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章 世界觀設定與故事大綱

第0.0章 世界觀設定與故事大綱

第一部分:本書的三個重要設定貫穿了全書的內容。

第一個重要設定是三個文明等級的劃分:宇宙級(黃金種族)、星際級(白銀種族)和星球級(黑鐵種族,典型例子就是現在的地球文明)。

從有人類這樣的高級生命以來,宇宙文明始終遵循着毀滅->重生->再毀滅這樣的循環發展路線而變化,即使是最高等的宇宙級文明也無法逃脫這樣的噩運。於是,從地球出去的某黃金種族便以地球為實驗田,展開了長達數萬年的文明實驗。

他們不斷改變條件,試圖找出一個奇點來打破那個無限循環。

比他們稍稍低等的黃金種族、白銀種族和黑鐵種族全都成為實驗體。

而各個種族,也在各自的能力範圍內展開更細緻深入的實驗。對地球上的黑鐵種族而言,富貴者的目標是使個體能力變強並得到無限的生命,對大局觀比較強的人而言,則是使整體利益得到保證。這樣的矛盾,實際上也是之前各個種族最終毀滅的根本原因。

在當前地球文明之前,大致相當於亞特蘭蒂斯時代,地球上曾經出現過一個白銀種族,一部分人不斷強化個體而得到了超人的能力(異能),並自稱為神,一部分人強調整體能力並製造出大機械人和大戰艦,依然自稱是人族。人神大戰爆發,毀滅了一個文明時代。

但在黃金種族的干預下,一部分的神在一萬年後復活了。而地區之外的白銀種族也陸續潛入地球,企圖找出黃金種族留下的秘密並使自身文明提升到黃金級的水平。

在這一黑鐵文明時代,另一個宇宙的地球(稱為里球)與這邊的地球出現了平行共存的現象,即一部分人可以魂穿過去(這裏有嚴密的科學設定和論證,詳見正文)。於是出現了地球上有科技文明,里球上有異能文明,一部分穿越者則能同時在兩個世界裏體驗不同文明發展的情況。

這個設定是宏觀上的設定,使全書的故事背景更為宏大壯觀。

第二個重要設定就是魂穿,也即類似於數傳電台的工作原理,把某些人的部分記憶傳遞到另一個世界,而另一個世界的對等體的記憶也反傳過來,於是一個人有了雙份的記憶,時間一長,就像同時活在兩個世界一樣。也即實現了另類的穿越。

在嚴格的科學考證下,以當前的地球科技是無法實現身體的穿越的,即使只是一個細胞的穿越,也要消耗幾何級的能量,更別說一個完整的人的穿越了。也就是,當前絕大部分的穿越類故事都是不科學的。ps:這裏沒有否認穿越的文藝意義,但作為科幻小說,那樣的穿越確實不應該出現。

男主就是少數的能實現魂穿的人。於是,他和另一個世界的男主便成了兩位一體的絕對主角。全書就是圍繞着他們「兩個」在地球和里球的不同經歷展開的。實際上還有一個「主角」,情況有點複雜,後文再去解釋。

第三個重要設定是以科學的觀點來同意解釋所有的魔法現象和異能現象。雖然本書會寫到很多異能現象和魔法現象,但最後都能用科學的觀點來展開解釋。

第二部分:本書的異能體系

1.修鍊體系。

這是一本講述如何修鍊的筆下文學。

修鍊的等級劃分:凡人->超人->偽神->真神->完人。

對應於三個文明等級:初等文明的星球級(凡人和超人),中等文明的星際級(偽神和真神),高等文明的宇宙級(完人)。

人體是宇宙中最完美的機械,也是最完美的生命載體。

修鍊的目的,是使個體變得更加強大(異能->神通),更加長壽(難老->永生)。

修鍊的三個方向:物質方向(食物、裝備等),能量方向(靈力、神力等),信息方向(人格、靈魂等)。

2.異能體系。

0)本書試圖以「合理」的觀點來統一所有的非現實因素。

1)修鍊的主要對象就是異能。到了神的階段,變成神通。

2)可以通過當前的科技手段,一定程度上模擬出某些異能(如懸空、洗腦等)。

3)目前地球人類文明是以高等機械技術(如電腦)為主要特徵的星球級低等文明,但已經有向中等文明突破的跡象。從國家的角度考慮,優先發展的,還是機械文明,但,一部分頂級的富豪貴人,從私利出發,偏向於研究精神文明,即異能。

