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序章

序章

混沌初成,天地伊始。

混沌持續之久,無法知曉。自清濁難辨,到從無至有,萬物之演化玄妙絕倫。這天地之間,本一切皆空,不知何時,便自成定法,萬物交替與輪迴更是集造物之神秀。

生命之初以難以考證,只道在人之前,便有了生命的存在,更是有強盛與人類的生物縱橫洪荒。但是卻有一點可以肯定,雖在體魄上不如那些生靈物種,但萬物靈長卻非虛言。在追尋着力量與智慧的動力之下,一代又一代人前仆後繼,更有甚者投入畢生,苦苦鑽研。算是天地之定法著述言明了。

自古以來,天地之諸般異事不斷,不管是電閃雷鳴、狂風暴雨還是天災、地害都非人力所為更非人力所能抵擋。於是,各種怪力亂神之說便欣然而起。而人最難以阻擋和理解的便是這生老病死,偏人皆愛生惡死,加上有人臆想出九幽地府之說,更添幾分恐懼,於是,追求力量便慢慢演變成追求長生…

萬物之靈長,雖被這天地限制了體魄,卻賦予了無上靈性。在這一代代驚才艷艷的才智之士的不斷探索之下,雖未能參破這長生不死,卻有了諸多修士。他們參透些許天地造化,居然可以以區區肉身藉助諸般法器、奇寶達到移山倒海,毀天滅地之威力,着實可怖。隨着力量的增長,修為高深之輩雖不能不死,卻也延年益壽,更有甚者活之數千年而不死,世人多餘智未開,便以為得道成仙,於是參修鍊道之人前仆後繼……

轉眼光陰逝,經歷了無數會元之後,天地進入了寂鋒大陸……

寂鋒大陸分為北域、龍洲、大漠、極西蠻域、爵海洋、以及東夷和漂於爵海洋以南的明祖島。其中,爵海洋因為中間隔着爵洋海溝而被分為東爵海和西爵洋。而明祖島是海外散修的生活的凈土,不知從何時起,傳言島上有宗名曰逍遙,因此,漸漸地人們都管明祖島為逍遙宗而忘記了它原本的名字。

寂鋒大陸是一個奇幻的浩土,廣袤無邊。以北域最是富饒肥沃,寂鋒之上,七成人口皆居於此。而西南龍洲屬邊荒之所,山險水惡,其中各種不知名的凶禽猛獸,惡瘴毒物更是數不勝數,見之於北域,此處民風彪悍,多蠻族夷民,茹毛飲血,更是讓它人跡罕至。

從混沌至今,亦有洪荒異種,遺留於世,壽長萬年,深藏寂鋒群山深谷,卻知者甚少,見者寥寥。

時至今日,寂鋒參修鍊道之人多無過江之鯽,數不勝數,加之天地浩大,奇人異士也是不知其數。天地有陰陽,萬物有利弊,雖然這些修士都立志修鍊,但法門卻各不相同,因此逐漸有了門派、正邪之分。更慢慢生出了門戶之見互相勾心鬥角乃至征戰殺伐,難以抑止。

世上修士大體可分為劫、玄、體三種。其中劫修士最多,他們逆天改命,與天爭。玄修者次之,他們普度眾生,信因果。體修者,崇尚煉體為上,力量為尊。在大陸成形以來,也曾出現過修鬼者,不過因為太過邪惡、殘忍為其他修士所不容,惹得群起而攻之,最後隱匿,不知所蹤。浩瀚寂鋒,修士之修鍊之法定非此三四類,其他隱世修法,待到故事中細細道來…

長生之路遙遙不知所終,所以追求力量的強大變成了長生之前的目標。

浩瀚寂鋒

(本章未完,請翻頁)

,奇離北域。

北域西連極西蠻域、大漠,南牽龍洲,西鄰爵海洋,隔洋望東夷。

北域的最中心是寂鋒大陸上最高的爵鼎峰,它的高度,至今無人知曉,古往今來有無數人想登其頂卻都不得不在最後放棄,有史記載,登爵鼎峰已知最高的高度是三萬尺,登峰之人是一位遊俠。他孑然一身游遍寂鋒安然無恙,其本事可見一斑。當他決定登爵鼎峰時萬人圍觀。甚至有人尾隨其後,不過都在最後放棄了,只能將登頂的希望寄託到遊俠身上。誰知,最後遊俠卻這般描述「登三萬尺於爵鼎,慾望其窮,奈何雲霧繚繞,難窺其頂。」此言是否可信,暫且不論,單從當日情形來看,爵鼎峰之高就可想而知。

圍繞着爵鼎峰,北域分為三一壇。三宗自北向南分別為北臨爵海洋與極峽,西接蠻域的龍氏宗及;西連極西林壁,西南緊連着亡靈谷與域外神跡的玄宗;和北頂爵鼎峰,南掛始林的天氏宗及。而一壇就便是遊俠的聖土兵壇。兵壇往東是遊俠們心目中聖土之中的聖地——點將台。

三宗一壇圍繞爵鼎峰相互接壤,數千年不變的格局。

兵壇是北域遊俠的集中之地,這裏聚集著形形色色的遊俠。稱之為遊俠,是因為這裏的人大多都是難以走上修鍊之道的失意之人。之初,這裏並不叫兵壇,只是北域上的自由之地,不管來自何方,只要願意都可以在這裏立足,另外三宗都在這裏有自己的部署和根據點。

