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第一百二十五章

第125章 第一百二十五章

那日柳竹秋率領十位民勇在山頭斷後,且戰且退,身邊連瑞福在內只剩下七人。

他們被上百賊兵包圍,眼看死多活少,一支救兵及時殺到。

這路援軍約二十餘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個個刀槍熟練,最奇的是領頭的竟是蔣少芬。

險境相逢,兩方顧不上交談,合力背起傷員殺出一條血路,踩着山間鳥徑逃出重圍。

途中柳竹秋與這群英勇參戰的男女進行了簡短溝通,他們是武城長順鏢局井鏢頭的家人和夥計。

武城被流寇攻佔,井鏢頭舉家出逃,在城外搭救鄉民時與出手援助的蔣少芬相識,之後結伴而行。

本打算到崇禮縣暫避,不料此間也失守了,他們隨難民潮南下,過西溝時聽人說附近有民勇隊正與賊兵交戰。

長順鏢局的人沿路見流寇屠殺平民,全都滿腔義憤,在蔣少芬的鼓動下一致同意去助戰,就這樣陰錯陽差地救下柳竹秋等人。

入夜,眾人在深山的洞穴里落腳。

暫停逃亡,柳竹秋總算和蔣少芬說上話了,她出使韃靼時蔣媽暗中跟隨,一直沒露面。

柳竹秋時常想她身在何處,擔心她在草原上迷路,不能及時接收到使團返程的消息從而滯留在那裏。

蔣少芬說:「我是有一陣子跟丟了,又打聽錯了地址,跑到前開平衛舊址以北韃靼人的牧場去了。七天前安臘塔漢的弟弟阿努金帶人殺死那裏的部落首領,奪取了他的軍隊和臣民。我才得知你們已經與安臘塔汗完成和談,連忙往回趕,快到萬全都司時聽說牛氏兄弟造反,后在武城附近邂逅長順鏢局的人。」

阿努金殺死的部落頭領名喚阿良速,是北元貴族的後代,後來依附韃靼,向安臘塔汗稱臣,長年統兵在大同關外與漢軍對峙,麾下有六萬鐵騎,戰力不可小覷。

當日安臘塔汗大敗阿努金,抱着窮寇莫追和網開一面的想法放阿努金南逃。中國使團不便對可汗的家務事發表見解,且都未料到阿努金會鳩佔鵲巢吞併阿良速的部落。

這廝回頭找安臘塔汗報仇還不打緊,怕就怕他狗急跳牆直接統兵進犯大同,與造反的流寇兩害疊加,則京師難保。

柳竹秋懷疑阿努金南侵的可能性極高,忙與蔣少芬商量:「大同西界黃河,北控沙漠。是我邊隅之要害,京師之屏障,絕不能有任何閃失。我現在寫一封信給大同巡撫請他加強戒備,你務必在五日內送達他手中。」

這差事對蔣少芬並不困難,但放心不下她。

「此去京城的道路都被匪兵阻斷了,沒我護著,你如何能平安到家?」

柳竹秋為她分析輕重緩急:「蕭大人想必已將我們與安臘塔汗的締約書送交朝廷,我晚幾天回京也沒什麼。況且那幾個民勇隊的弟兄傷重,我既做了他們的統領,就不能棄之不顧,得留下照看數日。井鏢頭一家為人仗義,身手不凡,請他們做我的幫手足夠支應了。」

蔣少芬理解她的想法,原本就決心儘力支持她建立功業,毅然接受了這一安排。

柳竹秋剛才撕了幾件換洗衣裳為傷員包紮,多出的布片正好代替紙張,用燒焦的樹枝在上面寫下書信,考慮到大同巡撫或許會質疑信件真假,她索性將隨身攜帶的締約書副本交給蔣少芬作為憑證。

蔣少芬想早去早回,天不亮便背起行囊動身了。

柳竹秋與其他人留在山洞看護傷員,白天派人出去打獵,燒烤野味做飯,煎煮樹葉代茶。

長順鏢局常用的傷葯療效不錯,負傷的九人里只一人傷勢過重於兩日後死亡,餘下的都漸漸好轉,又過五日都能活動了。

柳竹秋與人們討論接來下的去留問題。

井鏢頭等人和民勇們流離失所,

正為今後的生計發愁,都想跟隨溫霄寒碰碰運氣,願意護送她去京城。

人們整裝進發,走出大山發現外界已儼然亂世。

當地百姓都棄家逃亡,遺下一處處被洗劫過的村鎮,連一些孤懸在郊野山林里的人家都遭流寇搶劫一空,屍骨遍野,滿目瘡痍。

據難民說寇亂圍繞京畿向北直隸省西南部蔓延。

牛氏兄弟及其團伙都是實戰經驗豐富的老賊,弓馬老練,精通戰術,利用百姓對官府的不滿,誘拐或脅迫他們加入叛軍,對陣腐敗無能的京軍勝多輸少,還派黨徒煽動其他州縣的流民響應反叛,如今京城西北至西南一線八處點火七處冒煙,賊兵在這一帶橫行無忌,見人就砍。