人類文明發展到更高階段,即中等文明階段,就會出現兩個分支,一種是以重機械(如高達和星際艦隊)和超電腦(如非常接近人類智慧的人工智能)為典型特徵的超級機械文明,另一種是以異能和微生物科技為典型特徵的超級精神文明。

單從建設和破壞的角度來講,都是超級機械文明佔優,而單從個人生活的便利性方面,卻是超級精神文明佔優。再然後,再發展下去,以超級精神文明為主體而融合了超級機械文明(如智能程序)的超特級精神文明,會一統天下。

4)本書主要涉及兩個世界:地球和里球。地球是典型的機械文明世界,而里球是典型的異能文明世界。兩個世界的共同點,就是都曾有過中等文明,但在大戰中徹底毀滅了。其中里球上的毀滅程度更為嚴重,妖獸,而非人類,成為了世界的主宰者。

但,一種特殊的異能現象,即穿越,實現了兩個世界之間的文明互動。里球人可以獲取地球人的機械文明科技,而地球人可以獲取里球人的異能文明秘術。

再典型一點,就是,兩個世界的人都可以從遠古文明遺跡中獲取中等文明的遺產。

另外還有一個雙月世界,是一個感覺度非常真實的虛擬世界。

5)列舉一下開篇部分中出現的異能。

1變身。如通過瞬變基因使指甲瞬間變長變利,當小刀來用。

2懸空。通過風之精靈(或稱為元素,或稱為異菌),使空氣中出現氣泡一樣的物體,以承受人體的重量。可以類比到水螅在水上行走時的情形。

3加速。使人體細胞高度活化,使感覺靈敏度提升n倍,變相延長時間,如,一秒鐘可以當十分鐘來花,這樣,就能做出更精確更複雜的動作,甚至可以躲避子彈。

4穿越。地球與異世界中的不同兩人,互換記憶,隨着時間推移,記憶逐漸融合,兩個人都有着對方的記憶,看起來,就像你穿越過來,我穿越過去那樣。

5讀心術。被術者的腦電波被術者接收並破解,還原出被術者的某些記憶片段。但,因為信息量過於龐大、需要消耗術者大量體力等原因,不能隨意讀取任何一人的意識,而只能在特殊情況下(如被術者向術者敞開心靈;再如,被術者情緒激動,光看外表就能知道他在大概想什麼),有限度地捕獲某些特徵信息,再輔以必須的推理等手段,才能完全破解捕獲的信息。

6心靈感應。實際上是雙向讀心術。

7重生或轉生。把記憶轉移到其他生物身上,然後逐漸融合寄主的身體和記憶,重新獲得獨立的人格。

6)異能的分類。

1感官系。即眼睛、鼻子等感覺器官,進一步提升靈敏度,更好地從外界獲取觀測數據。如,透視、千里眼、順風耳、思感(捕捉對方的精神波動,從而知道對方的位置、動向等)、預知(綜合計算各種資料,推斷對方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的行為)。分為感知靈覺和控制靈覺,感知靈覺屬於測量部分,控制靈覺屬於控制部分。控制靈覺必須基於感知靈覺才能產生作用,控制靈覺可以提高動作的精確度、敏捷度等。其他異能都以感官系異能為基礎。

2體術系。即與肉身相關的異能。如力大無窮、身輕如燕等。變身也屬於體術系,念力也屬於體術系(實際上是,使細胞迅速繁殖,形成肉眼看不見的「念絲」,而像有了無形的手臂一樣,「隔空」搬動物體。)幾乎所有武術、鬥氣相關因素,都可以歸為體術系的範疇。

