的運動中,我在學校里因為堅持獨立思考而遭到可怕批判的情景,也從心底翻湧出來;面對眼前這個傢伙,我痛楚難言。

「哼哼!」那人把嘴抿得象一把刀。

這情景,又讓我想到半年前我從嶺南趕回來,去牢房探望了母親,對他說我不可能和他結婚時他的同樣作派。如今我發了這一通「反動言論」,他將用什麼手段對付我?鼓勵我獨立思考的父親,他在哪裏?他還在遭受批鬥和毆打嗎?為什麼忠誠奉獻的人落得如此下場?

我用雙手蒙住眼睛,不想再看大字報滿天飛的九孔橋。

九孔橋橫跨錦江東段水面,因橋身有九個橋洞而獲名;橋頭上車水馬龍,人來人往,演繹著千年不衰的都市繁榮。

S大學與九孔橋咫尺相隔,「文革」批判「資產階級反動文學藝術作品大毒草」的**中,橋頭那片開闊空地,理所當然地成為S大學「革命大批判」的戰場;空地四周牽着層層疊疊的鐵絲和繩索,上面掛滿了大字報,那種陣勢,直讓人想到群情激憤、鼓聲雷動、人民戰爭的大海洋。

深秋的一天,我要去九孔橋看一看,剛走到S大學校門口,就體力衰竭、頭暈氣短,不得不蹲在地上歇息。

那人反剪雙手站在離我兩米遠的地方,趾高氣揚之態盡露。

校門周圍倒還清靜,沒有哄罵的孩子群和指手劃腳的成年人,但我的境遇並不因此而輕鬆。我「欺騙老實人結婚,拖累並欺壓丈夫」的惡名在S大學早已家喻戶曉,從校門進進出出的人,不是向「可憐的受氣丈夫」送去安撫和慰問,就是直接扔給我鄙夷和不屑。

每遇此況,「受氣丈夫」便霎地收斂起趾高氣揚,耷拉下眼眉,作感激涕零狀。在過來過去的人們面前,這種表演反反覆復樂此不疲,讓人在驚詫之際更目瞪口呆。

對他這套變臉術,我早就送上兩個綽號,一是「八點二十」——眼眉作耷拉狀時,形若時鐘指著八點二十分。二是「開臉譜店的」——隨時可從兜里掏出張臉譜貼在臉上,千變萬化,讓人摸不透其真實面目。與這種小丑相處,我每天都象誤吞了蒼蠅似地難受。而這樣的人,頭上竟然頂着原本令人崇敬的「**員」標識。孰可忍,孰不可忍?

忍,心字頭上一把刀。

忽然,那人鬆開反剪的手,興奮地朝前跨兩步,原來數學系兩男女正朝這邊走來,那鬍子拉茬的高挑男人,正是婚禮前闖進新房、領受施順華的卑躬屈膝和出賣本派同仁的造反派「審判官」劉達浪;碩壯的女人是其老婆,歷史系教授之女林求成。兩男女彷彿對那人的「婚姻之苦」感同身受瞭若指掌,頻頻向他投送情投意合之狀;那碩壯女人更是一如既往地翻著白眼斜瞪我,讓人發怵地把嘴臉扭歪,以示侮辱。

我連喘兩口大氣,也沒能把堵在胸口的難受吐出來。我實在不明白,為什麼有人喜歡以醜陋方式侮辱她人。更讓人難忍的是某些「知識分子」,走到你近旁時突然把臉擰成奇形怪狀,張大著嘴,從喉嚨里搗弄出令人驚聳令人反胃的「啊——呸」聲,噴射出一口污物,臉上浮着惡毒的得意,從你身邊走過去。這種稱為「大學」的地方,頭頂「文化」光環,卻盛行如此的低劣,讓人無法不感慨:簡直是糟踐文明!

待兩人走遠,我輕言一句:「歪嘴扭臉,也不拿鏡子照照有多麼醜陋。」

「別人又怎麼你了嘛!」做賊心虛之徒兀地一聲吼。

我轉過臉緊閉雙唇。

陷入這種境地,比死還要痛苦。

遍佈九孔橋頭的大字報,被風吹拂得響聲一片,讓人深感煩燥不安。站在那些把人類文化精髓推上斷頭台的「革命刀槍」面前,我無法抑制魂魄的驚悸,也無法掩飾內心的震蕩。被「殺頭」的,是人類數千年的精神文明積澱,是對正義、善良、美好的千古追尋,普希金、屠格涅夫、契珂夫、托爾斯泰、狄更斯、莎翁、安徒生、雨果……所有在歷史的浩穹閃爍思想光輝的偉人,無一能倖免,連「文革」前夕就遭到批判的法國印象派音樂家德彪西,都又被拉扯出來「過堂」,儘管批判者可能連音階有幾個音都鬧不清楚。這世界之癲狂之沒落,由此可見一端。