更可恨的是那些官軍,國家已陷入動蕩,這幫人還只顧搶功撈賞。

遇到逃難的百姓也當做流寇追殺,殺完就拿人頭向上司報功,連老弱婦孺都不放過。

歸途上遍佈魑魅魍魎,柳竹秋一行只好隨人流避難,三天時間裏從隆慶州以西逃到懷來衛以南的石雞山附近,離京城越來越遠了。

他們的乾糧快吃完了,盤纏也剩得不多,再遊盪下去不是辦法。

柳竹秋對井鏢頭說:「往西兩百里就是蔚縣,縣令何玿微是我的好朋友,我們可去那裏休整。」

同伴們都贊同這一決定,改道向蔚縣前進。

連續下了幾天雪,昨日天晴積雪融化,道上的爛泥沒過腳背,走起來分外吃力。

人們鞋襪被冰水浸透,腳上生出凍瘡,有的腳趾腫大,脹痛難行。

柳竹秋取出韃靼人贈送的防凍藥膏分給同伴塗抹,讓大夥兒輪流講笑話提振士氣。

井鏢頭的小兒子問她:「溫大人,你知道天底下最黑的是什麼嗎?」

柳竹秋回說:「煤炭、烏鴉、年輕人的頭髮,剛兌好的黑漆……」等若干事物,他都一一否認。

最後揭曉答案:「天底下最黑的是我們武縣縣太爺的心肝,若將他的心掏出來放進河裏,舀出的水都能直接當成墨汁使用。」

他公開挖苦武縣縣令貪殘不仁,立遭父兄訓斥。

聽井鏢頭罵他不知死活,他不服氣道:「那裘縣令丟了城池,正等著被朝廷砍頭,你們還怕他作甚?要不是他橫徵暴斂逼得老百姓活不下去,哪會有那麼多人跟着造反?我們無家可歸都是他害的。」

井鏢頭忌憚溫霄寒是官員,抽了兒子一記腦瓢,忙着向柳竹秋賠罪。

「犬子年幼無知,慣說混賬話,還請大人見諒。」

柳竹秋總結近日的所見所聞,認同此次寇亂多屬官逼民反,心裏也憋著一股怒氣,向井鏢頭道聲:「無妨。」,笑問井家小兒:「井小哥,我也考你個謎題,方才說了天底下最黑的東西,那你知道天底下最黑的地方是哪裏嗎?」