3具現系。通過異菌(傳統的魔法術語叫「元素」或「精靈」),形成各種「場」,產生風、火、水等自然物體或自然現象。傳統的魔法因素,基本都可以歸於這個範疇。

4操控系。對某種事物具有強烈的感覺,比一般人更容易與該事物形成接受與被接受的關係。如控蛇、控植物等。對書法、刀槍、機械人等的痴迷和造詣,也可以歸為這個範疇。

7)異能的等級。

1表演級。對應於凡人的修鍊等級。

只能逗小孩子玩,而沒有任何實用價值。當然,去電視台做些表演,賺點外快,是可以的。現實生活中,所謂的異能,也就指這樣的級別,即,「很努力地使一把鑰匙彎曲」等。

2競技級。對應於超人的修鍊等級。

有一定的實用性,但還不能用於戰鬥。如,能使指甲瞬間變長,但還沒到能把人體割出血的地步。又如,使動作敏捷度提升10%,原本跑100米需要11秒,現在只要9.9秒,等。在加了規則限制的競技中,可以進一步凸顯異能的效果。

3戰鬥級。對應於偽神的修鍊等級。

具有一定的殺傷力和破壞力。如,躲避子彈,發出衝擊波等。

4毀滅級。對應於真神的修鍊等級。

相當於核彈,可以徹底毀滅一座城市。用魔法術語來講,就是禁咒級別。

3.對異能的「科學解釋」。以傳統的魔法理論做類比。

核心內容是基因變異,特別是瞬間發生的基因變異。基因一般是比較穩定的,即使發生變異,也需要很長的時間,如幾年(癌症),幾百年(雜交),發生的概率相對較低(如返祖現象、陰陽人等,雖然現實存在,但很少)。通常,基因變異,也不那麼容易被人工控制。但,如果能在短時間內通過意識來控制基因變異,就能產生奇特的行為。舉例解釋:感官系異能,如果視覺細胞發生某些變化,如,產生類似於鷹眼的組織,那麼,人就可以提高8倍以上的視覺解像度,從而更清晰地分辨幾百米甚至幾千米外的事物。

必要條件是執行機構和能量。

魔法術語叫元素和魔力。我們可以假設有一種特殊的細菌(實際上是一種被病毒寄生了的細菌),如某種「火元素」,當它吸收了一些魔力之後,它可以產生火現象,於是有了「火系魔法」。在魔法師要生火的時候,他的手細胞發生基因變異,可以不被火燒傷。

