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道德的底線

第一章:道德的底線

每個人內心中都有夢想,都想讓夢想去實現與放飛,但一切的源頭都在於金錢的基礎上,剩下的無非是堅持自己的信念。

當我們走在大路上,發現你所走的路上跟你同行的人沒有幾個,亦或是別人走的太遠,需要你去追尋與探尋。當回想起一些先輩之話與先輩之路,就會重新的回歸自己的信念,堅持自己的道路,至於未來實現與否可能真的已經不重要了。

眾人皆說平等,上帝與佛皆說善勸善,但何人又能行善?世界上做人難,做好人更難,堅持自己做好人的更加難。世人皆說你無私,眾多心中皆說你傻,這又何妨?這個世界上假如善即是傻,既是被人所遺棄,那這世間的人,還會是人么?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這些話語真的是給人往好的方向勸導么?當道德與法理相違背的時候,大多數都會選擇法理,因為道德對人來說可有可無,即是與利益相衝突。

理論與文化知識再紮實沒有利益的引導將會一敗塗地,因為一個人一生中若沒有金錢的支持寸步難行,衣食住行,這一切都需要金錢,否則實現理想與夢想也不過鏡中花水中月。

道德既是一個人的善,評價一個人標準,看看如今的情況與世間百態,你會發現很悲哀,有些人會丟棄自己內心的善與德。

利益與德善相違背的時候,每個人的內心的道德底線是不一樣的,跟此人的生活環境與所受的教育和人生閱歷是有絕對關係的。

接下來就是講述比較典型的例子,供人分析與評價,這是根據真實例子所講述的,願這個世界不在發生這些事。

第一個例子:雞蛋與上帝的庇護

若生活在農村有些人應該清楚,每一家都散養土雞,為的就是下蛋留着自家吃,或者賣錢補貼家用。這些本無可厚非,自己家的雞下的蛋應當給自己創造利益。

當看到別人偷入它人的家門,就因為看見了雞蛋,然後順手拿之,最後裝進自己家的籃子,這種行為視為什麼?由眾人去評說。

因這個人是個信仰上帝之人,回家后感覺心不安,於是向上帝禱告,願原諒她的罪惡,上帝能否原諒,無人知曉,若能堅持下次不去繼續犯。上帝是否能原諒不知道,世人也可去寬恕。

但我所之知曉的就是,她不曾悔改,天天念著基督的聖經,天天向上帝禱告的是什麼,誰又曾知曉?一個雞蛋就是她突破德善的標準。

第二個例子:玉米與上帝的庇護

有一夫妻二人,生活在農村,自家不種一畝地,秋收能收幾噸糧。

這種情況普遍存在,若真無以計日,無法生活!突破道德的底線也無所謂。但真實情況就是,他們的家庭收入來源是不多,也足夠夫妻二人生活所用,並且子女眾多,所掙之金錢也不在於少數,在城裏有房有車,並且有自己的事業,對於贍養之費用也不缺。

各地對於秋收都有相關

(本章未完,請翻頁)

的條例,就是為的預防他們去行這種違背道德與法理的做法,但他們所認知的就是:「上帝無所不能,能給與我保護,只要向上帝虔誠的禱告,就能免除我一切之罪惡。」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他們的行徑自以為做的很隱蔽,但是有人看到了,只是未曾直指其人而已。

第三個例子:引火燒身

有一個人,一生之中以偷為生,自己也不是不能出力,也很勤勞,但他就是喜歡偷盜他人的錢財與物品,所為的就是那些蠅頭小利。

在北方農村生活的都知道,每個家庭都有柴草垛,燒火炕以便解決冬天取暖的問題,若是沒有,寒冬臘月被凍死都有可能。

這個人他家也有很大的柴草垛,並且地種的也不少,可以說很多。為人也勤勞,這讓人感覺到這個家庭不錯。

但每年冬天你會發現他家的柴草垛燒的很少,而屋內溫度卻很高,並且由於北方的火炕過熱,與室內溫度過高,還特意開窗放熱。

有的家庭明明沒燒多少,屋裡冷的蓋着棉被都冷,家裏的柴草垛卻下的異常快,這就很疑惑了,第二天去抱柴卻發現與第一天留的茬口對不上。

有一天下雪,失主就奔着腳印與痕迹找到了這家,當時產生了一場激烈的爭吵,被失主給羞的一聲不吱。按照眾人所想,這本該使得他有所收斂,但他所收斂的就是換個心善之家去偷盜。

就這樣很久相安無事,而眾人也知道是他偷盜的,偷就偷吧!不與他去計較這些事,可曾想人性是不可推測與估量的。

被他經常偷盜的這個人家,因為養了很多牛,需要每年儲存很多的牛草料,一個十七歲的青年,整整倆個月的時間,從收割到打包成捆,再到給拉到家裏附近垛成堆。

手中裂開的口子,證明了他的艱辛,頭髮如雞窩一般,滿頭灰塵,也證明了他的吃苦耐勞,他人偷盜,他能不知曉么?他知曉,幾捆柴草,又如何與他人相爭?