井小哥連猜好幾次,都不對,請她揭秘。

柳竹秋大聲說:「就是你們武縣縣衙的公堂啊,別的地方太陽都照得到,唯有貪官們坐鎮的公堂暗無天日,一片漆黑。」

她公開表明立場,眾人驚詫后都開懷暢笑,對這位溫大人的剛直不阿有了深刻體會。

轉過數里山路,眼前出現一條尚未結凍的小河溝,清澈河水涓涓流淌,吸引乾渴的旅人。

人們到河邊汲水,柳竹秋撈起一把河水喝了兩口,讓瑞福把水壺都裝滿,忽聽對岸有人高聲呼喊:「溫霄寒!」

她的耳朵先認出聲音的主人,吃驚地舉目張望,只見宋妙仙正在前方激動地朝她揮手。

她於驚訝中認出站在宋妙仙身旁的男女分別是蘇韻和彩玲,周圍還有七八個孩童,看樣子正與他們同行。

她顧不得分辨這是否是幻覺,興奮地跳起來沖他們揮手。

得到回應,宋

妙仙等不及走向裸露的河床,想踩着水面上突起的石頭過河。

這對她那雙三寸金蓮來說是不可完成的任務,彩玲慌忙勸阻。柳竹秋更心急,搶先跑向那些石頭,猴跳着跨過河面來到她們跟前。

「季瑤,終於找到你了!我就知道你沒死!」

到了近處宋妙仙能直呼她的真名了,淌著歡喜的淚水撲上前抱住她。

柳竹秋也緊緊抱住義姐,這些天精神完全不敢鬆懈,反而淡化了在生死邊緣徘徊的危機感,直到與親友們重逢才體會到劫後餘生的喜悅。

瑞福沿着主人走過的路徑跳到對岸,剛站穩蘇韻已迎上來。

看到他欣慰溫柔,笑而不語的樣子,她的心跳登時快了好幾拍,難為情地轉身躲避。

柳竹秋鬆開宋妙仙,為彼此擦著淚水,問他們怎會來此。

宋妙仙像怕她突然消失似的,說話時一直抓住她的袖子。

那天白秀英送信到錦雲樓,通知宋妙仙柳竹秋於亂軍中走失。隨後京城裏的人都傳言溫霄寒已死。

宋妙仙悲痛萬分,卻不肯就此相信,跟老鴇崔六娘告了假,想去隆慶州尋人。

彩玲不放心,死活要跟着她,說:「姑娘腳小走不了遠路,遇上賊兵如何是好?我力氣大,跑得也快,有危險還能背着你逃跑。」

二人爭辯一夜,天亮後到底結伴啟程,先是雇了輛馬車趕路,誰知剛過昌平州就撞上官軍流寇混戰,道路受阻,行人奔散,車夫也丟下她們跑路了。

她們只好扔掉大件的行李,只帶一點細軟出逃。

彩玲背着宋妙仙走了三四里便累癱了,以為會在兵荒馬亂中喪命,幸被蘇韻所救。

蘇韻和宋妙仙一個是名伶一個是名妓,過去時常同在歡場中獻藝,相互認識。巧的是這次二人出城的目的也相同。

蘇韻收到溫霄寒和瑞福主僕罹難的噩耗,堅持認為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瞞着文小青,只帶兩名僕人騎馬趕往隆慶州。

他與宋妙仙差不多同時遭遇兵阻,在混亂中與僕人們失散,意外地救下她和彩玲。

後來他們跟着人群避險,被賊兵和胡亂殺人的官軍追趕,辨不清方向,數日苦行竟漸漸越過棋盤山走到京城西北一百多裏外的村落。

那裏的幾個村子已被流寇踐踏,村民大多外逃,扔下一群無依無靠的幼童。

「天寒地凍的,這些孩子無人照管定會餓死,我和韻之商量帶他們逃難。餓了就向路上的鄉民買吃的,一兩銀子才換得到一斤麵餅,今天算下來已是第三天。我們的盤纏昨天就花光了,虧得韻之肯拉下臉陪我到人多的地方賣唱換食物,否則真要挨餓呢。」

宋妙仙話家常似的含笑道出這些坎坷,絲毫不以為苦。蘇韻也是,說還好路上出現那一連串波折,否則見不到柳竹秋和瑞福。

他們都是外柔內剛的人傑,柳竹秋感動敬服,灑淚揖拜道:「我柳竹秋能遇上二位這樣的知己,真不枉此生。」

又向瑞福玩笑:「韻之為尋妻不懼險阻,顛沛流離,可謂當代徐德言2。這下你該相信我舉的媒不錯了吧。」

瑞福羞得渾身冒煙,滿臉通紅地跑回對岸。

井鏢頭等人隔岸觀察半晌,好奇問她那些是什麼人。

瑞福說:「那位姑娘姓宋,是我家大人在京里的紅顏知己。」

井鏢頭又問起蘇韻,瑞福先是犯窘支吾,猛地回過神來,大聲說:「他是我家大人的小舅子,你們待會兒就叫他蘇老闆吧。」

柳竹秋見井鏢頭和瑞福說話,估計他們等急了,忙背着宋妙仙渡河,再在同伴們幫助下將孩子們一個接一個抱過來,最後將蘇韻的馬也牽過來,繼續給宋妙仙當坐騎,帶他們一塊兒趕路。