魔力是一種生命能量。它有三種來源。

一是從食物變成體力,再通過冥想轉化而來。

二是通過吞噬作用,由其他物質直接轉化而來。

三是通過冥想,直接吸收空氣中自然存在的魔力。

魔力平時保存在被異菌同化后的某些體細胞內。魔力沒有屬性之分,就是一種統一的生命能量,被不同「元素」吸收之後,才產生不同的「魔法作用」。

4.靈力、天賦與異能

在里球,靈力統一由靈力水晶進行評測,一般分為十級。

數量大但純度低(如消化能力強,如多吃),靈力值可能只有五級,數量少但純度高(如吃了珍貴的靈藥),也可能有五級。

天賦就是異能的雛形,代表人以後的發展潛力。異能就是天賦發展的結果。

一般而言,每個人都會同時具有一種以上的天賦,這些天賦剛出現的時候,就稱為天賦覺醒。覺醒了天賦,才能開始正式修鍊靈力,獲得異能。但人一出生,都會有一定的靈力。

一開始靈力就很高的人,往往天賦更高,從而能獲取更高的異能。

覺醒可以分為一次覺醒、多次覺醒、半覺醒和完全覺醒等。

5.異能體系的平衡性

一般情況下,異能必須依附於傳統的戰鬥因素,如武器、拳腳等。

異能應該作為大招發出,而不能持續不斷地使用(因為很耗體能)。

異能用於打鬥時,不是單純按等級分輸贏,而應該由其他因素產生不同的變化。這些因素有:地形(如空對地,暗對明等)、策略(如,先消耗對方靈力,再重點反擊)等。

例如,一天只能讀取一兩分鐘的記憶,過了,身體受不了,免疫系統會自動切斷異能行為,以保護身體安全。

又如,一個超級武神,在使用了幾次大招之後,沒有了體力,那麼,一個小孩子可以用手槍,輕而易舉地把他殺死。

再如,拳神毫髮無傷,但普通士兵騎着妖鶴,就能在空中使用弓箭來打傷他。

具體的平衡性把握和戲劇性展開,只能在具體內容中體現出來,此處不多贅述。

第三部分:關於異世界

1.關於人類文明

在里世界,很多年前也有過高度發展的文明,只是,發生了滅世戰爭,文明大倒退。然後,從廢墟里鑽出來的遺民們,從頭開始,慢慢發展(到封建時代,應該是機械文明階段,即沒有計算機這些東西),然後呢,暗黑文明(即之前的高級文明)和異界文明(由各種各樣的穿越者帶過來)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這個世界的文明等級(如出現手槍啊,玻璃啦,等等)。

由基因變異(滅世戰爭嘛,有核輻射啦什麼的很正常),產生了妖族和妖獸。妖族由人類分化出去,妖獸從野獸分化出去。

滅世戰爭影響到的,除了社會環境,還有自然環境。人類只能據守在很小的地盤裏,到處都是沙漠、沼澤這樣的惡劣環境,在森林和草原這些比較適合居住的地方,還有兇猛而又危險的妖獸。也就是,人類除了內鬥,還得跟天斗,跟地斗。

人類處於半封建半奴隸時代,核心地區是幾個以都城為中心的城市圈,再往外是各個藩鎮(以主城為中心的小型城市圈),然後才是村寨。

妖族雖然單體力量強大,但繁殖能力低下,只能依附於人類而存在。即,族長以藩王身份坐鎮一方,族民主要聚居在某一小片區域。

這個世界,東大陸的語言文字,跟地球里的漢語很相似,可以這樣認為,很多的穿越者,都來自於中國。在漫長的歲月里,逐漸把這個地方的文化習慣給改變過來了。同理,東大陸的各種生活習性,也與現實世界裏的中國社會元素很類似。如和尚、道士,也應該有。

西大陸的情況,也很類似。

由於生存環境比較惡劣,相對而言,更為崇尚武力,弱者地位更加低下。

2.關於大陸大洋

整體地形地貌與地球類似。與中國對應的地區為東大陸,與中亞和西亞對應的是中大陸,與歐洲對應的是北大陸,與非洲對應的是南大陸,只是要做個旋轉,即把「好望角」拉到「印度洋」這邊來。與美洲對應的是新大陸,「北美洲」是新北大陸,「中美洲」是新中大陸,「南美洲」是新南大陸,只是也要做個旋轉,即把「合恩角」拉到「東海」附近。

在東大陸上有七個國家:北胡(對應「蒙古草原」)、西蠻(對應「青藏高原」),中唐(對應「西北地區」),南越(對應「西南地區」),東漢(對應「華北地區」),東晉(對應「華中地區」),東吳(對應「華南地區」)。其中以東吳為主要舞台。

大洋有四個:東大洋、西大洋、南大洋和北大洋。具體請參照世界地理教材。

3.關於妖族

妖族由人類基因變異而來,分為羽族(參照物:天使)、尾族(參照物:獸人)和鱗族(參照物:蛇人)。羽族隨着年齡增長羽毛會變色(紅->黃->藍->白->黑),尾族隨着年齡增長尾數會增多(1尾->2尾-3尾->…->9尾。呵呵,參照物:火影忍者里的尾獸),鱗族隨着年齡增長,覆蓋體表的鱗片會逐漸增多(四肢->軀幹->臉部)。妖族壽命都很長,平均為人類的1.5倍,一般年齡越大,戰鬥力越強(垂死者除外)。妖族生殖能力極低,數量遠比人類少(全世界大概只有幾萬人),只能依附於人類。因其戰鬥力強,整個種族都受到貴族待遇,一般舉族居住於某座大城,族長以藩王身份就任城主。

