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界點 十七

臨界點 十七

[筆下文學Www.bxwx.net]

十七

過完年一上班,區政府大樓一樓最顯眼的位置上,組織部就向全區公布了機構改革方案。其核心內容各部門的職務自由報名,根據報名情況,各部門正職、副職由區委研究確定,然後按一比一的比例進行「競職」演講,副職由區委直接定,然後是民主測評,科員實行的是雙先雙聘。

這些情況其實早已通過多種渠道廣為人知了,所以大家的注意力好象並不太在這上面。這樣的一個方案大家一看就明白了,這並不是什麼真正的競爭上崗啊。科級、副科級幹部還是由區委來定,只不過是多了點花樣而矣,而真正是符合上級精神的只有科員的雙選雙聘啊。

雖然心裡頭大家各有各的想法,但表面上依然是平靜的。所以大家還是東屋西屋地去走訪拜年,說點不疼不癢的問候的話,而後大家也有意無意地聊起機構改革的話題來。這樣一來,各種各樣的小道消息便象長了腿似的,在區里樓上樓上地飛起來——說誰肯定要到哪個部門去,別人爭也是白爭,說誰市裡有某個大人物給關照了,說誰是區里某位領導親口許諾的,說誰又在春節期間向那位領導表示過了等等。

組織部的日子也很熱鬧,自從方案一公布,人和電話就接連不斷。有些人無非是想從孫如峰這打探到什麼內部消息,以便在其報名時有所考慮。當然也有人希望能得到孫如峰的幫助。雖然大家都知道這組織部長並沒有什麼決定權,但關鍵時刻說句話,還是有一定用處的。

其實孫如峰真的沒有什麼消息可以告訴他們的,也不想在這次機構改革中加入過多的個人因素。對於這樣大的一件事,書記的脈他還沒有號准。雖然關於這次機構改革的人事安排,溫書記在年前對他是有些暗示的,但經過了這一個春節,一定是有變化,雖然溫書記現在還沒有說出什麼新的意圖,但憑直覺,特別是他自己現在所能夠體會到的官場,他也深信這變化一定會有,而且這變化亦不可能太小。現在對於孫如峰來說,最好的行動就是也只能是三緘其口。

直到下班,他送走了最後的來訪者,孫如峰才靜下心來準備著重下一步的工作。辦公室的門被輕輕地推開了,來的是統計局幹事肖興平。年前孫如峰的大學同學,就曾找過孫如峰,希望對這個肖興平給予關照,並且說了,肖興平會和區委主要領導做工作的。就是今天他已經探頭探腦地來過好幾次了。小夥子今年二十四五歲了,是統計局的科員。雖然說是科員,但很有能力,工作也很出色,深得他們局長的倚重。現在的統計局是七個人,一個正局長,兩個副局長,四個幹事(其中有一個好幾年沒上班了,可工資照常在區里開,據說此人正在外地經商呢?)。按照機構改革方案,改革后,統計局只保留三個人,一個正局長,一個副局長,一個幹事。