「荒謬至極!都成了極端反動,都該被斬草除根,咋不說這些大作家寫了那麼多令人嚮往的對美的憧憬?咋不說狄更斯托爾斯泰雨果等好多作家,無情地揭露社會的黑暗和剝削階級的醜惡兇殘?咋不說他們為底層勞苦人民奮聲吶喊?」

「呵呵,什麼?你說什麼!」

施順華象聽見「太陽就是從西邊出來」一樣,做出又驚又聳的樣子,而後一臉猥笑。

「你別這樣!」我也還之以輕蔑。這個人有研究生學歷,卻連普希金、安徒生是哪國人都不知道,對他們的作品、藝術、思想、以及他們對醜惡社會和骯髒人性的剖析批判更是一無所知,所以才會撤謊造謠臉不紅心不跳,所以才會理直氣壯地為牟取利益而不擇手段。

「讓我來告訴你吧!」瞥一眼那張奸佞卻愚不可及的嘴臉,我「大放噘詞」,一口氣吐出一大堆「反動言論」:「狄更斯從小受了很多苦,他當過童工,在作品中無情揭露社會上層和資產階級的虛偽和醜惡,滿懷同情地展示底層人民的艱辛和苦難。托爾斯泰雖是貴族,但是他非常同情底層人民,他猛烈抨擊社會黑暗和不公、歌頌窮苦人民的美好品質;他在自已的農莊為農民的孩子辦學校,親自為他們上課,大聲疾呼『救救孩子們!救救他們中間的羅蒙羅索夫和普希金!』他還親自架著牛下田犁地……」

「真的?哼哼!」那人神色陰冷地打斷我,但對我的「謬論」顯然缺乏批駁之力。

「真的假的,你可以隨便找幾本書來驗證!」我輕輕按住氣息若斷的胸口,又說:「受時代限制,這些大作家未能達到無產階級的高度,但這構不成遭到否定和誅滅的理由,象他們那樣富有良知和正義感的人,就是在我們的社會主義社會中也不多見,而他們無情鞭笞的醜惡和兇殘……」

說到這裏我打住了,因為胸口窒息,因為我明白隻身與時代「決戰」,再往下說就更要犯「大忌」。「文革」前夕音樂界那場批判西方古典音樂和樂器的運動中,我在學校里因為堅持獨立思考而遭到可怕批判的情景,也從心底翻湧出來;面對眼前這個傢伙,我痛楚難言。

「哼哼!」那人把嘴抿得象一把刀。

這情景,又讓我想到半年前我從嶺南趕回來,去牢房探望了母親,對他說我不可能和他結婚時他的同樣作派。如今我發了這一通「反動言論」,他將用什麼手段對付我?鼓勵我獨立思考的父親,他在哪裏?他還在遭受批鬥和毆打嗎?為什麼忠誠奉獻的人落得如此下場?

我用雙手蒙住眼睛,不想再看大字報滿天飛的九孔橋。

九孔橋橫跨錦江東段水面,因橋身有九個橋洞而獲名;橋頭上車水馬龍,人來人往,演繹著千年不衰的都市繁榮。

S大學與九孔橋咫尺相隔,「文革」批判「資產階級反動文學藝術作品大毒草」的**中,橋頭那片開闊空地,理所當然地成為S大學「革命大批判」的戰場;空地四周牽着層層疊疊的鐵絲和繩索,上面掛滿了大字報,那種陣勢,直讓人想到群情激憤、鼓聲雷動、人民戰爭的大海洋。

深秋的一天,我要去九孔橋看一看,剛走到S大學校門口,就體力衰竭、頭暈氣短,不得不蹲在地上歇息。

那人反剪雙手站在離我兩米遠的地方,趾高氣揚之態盡露。

校門周圍倒還清靜,沒有哄罵的孩子群和指手劃腳的成年人,但我的境遇並不因此而輕鬆。我「欺騙老實人結婚,拖累並欺壓丈夫」的惡名在S大學早已家喻戶曉,從校門進進出出的人,不是向「可憐的受氣丈夫」送去安撫和慰問,就是直接扔給我鄙夷和不屑。

每遇此況,「受氣丈夫」便霎地收斂起趾高氣揚,耷拉下眼眉,作感激涕零狀。在過來過去的人們面前,這種表演反反覆復樂此不疲,讓人在驚詫之際更目瞪口呆。

對他這套變臉術,我早就送上兩個綽號,一是「八點二十」——眼眉作耷拉狀時,形若時鐘指著八點二十分。二是「開臉譜店的」——隨時可從兜里掏出張臉譜貼在臉上,千變萬化,讓人摸不透其真實面目。與這種小丑相處,我每天都象誤吞了蒼蠅似地難受。而這樣的人,頭上竟然頂着原本令人崇敬的「**員」標識。孰可忍,孰不可忍?

