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誰想獲勝?

第517章 誰想獲勝?

)

讓所有國家都沒有預料到的直升機和殲擊機進攻,這讓世界其他國家首腦都大為詫異。/網

阿拉伯帝**隊的表現,出乎希特勒的預料,希特勒以此更加忌憚阿拉伯帝國這個國家,更加迫切希望地中海海戰結束,讓自己能有所決斷。

地中海海戰法西斯國家取得階段性勝利,但是即使如此,原本強盛的同盟國國家還是保存有強大實力,阿拉伯帝國雖然有直升機和殲擊機相助,也不能一時取得決策定型的勝利,雙方陷入僵持。[地球最後一個帝國]網首發[網]地球最後一個帝國517

雙方都在尋找著突破機會,阿拉伯帝國憑藉著空中優勢,劣勢的海軍也取得一定優勢,但是同盟國海軍太過龐大,游弋在地中海廣闊的海域之內,並不是阿拉伯帝國的空中力量能夠完全顧及到的,雙方的決勝,還是需要海軍的縱橫,而後方德國的海軍,以卑斯麥號打頭,對同盟國的攻擊才是實打實的力量,同盟國在阿拉伯帝國空中打擊和德國海面打擊下,喪失了大量優勢,只能被動進攻。

地中海海戰的戰況適時傳入每個國家,這樣的變局,無疑對全世界反法西斯的國家是一個沉重打擊,本來經過敦刻爾克和開羅地中海大敗,同盟國是接連遭受打擊,後來的珍珠港事件和索契港事件,更是牽動人心。

同盟國力量陷入了最危難的時刻,現在所有反法西斯的力量都盯著地中海這片海域,他們都盼望這一戰能打贏,能夠讓反法西斯人民揚眉吐氣,只要這一戰贏了,那之前輸掉的,都可以贏回來,全世界的眼光都集中在這裡。

而同盟國的力量,也確實很可能贏得這場戰爭,至少從實力上講,同盟國因為比得過和阿拉伯帝國積澱得更久,所以力量更加雄厚,德國是一戰戰敗國,之後被禁止生產各類武器和裝備,包括海軍的大型戰船和大口徑艦炮。

雖然德國從來沒有在乎過凡爾賽條約,特別是在希特勒上台後,凡爾賽條約更是成為一紙空文,不久就被公然撕毀,之前德國一直在國外找代工廠生產自己的武器,然後裝備起來,這包括了趙建國原來的四川和日本。

後來希特勒執政,再也無所顧忌,就在本國開始生產這些武器,但是即使這樣,德國的海軍因為畏首畏尾的原因,就算不在乎凡爾賽條約,也不能像英法那樣放心大膽地開發,所以最終海軍落後英法美一大截。

直到開戰之前,德國憑藉著自己獨特的科技力量和工程師團隊,才追趕上來,有了卑斯麥號這樣的龐然大物。

但是整體來說,德國的海軍是不如英法美任何一個國家的,更何況是三個國家的聯合,而阿拉伯帝國更是連德國也不如,阿拉伯帝國的崛起才短短五六年。

之前還是一個一清二白的國家,按照發展速度來講,比斯大林當政后的俄羅斯還要發展的快,這是那些國家無法比擬的,但是這樣的發展速度,也不可能在短短五六年之內,趕上那些老牌的國家,那些老牌國家都是幾百年的積澱。

對於這一點,幾乎毋庸置疑的,地中海的海軍力量,總體實力,英法美的聯合艦隊,比德國義大利和阿拉伯帝國聯合起來的力量要龐大,而且就目前來說,同盟國勝利十之**,這才是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對這次海戰抱有很高希望的原因。

可是剛一開戰,空軍的突襲,讓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如夢方醒,似乎這場海戰,並不能光靠實力來判斷,而相對於英法美這些國家,德國和阿拉伯帝國的軍事發展,極其不透明。

