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大米飯戰爭

第二章 大米飯戰爭

[筆下文學Www.bxwx.net]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間,已經到了公元1884年。

為什麼一下子就時光穿梭到了1884年呢?這主要是為了解釋一個名詞——彌生時代。

在1884年,日本東京彌生町向岡貝冢(原始人的垃圾堆,因有大量食用后剩下的貝殼而得名)發現了比繩紋陶器更加先進的球形陶器。這種陶器被命名為彌生式陶器。彌生陶器器身細薄,呈超灰、淡褐色,特點是薄而堅固,飾紋簡素,講究實用。器形多為瓮、壺、高杯。因此大量使用彌生陶器的這一段時間,也就是公元前3世紀到公元3世紀,被稱為彌生時代。彌生時代分為前、中、后三期,各有兩百年的時間。彌生前期大體處於原始社會中的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轉變的時期。中後期則基本處於父系社會時期。在社會形態上處於部落或者部落聯盟的時期。而同時期的中國則已進入了封建社會的高度發展時期,遠遠地走在了日本的前面,跟日本的社會發展進度完全不是在一個能量級上。

說到這裏,不高興大人想起了一個著名的電腦遊戲——帝國時代。在遊戲中,如果這個時候的中國文明去攻擊日本文明的話,那隻能是一場屠殺。讓我們想像一下,手執青銅或者鐵制兵器的中華文明的士兵橫掃手拿石斧、石矛的日本原始人的場景……,啊,我不敢再想像了。上帝,願你保佑可憐的子民。

事實上,如果沒有周邊文明的影響,我們一衣帶水的日本,也許會按部就班地按照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繼續緩慢地漸進發展。那麼,可憐的日本原始人兄弟將繼續邁著小短腿,揮動簡陋的石斧,呼呼喝喝地在日本列島上攆上相當長時間的兔子,積累足夠的經驗值,才能把手中的工具成功升級為青銅器。

可是,look,由於有了中國文明及周邊文明的影響,這一切發生了改變,日本幸運地得到獎勵道具——變速齒輪。於是,日本社會的發展進程被大大加速了,在農耕文化和鐵制工具的逐步傳入后,日本在彌生時代進入了鐵器時代,準確一點來說是金石並用時期,也就是金屬工具和石制工具同時使用的時期。

彌生前期鐵器就已出現,稍後青銅器也出現了,這些都是由中國和朝鮮直接輸入的。那時候的日本還沒有學會金屬冶鍊技術,要等到中後期的時候才能掌握這項技術。彌生前期和中期,金屬工具很稀少,也非常珍貴,尤其是青銅器,基本上是作為重要的國家禮器來使用的,最普遍使用的還是石器。直到彌生後期,石器才逐步退出歷史舞台。

說到水稻,日本本來是沒有的,全是由中國大陸傳入。雖然關於傳播的途徑,史學上有些爭論,但水稻是從中國大陸傳入這一觀點則是形成了定論。水稻的傳入,大體開始於繩紋時代晚期。在彌生時代得到了普遍的推廣。至此,苦孩子們才結束了長期只有生魚片吃的悲慘歷史,總算是吃上大米飯了,膳食結構均衡了,平均身高增加了,幸福之情那真是溢於言表。

生產力提高了,社會財富增加了,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豐富了,社會要發生變革了,於是階級逐漸產生了。這個很正常,有的日本人吃了一碗大米飯,還想再吃一碗,而食堂的飯又不能保證每個人都能再吃一碗,怎麼辦呢?那就是當領導,當了領導,有了權力,就可以理所應當地再吃一碗大米飯而沒有人說閑話,誰叫咱是領導呢!於是大大小小的部落或者部落聯盟首領及其大小馬仔,連帶他們的親戚,擁有了吃兩碗大米飯的權力。這部分擁有吃兩碗大米飯資格的人就是貴族。如果本部落或者部落聯盟的大米飯不夠吃了,怎麼辦呢?那就去搶其他部落的大米飯吃唄。於是,為了吃大米飯,部落或者部落聯盟之間開始了可歌可泣的大米飯戰爭。打來打去,有的部落或者部落聯盟的大米飯越搶越多,而有的越打越少。少的喃,活不下去了就只能被強行兼并,去給多的種大米飯。這種人就叫做奴隸。打到後來,部落越來越少,超級大部落——國家則開始出現,吃大鍋飯的氏族社會終於被吃小炒的階級社會所代替。