那些孩子都出自

窮苦人家,大多生來便過着饑寒交迫的生活,跟隨宋妙仙和蘇韻流浪反而能吃到飽飯,看他們比父母還親,情願不要大人背抱,也要緊緊跟在二人身邊。

柳竹秋看孩子裏年紀最大的是個十三四歲的少年,問他叫什麼名字。

少年怕生,低頭往蘇韻身後躲。蘇韻介紹:「他姓曾,名叫豹兒,花豹的豹。」

柳竹秋笑道:「起這名是因為這孩子跑得很快嗎?」

蘇韻點頭:「正是呢,昨天我們聽說前面有人在賣吃的,但已過去好一陣了,我就讓豹兒去追,他還真的追上買回一袋山藥蛋,幫了我們大忙。」

他隨手摸摸豹兒的腦袋以示誇獎,說以後準備帶他回京城做小廝。豹兒害羞地垂著頭,看起來很高興。

日頭漸漸偏西,前方不遠處升起一縷縷線香似的炊煙,下方想必是坐村莊。柳竹秋慶幸地想今晚不用露宿荒野了。

臉上剛現出喜色,後方忽然馬鳴人吼。

連日逃難,這種預示危險的喧鬧聲彷彿號令,立刻挑起人們的緊張。回頭探望,只見一些騎着騾馬趕着驢車的難民惶惶奔來,不住向步行者們發出警告。

「賊兵追來了,你們還在這兒磨蹭,快跑啊!」

恐懼讓整條道上的人都沸騰了,井鏢頭攔住一位騎驢的老者打聽詳情。

老者悚懼道:「來的都是馬匪,人數至少上千。最多一個時辰就會殺到,你們絕跑不過他們,快找地方躲起來吧!」

邊說邊揮鞭驅趕坐騎,恨不得把那黑驢抽出八條腿來載他逃命。

本次參與寇亂的賊兵里,只牛陸牛齊的舊部是馬匪,最為兇悍殘暴,官軍見了都會望風而逃。

想來他們不甘再囿於北直隸省內活動,開始往山西境內滲透了。

柳竹秋站在路邊,目睹泥漿橫流的來路上難民狂奔,人畜皆驚,將恐慌源源不斷輸往祥和炊煙下的村落,估計不久之後血光將代替落霞染紅那裏的天幕。

窮苦人家,大多生來便過着饑寒交迫的生活,跟隨宋妙仙和蘇韻流浪反而能吃到飽飯,看他們比父母還親,情願不要大人背抱,也要緊緊跟在二人身邊。

柳竹秋看孩子裏年紀最大的是個十三四歲的少年,問他叫什麼名字。

少年怕生,低頭往蘇韻身後躲。蘇韻介紹:「他姓曾,名叫豹兒,花豹的豹。」

柳竹秋笑道:「起這名是因為這孩子跑得很快嗎?」

蘇韻點頭:「正是呢,昨天我們聽說前面有人在賣吃的,但已過去好一陣了,我就讓豹兒去追,他還真的追上買回一袋山藥蛋,幫了我們大忙。」

他隨手摸摸豹兒的腦袋以示誇獎,說以後準備帶他回京城做小廝。豹兒害羞地垂著頭,看起來很高興。

日頭漸漸偏西,前方不遠處升起一縷縷線香似的炊煙,下方想必是坐村莊。柳竹秋慶幸地想今晚不用露宿荒野了。

臉上剛現出喜色,後方忽然馬鳴人吼。

連日逃難,這種預示危險的喧鬧聲彷彿號令,立刻挑起人們的緊張。回頭探望,只見一些騎着騾馬趕着驢車的難民惶惶奔來,不住向步行者們發出警告。

「賊兵追來了,你們還在這兒磨蹭,快跑啊!」

恐懼讓整條道上的人都沸騰了,井鏢頭攔住一位騎驢的老者打聽詳情。

老者悚懼道:「來的都是馬匪,人數至少上千。最多一個時辰就會殺到,你們絕跑不過他們,快找地方躲起來吧!」

邊說邊揮鞭驅趕坐騎,恨不得把那黑驢抽出八條腿來載他逃命。

本次參與寇亂的賊兵里,只牛陸牛齊的舊部是馬匪,最為兇悍殘暴,官軍見了都會望風而逃。

想來他們不甘再囿於北直隸省內活動,開始往山西境內滲透了。

柳竹秋站在路邊,目睹泥漿橫流的來路上難民狂奔,人畜皆驚,將恐慌源源不斷輸往祥和炊煙下的村落,估計不久之後血光將代替落霞染紅那裏的天幕。

窮苦人家,大多生來便過着饑寒交迫的生活,跟隨宋妙仙和蘇韻流浪反而能吃到飽飯,看他們比父母還親,情願不要大人背抱,也要緊緊跟在二人身邊。