忍,心字頭上一把刀。

忽然,那人鬆開反剪的手,興奮地朝前跨兩步,原來數學系兩男女正朝這邊走來,那鬍子拉茬的高挑男人,正是婚禮前闖進新房、領受施順華的卑躬屈膝和出賣本派同仁的造反派「審判官」劉達浪;碩壯的女人是其老婆,歷史系教授之女林求成。兩男女彷彿對那人的「婚姻之苦」感同身受瞭若指掌,頻頻向他投送情投意合之狀;那碩壯女人更是一如既往地翻著白眼斜瞪我,讓人發怵地把嘴臉扭歪,以示侮辱。

我連喘兩口大氣,也沒能把堵在胸口的難受吐出來。我實在不明白,為什麼有人喜歡以醜陋方式侮辱她人。更讓人難忍的是某些「知識分子」,走到你近旁時突然把臉擰成奇形怪狀,張大著嘴,從喉嚨里搗弄出令人驚聳令人反胃的「啊——呸」聲,噴射出一口污物,臉上浮着惡毒的得意,從你身邊走過去。這種稱為「大學」的地方,頭頂「文化」光環,卻盛行如此的低劣,讓人無法不感慨:簡直是糟踐文明!

待兩人走遠,我輕言一句:「歪嘴扭臉,也不拿鏡子照照有多麼醜陋。」

「別人又怎麼你了嘛!」做賊心虛之徒兀地一聲吼。

我轉過臉緊閉雙唇。

陷入這種境地,比死還要痛苦。

遍佈九孔橋頭的大字報,被風吹拂得響聲一片,讓人深感煩燥不安。站在那些把人類文化精髓推上斷頭台的「革命刀槍」面前,我無法抑制魂魄的驚悸,也無法掩飾內心的震蕩。被「殺頭」的,是人類數千年的精神文明積澱,是對正義、善良、美好的千古追尋,普希金、屠格涅夫、契珂夫、托爾斯泰、狄更斯、莎翁、安徒生、雨果……所有在歷史的浩穹閃爍思想光輝的偉人,無一能倖免,連「文革」前夕就遭到批判的法國印象派音樂家德彪西,都又被拉扯出來「過堂」,儘管批判者可能連音階有幾個音都鬧不清楚。這世界之癲狂之沒落,由此可見一端。

「荒謬至極!都成了極端反動,都該被斬草除根,咋不說這些大作家寫了那麼多令人嚮往的對美的憧憬?咋不說狄更斯托爾斯泰雨果等好多作家,無情地揭露社會的黑暗和剝削階級的醜惡兇殘?咋不說他們為底層勞苦人民奮聲吶喊?」

「呵呵,什麼?你說什麼!」

施順華象聽見「太陽就是從西邊出來」一樣,做出又驚又聳的樣子,而後一臉猥笑。

「你別這樣!」我也還之以輕蔑。這個人有研究生學歷,卻連普希金、安徒生是哪國人都不知道,對他們的作品、藝術、思想、以及他們對醜惡社會和骯髒人性的剖析批判更是一無所知,所以才會撤謊造謠臉不紅心不跳,所以才會理直氣壯地為牟取利益而不擇手段。

「讓我來告訴你吧!」瞥一眼那張奸佞卻愚不可及的嘴臉,我「大放噘詞」,一口氣吐出一大堆「反動言論」:「狄更斯從小受了很多苦,他當過童工,在作品中無情揭露社會上層和資產階級的虛偽和醜惡,滿懷同情地展示底層人民的艱辛和苦難。托爾斯泰雖是貴族,但是他非常同情底層人民,他猛烈抨擊社會黑暗和不公、歌頌窮苦人民的美好品質;他在自已的農莊為農民的孩子辦學校,親自為他們上課,大聲疾呼『救救孩子們!救救他們中間的羅蒙羅索夫和普希金!』他還親自架著牛下田犁地……」

「真的?哼哼!」那人神色陰冷地打斷我,但對我的「謬論」顯然缺乏批駁之力。

「真的假的,你可以隨便找幾本書來驗證!」我輕輕按住氣息若斷的胸口,又說:「受時代限制,這些大作家未能達到無產階級的高度,但這構不成遭到否定和誅滅的理由,象他們那樣富有良知和正義感的人,就是在我們的社會主義社會中也不多見,而他們無情鞭笞的醜惡和兇殘……」

說到這裏我打住了,因為胸口窒息,因為我明白隻身與時代「決戰」,再往下說就更要犯「大忌」。「文革」前夕音樂界那場批判西方古典音樂和樂器的運動中,我在學校里因為堅持獨立思考而遭到可怕批判的情景,也從心底翻湧出來;面對眼前這個傢伙,我痛楚難言。

「哼哼!」那人把嘴抿得象一把刀。

這情景,又讓我想到半年前我從嶺南趕回來,去牢房探望了母親,對他說我不可能和他結婚時他的同樣作派。如今我發了這一通「反動言論」,他將用什麼手段對付我?鼓勵我獨立思考的父親,他在哪裏?他還在遭受批鬥和毆打嗎?為什麼忠誠奉獻的人落得如此下場?

我用雙手蒙住眼睛,不想再看大字報滿天飛的九孔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輪椅天使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輪椅天使
上一章下一章

十四、大字報前的決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