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六 樂以民之樂 憂以民之憂 雲明慎

番外六 樂以民之樂 憂以民之憂 雲明慎

雲明慎開始在太學讀書一段時間之後終於意識到了自己這一家子和書中的各種皇族好像都不太一樣——完全不一樣。

他和他的十一個兄弟都在同一個月出生這件事就足夠讓這個小皇子不解。

而在他去太學之前他幾乎從來沒有見過自己的父親,只有年宴、萬壽節、中秋節和太后壽辰這種皇宮中眾人要聚在一起開宴會的日子他能遠遠看上皇帝一眼。

母妃說是這是因為做皇帝要對天下負責,他的父親太忙了沒有時間到後宮里來看他和他母妃,但是陛下還是記掛着他們的,因為每個月都會有賞賜被分發到永康宮中來。

母妃說他要體諒他的父皇,因為大漢的國土實在是太過廣闊,要處理的事務實在是太多了。

雲明慎認認真真仔仔細細地記住了程淑妃的話,因為他的父皇確實從來沒有在後宮出現過。不只是他,他的兄弟們也同他一模一樣,幾乎一年都見不到父皇幾次。

然後他們五歲開蒙,並被皇帝強行要求習武,他的很多兄弟每日都在哭,因為習武太苦了。雲明慎最後還是撐了下來,因為公孫先生和母妃都說這是皇帝給他們的能護住自己的命的最有用的法子。

他們是大漢的皇子,享著平常人根本難以想像的榮華富貴,就面臨着普通人一輩子都不會接觸到的兇險和殺機。這一生,總可能有那麼一些時間他們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不過雲明慎發現在教了他們一段時間之後,公孫先生總是有些惋惜,他後來說他們這十二個皇子沒有一個承襲了當今天子在武學上的天賦。

說到武學,更讓雲明慎疑惑的是他一直都沒有見到中宮皇后。他的嫡母。那位極為傳奇的風家最後一人。

宮中所有人都說她已經在大漢的西疆戰死了,唯有他的父皇不肯承認這一點。他空懸著后位,不肯立新后,因為沒有人找到皇后的屍身。

雲明慎問他的母妃為什麼大漢的皇後會戰死在邊疆,他一直都記得那時候母妃面上的敬意和那一點點不太明顯的羨慕之情。

她說那是因為皇后是大漢的風家將,縱然她是女兒身,但也毅然決然自願奔赴了戰場。風氏一族譽滿天下,是因為他們代代忠良,每一人都曾拚死守國門。

她說他這一生都一定要敬重皇后,敬重大漢的雲凰大將軍。

皇后和陛下這一雙帝后都在為了大漢夙興夜寐,他們為了這個國家犧牲了屬於自己的太多的東西。

雲明慎後來在太學里時常能看到他的父皇了,一個月他會來四五次,來挨個問他們的功課,來考校他們的武藝。

他總是很嚴肅的,那一身黑衣襯得他威嚴無比。

雲明慎從來沒有見過他的父皇笑,哪怕他將所有的問題都答出來了,哪怕他的功夫有了極大的長進。

他小時候覺得這是因為天下的擔子太重了,父皇不得不永遠這樣嚴肅著。

直到皇帝親自去西疆接了皇后回宮。

雲明慎六歲的後半年,宮中有些人心惶惶。

他也覺得驚訝,為了大漢一天早朝都不曾錯過的父皇居然會扔下朝政親自去西疆接皇后。

這樣千里迢迢也要親自去尋找的人——

雲明慎覺得如果這世上有什麼東西讓他能想都不想丟下一切跨越大半個大漢國土也要去追尋的話,那一定是他最最最心愛的,最最最寶貝的吧。

所以他的父皇,是這樣珍愛他的皇后嗎?

他問母妃,會不會父皇回來之後就不要他們了。

母妃說她是大漢的淑妃,而他是大漢的八皇子,陛下是大漢的皇帝,他們做好自己應該做的,就會萬事太平。

而皇帝執意要去西疆,不過是一個丈夫要去接回他的妻子罷了。

她叮囑說,等皇后回到後宮,他不要到皇後面前去晃,將大漢的皇后、雲凰大將軍放在心裏敬重就好。

就這樣直到年宴那日,雲明慎才見到了他名義上的嫡母,大漢的皇後娘娘。

她一身紫衣,尊貴又端莊。

她立在皇帝身旁,與他氣勢相當。

她那雙黑白分明的眼睛裏好像只有她的丈夫,天地萬物都容不下了。

後來雲明慎才發現,自從皇后回宮,皇帝就再也沒穿過那一身黑衣了。

他問程淑妃,為什麼皇后回來了也不曾拿回鳳印掌管後宮做皇后應該做的?