說了幾句過年的事之後,小趙就直奔話題了。「孫部長,我的事,你還要多幫忙啊。」

孫如峰不知可否地笑了一下。肖興平好像是要打消孫如峰的顧慮似的,趕緊說:「我過年的時候我去了一次溫書記家了。」

「噢,」孫如峰點了點頭,他明白去了書記家的意思是什麼。「溫書記怎麼說?」

「溫書記沒有說什麼,而她的愛人舒平則一個勁地說我是一個重要的人選,年輕也有能力,這機構改革就是要讓年輕人多上來鍛煉一下,老溫會考慮我的事的。」

「那這就問題不大了吧?」孫如峰問得很謹慎。

「是的,孫部長,我還要求你件事。」小趙抬頭看看孫如峰,好象有點不太好開口。

「說吧。」

「孫部長,雖然溫書記沒有過多表態,但溫書記在我臨走的時候和我說,讓我和你也談談,你看這件事還要請你多幫忙啊。」

孫如峰笑了一下,「我能幫什麼忙啊?」

「你是組織部長啊,討論幹部時你能說上話的,到時多給我說點好話啊,這樣溫書記在定幹部的時候可能更好說話。」

機構改革工作有組織部的運作下,正在全區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有的部門很熱,報名的人很多,有的部門雖然是區里的重要部門,但報名的往往只有一個。大家報名在很大程度上考慮的不是自己的特長而是可能性有多大。有些位置對有些人來說,考慮都不用考慮,那是很板上釘釘。而有些位置在區里並不一定重要,但爭的人卻是很多,這主要是考慮對手的情況而定的,也就是說,這個職務上沒有什麼在強硬的人選。(所謂的強硬,不是能力,而是和溫書記關係的遠近或是有沒有強硬的後台)。這幾天的小道消息也對人們報名產生了很大的誘導作用,好象引導大家報名競崗的不是區委的機構改革的方案,而是這些擺不上桌面的小道消息。區里的那些消息靈通人士,或是真的有什麼內部消息,或是這些人自己觀察和思考的結果。而一旦這小道消息的風刮出來,就會使很多人深信不疑。大家在區里為么久了,那些人是領導的「老人」,大家是心知肚明的。

兩天後,組織部將收齊的報名單進行了統計。民主推薦是在報名結束的第二天的下午進行的,時間是下午一點半,而不到一點就有人陸續的來了。參加推薦的人是全區所有的幹部。組織部提前就把推薦票做好了,二十四個正職崗位,三十三個副職崗位。而所有符合條件的人員名單都列在了推薦票的後面。

孫如峰提前走進了四樓的會場,一來是今天他主持今天的大會,二來是他要掌握一下到會的情況。四樓很熱鬧,還沒到開會的時間,有的人在屋內,有的人在屋外走廊里吸煙聊天。他看見辦公室吳主任在四樓走廊里正神秘兮兮地和別人聊呢,看來他是在做別人的工作呢。他倒不一定是為自己,現在的他還不需要這樣,看來他是要幫別人吧。這是他一貫的作風,孫如峰知道他。辦公室主任有這個優勢,認識人多,交際面廣,特別是檢察院和法院的幹部,對區里這一塊的幹部不了解,有很多都不認識,和他們打下招呼,一定是有用處的,別人也願意送這個人情。

孫如峰走進會場,不斷地和來開會的人打著招呼,人們的臉上都是笑意,這笑意不好琢磨。他剛坐到前排,組織部的幹事小胡就快步走到他身邊。「孫部長,溫書記和其它領導馬上就到,」

「好,你通知外面的人進來。」孫如峰一面吩咐小胡,一面起身走上台。

[筆下文學Www.bxwx.net]

十七

過完年一上班,區政府大樓一樓最顯眼的位置上,組織部就向全區公布了機構改革方案。其核心內容各部門的職務自由報名,根據報名情況,各部門正職、副職由區委研究確定,然後按一比一的比例進行「競職」演講,副職由區委直接定,然後是民主測評,科員實行的是雙先雙聘。

這些情況其實早已通過多種渠道廣為人知了,所以大家的注意力好象並不太在這上面。這樣的一個方案大家一看就明白了,這並不是什麼真正的競爭上崗啊。科級、副科級幹部還是由區委來定,只不過是多了點花樣而矣,而真正是符合上級精神的只有科員的雙選雙聘啊。

雖然心裡頭大家各有各的想法,但表面上依然是平靜的。所以大家還是東屋西屋地去走訪拜年,說點不疼不癢的問候的話,而後大家也有意無意地聊起機構改革的話題來。這樣一來,各種各樣的小道消息便象長了腿似的,在區里樓上樓上地飛起來——說誰肯定要到哪個部門去,別人爭也是白爭,說誰市裡有某個大人物給關照了,說誰是區里某位領導親口許諾的,說誰又在春節期間向那位領導表示過了等等。

組織部的日子也很熱鬧,自從方案一公布,人和電話就接連不斷。有些人無非是想從孫如峰這打探到什麼內部消息,以便在其報名時有所考慮。當然也有人希望能得到孫如峰的幫助。雖然大家都知道這組織部長並沒有什麼決定權,但關鍵時刻說句話,還是有一定用處的。

其實孫如峰真的沒有什麼消息可以告訴他們的,也不想在這次機構改革中加入過多的個人因素。對於這樣大的一件事,書記的脈他還沒有號准。雖然關於這次機構改革的人事安排,溫書記在年前對他是有些暗示的,但經過了這一個春節,一定是有變化,雖然溫書記現在還沒有說出什麼新的意圖,但憑直覺,特別是他自己現在所能夠體會到的官場,他也深信這變化一定會有,而且這變化亦不可能太小。現在對於孫如峰來說,最好的行動就是也只能是三緘其口。

