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吾王虛懷若谷

第44章 吾王虛懷若谷

「竇卿快快請起。」

劉胤隨機應變,立即扶起這位看似是將軍,卻自稱兵部尚書的人。

而後他面向陸雲風道:「雲風,你先去忙吧,孤與竇卿還有事要說。」

「是,王爺。」

雖然陸雲風很想留下來聽聽,但他也不敢違命,便抱拳告退。

「王爺?聖公...」

不待竇寅滿肚子疑問說完,劉胤便舉手制止,而後笑着與他解釋起來。

片刻后。

「這...這...實在未料想過,竟是如此!」

竇寅微微失神,驚嘆道。

「孤也不曾想到會有這番機遇,但既來之則安之,不然又有何法?」

劉胤背負雙手,亦是嘆道,堪稱「影帝」級的表演。

緩過神的竇寅忽然左右看了看,見兵士們離的都遠,聽不見他們間的對話,就壓低聲音對劉胤道:「臣敢問聖公,如今聖公志之所在?」

聽他這麼問,劉胤不由對上了其人的眸子。

目光灼灼!

他心中思襯道:『你小子問這種話,不會是要跑路吧?那不行,老子用了一個【招賢榜】把你弄來,你可不能跑。』

斟酌幾秒后,他鄭重地對竇寅道:「竇卿所問,孤當予答之,孤如今之志,當然是,志在...天下!」

最後兩個字,他咬的特別重。

聞言,竇寅大喜,又一次拜道:「竇寅在此起誓,臣願為聖公大業效犬馬之勞!願與聖公於此世重開聖國!天帝見證,九天玄女娘娘見證,若背此誓,當為五雷轟頂,天誅地滅!」

這是回答正確了?

還搬出了他扯的兩尊大神起誓。

劉胤一愣,然後扶起竇寅。

他猜測的果然對,這竇寅問他志向,就是想看看他如今是否值得追隨。

不值得的話,人家估計就要借口離開,去找明主,或體驗新世界的生活去了。

扶著王寅的雙臂細細端詳這漢子,其人雖虎背熊腰、雄壯魁梧,但姿容不俗、兼之談吐不凡,怪不得在遊戲里能成為南國尚書,想必也是個通文墨、懂謀略的,不然不會被加封文職。

就是...

嗯,是個一心想要造反的主兒!

即便是來到了異界,還想着造朝廷的反。

這個劉胤得與他解釋解釋了,就對他道:「竇寅,如今孤可是大漢藩王,是朝廷正統,與前世身為義軍的時候不一樣了呀。」

誰料王寅卻這樣回答:「那正好啊聖公!」

他臉上是掩飾不住的興奮,繼續道:

「寅自幼讀史,觀古來王朝,皆是由北征南而得天下,從未有由南伐北而功成者,最多也是割據大江以南的半壁江山。一旦待到北方兵精糧足、水軍練成,那必定跑不了一個被順江而下攻滅的結果。

大嵩雖弱,卻佔據中原河北、兩淮沃土、蜀中天府,及那荊襄必爭之地!

雖有聖公雄才大略,我將士上下一心,而得以讓我們席捲半壁江南,但寅一直憂心忡忡,慮我聖國能否成古來未有之事,能否北伐而得天下。

如今換了天地,聖公也不如從前之勢,可這般開始,卻比前世好啊,妙呀!

大漠草原、北疆之外,民風尚武、人皆擅射,更能養鐵騎!此不正是我等前世的燕雲寶地嗎?

再加之,聖公為朝廷藩王,封鎮塞外,招兵買馬擴張勢力打胡人,此乃天經地義之事,可以安然坐大。

此乃天時地利人和,

三者皆在聖公,聖公何愁不能再度席捲天下?」

這是個能人!

劉胤心中對他連連首肯。

雖然他想表達的意思是,自己犯愁沒理由造反爭皇位,而不是如何崛起,但竇寅的分析還是不錯的。

「呵呵,竇卿言之有理,不過現在孤的羽翼到底是還未豐滿,所以今後竇卿可要謹言慎行,莫在他人面前稱孤為聖公了。」

「是,聖公,咳,王上。」

「嗯,這就對了,孤還有一事想問問竇卿。」

「王上請講。」

「孤因轉世之故,許多事也記不清了,竇卿不妨與孤說說,我們邊走邊聊,也順帶讓竇卿看看如今孤的城池、軍卒。」

「遵命。」

然後兩人就這麼在城池中轉悠起來。

二者一問一答,聽竇寅娓娓道來,劉胤終於是明白了很多事情...

遊戲副本中的時代處於大嵩王朝!

當朝皇帝昏庸、寵信奸佞,更驕奢淫逸、酷愛奇花異石。

因此,朝中的奸佞為了滿足皇帝的喜好,各地的官員為了博得聖眷,便在天下間開始搜集奇花異石、珍奇文物,尤其是對東南地區的搜刮最為嚴重。

花石船隊所過之處,當地百姓要供應錢穀和民役,有的地方為了讓船隊通過,拆毀橋樑、鑿壞城郭之舉數不勝數!