之後很久很久雲明慎都記得那天他母妃面上的複雜神色,她說這才是皇后和皇帝為大漢做的最明智的考量,等他再大些就會懂了。

直到雲明慎登基之後很多年,他才終於明白維持朝堂安穩究竟要付出什麼樣的努力,也直到那時候他才明白太上皇究竟寵愛自己的妻子到了什麼地步。

-------

皇后被皇帝接回宮之後雲明慎有時能在宮中看到他們,甚至皇後會陪着皇帝到太學,但是她從來都只是等在外面,一次都不曾接觸過他們這些皇子。

雲明慎曾以為自己的父皇永遠都是那樣嚴肅又充滿威嚴的君王,直到他看着他無時無刻都牽着皇后的手,無論走到哪裏都攬着她。

他疑惑過,可後來母妃教他,時間沒有萬全事,魚與熊掌,從來都不能兼得。

人生在世,總要放棄一些東西,就像皇後放棄了權勢。

雲明慎問程淑妃她放棄了什麼。

直到他立后的時候已經做了太后多年的程家姑娘才回答了自己兒子這個問題,她入宮光耀門楣得了後宮大權和潑天富貴,放棄了嫁入尋常人家做正室娘子相夫教子一輩子的簡單幸福。

後來雲明慎開始有些羨慕他的父皇——當他在貴妃和皇后之間因為過往的情分為難的時候。

他對他們這些皇子雖然沒有太多私心,但也正是這樣他才能毫無顧忌的一碗水端平,雖是無情了些,但還真是少了些麻煩。

他是他們的生父,對他們盡到了所有他應盡的責任,但是他從來都沒愛過任何一個皇子。大漢的十二個皇子他誰都不愛,他們是君臣,只是君臣。

可若人真的沒有顧念之人……此生或許也太過無趣了。

但父皇有武靖皇太后,還有他和皇太后的兒子和女兒,那對兄妹雖然沒了富貴權勢,但他們能有父皇的全部疼愛和偏心,也不枉費這一輩子了。

不過這是後來的事情。

雲明慎一直都記得他唯一一次近距離接觸皇后的那個秋天。他直直望進了那雙黑白分明的眼睛裏。也是他唯一一次見到父皇笑得那樣溫柔。

果然在這世上父皇最心愛的是他的皇後娘娘了吧。

但很快皇后就永遠離開了他的父皇,留下了他的兩個弟弟妹妹,撒手人寰了。

之後的時光過得很快,雲明慎不知道自己是在什麼時候意識到皇帝並不喜歡他稱呼他為「父皇」的,即便他確實是他們的生父。

從那時候開始雲明慎稱呼他為「陛下」。

有那麼一次他在御書房外面等待的時候聽到了裏面似乎是他的弟弟妹妹在牙牙學語,小孩子極為細嫩的聲音不那麼清晰的呼喚著「爹爹」。

那一刻雲明慎就明白了,他和陛下這輩子都是君臣,他是大漢的八皇子、太子,而陛下是大漢的一國之君。他們之間不曾是父子,只是君臣。

他沒有將他當自己的兒子培養過,他悉心教導的是大漢未來的儲君,是要接下天下這重擔的人。

而逍遙王和安樂公主是他的孩子,他們不是大漢的皇子和公主,他們逍遙安樂一生就行了。

他沒想到自己這樣快就要為大漢的未來負責了,在他剛剛十四歲的時候。

那個冬天,在陛下為武靖皇后立傳之後。在他下了那些聖旨之後。

他把大漢交給了他這個才十四歲的孩子。

「朕能為你做的都做了,今後這為天下負責的重擔是你的了。」

雲明慎看着雲漠寒只迷茫了一瞬,他手把手教導他治國理政之道,他清理了朝堂上了那些總是想着以權謀私的朝臣,他還留下了慶王、懷王府和福王輔政,對他來說這就夠了嗎?