每次英法美生產出什麼武器,總是喜歡炫耀一下,讓別人知道他們多麼厲害,這樣有兩個好處,一是讓國內人民知道他們領導人多厲害,以讓領導人獲得好的口碑,同時在下次選舉的時候投出珍貴的選舉票。

第二是讓外國看看,他們武器多麼厲害,好促進軍售,英法美這些國家的軍售,幾乎都是寡頭把持,他們自然希望國內科學家加緊研發,好讓他們賺更多錢,這樣一來,這些國家的武器,幾乎沒有秘密可言。

而德國和阿拉伯帝國不一樣,雖然德國也是民主國家,但是德國人不會因為生產出一個武器,就對希特勒多麼好,他們是要看到自己國家領導人的意志,看到他們的志向,這種東西是整體的,只要國家領導人沒有忘記德國的國恥,沒有忘記挽救日耳曼人的尊嚴,他們就不會不滿,這也是納粹黨到處宣講,就獲得了從高的威望的原因,納粹黨反對一戰簽訂的喪權辱國的條約,這是每一個日耳曼人所希望的,這種強狂下,希特勒就成了他們的代言人。

所以,這種情況下,希特勒不需要公布自己的武器,如果每次研發一次就公布一次,反而讓德國國民覺得自己的領導人輕浮,他們都願意為國家工作,為民族崛起兢兢業業地工作,但是他們不想他們的工作成為炫耀的資本,這也就導致了德國的武器透明度與其他發達國家不一樣,德國在閃電戰中,出現的大量武器,和形式裝甲部隊,都讓英法美俄嚇了一跳。

阿拉伯帝國更是與德國不一樣,阿拉伯帝國雖然三權分立,實際上權力全部在趙建國手上,作為一個中國人,深深知道什麼是國家機密,這些武器如果過於透明,是不利於國家發展的,對於阿拉伯帝國這樣並不是太厲害的國家,應該存在軍事黑暗區域,以震懾其他國家,同時在必要的時候出其不意掩其不備。

所以在地中海這場戰爭裡面,反法西斯力量終於認識到,自己以前的認知似乎與實際有差別,或許所謂的實力對比,並不像那些研究社研究出來的數據那麼簡單單一,就像這場地中海海戰。

原本以為同盟國必勝,卻在一開始就遭受空中猛烈打擊,這讓這些人難以接受,因為殲擊機和武裝直升機的出現,讓這些國家的人大吃一驚,所謂實力對比,還是要在戰場上才能見證,單單是在研究社和報紙上的數據,是做不得準的。

開頭的戰爭沒有打好,反法西斯的人民蒙上了陰影,這場戰爭太過重要,原本認為必勝的戰爭遭受重創,這種落差是很難承受,而這對於那些反法西斯國家的元首,也是難以接受。[地球最後一個帝國]網首發[網]地球最後一個帝國517

地中海海戰,羅斯福丘吉爾和斯大林已經醞釀很久,他們就是需要地中海海戰來鼓舞士氣,成為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付諸了太多希望和期待在上面。

可是結果卻不如他們的預料,地中海海戰一開始就是自己遭受重創,當初之所以選擇地中海,是因為這裡可以吸引法西斯國家的海軍凝聚,並且比英吉利海峽面臨的威脅要小,可以一戰決勝。

可是現在看來並非如此,當初覺得英吉利海峽威脅大,主要是因為那裡是德國的勢力範圍,主要是德國的空軍幾乎全在法國,如果選擇在那裡決戰,就會面臨數千架次的飛機轟炸,而在地中海,德國帶不來多少飛機,而阿拉伯帝國的空軍實力,遠遠不如德**隊,就算是美國航母上的艦載機,羅斯福丘吉爾也相信能夠壓制阿拉伯帝國的軍隊空軍。