妖族與人族的混血兒,就是半妖。半妖具有某些妖族的特徵(如長翅膀、長尾巴、長鱗片等),但壽命與人類相當。一般不具有繁殖能力(也有例外,但很少)。戰鬥力比人類強,比妖族弱。半妖地位都很低。半妖出生的概率很低,全世界也就幾百個。

一般情況下,妖族與人類不通婚。半妖的出現,往往是妖族男主人與人類女奴結合的產物。為了籠絡妖族,各國君主都會賜予妖族很多東西,其中不乏美貌女子。

妖族為了鞏固與人類統治者的關係,也常會把族中的美貌女子進貢給他們。

4.妖獸、魔獸、野獸與家獸

家獸(禽)、野獸(禽)的定義與現實世界完全一致。

妖獸由野獸基因變異而來,但比野獸強大,如能控火、控電等。

長相與野獸類似,所以,稱呼一般是妖虎、妖狐等。

魔獸與妖獸同義,但一個是東方叫法(妖獸),一個是西方叫法(魔獸)。

5.關於植物

變異程度比動物大。

如稻禾由草本變為木本,可以終年結果。具體書中詳細展開。

6.關於人族內部

參照地球上的現實世界。

按膚色分,有黃種人(東大陸人和新大陸土著,以及部分中大陸人)、白種人(西大陸人和新大陸移民,以及部分中大陸人)以及黑種人(南大陸人)

按生活環境分,有地表人和地底人(居住在古文明遺跡中)。

7.關於瞬變基因

里世界生物中常見的一種基因變異產物。

如,人的指甲可以在瞬間長長變利,然後當成武器來使用。

但只能局部變異(即人不能變成猴子等),不能維持太長時間(如戰鬥完畢,變異指甲就會脫落),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如,蟲子由蟲卵瞬間長大后,很快就會因透支生命而死去)。

這是一種激烈競爭中發展而來的生存策略,通過預支相當部分的生命能量來增強戰鬥能力。這個設定,是為了使各種變身變得「合理」。

第四部分:關於地球

1.基本情況

跟常識沒什麼區別。

但,為了避免麻煩,基本上不去描述國家級別的行為,大部分內容,都以虛構的小國為行動主體。或者,以已被廣泛運用的、某些虛構的特能組織來作為行動主體,如「x組」等。

2.顯族與隱族

顯族指的是普通的、隨處可見的人類。

隱族指遠古家族、神秘門派之類的成員。吸血鬼、天使、獸人等,是典型的隱族。

3.暗黑文明與暗黑科技

從遠古遺跡發掘出來的古代文明和古代科技。比當前人類文明還要先進,能被部分破解、複製或應用。

4.干涉實驗

各組織(家族、門派等),為了破解異能、暗黑科技的秘密,獲取更為真實準確的數據,選擇真人為實驗體,觀察並控制實驗體的行為,然後把相關數據導入超級計算機中進行分析,接着又把分析結果再次用於對實驗體的控制。