直到下班,他送走了最後的來訪者,孫如峰才靜下心來準備著重下一步的工作。辦公室的門被輕輕地推開了,來的是統計局幹事肖興平。年前孫如峰的大學同學,就曾找過孫如峰,希望對這個肖興平給予關照,並且說了,肖興平會和區委主要領導做工作的。就是今天他已經探頭探腦地來過好幾次了。小夥子今年二十四五歲了,是統計局的科員。雖然說是科員,但很有能力,工作也很出色,深得他們局長的倚重。現在的統計局是七個人,一個正局長,兩個副局長,四個幹事(其中有一個好幾年沒上班了,可工資照常在區里開,據說此人正在外地經商呢?)。按照機構改革方案,改革后,統計局只保留三個人,一個正局長,一個副局長,一個幹事。

說了幾句過年的事之後,小趙就直奔話題了。「孫部長,我的事,你還要多幫忙啊。」

孫如峰不知可否地笑了一下。肖興平好像是要打消孫如峰的顧慮似的,趕緊說:「我過年的時候我去了一次溫書記家了。」

「噢,」孫如峰點了點頭,他明白去了書記家的意思是什麼。「溫書記怎麼說?」

「溫書記沒有說什麼,而她的愛人舒平則一個勁地說我是一個重要的人選,年輕也有能力,這機構改革就是要讓年輕人多上來鍛煉一下,老溫會考慮我的事的。」

「那這就問題不大了吧?」孫如峰問得很謹慎。

「是的,孫部長,我還要求你件事。」小趙抬頭看看孫如峰,好象有點不太好開口。

「說吧。」

「孫部長,雖然溫書記沒有過多表態,但溫書記在我臨走的時候和我說,讓我和你也談談,你看這件事還要請你多幫忙啊。」

孫如峰笑了一下,「我能幫什麼忙啊?」

「你是組織部長啊,討論幹部時你能說上話的,到時多給我說點好話啊,這樣溫書記在定幹部的時候可能更好說話。」

機構改革工作有組織部的運作下,正在全區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有的部門很熱,報名的人很多,有的部門雖然是區里的重要部門,但報名的往往只有一個。大家報名在很大程度上考慮的不是自己的特長而是可能性有多大。有些位置對有些人來說,考慮都不用考慮,那是很板上釘釘。而有些位置在區里並不一定重要,但爭的人卻是很多,這主要是考慮對手的情況而定的,也就是說,這個職務上沒有什麼在強硬的人選。(所謂的強硬,不是能力,而是和溫書記關係的遠近或是有沒有強硬的後台)。這幾天的小道消息也對人們報名產生了很大的誘導作用,好象引導大家報名競崗的不是區委的機構改革的方案,而是這些擺不上桌面的小道消息。區里的那些消息靈通人士,或是真的有什麼內部消息,或是這些人自己觀察和思考的結果。而一旦這小道消息的風刮出來,就會使很多人深信不疑。大家在區里為么久了,那些人是領導的「老人」,大家是心知肚明的。

兩天後,組織部將收齊的報名單進行了統計。民主推薦是在報名結束的第二天的下午進行的,時間是下午一點半,而不到一點就有人陸續的來了。參加推薦的人是全區所有的幹部。組織部提前就把推薦票做好了,二十四個正職崗位,三十三個副職崗位。而所有符合條件的人員名單都列在了推薦票的後面。

孫如峰提前走進了四樓的會場,一來是今天他主持今天的大會,二來是他要掌握一下到會的情況。四樓很熱鬧,還沒到開會的時間,有的人在屋內,有的人在屋外走廊里吸煙聊天。他看見辦公室吳主任在四樓走廊里正神秘兮兮地和別人聊呢,看來他是在做別人的工作呢。他倒不一定是為自己,現在的他還不需要這樣,看來他是要幫別人吧。這是他一貫的作風,孫如峰知道他。辦公室主任有這個優勢,認識人多,交際面廣,特別是檢察院和法院的幹部,對區里這一塊的幹部不了解,有很多都不認識,和他們打下招呼,一定是有用處的,別人也願意送這個人情。

孫如峰走進會場,不斷地和來開會的人打著招呼,人們的臉上都是笑意,這笑意不好琢磨。他剛坐到前排,組織部的幹事小胡就快步走到他身邊。「孫部長,溫書記和其它領導馬上就到,」

「好,你通知外面的人進來。」孫如峰一面吩咐小胡,一面起身走上台。

[筆下文學Www.bxwx.net]