可是現在看來,這根本是一個笑話,就算德**隊的空軍在強大,在法國積聚了再多的力量,也無法在這麼短時間內,完全壓制住同盟國的空軍,更何況是對海面目標進行打擊,這讓同盟國海軍船隊面臨隨時都可能被進攻的危險,隨時可能遭受阿拉伯帝國武裝直升機的圍攻。整個地中海都充滿了危險。

而且羅斯福和丘吉爾,現在才發現選擇地中海的可怕,之前一直覺得自己憑藉著強大的實力一定能取得地中海海戰的勝利,所以有些問題沒有考慮,現在才發現,地中海是一個u型海口的形勢,前面是阿拉伯帝國的海軍和阿拉伯帝國的本土,後面是德國和義大利的海軍。

而且西西里島現在在阿拉伯帝國的手上,撒旦島在義大利人的手上,非洲突尼西亞在阿拉伯帝國手上,義大利本土加上西班牙凸起,都是法西斯的勢力範圍,如果同盟國海軍戰敗,就再也沒有退路。

那麼,這些艦船上搭載的陸戰隊?

他們在海戰中沒有幫助,如果一旦海戰戰敗,他們退無可退,可能會與海軍陪葬。

凡是戰爭,先屢敗后屢勝,可是羅斯福丘吉爾覺得只有海戰勝利,才能挽救反法西斯力量,再加上自身強大的實力,所以根本沒有考慮戰敗,現在想起來,如果地中海海戰戰敗,將會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

羅斯福丘吉爾現在都無比痛悔,不該將戰場選在地中海,這裡充滿了太多的危險,而應該選擇在英吉利海峽,哪怕面對德國強大的空軍,也不會這麼快失去空中優勢,要知道阿拉伯帝國現在就只有一艘航母,如果在英吉利海峽決勝,那阿拉伯帝國能夠到達英吉利海峽的力量將十分有限。

而且地中海的地形,如果法西斯戰敗,德國從後面退走,阿拉伯帝國退守本土,都不會對海戰有太大的後果影響,而盟軍戰敗,則完全是覆滅的下場,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只能全軍覆沒。

而這時,丘吉爾才驚奇地發現,如果同盟國將戰場選在英吉利海峽,那麼如果德國真的動用在法國強大的空中力量對英國美國法國在英吉利海峽的目標進行轟炸,那麼在英國本土的轟炸力量必然減少,這可以讓英國工業和英國空軍力量快速復甦,這才是對英國最大的好處,只要英國復甦了,丘吉爾相信,那就是反攻德國的時刻,將法國從德國手中救出來,那麼整個戰場形勢就扭轉了。

羅斯福和丘吉爾現在後悔的不行,而之所以造成這種結果,完全是因為他們輕視阿拉伯帝國的原因,如果不是輕視阿拉伯帝國,怎麼會選擇地中海,怎麼會想到用陸戰隊對阿拉伯帝國進行打擊,怎麼會想到進攻塞普勒斯和耶路撒冷來摧毀阿拉伯帝國的核心,怎麼會想到進攻阿拉伯帝國本土來迫使趙建國回援。

首戰失利,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都沉浸下心來,而這世界上,最五味雜陳的反法西斯力量領袖,恐怕就是李少啟了。

李少啟作為反法西斯國家大國的領袖,當然希望地中海海戰能夠是同盟國取勝,同時如果阿拉伯帝國戰敗了的話,那自己再也沒有亡國之憂慮,要知道,儘管李少啟不贊成手下將軍司令將趙建國作為手下的第一敵人,但是李少啟也深深知道,趙建國才是他最大的威脅,趙建國與日本一樣,都是來滅自己國家的,而相對來說,趙建國的實力比日本更強,而且決心也更堅決,幾乎是有進無退的局面。