考慮到真實度的問題,一般只能選擇少數人作為實驗體。如大部分的異能者,都沒那麼容易被發現,不可能有哪個組織有那樣的財力物力,把所有異能者都籠絡到旗下。

5.圈養與放養

指干涉實驗的雙方,即各組織與實驗體之間的關係。如果實驗體被禁錮在狹小的區域內,如某研究設施中,失去人身自由,就稱他被「圈養」。

如果實驗體跟常人一樣來去自由,而只是被秘密監視,極少受到直接控制,那麼,就稱他被「放養」。

最初的干涉實驗都是強制的、粗暴的,對實驗體的身心造成了極大傷害,從而影響了實驗效果。漸漸地,更為人性化的「放養」干涉方式,成為主流。

更進一步,如果組織與實驗體之間簽訂了「合作」協議,進行半公開的干涉實驗,則認為實驗體處於「半放養」狀態。

6.干涉實驗的最終目的

一個是為了破解異能和暗黑科技的秘密,從而獲得強大的力量,另一個,是首領為了永生(重生、轉生),而專門對「記憶轉移衍生獨立人格」進行重點研究。

7.各組織的關係

超大型組織之間都有一定的默契,即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典型例子是,合作挖掘某些遺跡,或者,共同擁有某些實驗體等。

但某些小型組織,往往會使用極端手段來獲取某些資源。

8.人工智能

大型計算機發展的一個終點,就是具有獨立人格的智慧程序。類比:高級生命的一個主要特徵,就是具有獨立人格。異能中的轉生,實際就是把記憶轉移到寄主身上,然後在利用寄主的肉身和記憶,「滋養」那些記憶,從而生成獨立的人格。但這個人格,與寄主有一定的融合度,或者,可以認為是寄主的另一個人格。

作為替代辦法,各大佬,把自己的記憶保存到超級電腦中,然後等待能產生獨立人格的智慧程序的出現,再使自己在電腦世界裏「復活」。

但限於記憶信息的龐雜和獲取的高難度,目前只能請人以回憶錄的形式整理記憶,再轉換成電腦數據。

9.電子精靈與異度空間

電子精靈是具有高度智能的電子程序,但還沒有形成獨立人格。異度空間,是各位大佬為了讓自己在電子世界裏復活,利用超級計算機所開闢的虛擬空間。

第五部分:關於寫作方法的部分解釋

1、棋局、實驗和雙月世界。

雙月世界是一個虛擬空間,類似於一個網游平台,又或者是一台超級計算機。

現在已經確定下來,以地球和里球作為現實世界,而以雙月世界作為虛擬世界,一起構成故事發展的大背景。實際上,雙月世界是本書藏得最深的一條伏線,只有到全書完結時,才能把它的底細亮出來。

異能修鍊,是串聯情節的主線,而棋局和實驗,就是一個個場景單位,相當於網游里的副本系統吧。按照設定的修鍊體系,由凡人->超人->偽神->真神->完人,一步步走下來,會牽涉到很多勢力(如組織、國家甚至完整的文明體系),必然會出現很多交流互動情節,

以棋局和實驗的辦法,把整個故事,作為一個很大的棋局來規劃,然後,按不同線索和素材,又可以分為各種各樣的棋局和實驗。很多邏輯性問題,直接推給某個正在進行中的「棋局」或「實驗」,就能交代過去了。

這種做法,有利有弊,利就是便於情節跳變,弊就是容易引出太多太雜的線,非但不能組成網,反而把自己捆住了。

權衡利弊,我還是堅持要以棋局和實驗的方式,來敘述故事,切換場景。

一開始讀者也許還不能很快習慣過來,但,一旦習慣下來,就能自動引發他自己的推測和思考,編造作者沒有想到或沒有寫出來的故事,從而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

作者只需要按一定的邏輯關係,慢慢地「羅列」棋手、棋子和棋形的資料,以及實驗目的、實驗方法和實驗素材等,讀者就能利用他的主觀能動性來構造他自己的故事。

2、主角設定與故事編排的關係

這本書有三個主角,分別對應着三個世界。一開始,三個主角其實也等效於一個主角了,因為他們的記憶是完全共享的,你的記憶跟我的記憶,沒什麼區別。發展到最後,三個主角會逐漸「融合」成一個,成為唯一的主角。