這一天,這個青年的母親給柴草封垛,因為弄回來的柴草太多,所以不得不封住,正是這一個舉動而激怒了偷盜者。

青年因為長期的勞作,被灰塵嗆的,病了,打了好幾天的針,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又哪能好的那麼快,因為柴差不多預備的已經足夠家用,他的心一放鬆就病倒了。其實青年也有出去的心,他想給家裏預備的夠多,然後出去闖一闖,畢竟總窩在家裏,目光畢竟會短淺。

夜晚漆黑寧靜,風平浪靜,一場大火突然之間來襲,整片的柴堆燃燒照亮了這個漆黑的夜晚,十幾裏外,望這邊火紅一片,濃煙滾滾。這本是一場美景,美景下的光亮,照出了每個人的心。

縱火者,就是這個經常偷盜之人,先縱火,看火勢過大,心中後悔,繼而開始喊人救火。

其實他也是一時衝動,這個誰都知曉,那天他一人在家,去農村的小賣部打了一會撲克,輸了點錢,喝了點酒,回到家中屋冷,去偷點

(本章未完,請翻頁)

柴,因為各家柴草垛都已封死,並且偷盜的時候被荊棘秧拉傷,所以一時衝動就縱火。

當時青年出去看見的就是火勢滔天,他無能為力,全村大部分人都已經到齊,火勢很快被控制,這場火過去后。

有人告訴青年火就是那個偷盜者點的,並且看到與聽到動靜的不止一個人,是倆個人,再加上前後一分析,以及他那天的舉動和今後的舉動,也證明了是他。

青年知道是他縱火之後,所做的無非就是把他羞愧的從此不出門,剩下就是沒事總在他家附近走路,縱火之人,遠遠的看見青年,就趕緊躲開。

不到倆年時間,這個縱火之人,查出患了癌症,最後不治而亡。他也知道他無臉出門,內心的羞愧,與道德的底線被他自己踐踏,若說他可惡,的確可惡,但也可憐。

為了心安,知道他患病的時候,他的家人去信奉了無所不能的主,其結果就是:主也救不了他。

最後引火燒身,至死都心不安。

第四個例子:惡咒能否詛咒它人

有一人,這人家有百歲老人,無親生子女,有一養女,但所行之事,可謂是人神共憤,但當壞事做絕之時,就是他後半生流離失所的因果。

道路上,一個算命先生敲著竹板走進了這個鄉村,不去評價算命其真假,與所做之事是否合法理,但看他所行之事,是否符合德善。

這個人看見算命之人,就把他邀請進了家門,然後算了很多東西,其內容,外人就不知曉了。最後的結果就是向這個算命先生請教了所謂的咒人之法。

花錢買了算命先生的符咒,埋在鄰居家的院牆裏,其詛咒之意不用說,也已道明。並且他賊心夠大,只要看到鄰居家有什麼,他就去偷盜,村鄰皆已知曉。

后想去投奔養女,去了很多年,養女開了一個養豬場,他們夫妻二人過去不是去享福,而是給他養女養豬,去充當廉價的勞動力。

最後不得已回到離開很久的家鄉,這本該使他棄惡從善,而改變自己,不去做那些壞事,畢竟出去了那麼久,經歷了那麼多事,也該改變自己。

回來一直也未做過什麼壞事,在別人的眼裏,這個人出去后回來變好了,直到發生了一件事,從而使得眾人知曉,狗永遠改不了吃屎。

一天傍晚,他醉酒騎着摩托車,然後撞到一個停在路邊的農用拖拉機,那個農用拖拉機是停在路邊,他撞上去的,把自己的腿撞的骨折,然後他訛這個農用拖拉機車主幾萬塊錢。

這件事發生后,村鄰見到他,只能是「敬而遠之」,因為怕不小心被他訛上,任何人也不與他搭話。

倆年不到,這個人抑鬱得絕症病逝,即使病逝也讓人對其憎恨,這個農用拖拉機的車主,何其無辜,車在路邊停,禍從天上來。

這個人當年埋下惡咒,一切都落在了自己的身上,神靈是否存在不得而知,但做惡一定會有因果。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嘆情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嘆情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章:道德的底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