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制瓷

第69章 制瓷

紀衡約很快帶着制瓷的匠人回來了。

這些制瓷的匠人都是蘭界縣的人。

在這個交通不便利,商業不發達的時代,技術的傳承大多依靠師徒模式。

制瓷也是如此,從邑淶郡有了第一代制瓷人開始,這種技術就從未傳出過蘭界縣。

更確切地說,從未傳出過蘭界縣寧口鎮。

紀衡約把制瓷的人帶了過來,也帶了他們製造出的瓷器過來。

這都是鄉野瓷器,手藝非常一般,並不算勻凈透亮,也上不得貴人的桌上。

郁徵把玩片刻,還摸到了幾個疙瘩。

郁徵問:「你們燒瓷,用的土從哪來?」

匠人們看看我,我看看你,顯得非常緊張。

其中一人站出來說道:「回郡王老爺,我們從山上挖的土。」

郁徵問:「那些土可要淘洗?」

匠人:「要,要的,淘洗過後,製成泥坯,陰乾存放,待用時,再取泥坯用。」

郁徵:「也就是說,你們從山上淘到的土都比較粗?」

匠人:「正是。」

郁徵問他們要他們從山上挖到的土看。

侍衛們早有準備,很快搬了幾筐土進來,從粗糙的山泥到淘洗過後的土坯,都擺放在郁徵面前。

郁徵仔細看過,這些泥土比較糙,捏起來顆粒感很明顯,怪不得燒出來的瓷器有鼓泡。

郁徵看過泥土之後,對侍衛們道:「把府里存着的泥土搬出來給大家看看。」

侍衛們二話不說,把提前準備好的泥土搬到匠人們面前。

匠人們有些緊張,不過還是很快被這些泥土吸引住了目光。

他們小心地看着郁徵,想上手摸這些泥土,又不太敢。

郁徵做了個邀請的手勢,說道:「大夥儘管查看。」

匠人們拜謝過後才走過去,伸手去捻那些泥土,他們將泥土放在手中捻碎,又仔細觀察。

還有人仔細嗅聞,若不是當着郁徵的面,他們甚至想舔一舔。

那位大膽的匠人說道:「這土可真好,又白又細,仿若麵粉。」

郁徵笑:「用這些泥土做瓷器會如何?」

「回郡王老爺,我們從未見過這麼好的陶瓷土,草民敢說,若用這樣的陶瓷土作瓷器,一定能做出十分精美的瓷器!」

「我請大家過來,就是想請大家用這樣的泥土作瓷器,既然如此,你們不妨留在王府里,試着將這批瓷器燒出來。」

「草民等定不負郡王老爺所託!」

郁徵不僅給那些陶瓷匠人們準備了篩好的泥土,還給他們準備了各種各樣的金屬粉末。

哪怕對燒制瓷器不太熟悉,郁徵也知道想要把瓷器燒好,關鍵在於各種釉彩。

這個時代,匠人的地位還不如農民,能得到在王府里燒制瓷器的工作,這些陶瓷匠都覺得非常自豪,沒有任何人有異議。

當然,真正不願意來的人,紀衡約在選拔的時候已經將他們篩掉了,那些身家不夠清白的人也被篩掉了。

能留在這裏的都是家世清白,關係深厚的本地人,若是出了什麼問題也能及時找他們家人。

紀衡約跟着郁徵一年多,對手上的事越發遊刃有餘。

燒制瓷器需要一定的時間,光是這些瓷泥陰乾制坯上釉等步驟就需要兩個月,郁徵也沒有很着急。

他現在的重心放在青糧糧草上。

今年春天的時候,他們把一批青糧糧草種子送到了民間,由百姓種植。

在百姓種植的過程中,他們也沒少出去巡視,每次的巡視結果都顯示這些青糧糧草長得非常好,會有一個大豐收。

現在到檢驗這些青糧糧草究竟種得好不好的時候了。

郡王府的侍衛將各種青糧糧草收回來,也按品質不同,給百姓不同的價格。

大部分百姓都表示滿意,非常爽快地將青糧糧草賣回了郡王府。

郁徵讓人把糧草運回來,親自查驗。

最後發現一大堆青糧糧草中,沒有任何一家種出來的青糧糧草能比得上郡王府出產的糧草。

但是這些糧草比普通的糧草要好,牲畜吃了不容易生病。

除此之外,青糧糧草的口感也好,牲畜愛吃,吃得很歡。

伯楹看郁徵在糧草邊上轉來轉去,小心問道:「殿下,明年還讓百姓種青糧糧草么?」

郁徵:「種。怎麼不種?」

「那,這些糧草是不是已經淪為了凡草?」

「比凡草還是要好一些。它們好吃,養出來的牲畜也肥壯,還有淡淡的靈氣。」

郁徵並不覺得這輪實驗有多失敗,他看着這些收回來的青糧糧草,忽然對伯楹說道:「我記得縣裏還有造紙大戶?」

伯楹點頭:「造紙不難,每個縣都有造紙的人,殿下為何問這個?」

「想起符紙的事,下面的縣城中可有人能夠製作出合格的符紙?」

伯楹還真不知道,他不會術法,平日並不接觸相關消息。

他微微張開了嘴,努力回憶,還是什麼都想不起來。

郁徵看他這樣笑了笑:「術業有專攻,這事我得問胡兄才是。」

胡心姝很快過來了,說道:「我們縣裏沒有能夠製作符紙的人,符紙都很貴,一般都從幾大造紙名都中傳出來。」