[筆下文學Www.bxwx.net]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間,已經到了公元1884年。

為什麼一下子就時光穿梭到了1884年呢?這主要是為了解釋一個名詞——彌生時代。

在1884年,日本東京彌生町向岡貝冢(原始人的垃圾堆,因有大量食用后剩下的貝殼而得名)發現了比繩紋陶器更加先進的球形陶器。這種陶器被命名為彌生式陶器。彌生陶器器身細薄,呈超灰、淡褐色,特點是薄而堅固,飾紋簡素,講究實用。器形多為瓮、壺、高杯。因此大量使用彌生陶器的這一段時間,也就是公元前3世紀到公元3世紀,被稱為彌生時代。彌生時代分為前、中、后三期,各有兩百年的時間。彌生前期大體處於原始社會中的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轉變的時期。中後期則基本處於父系社會時期。在社會形態上處於部落或者部落聯盟的時期。而同時期的中國則已進入了封建社會的高度發展時期,遠遠地走在了日本的前面,跟日本的社會發展進度完全不是在一個能量級上。

說到這裏,不高興大人想起了一個著名的電腦遊戲——帝國時代。在遊戲中,如果這個時候的中國文明去攻擊日本文明的話,那隻能是一場屠殺。讓我們想像一下,手執青銅或者鐵制兵器的中華文明的士兵橫掃手拿石斧、石矛的日本原始人的場景……,啊,我不敢再想像了。上帝,願你保佑可憐的子民。

事實上,如果沒有周邊文明的影響,我們一衣帶水的日本,也許會按部就班地按照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繼續緩慢地漸進發展。那麼,可憐的日本原始人兄弟將繼續邁著小短腿,揮動簡陋的石斧,呼呼喝喝地在日本列島上攆上相當長時間的兔子,積累足夠的經驗值,才能把手中的工具成功升級為青銅器。

可是,look,由於有了中國文明及周邊文明的影響,這一切發生了改變,日本幸運地得到獎勵道具——變速齒輪。於是,日本社會的發展進程被大大加速了,在農耕文化和鐵制工具的逐步傳入后,日本在彌生時代進入了鐵器時代,準確一點來說是金石並用時期,也就是金屬工具和石制工具同時使用的時期。

彌生前期鐵器就已出現,稍後青銅器也出現了,這些都是由中國和朝鮮直接輸入的。那時候的日本還沒有學會金屬冶鍊技術,要等到中後期的時候才能掌握這項技術。彌生前期和中期,金屬工具很稀少,也非常珍貴,尤其是青銅器,基本上是作為重要的國家禮器來使用的,最普遍使用的還是石器。直到彌生後期,石器才逐步退出歷史舞台。

說到水稻,日本本來是沒有的,全是由中國大陸傳入。雖然關於傳播的途徑,史學上有些爭論,但水稻是從中國大陸傳入這一觀點則是形成了定論。水稻的傳入,大體開始於繩紋時代晚期。在彌生時代得到了普遍的推廣。至此,苦孩子們才結束了長期只有生魚片吃的悲慘歷史,總算是吃上大米飯了,膳食結構均衡了,平均身高增加了,幸福之情那真是溢於言表。

生產力提高了,社會財富增加了,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豐富了,社會要發生變革了,於是階級逐漸產生了。這個很正常,有的日本人吃了一碗大米飯,還想再吃一碗,而食堂的飯又不能保證每個人都能再吃一碗,怎麼辦呢?那就是當領導,當了領導,有了權力,就可以理所應當地再吃一碗大米飯而沒有人說閑話,誰叫咱是領導呢!於是大大小小的部落或者部落聯盟首領及其大小馬仔,連帶他們的親戚,擁有了吃兩碗大米飯的權力。這部分擁有吃兩碗大米飯資格的人就是貴族。如果本部落或者部落聯盟的大米飯不夠吃了,怎麼辦呢?那就去搶其他部落的大米飯吃唄。於是,為了吃大米飯,部落或者部落聯盟之間開始了可歌可泣的大米飯戰爭。打來打去,有的部落或者部落聯盟的大米飯越搶越多,而有的越打越少。少的喃,活不下去了就只能被強行兼并,去給多的種大米飯。這種人就叫做奴隸。打到後來,部落越來越少,超級大部落——國家則開始出現,吃大鍋飯的氏族社會終於被吃小炒的階級社會所代替。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小日本的那些事兒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小日本的那些事兒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章 大米飯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