如果阿拉伯帝國戰敗,同盟國登上阿拉伯帝國本土,李少啟就去了一個心腹大患,但是李少啟同時也並不是那麼希望阿拉伯帝國戰敗,至少不是一敗塗地。

因為現在中**隊的武器,幾乎已經全部列裝阿拉伯帝國的武器,隨著戰爭的進行,李少啟發現財政越來越難支撐起戰爭,而隨著美國參與戰爭,要為歐洲和大西洋海軍殫精竭慮,來自美國的援助大大減少,那些先進的武器已經不多,而且價格高昂,李少啟已經支撐不起美式裝備了。

現在除了幾個嫡系部隊和一些戰功顯赫的王牌部隊,全部列裝了阿拉伯帝國的軍隊,現在發展到這一步,日本德國都已經知道阿拉伯帝國在與中國交易了。

可是現在發現已經晚了,德國和阿拉伯帝國的矛盾連同盟國都看出來了,這又能算什麼,而同盟國發現李少啟與趙建國交易后,雖然對李少啟與趙建國交易不滿,但畢竟是同盟國國家站便宜,有助於中國對付日本,在這個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進入到為難的時刻,當然是同盟國國家力量越強越好。

這樣一來,兩國的貿易在這個時候,反而沒有受到什麼責難,只不過讓希特勒對趙建國的忌憚又加深了一層,日本對趙建國恨意又加深了一層了而已。

所以李少啟因為手下軍隊裝備的原因,為了能夠延續一直便宜而且耐用的武器,希望阿拉伯帝國敗的不要那麼徹底,雖然阿拉伯帝國敗了,能夠讓同盟國國家士氣大震,中國從日本人手中收回土地,也變得簡單許多,但是只要一旦失去阿拉伯帝國的援助。

現在李少啟的三百萬軍隊有一半得失去武器,只能有配量的彈藥,這樣一來,必然導致軍心大亂,現在和日本的戰爭在中原大地正進行得如火如荼,如果現在失去武器支援,恐怕中原大戰,李宗仁是支撐不住的。[地球最後一個帝國]網首發[網]地球最後一個帝國517

而陝西的蔣中正的一百萬軍隊,也是阿拉伯帝國的武器武裝起來的,李少啟就好像兩隻手被砍斷了一般。

到時候日本必然率領大軍南下,跨過長江,中國部隊一潰千里,而且山西戰場也將潰敗,汪精衛的偽政府,必然帶著日軍進入陝西,甚至進入四川,那樣一來,李少啟的南京政府就真的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了,和當年南宋一樣的結局,必然導致後世人的唾罵。

而這些恐怕很快就會發生。

現在地中海海戰兩種結果,都不是李少啟希望的,如果同盟國勝,那麼阿拉伯武器的支援就會中斷,那麼國內士兵就無法繼續戰爭,日本軍隊就會很快跨過長江,進入陝西,自己就是中國的亡國之君,這個罪名,無論誰來背負,都是要被罵幾千年的。

而如果同盟國在地中海戰敗,那反法西斯力量必然被沉重打擊,相同的,阿拉伯帝國也將水漲船高,尤其是現在開來,地中海海戰中阿拉伯帝國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戰後,阿拉伯帝國實力將更加強大,而同盟國實力大大受損。

地中海海戰一結束,就表示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失敗,那麼作為反法西斯國家的中國,必然逃不過,最後遲早迎來的是趙建國的裝甲部隊,李少啟一樣逃不過亡國。

而兩相比較,如果地中海海戰同盟國勝出,自己更先滅國,還是亡於異族之手,自己是千古罪人,如果地中海海戰法西斯國家勝出,那自己也是滅國,不過要延後許多,到時候中國依然在中國人手上。

前者幾乎連一個中國的火種都沒留下,如果趙建國在地中海海戰戰敗,那麼中國所有的力量就都幾乎被消滅了,那該是何等的蒼涼。

比較下來,李少啟竟然奇迹對發現,自己作為反法西斯國家,竟然不希望同盟國在地中海海戰中獲勝。(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地球最後一個帝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地球最後一個帝國
上一章下一章

第517章 誰想獲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