凡民家有一木一石、一花一草可供玩賞的,衙門立即派兵以黃紙封之,稱為供奉皇帝之物,強迫居民看守,稍有不慎,則獲「大不恭」之罪,輕則罰款,重則鋃鐺入獄。

從居民家搬運出這些花石時,兵士們更是經常破牆拆屋而去,讓百姓哭天喊地,求路無門。

凡是被衙門看中的石塊,不管大小,或在高山絕壑,或在深水激流,都要不計民力千方百計搬運出來,給百姓造成了沉重的負擔。

而那些差官、兵士,在尋找花石的過程中也會乘機敲詐勒索,被征花石的人家往往被鬧得傾家蕩產,有的人家賣兒鬻女,到處逃難。

因此種種,東南之地民怨沸騰!

而義軍的初代首領叫方昔,他以明教的旗號秘密結社,招攬了一大批對朝廷和官吏極度不滿的人,準備起事造反。

結果呢,還不等方昔舉旗那天,他便因行事不周而泄密,被一個保長告發,為官府捉拿去,一刀就給砍了。

這樣一來,明教教眾們懵了,就在教眾們群龍無首之際,官府中的內線傳報,說州府已經派大兵來剿。

所以,教眾們推舉竇寅為臨時大帥,在倉促之間起事,攻佔了縣城,破開糧倉分予百姓,分發兵器武裝教徒,更決定主動出擊打官軍一個埋伏。

後面的事就是劉胤的經歷了,玩家身份的他在戰鬥中表現英勇,竇寅自愧不如,他被推舉為義軍大帥,然後帶着義軍攻打下江州府,建國立制、分封文武,席捲了整個東南地區!

『我若是按照選擇【賞】的那條線繼續玩下去,這遊戲劇情中的義軍大帥會換成誰?會不會方昔沒被官府砍頭,而是被義軍救出來?』

這是劉胤想到的一個比較有趣的問題,但這種問題他想不清楚,金手指也不會給他解釋,唯一的辦法就是進入存檔去嘗試。

不過現在就很好,他也沒必要嘗試!

聽竇寅說,在遊戲中的「他」攻打下江州府後,分封了大批手下,有左右丞相、六部尚書、四大元帥、五虎上將這些。

還有一些將領,更是被民間好事者們安上了諢號別稱,如:「六大天王」、「南國八驃騎」、「江州四龍」、「江南十二神」、「二十四將」...等等。

劉胤很期待見到自己這些文武,現在就有一個南國尚書竇寅,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竇卿,孤問你一件事,可要如實回答呦。」

城牆上,本正在觀望城外風景的劉胤忽然轉身,面向竇寅笑問道。

竇寅恭敬地垂首,回道:「王上請問,臣必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呵呵。」

劉胤微微頷首,旋即道:「方才,你問孤之志向,若孤回答安於現狀,再無雄心壯志,你是不是就要棄孤而去了?」

這是一個要命的問題!

當主君這麼問臣子的時候,那臣子就要小心回答了,一個答不好就要出事。

沒見三國演義里的曹丞相,對棄他而去的陳宮一直耿耿於懷嗎?

以至於呂布兵敗后,曹軍把陳宮給俘虜了,曹丞相都要得意洋洋地問陳宮是否後悔,頗有一種念頭通達的感覺。

「回稟王上,若王上真那樣講,臣必會離去!」

誰料這竇寅竟然是這樣回答的,口吻十分堅定,聽得劉胤都是一愣,直勾勾看着他。

「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君擇臣,臣亦擇君,若王上無昔日之志,那臣這一身本領,又將何處施展?」

似乎還不明白怎麼回事,竇寅依舊信誓旦旦道。

『這貨...情商太低了呀,這種由君王發出的致命提問,即便告訴你坦言說,恕無罪,那也不能說實話啊!打死都不能說!就像面對女朋友問你先救我還是先救媽一樣。』

劉胤暗暗搖頭,從竇寅身上發現了缺點。

其實也不算是缺點,只是若他遇上了個心胸狹隘的君主,那指定會被記在小本本上。

就算君主的心胸不狹隘,但你說了這種話,也同樣是在君臣之間留下了根刺,說不準哪天這根刺就會因為某些事而成長為參天巨木。

「竇寅呀,你這般耿直,天下也就唯孤能容你了。」

拍了拍他的肩膀,劉胤嘆道。

竇寅眨了眨眼,回道:「王上虛懷若谷,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竇寅不過一隻劣禽,王上這棵梧桐,豈能承之不下?」

哎呦,情商瞬間漲回來了?

深深看了他一眼,劉胤覺得這貨可能是聽明白了自己的意思。

他也不深究這個問題,而是換了話題問道:「來,你說說,孤現在所治這座城如何?孤麾下所練之兵,又如何?」

竇寅想了想,如實道:「王上,此城還算可以,雖不堅固,但在這草原上,已是易守難攻之所。而王上之兵,如果臣沒看錯的話,便是我聖國之將士吧?瞧得出來,王上對練兵之道頗為精通,他們個個都很是精悍。若王上把他們交予臣,臣必定讓他們變得更為善戰。」

等的就是你這句話!

劉胤心說一聲,立即對他道:「好,這一千兵,孤就全部交予你統領操練,那十個哨正由你節治,你來做孤麾下第一個漢軍部正。並且,你還是孤王府內的兵事總管,將來的兵部尚書。」

「臣竇寅,遵我王之令!」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創建了仙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我創建了仙朝
上一章下一章

第44章 吾王虛懷若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