郁徵問:「製作符紙很難么?」

胡心姝:「說難也不難,不過要求符紙上有靈氣,還能承受住靈氣,殿下問這個是想造符紙么?」

「試試。」郁徵道,「你來瞧這批新收上來的青糧糧草,有沒有覺得它們中的靈氣還成?」

「我瞧瞧。」

想製作出符紙並不容易,胡心姝非常謹慎。

他再三查驗過青糧糧草方道:「這些青糧糧草中含有的靈氣雖然還行,但並不如我們府中自己出產的糧草。」

郁徵點頭:「是不如。可我們府中自己出產的糧草也少,若是全用來造紙,估計也造不出幾張。這些青糧糧草卻不一樣,若能將造紙業發展起來,要多少有多少。」

邑淶郡也算是人口大縣,尤其是農業大縣,這裏的人們沒有什麼別的營生,都在種田。

若青糧糧草能用來造紙,價格肯定比現在要高,百姓想賣出這種糧草也相對比較容易。

最重要的是,青糧糧草想往外運並不好運,尤其在這個生產力不發達的時代。

若把它們弄成了紙張,再要想運出去就不難運了。

到時候符紙運出去,百姓也能多些謀生的手段。

郁徵有了這個想法,讓底下人開始試驗。

造紙比制瓷簡單得多,大概也就是那幾個步驟,侍衛們下去找人略學一學就學會了。

郁徵閑着無事,親自帶人開始造紙。

現在天氣已經漸漸轉涼,這對他們的造紙比較有利,最起碼在漚糧草的時候沒那麼容易腐爛,氣味也沒那麼難聞。

造紙的過程也比制瓷要簡單許多,尤其他們這裏人力足,很多像搗漿之類的步驟,可以通過加大人力的投入而縮短製作進程。

耗時半個月,他們製作了第一批由青糧糧草為原料的符紙。

紙上果然有淡淡的靈力,不過靈力不明顯。

這些符紙看着發黃,與一般的草紙沒什麼兩樣。

郁徵邀請各大朋友過來府中查看,熊貓和竹夫子他們都表示,這種符紙沒辦法製作成高深的符籙,賣不上什麼價格。

竹夫子道:「這樣一刀紙,想賣一兩銀子都比較難,市面上的符紙起碼可以賣到二兩銀子以上。」

竹夫子也就仗着和郁徵關係比較好,平常又心直口快,習慣直接將心中所想說出來,才能這樣暢所欲言。

說完話有些擔心郁徵會生氣,他還特地看了一下郁徵的臉色。

誰知郁徵不怒反喜,笑道:「這樣的紙張一刀能賣出一兩銀子已經很好,我先前還想着,這樣一刀紙能否賣到七百文。」

竹夫子:「也不一定能賣到一兩,可能比一兩還要少。」

郁徵笑:「哪怕能賣到八百文錢也足夠,這樣一刀紙張成本頂多四百文,這裏面還包含了人工。」

製作紙張,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工,因為裏頭有許多步驟需要人力。

若是將這件事放到後世,郁徵還會擔心人工的價格高,這裏多得是想賣力氣,卻沒賣力氣的路子的百姓。

人工成本對他們來說還可以再壓一壓。

儘管現在郁徵將人工足額地算了進去,他們製作紙張也比光賣糧草要划算得多。

郁徵道:「既然大家都覺得這紙張有用,我便叫他們多做一些,等做好後送一些給大家試着用一用。」

他願意把紙張免費送給眾人使用,眾人自然高興。

竹夫子還道:「邑淶書院中,有許多窮學生沒有足夠的紙張用,殿下這種符紙紙張製作了出來,可以賣去他們那邊。」

郁徵:「還早,這只是第一代,往後可能有第二代,第三代紙張也會變得更加精緻,不像現在這樣簡單。」

熊和寫道:殿下這紙張現在不往外賣?

郁徵點頭:「等製作好了再賣,起碼等明年再說,不急。」

竹夫子沒想到他會這麼說,有些猶豫地看了他一眼。

看完郡王府的紙張,大家紛紛告辭離去。

竹夫子卻留了下來,私下跟郁徵說道:「我們竹子一族,也有不少人做紙,若想保留原料中的靈力,還需要某些特殊的技法。」

郁徵沒想到他會主動說起這個,坐直了身子,對竹夫子拱了拱手,正色道:「夫子若是有什麼想法,還請教我們。」

竹夫子搖頭:「我很早就下山來人類的書院中求學,已經不會家族中那種製作方法,殿下若想要我寫封信,寄回族內請他們幫忙。」

郁徵好奇:「夫子的家族在何處?家族中的人多麼?」

竹夫子臉上露出些笑意:「不多,我們這些植物想要成為精怪都比較難,正是因為人少,族內也比較團結,殿下想請他們,我直接叫他們便是,不必扯皮。」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穿成皇子種田基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穿成皇子種田基建
上一章下一章

第69章 制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