第一個主角,是謝非凡,靈魂里有着神的記憶傳承,雖然以凡人的身份安靜地生活了18年,但,通過「穿越」異能,與第二個主角,即里球的李無雙共享生命,除了交換記憶的方式不能同步之外,基本就是同一個人,同時生活在兩個時空了。

接着,棋局展開,幾位有着異能,或與研究異能的組織相關聯的女孩子,闖進了他的生活,施加壓力激發他的潛能,使之開始進化,並逼使潛藏在他身邊的神,也就是轉生在他母親身上的遠古生命,採取行動,引導他進入神的領域,走上成神之路。

成神之路,與文明發展不無關係,甚至可以這樣理解,神就是進化了的人類。神的低級階段,是異能者,個體力量強大,但靈魂缺陷比較厲害,同時需要消耗大量的物質資源。從凡人變成異能者,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例如,地球上的靈力匱乏,只有依靠組織的強力支持,才能順利進化,如果只靠個人力量,基本無望突破,最終重歸平凡。從異能者進化到神,大部分人走的路子都是單純地消耗物質資源,並聚集巨大能量,而忽略了很關鍵的一環,即人格,或者靈魂的修鍊。

在本書中,主角要走的路,分為三個分支,每位分身,偏於某個方向。

第一分身(地球上的謝非凡)偏於能量方向,而兼顧靈魂方向,第二分身(里球的李無雙)偏於物質方向,主要是征戰天下、確立霸權。

第三分身,其實是第一主角的一個「傀儡」,肉身是別人的,人格是第一主角通過「雙月世界」遠程控制而產生的,偏於靈魂方向,以「丑、小、矮、胖、殘、廢」的角色,艱難地生存在人情冷漠、人心浮躁的底層社會,在殘酷的生存環境中鍛煉心性。

可以類比到日本著名動畫eva的「補完」,來理解主角設置的「三分身」模式。這樣寫,故事確實複雜很多,但可挖掘的思想內涵也會隨之增多。

網絡小說里,多分神、多時空的書,也不在少數,但本書走的路子,跟它們還是有點區別。不敢打出「革命」的招牌,但「嘗試創新」的心態,是很明確了的。

當前的正統文藝作品,一味強調思想性,而忽略娛樂性,而主流的yy作品,往往又偏於幻想而偏離現實、缺乏深度。作者想寫的,是既帶點啟發感悟性質,又充滿想像的東西。

從正統文藝的角度來看,本書的主題就是「生命與文明」,而從主流yy的角度來看,本書的主題就是異能修鍊。這樣的解釋,大概就能講清楚故事編排的大體思路了。

第六部分:故事提要

開篇部分,幾個女孩子闖入地球男主的世界,揭穿了他穿越者的身份,也讓其知道了生母是上代文明的女神的秘密。實際上,這些女孩子都是一個科學少女安排過來的。

她是幾位大富豪的直屬後代,深受他們的信任。他們為了延長自己的壽命,想通過一個系統來模擬真實世界的運行,並把自己的記憶保存都這個世界,然後在以後科技發展到足夠高的水平時復活過來。

他們雖然知道男主生母能復活的事實,但因懼怕對方的強大能力而不敢輕舉妄動。但在科學少女的安排下,男主被迫接受了「修鍊成神」的任務,正式捲入各種文明體系的大小棋局當中。同一時間,里球男主也開始了他的修鍊之路。

兩位男主通過不斷地修鍊不斷地成長,實力逐漸變強,並成為棋手來主宰棋局的變化。在此期間,他們贏得了多名女主的愛情。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如涉及避免涉政嫌疑等),地球方面的情節以男主統一各大勢力,暫時維持地球現狀來結束。

里球方面則是男主一統天下,成為開創一代文明體系的千古雄主。

最後,在里球男主的安排下,他們各自把身體穿越過去,跟另一個自己展開融合,形成真正的「合二為一」。

具體的故事情節圍繞着前面的各種設定來進行展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走上神壇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網游競技 走上神壇
上一章下一章

第0.0章 世界觀設定與故事大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