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吃過的學校食堂

那些年我吃過的學校食堂

學校是一個人口密集的地方,有人的地方就需要整吃的,食堂就成了校內的一處基本配置,幾乎每個大中小型院校都會見到。

我一直到高中都是在家鄉的城市就讀,由於學校離家近,一般都是回家吃飯,第一次真正在學校食堂用餐是在高中的時候,偶爾的中午會留在學校。餐廳佔了籃球場西邊二樓整個一層的面積,一側是打飯的窗口,一側是排列整齊的桌椅。由於是全日制學校的原故,於是就會產生一項奇觀,以第四節課下課鈴聲為界,響鈴之前學校食堂裡面是很安靜的,鈴聲過後片刻便會傳來急促上樓的腳步聲,有同學呼呼的就跑來,接著便是越來越多的同學,也就是十分鐘左右食堂里便會迎來峰值,幾乎每一個打飯的窗口都要被擠破的陣勢。沒有人員疏導,大家也都不去排隊,就那麼在窗口前面擠來擠去,吵吵嚷嚷的喊話要打飯的品種,裡面負責打飯的幫廚就只管打飯,不管什麼的先來後到,總之就有些亂七八糟,這就可以理解為什麼會產生那些個著急來打飯的同學了,早一些趁著人少,不然就要跟著人群去擠了。

我在高中那會兒是很文靜的,關於擠食堂這種事就覺得非常頭疼,經常會覺得好些個人沒有素質,還遇到過男生跟女生擠的,當時是覺得討厭死了,現在想來那會兒還都是些孩子。老師也知道食堂窗口少,去吃飯的人又多,於是有些擔任最後一堂課的老師就會給我們提前個一兩分鐘下課,尤其是體育課的時候會更寬鬆一些。遇到正常上課或者有事需要處理的時候我便會與關係好的同學晚一些過去,這樣也不會太擁擠。

再說食堂里的伙食,很真切的一點就是大鍋飯沒有小灶來的精緻,但是這麼個地方就是適合大鍋飯的地方,不同的人口味偏向也不一樣,於是就會經常聽到同學間討論學校食堂里的飯多麼多麼的難吃,討論學校門口新開了家什麼什麼餐廳,也有甚者中午騎自行車跑遠路去尋美食的。當然不能就此就評說嘴刁什麼的,另一個角度看也能理解成是對美食的追求。這是拿現在的想法去看待,那個時候的話就是更純粹一些。

食堂經營的品種也就那麼幾類,滷麵、三角餅、燴面、包子、粥、饅頭、套餐米飯等等之類大眾餐飲,我那時候對吃的不怎麼挑,相對於大家考究的好吃不好吃,只要不是特別難以下咽我都沒覺著怎麼,一連四節課腦

(本章未完,請翻頁)

力加上體力勞動,到了吃飯的點兒肚子就餓扁了,速速的來頓飽飯是件美事,然後同學們看我吃飯都挺香,也是那句老話,餓了吃什麼都香。不過我也遇到過難吃的時候,有次去吃滷麵,面很黏,然後就覺得特別難吃,應該是那天的面沒蒸熟,碰巧了我又沒有對食物生熟分界線特別明確的概念,這個問題到現在也是這樣。還有次就是湯,和一個關係很好的女同學一起喝的那湯,喝了幾口覺得怪怪的,她當時也覺得怪怪的,形容起來的話就像是原本的湯里摻進去了洗潔精,一股洗潔精與湯混合的味道,而且濃度還很大。我倆這麼認為的時候就開始胡思亂想了,想是洗完的時候那碗過了洗潔精就沒用清水沖洗之類的越想越噁心。

當然這些個小問題是普遍存在的,人多量大,廚房的人手也比較雜亂,飲食衛生的保障就難說了,去別處的餐飲大多也都是這樣,基本都是大毛病沒有,小細節殘留,所以後廚是最好不要去觀看的,真正的星級食堂又有幾個呢。