十七

過完年一上班,區政府大樓一樓最顯眼的位置上,組織部就向全區公布了機構改革方案。其核心內容各部門的職務自由報名,根據報名情況,各部門正職、副職由區委研究確定,然後按一比一的比例進行「競職」演講,副職由區委直接定,然後是民主測評,科員實行的是雙先雙聘。

這些情況其實早已通過多種渠道廣為人知了,所以大家的注意力好象並不太在這上面。這樣的一個方案大家一看就明白了,這並不是什麼真正的競爭上崗啊。科級、副科級幹部還是由區委來定,只不過是多了點花樣而矣,而真正是符合上級精神的只有科員的雙選雙聘啊。

雖然心裡頭大家各有各的想法,但表面上依然是平靜的。所以大家還是東屋西屋地去走訪拜年,說點不疼不癢的問候的話,而後大家也有意無意地聊起機構改革的話題來。這樣一來,各種各樣的小道消息便象長了腿似的,在區里樓上樓上地飛起來——說誰肯定要到哪個部門去,別人爭也是白爭,說誰市裡有某個大人物給關照了,說誰是區里某位領導親口許諾的,說誰又在春節期間向那位領導表示過了等等。

組織部的日子也很熱鬧,自從方案一公布,人和電話就接連不斷。有些人無非是想從孫如峰這打探到什麼內部消息,以便在其報名時有所考慮。當然也有人希望能得到孫如峰的幫助。雖然大家都知道這組織部長並沒有什麼決定權,但關鍵時刻說句話,還是有一定用處的。

其實孫如峰真的沒有什麼消息可以告訴他們的,也不想在這次機構改革中加入過多的個人因素。對於這樣大的一件事,書記的脈他還沒有號准。雖然關於這次機構改革的人事安排,溫書記在年前對他是有些暗示的,但經過了這一個春節,一定是有變化,雖然溫書記現在還沒有說出什麼新的意圖,但憑直覺,特別是他自己現在所能夠體會到的官場,他也深信這變化一定會有,而且這變化亦不可能太小。現在對於孫如峰來說,最好的行動就是也只能是三緘其口。

直到下班,他送走了最後的來訪者,孫如峰才靜下心來準備著重下一步的工作。辦公室的門被輕輕地推開了,來的是統計局幹事肖興平。年前孫如峰的大學同學,就曾找過孫如峰,希望對這個肖興平給予關照,並且說了,肖興平會和區委主要領導做工作的。就是今天他已經探頭探腦地來過好幾次了。小夥子今年二十四五歲了,是統計局的科員。雖然說是科員,但很有能力,工作也很出色,深得他們局長的倚重。現在的統計局是七個人,一個正局長,兩個副局長,四個幹事(其中有一個好幾年沒上班了,可工資照常在區里開,據說此人正在外地經商呢?)。按照機構改革方案,改革后,統計局只保留三個人,一個正局長,一個副局長,一個幹事。