柳竹秋看孩子裏年紀最大的是個十三四歲的少年,問他叫什麼名字。

少年怕生,低頭往蘇韻身後躲。蘇韻介紹:「他姓曾,名叫豹兒,花豹的豹。」

柳竹秋笑道:「起這名是因為這孩子跑得很快嗎?」

蘇韻點頭:「正是呢,昨天我們聽說前面有人在賣吃的,但已過去好一陣了,我就讓豹兒去追,他還真的追上買回一袋山藥蛋,幫了我們大忙。」

他隨手摸摸豹兒的腦袋以示誇獎,說以後準備帶他回京城做小廝。豹兒害羞地垂著頭,看起來很高興。

日頭漸漸偏西,前方不遠處升起一縷縷線香似的炊煙,下方想必是坐村莊。柳竹秋慶幸地想今晚不用露宿荒野了。

臉上剛現出喜色,後方忽然馬鳴人吼。

連日逃難,這種預示危險的喧鬧聲彷彿號令,立刻挑起人們的緊張。回頭探望,只見一些騎着騾馬趕着驢車的難民惶惶奔來,不住向步行者們發出警告。

「賊兵追來了,你們還在這兒磨蹭,快跑啊!」

恐懼讓整條道上的人都沸騰了,井鏢頭攔住一位騎驢的老者打聽詳情。

老者悚懼道:「來的都是馬匪,人數至少上千。最多一個時辰就會殺到,你們絕跑不過他們,快找地方躲起來吧!」

邊說邊揮鞭驅趕坐騎,恨不得把那黑驢抽出八條腿來載他逃命。

本次參與寇亂的賊兵里,只牛陸牛齊的舊部是馬匪,最為兇悍殘暴,官軍見了都會望風而逃。

想來他們不甘再囿於北直隸省內活動,開始往山西境內滲透了。

柳竹秋站在路邊,目睹泥漿橫流的來路上難民狂奔,人畜皆驚,將恐慌源源不斷輸往祥和炊煙下的村落,估計不久之後血光將代替落霞染紅那裏的天幕。

窮苦人家,大多生來便過着饑寒交迫的生活,跟隨宋妙仙和蘇韻流浪反而能吃到飽飯,看他們比父母還親,情願不要大人背抱,也要緊緊跟在二人身邊。

柳竹秋看孩子裏年紀最大的是個十三四歲的少年,問他叫什麼名字。

少年怕生,低頭往蘇韻身後躲。蘇韻介紹:「他姓曾,名叫豹兒,花豹的豹。」

柳竹秋笑道:「起這名是因為這孩子跑得很快嗎?」

蘇韻點頭:「正是呢,昨天我們聽說前面有人在賣吃的,但已過去好一陣了,我就讓豹兒去追,他還真的追上買回一袋山藥蛋,幫了我們大忙。」

他隨手摸摸豹兒的腦袋以示誇獎,說以後準備帶他回京城做小廝。豹兒害羞地垂著頭,看起來很高興。

日頭漸漸偏西,前方不遠處升起一縷縷線香似的炊煙,下方想必是坐村莊。柳竹秋慶幸地想今晚不用露宿荒野了。

臉上剛現出喜色,後方忽然馬鳴人吼。

連日逃難,這種預示危險的喧鬧聲彷彿號令,立刻挑起人們的緊張。回頭探望,只見一些騎着騾馬趕着驢車的難民惶惶奔來,不住向步行者們發出警告。

「賊兵追來了,你們還在這兒磨蹭,快跑啊!」

恐懼讓整條道上的人都沸騰了,井鏢頭攔住一位騎驢的老者打聽詳情。

老者悚懼道:「來的都是馬匪,人數至少上千。最多一個時辰就會殺到,你們絕跑不過他們,快找地方躲起來吧!」

邊說邊揮鞭驅趕坐騎,恨不得把那黑驢抽出八條腿來載他逃命。

本次參與寇亂的賊兵里,只牛陸牛齊的舊部是馬匪,最為兇悍殘暴,官軍見了都會望風而逃。

想來他們不甘再囿於北直隸省內活動,開始往山西境內滲透了。

柳竹秋站在路邊,目睹泥漿橫流的來路上難民狂奔,人畜皆驚,將恐慌源源不斷輸往祥和炊煙下的村落,估計不久之後血光將代替落霞染紅那裏的天幕。

窮苦人家,大多生來便過着饑寒交迫的生活,跟隨宋妙仙和蘇韻流浪反而能吃到飽飯,看他們比父母還親,情願不要大人背抱,也要緊緊跟在二人身邊。

柳竹秋看孩子裏年紀最大的是個十三四歲的少年,問他叫什麼名字。