「我和我妻子的孩子我自然是要帶走的,他們不是大漢的皇子和公主,只是我和雲凰的孩子。」雲明慎注意到了雲漠寒換了自稱,果然那些曾在他耳邊攛掇的人說的都是些胡言亂語啊。

「我沒做過你們的父親,一開始沒有,從前沒有之後也不會了。恨我也好怨我也罷都隨你,你我曾經是君臣、今後你便是這天下的君父,勞心勞力都要靠你自己了。」雲漠寒最後看他的目光太過複雜了些,但是後來他好像又釋然了,那雙眼睛裏包含的東西對一個十四歲的少年來說實在是太難讀懂了。

「朕只有三個要求。」

「第一,無論你今後要因何晉封追封任何一個後宮的妃子,朕的皇后永遠只有一人,他日史書工筆,朕這一朝永遠有且只有一個皇后,朕永遠只有一個正妻。」

「第二,不要想着我會回到安陽城來給你收拾爛攤子,我永遠都不會再對這個天下負責。所有你惹出來的麻煩你都要自己收場。」

「第三,安樂公主婚嫁自由,如果將來需要皇室公主和親他國,那個人選絕對不能是我和雲凰的女兒。」

雲明慎答應了。

之後他看着太上皇帶走了宮裏屬於他的所有的屬下,所有曾經宮中那些稱呼他為「主子」而不是「陛下」的人。

他似乎在抹除自己在這個王朝中所有的痕迹。

雲明慎並不理解這件事。

他完全不在意後日史書究竟要如何評價他,但是他要大漢的所有人,所有雲家的子孫後代記住武靖皇后的每一份功績。

他全然不在意自己在後人眼中究竟是什麼樣子的,但是他要武靖皇后、雲凰大將軍的光芒永遠閃耀。

可雲明慎太清楚這位太上皇給他留下的是什麼樣的底蘊了,在他繼位多年後雲漠寒曾經做過的一切、他留下的福澤一直在讓他和大漢子民享受着。

漢寒帝曾主修過大量的書籍,指導百姓的衣食住行,並將天下學問進行過統一的修復和編纂。

他也大力振興過商業,和天狼打了那麼多仗之後雲明慎才意識到國庫究竟充盈到什麼地步。

他興修水利、勸課農桑、興辦學堂,江州在他的治下成為了魚米之鄉,甚至他改革過科舉,讓大漢擁有了更多的人才。

至於軍事,這位寒帝親自上過戰場,又有武靖皇后在旁,他培養了不少將帥之才,再加上風家留下的底蘊,雲明慎沒有真的為北境和西疆的戰場發愁過,唯一一次西疆最艱難的時候,逍遙王和安樂長公主還很快就到了戰場上。

他做過的這一切他似乎都不在乎,他沒有想要為自己立傳,想要把這些寫在史書上。

而世人對寒帝這一朝的記憶,似乎也都是那位風家的最後一個傳人,他們記得那位奇女子閃耀的光芒。

對雲漠寒來說這似乎就足夠了。

雲明慎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接手了大漢,在三位親王的輔政下磕磕絆絆開始了他做皇帝的日子。

天順五年,在雲明慎及冠的前一年,朝中選秀,新皇充實後宮。

而直到此時雲明慎才意識到那時候他母親說的皇帝太忙才沒時間入後宮的事情是騙他的。

而他娶正妻的消息傳遍天下,他的父親也沒有任何消息傳回來。

大漢的新皇后是朝臣們幫忙選的,他們選了一位最是端莊,最適合做一國之母的女子。

天順六年,雲明慎親政。

天順九年,他的第一個孩子出生了。

天順十年,太皇太后在皇家別院崩逝,雲明慎不知道雲漠寒會不會回來送他生母最後一程。可國喪三年過去,安陽城裏也沒見到太上皇的影子。

雲漠寒確實為他的母親守喪三年,但他還是沒有回到安陽城中去。

十年過去,大漢朝堂中又是幾番政權更迭,程家已經隱隱約約成為了文臣之首,而懷王府的徐郡馬已一度拜相。

郡主府在一次添了四個女兒之後又在一次添了四的兒子。

天順十九年,逍遙王和安樂長公主突然出現在了西疆的戰場上,很快就有消息傳回安陽,說他們用兵不輸曾經的雲凰大將軍,說縱然沒有朝廷的官職鐵騎軍對他們也無所不從。

朝中有人私下上書請雲明慎將這兄妹二人傳召回京,最好是能探明他們究竟想要做什麼。

若是逍遙王想要奪權——

不過上書的人被雲明慎怒斥了一番,他不相信他們猜測的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而且說實話他更希望他的十三弟能有回到朝堂領兵的心思。