說了幾句過年的事之後,小趙就直奔話題了。「孫部長,我的事,你還要多幫忙啊。」

孫如峰不知可否地笑了一下。肖興平好像是要打消孫如峰的顧慮似的,趕緊說:「我過年的時候我去了一次溫書記家了。」

「噢,」孫如峰點了點頭,他明白去了書記家的意思是什麼。「溫書記怎麼說?」

「溫書記沒有說什麼,而她的愛人舒平則一個勁地說我是一個重要的人選,年輕也有能力,這機構改革就是要讓年輕人多上來鍛煉一下,老溫會考慮我的事的。」

「那這就問題不大了吧?」孫如峰問得很謹慎。

「是的,孫部長,我還要求你件事。」小趙抬頭看看孫如峰,好象有點不太好開口。

「說吧。」

「孫部長,雖然溫書記沒有過多表態,但溫書記在我臨走的時候和我說,讓我和你也談談,你看這件事還要請你多幫忙啊。」

孫如峰笑了一下,「我能幫什麼忙啊?」

「你是組織部長啊,討論幹部時你能說上話的,到時多給我說點好話啊,這樣溫書記在定幹部的時候可能更好說話。」

機構改革工作有組織部的運作下,正在全區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有的部門很熱,報名的人很多,有的部門雖然是區里的重要部門,但報名的往往只有一個。大家報名在很大程度上考慮的不是自己的特長而是可能性有多大。有些位置對有些人來說,考慮都不用考慮,那是很板上釘釘。而有些位置在區里並不一定重要,但爭的人卻是很多,這主要是考慮對手的情況而定的,也就是說,這個職務上沒有什麼在強硬的人選。(所謂的強硬,不是能力,而是和溫書記關係的遠近或是有沒有強硬的後台)。這幾天的小道消息也對人們報名產生了很大的誘導作用,好象引導大家報名競崗的不是區委的機構改革的方案,而是這些擺不上桌面的小道消息。區里的那些消息靈通人士,或是真的有什麼內部消息,或是這些人自己觀察和思考的結果。而一旦這小道消息的風刮出來,就會使很多人深信不疑。大家在區里為么久了,那些人是領導的「老人」,大家是心知肚明的。

兩天後,組織部將收齊的報名單進行了統計。民主推薦是在報名結束的第二天的下午進行的,時間是下午一點半,而不到一點就有人陸續的來了。參加推薦的人是全區所有的幹部。組織部提前就把推薦票做好了,二十四個正職崗位,三十三個副職崗位。而所有符合條件的人員名單都列在了推薦票的後面。

孫如峰提前走進了四樓的會場,一來是今天他主持今天的大會,二來是他要掌握一下到會的情況。四樓很熱鬧,還沒到開會的時間,有的人在屋內,有的人在屋外走廊里吸煙聊天。他看見辦公室吳主任在四樓走廊里正神秘兮兮地和別人聊呢,看來他是在做別人的工作呢。他倒不一定是為自己,現在的他還不需要這樣,看來他是要幫別人吧。這是他一貫的作風,孫如峰知道他。辦公室主任有這個優勢,認識人多,交際面廣,特別是檢察院和法院的幹部,對區里這一塊的幹部不了解,有很多都不認識,和他們打下招呼,一定是有用處的,別人也願意送這個人情。

孫如峰走進會場,不斷地和來開會的人打著招呼,人們的臉上都是笑意,這笑意不好琢磨。他剛坐到前排,組織部的幹事小胡就快步走到他身邊。「孫部長,溫書記和其它領導馬上就到,」

「好,你通知外面的人進來。」孫如峰一面吩咐小胡,一面起身走上台。

[筆下文學Www.bxwx.net]

十七

過完年一上班,區政府大樓一樓最顯眼的位置上,組織部就向全區公布了機構改革方案。其核心內容各部門的職務自由報名,根據報名情況,各部門正職、副職由區委研究確定,然後按一比一的比例進行「競職」演講,副職由區委直接定,然後是民主測評,科員實行的是雙先雙聘。

這些情況其實早已通過多種渠道廣為人知了,所以大家的注意力好象並不太在這上面。這樣的一個方案大家一看就明白了,這並不是什麼真正的競爭上崗啊。科級、副科級幹部還是由區委來定,只不過是多了點花樣而矣,而真正是符合上級精神的只有科員的雙選雙聘啊。

雖然心裡頭大家各有各的想法,但表面上依然是平靜的。所以大家還是東屋西屋地去走訪拜年,說點不疼不癢的問候的話,而後大家也有意無意地聊起機構改革的話題來。這樣一來,各種各樣的小道消息便象長了腿似的,在區里樓上樓上地飛起來——說誰肯定要到哪個部門去,別人爭也是白爭,說誰市裡有某個大人物給關照了,說誰是區里某位領導親口許諾的,說誰又在春節期間向那位領導表示過了等等。

組織部的日子也很熱鬧,自從方案一公布,人和電話就接連不斷。有些人無非是想從孫如峰這打探到什麼內部消息,以便在其報名時有所考慮。當然也有人希望能得到孫如峰的幫助。雖然大家都知道這組織部長並沒有什麼決定權,但關鍵時刻說句話,還是有一定用處的。

其實孫如峰真的沒有什麼消息可以告訴他們的,也不想在這次機構改革中加入過多的個人因素。對於這樣大的一件事,書記的脈他還沒有號准。雖然關於這次機構改革的人事安排,溫書記在年前對他是有些暗示的,但經過了這一個春節,一定是有變化,雖然溫書記現在還沒有說出什麼新的意圖,但憑直覺,特別是他自己現在所能夠體會到的官場,他也深信這變化一定會有,而且這變化亦不可能太小。現在對於孫如峰來說,最好的行動就是也只能是三緘其口。