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塊自由之地慢慢變得繁華,甚至很多散修都會到這裏隱居修行。正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江湖。這裏的利益隨着人口的增長,也變得重要起來,所以三宗之人便在這片原本自由的土地上開始了區域的搶奪,以將本宗的利益最大化。

而這裏本就是修鍊失意之人居多,在三宗修士面前基本沒有抵抗力。正應了那句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三宗的區域劃分慢慢清晰之後,這裏的人也慢慢地變成了三個陣營。如果沒有利益衝突,大家尚且和平相處,可是一旦起了兵戈之爭,便使得這裏風聲鶴唳,草木皆兵,自由之風蕩然無存。

就這麼被壓抑了幾百年之後,兵壇迎來了徹底地顛覆。

顛覆要從兵壇的遊俠之祖林驚玄開始說起。

這林驚玄本是打破腦袋想要成為修士的普通修童,奈何天生資質短缺,無論如何都過不了宗及的入門考核,輾轉三大宗及都去試過,每個宗及的入門法門都修鍊過,都以失敗告終,心灰意冷之下來到了這自由之地。當時的兵壇還是無名之地,各路失意之人都選擇來這裏了此殘生。

林驚玄在無比失落之下來到兵壇后不久,三大宗及的爭奪便開始了,他本是隨波逐流的一員。卻在無意之間,很狗血的救下了一個另外宗及勢力範圍苟延殘喘的老人,在無可奈何又盡心儘力的照顧了一段時間后,老人給了他一本殘本,裏面記載的是不知何時也不知何人手撰的煉體之術。這在北域實屬稀少,北域自有史記載以來,煉體之人少之又少,且都是名不見經傳的人物,因為煉體之術講究體質,若要小成需要很久的歲月,若想大成…至今無人大成,或者說,沒有人知道煉體大成是何境界。

誰曾想,這竟然給林驚玄打開了一扇不一樣的大門,他在心灰意冷之下,開始照着殘本進行煉體。

(本章未完,請翻頁)

在修道路上沒有資質的林驚玄在煉體的悟性卻是異於常人。

在這個兵戈與隱修並存的地方,林驚玄通過自己的努力,三十年小成,五十年就到了前人不曾到達的煉體之境。

一百年後,又一次宗及爭鬥之時,煉體有所成就的林驚玄決定不再沉默,以一人之力,力敵三宗,力挽狂瀾將三宗之爭化為無形。

至此,林驚玄的名聲,響徹這片無名之地。可惜,林驚玄非野心勃勃之人,當初竭力想成修士也只是想要體驗修士飛天遁地的快感,在自知與修道無緣之後便絕了這個念頭。而在他聲名大噪之後,雖有人勸其開派立宗,卻被他拒絕了。好在他也不是小器之輩,將自己煉體以來的煉法和心得傳給那些修鍊失意的人。於是煉體之術便在這塊無名之地站穩了腳跟。不久之後,原本與修道無緣的人們在熟知了煉體這條新道路后,紛紛進行煉體,竟慢慢形成了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還有了自己的稱呼——武者。

然而,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在武者這股力量漸漸成型以後,三大宗及才開始意識到,這塊被壓制了幾百年的土地可能要脫離控制。於是三大宗及竟破天荒的停戰,然後三宗掌宗坐下來商議,決定合三宗之力,將武者壓制下去,好繼續三宗在這片土地上幾百年的控制。

可是,為時已晚。在數百年壓迫之下的這群武者在面對三宗的合力壓制下竟出奇的團結,將所有力量擰成一股繩。

林驚玄在兵壇沿海之地——點將台,登高一呼,三大宗及的最後一戰被武者硬生生打散。最後,三宗的勢力便被驅趕出這塊無名之地。

三大宗及退出以後,無名之地變成了一個權利及利益真空地帶。林驚玄與幾位實力強勁的武者代表商議之後,決定武者們對這塊土地進行管理。於是,他們將這塊土地命名成為現在的名字——兵壇。同時,他們也明白,在權力和利益真空的情況下,如果沒有管理者,用不了多久,依舊會淪落回宗及割據的狀態。於是,在徵集了絕大部分武者的統一意見之後,他們在兵壇成立了到至今歷史悠久的組織——武者盟,並將總部落在了現在的天涯城內。而點將台因為可以說得上是兵壇的歷史轉折點發生之地,也被譽為了武者聖地。

至此,兵壇的歷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武者盟成立不久,武者們便開始了自己的營生,向北域各處遊歷行俠義之舉,有的人也成為了雇傭性質的武者,也有的人放眼寂鋒讓武者之名響徹寂鋒。總之,武者們本是北域乃至寂鋒各地彙集於此,又重新從兵壇走向了寂鋒各處!而兵壇一位流浪詩人覺得武者這個稱呼過於簡單粗魯,於是通過不懈努力,終於向武者盟的管理層給出了建議,正式將武者這個稱呼更名為遊俠,取遊歷天下之俠士之意,武者盟更名——遊俠盟!

歷史紅塵滾滾,幾千年的歲月流過,兵壇從無名之地成為舉世聞名之地,遊俠之名響徹寂鋒。而天涯城也在兵壇重新開始指后變得繁華異常,隱隱有了北域第一城的風采。各路奇人異士、流浪散人、販夫走卒都將這裏當成了好去處,更是讓天涯城熱鬧非凡。《寂鋒·兵壇》載:兵壇有城名天涯,其繁華,燈火不見闌珊。

諸位看官,且就從這兵壇,開始這個故事…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夢回九天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夢回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