他真的太需要強有力的軍方的支持了,懷王府世子掌北境,但他也僅僅能掌北境軍,西疆現在沒有能獨當一面的大將,寧西大將軍過世之後雖然季家依舊忠心耿耿,可季平封沒有對敵月涼的經驗,對鐵騎軍的掌控其實並不足。風家血脈的回歸對西疆太重要了。

直到這一戰結束,雲明慎終於有機會將逍遙王和安樂長公主召回京了,他甚至只召了逍遙王一個人入宮,就怕這兩兄妹多想。

雲颯別院那個地方,現在安陽城裏沒人敢動。

見到雲憶風的那一刻雲明慎就知道他絕對是自己弟弟,是太上皇的兒子,他與他記憶中的太上皇一模一樣。

在他的記憶里雲漠寒一直都是一個樣子,十餘年的歲月似乎沒有在他臉上留下任何痕迹。

所以他還是忍不住第一句就問了太上皇的安好,那終究是他的生父,他始終惦記着。

但他沒想到就連逍遙王都不知道太上皇現在究竟在哪。

而他和安樂長公主都不願意留在朝堂上幫他。雖然有那一句「若有戰,召必回」,但終究這樣的承諾無法幫雲明慎太多。

可他也清楚他留不住他的這兩個弟弟妹妹。

太上皇拼盡全力要遠離的宮城,怎麼可能留得住他的孩子們呢。

雲明慎放雲憶風和雲念安離開了安陽城,他這輩子就只見過他們這一次。後來雖然這兩人還依舊為國征戰,但是他們再也沒有來過皇都了。

直到風家的最後兩人戰死沙場,也不曾入皇陵,如他們的母親一般,皇陵里只有他們的衣冠冢,逍遙王和安樂長公主都留在了大漢的邊疆。

天順二十二年,大漢對天狼和月涼的戰役都終結了。

雲明慎把完顏弋送回了月涼讓他參加了自己父親的葬禮。在雲漠寒刻意的培養下,這位天狼國的質子永遠都不會對大漢構成威脅了。

這一年後,朝中眾人也清楚了寒帝嫡子完全沒有在朝中爭權奪利的心思,朝中局勢穩定,懷王世子常駐北境,大漢西疆永以鐵騎為名,朝堂上程家做了文臣之首,之後一切太平。

福王府在雲明慎及冠那年便上書終於又離開了安陽城,而慶王倒是留了下來但卻不大涉足朝政了,唯有懷王府的三個孩子都身負重擔。徐郡馬也兩度拜相,當年雲漠寒選出來的這個狀元郎確是國之棟樑。

懷王雲漠瀾一直活到了天順五十六年,享年一百又一歲,他尾七那日懷王妃童於歸也跟着離去,享年九十又九歲。

天順六十六年,雲明慎年滿八十,他在皇陵里武靖皇太后的衣冠冢邊上給雲漠寒也立了衣冠冢。

逍遙王和安樂長公主犧牲的時候都不曾再見到他,雲明慎到現在似乎終於明白當年逍遙王說「父親帶着母親去看天下了」的那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

漢寒帝雲漠寒,史書上對他不過是寥寥幾筆便帶過了,僅記載了他什麼時候出生,什麼時候封王,又什麼時候成為太子、登基、讓位,連謚號都沒有,似乎是上天也知道他不想再在這裏留下什麼痕迹了。

而對於寒帝棄國而去的原因眾說紛紜,可沒人往早已過世的武靖皇後身上想過,等到雲明慎給他立衣冠冢的時候,這件事幾乎已經成為了秘史一般的存在了。

天順六十七年,皇帝雲明慎崩,享年八十又一歲,謚漢仁帝。

他這一生,為大漢而生,一輩子做大漢的皇子,大漢的太子,大漢的天子,將大漢的百姓和江山社稷刻在了心裏,樂民之樂,憂民之憂,確實無愧仁帝之稱。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夫人她說得全都對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夫人她說得全都對
上一章下一章

番外六 樂以民之樂 憂以民之憂 雲明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