少年怕生,低頭往蘇韻身後躲。蘇韻介紹:「他姓曾,名叫豹兒,花豹的豹。」

柳竹秋笑道:「起這名是因為這孩子跑得很快嗎?」

蘇韻點頭:「正是呢,昨天我們聽說前面有人在賣吃的,但已過去好一陣了,我就讓豹兒去追,他還真的追上買回一袋山藥蛋,幫了我們大忙。」

他隨手摸摸豹兒的腦袋以示誇獎,說以後準備帶他回京城做小廝。豹兒害羞地垂著頭,看起來很高興。

日頭漸漸偏西,前方不遠處升起一縷縷線香似的炊煙,下方想必是坐村莊。柳竹秋慶幸地想今晚不用露宿荒野了。

臉上剛現出喜色,後方忽然馬鳴人吼。

連日逃難,這種預示危險的喧鬧聲彷彿號令,立刻挑起人們的緊張。回頭探望,只見一些騎着騾馬趕着驢車的難民惶惶奔來,不住向步行者們發出警告。

「賊兵追來了,你們還在這兒磨蹭,快跑啊!」

恐懼讓整條道上的人都沸騰了,井鏢頭攔住一位騎驢的老者打聽詳情。

老者悚懼道:「來的都是馬匪,人數至少上千。最多一個時辰就會殺到,你們絕跑不過他們,快找地方躲起來吧!」

邊說邊揮鞭驅趕坐騎,恨不得把那黑驢抽出八條腿來載他逃命。

本次參與寇亂的賊兵里,只牛陸牛齊的舊部是馬匪,最為兇悍殘暴,官軍見了都會望風而逃。

想來他們不甘再囿於北直隸省內活動,開始往山西境內滲透了。

柳竹秋站在路邊,目睹泥漿橫流的來路上難民狂奔,人畜皆驚,將恐慌源源不斷輸往祥和炊煙下的村落,估計不久之後血光將代替落霞染紅那裏的天幕。

窮苦人家,大多生來便過着饑寒交迫的生活,跟隨宋妙仙和蘇韻流浪反而能吃到飽飯,看他們比父母還親,情願不要大人背抱,也要緊緊跟在二人身邊。

柳竹秋看孩子裏年紀最大的是個十三四歲的少年,問他叫什麼名字。

少年怕生,低頭往蘇韻身後躲。蘇韻介紹:「他姓曾,名叫豹兒,花豹的豹。」

柳竹秋笑道:「起這名是因為這孩子跑得很快嗎?」

蘇韻點頭:「正是呢,昨天我們聽說前面有人在賣吃的,但已過去好一陣了,我就讓豹兒去追,他還真的追上買回一袋山藥蛋,幫了我們大忙。」

他隨手摸摸豹兒的腦袋以示誇獎,說以後準備帶他回京城做小廝。豹兒害羞地垂著頭,看起來很高興。

日頭漸漸偏西,前方不遠處升起一縷縷線香似的炊煙,下方想必是坐村莊。柳竹秋慶幸地想今晚不用露宿荒野了。

臉上剛現出喜色,後方忽然馬鳴人吼。

連日逃難,這種預示危險的喧鬧聲彷彿號令,立刻挑起人們的緊張。回頭探望,只見一些騎着騾馬趕着驢車的難民惶惶奔來,不住向步行者們發出警告。

「賊兵追來了,你們還在這兒磨蹭,快跑啊!」

恐懼讓整條道上的人都沸騰了,井鏢頭攔住一位騎驢的老者打聽詳情。

老者悚懼道:「來的都是馬匪,人數至少上千。最多一個時辰就會殺到,你們絕跑不過他們,快找地方躲起來吧!」

邊說邊揮鞭驅趕坐騎,恨不得把那黑驢抽出八條腿來載他逃命。

本次參與寇亂的賊兵里,只牛陸牛齊的舊部是馬匪,最為兇悍殘暴,官軍見了都會望風而逃。

想來他們不甘再囿於北直隸省內活動,開始往山西境內滲透了。

柳竹秋站在路邊,目睹泥漿橫流的來路上難民狂奔,人畜皆驚,將恐慌源源不斷輸往祥和炊煙下的村落,估計不久之後血光將代替落霞染紅那裏的天幕。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柳竹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柳竹秋
上一章下一章

第125章 第一百二十五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