直到下班,他送走了最後的來訪者,孫如峰才靜下心來準備著重下一步的工作。辦公室的門被輕輕地推開了,來的是統計局幹事肖興平。年前孫如峰的大學同學,就曾找過孫如峰,希望對這個肖興平給予關照,並且說了,肖興平會和區委主要領導做工作的。就是今天他已經探頭探腦地來過好幾次了。小夥子今年二十四五歲了,是統計局的科員。雖然說是科員,但很有能力,工作也很出色,深得他們局長的倚重。現在的統計局是七個人,一個正局長,兩個副局長,四個幹事(其中有一個好幾年沒上班了,可工資照常在區里開,據說此人正在外地經商呢?)。按照機構改革方案,改革后,統計局只保留三個人,一個正局長,一個副局長,一個幹事。

說了幾句過年的事之後,小趙就直奔話題了。「孫部長,我的事,你還要多幫忙啊。」

孫如峰不知可否地笑了一下。肖興平好像是要打消孫如峰的顧慮似的,趕緊說:「我過年的時候我去了一次溫書記家了。」

「噢,」孫如峰點了點頭,他明白去了書記家的意思是什麼。「溫書記怎麼說?」

「溫書記沒有說什麼,而她的愛人舒平則一個勁地說我是一個重要的人選,年輕也有能力,這機構改革就是要讓年輕人多上來鍛煉一下,老溫會考慮我的事的。」

「那這就問題不大了吧?」孫如峰問得很謹慎。

「是的,孫部長,我還要求你件事。」小趙抬頭看看孫如峰,好象有點不太好開口。

「說吧。」

「孫部長,雖然溫書記沒有過多表態,但溫書記在我臨走的時候和我說,讓我和你也談談,你看這件事還要請你多幫忙啊。」

孫如峰笑了一下,「我能幫什麼忙啊?」

「你是組織部長啊,討論幹部時你能說上話的,到時多給我說點好話啊,這樣溫書記在定幹部的時候可能更好說話。」

機構改革工作有組織部的運作下,正在全區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有的部門很熱,報名的人很多,有的部門雖然是區里的重要部門,但報名的往往只有一個。大家報名在很大程度上考慮的不是自己的特長而是可能性有多大。有些位置對有些人來說,考慮都不用考慮,那是很板上釘釘。而有些位置在區里並不一定重要,但爭的人卻是很多,這主要是考慮對手的情況而定的,也就是說,這個職務上沒有什麼在強硬的人選。(所謂的強硬,不是能力,而是和溫書記關係的遠近或是有沒有強硬的後台)。這幾天的小道消息也對人們報名產生了很大的誘導作用,好象引導大家報名競崗的不是區委的機構改革的方案,而是這些擺不上桌面的小道消息。區里的那些消息靈通人士,或是真的有什麼內部消息,或是這些人自己觀察和思考的結果。而一旦這小道消息的風刮出來,就會使很多人深信不疑。大家在區里為么久了,那些人是領導的「老人」,大家是心知肚明的。

兩天後,組織部將收齊的報名單進行了統計。民主推薦是在報名結束的第二天的下午進行的,時間是下午一點半,而不到一點就有人陸續的來了。參加推薦的人是全區所有的幹部。組織部提前就把推薦票做好了,二十四個正職崗位,三十三個副職崗位。而所有符合條件的人員名單都列在了推薦票的後面。

孫如峰提前走進了四樓的會場,一來是今天他主持今天的大會,二來是他要掌握一下到會的情況。四樓很熱鬧,還沒到開會的時間,有的人在屋內,有的人在屋外走廊里吸煙聊天。他看見辦公室吳主任在四樓走廊里正神秘兮兮地和別人聊呢,看來他是在做別人的工作呢。他倒不一定是為自己,現在的他還不需要這樣,看來他是要幫別人吧。這是他一貫的作風,孫如峰知道他。辦公室主任有這個優勢,認識人多,交際面廣,特別是檢察院和法院的幹部,對區里這一塊的幹部不了解,有很多都不認識,和他們打下招呼,一定是有用處的,別人也願意送這個人情。

孫如峰走進會場,不斷地和來開會的人打著招呼,人們的臉上都是笑意,這笑意不好琢磨。他剛坐到前排,組織部的幹事小胡就快步走到他身邊。「孫部長,溫書記和其它領導馬上就到,」

「好,你通知外面的人進來。」孫如峰一面吩咐小胡,一面起身走上台。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臨界點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臨界點
上一章下一章

臨界點 十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