關於食堂的座椅,設計者很客觀的設計成了固定式的,也是的,那麼多人來來回回,如若不是固定在地上,肯定是被拉的到處都是,餐后光是收拾桌椅也得不少費勁。省了拉桌子的麻煩卻沒有提高桌面清潔的程度,去吃飯的時候經常看到桌面都是油乎乎的,要麼有時候是潮濕的。我會隨身帶上紙巾先把桌子需要佔用的那塊兒地方先擦一擦,這麼一來用餐的時候心情也會好一些,這個習慣到現在也是這樣,還有就是會先查看桌子清潔程度再決定要不要把手臂放上去。即便是這樣到了用餐高峰時期也是基本沒位置的。

接著到了大學,接觸到了遠離家鄉的大學食堂。兩棟樓一共六個餐廳的組合食堂頓時就把我震驚了,瞬間碾壓了高中學校那一層樓的小地方。六個食堂經營的菜品各有特色,在學長那邊聽聞一些,然後就是我們自己去摸索。第一層和第二層的四個普通食堂經營的就是日常的大眾飲食,餐標比較大眾化,三層的兩個食堂要高級一些,出售的餐品品相和口感都要好一些,還有類似飯店可以點菜的卡座區域,價位也高一些。我們一天換一個食堂一天換一個餐品的節奏,很快就把各個窗口的底細摸索清楚了,特別是經常光顧的那四個普通餐廳,我們還排列出了每個餐廳好吃的東西,不過再好吃的天天吃也會吃膩,換來換去也就是那樣了,少了很多初到時候的新

(本章未完,請翻頁)

鮮感,更多的是融入到了大學生活的氛圍。當然沒了太多學習壓力的我對吃上也開始了一些小講究,偶爾的我會和三兩好友去三樓食堂改善一下,點個餐什麼的。但是節儉依舊是當時比較注重的事,身邊的同學們大多也都是很節儉的,這也是我們宿舍的好風氣。記得當時三樓餐廳在冬季推出了燃料小鍋仔,就是那種一個小鍋下面架上支架,支架里點燃的固體酒精燃料給鍋仔一直加溫,一般都是兩三個人一個鍋,我們特別喜歡吃那個,冬季里吃那個很暖和,還有就是有趣,餐前準備一些在宿舍摘洗乾淨的蔬菜,備上礦泉水和速食麵,帶鍋滾水開撈起一些后便開始往裡加料,隨時查看鍋底的酒精狀況,固體酒精的燃燒時間是有限的,得趕在火滅之前給鍋里的東西煮熟了,一般都沒有偏差,這樣一來主食都不用要了,還吃的特美。當然這不被認為是件光彩的事,心虛的我們會坐在餐廳的角落或是沒人的卡座這麼干,現在想起來也是回味無窮,等年級大的時候再和同學們說起這事兒就又是另一種風景。

大學的六個食堂雖然各有特色,但卻出現了神奇一致的一種餐品...三角餅,和高中食堂里賣的三角餅一樣,一個大餅切成好幾塊兒,披薩的形狀麵餅的味道。我喜歡用三角餅卷烤腸,高中時候研究出來的,烤腸放在中間,有辣椒粉了就撒點兒,三角餅包裹烤腸卷的緊實一些,一口下去咬不到烤腸,因為三角餅的大尾巴寬度比烤腸要長,第二口就差不多了,緊實的麵餅混合烤腸的味道非常的好,再咬一口就該換頭咬了,因為另一頭的麵餅還空著一部分呢,不想啃到最後留下麵餅的記憶,待兩頭的空心麵餅都啃完了最後一口麵餅加烤腸的口感便可以多回味一下。三角餅的吃法和三角餅的普及曾經拿到宿舍里相互討論過,大家竟神奇的說自己中學時代的食堂中都有這種餅,也分享了各種吃的方式。

當高中時候在學校食堂的偶爾就餐變成大學時候在學校食堂的一日三餐,不由心中偶爾也會有對食堂食物的不滿,有時候去校門口小餐廳改善,有時候跟宿舍同學一起在宿舍泡麵。多年之後再次回想起來竟又有了初到食堂的新鮮,放學鈴聲后的思念。那不僅是一種味道的記憶,還有一種時光的情懷。計劃著安排個時間喊上有空的同學再回學校走走,在學校餐廳吃上一頓,不知道小鍋仔還有沒有了,不過我想那神奇的三角餅肯定會在,那就再卷個烤腸啃一啃。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少年糖的短文隨筆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少年糖的短文隨筆
上一章下一章

那些年我吃過的學校食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