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繼續造輿論(上)

第一百一十三章 繼續造輿論(上)

喬樹軍和胡晨陽通話以後,證實了胡晨陽確有「平墳造地」的想法,只是,限於目前的條件,暫時不能實施而已。

雖然胡晨陽也說過不會蠻幹,但在喬樹軍看來,縱然有一千條理由,平墳造地本身就有很大的爭議,就是蠻幹。

當然,喬樹軍也相信,晨陽不是一個蠻幹的人,他即便真要做這件事,也會做好各種「鋪墊」,會儘可能化解各種阻力,避免一些負面影響。

而對於建保障房,喬樹軍倒是希望胡晨陽做成這件事的,這是惠民工程,也是政治任務,必須完成。

考慮再三,喬樹軍給劉家麟打了電話,說了她的擔心。

「這個傢伙,」劉家麟先感嘆了一聲,才道:「樹軍,你也不用太擔心,晨陽做事,還不至於蠻幹。我估計,他會花很多時間做鋪墊,時機成熟了,他才可能做這件事,那還不知道是那一年的事。再說,我會盯著他的,他要蠻幹,我給他採取組織措施,我讓他當不成這個市委書記。」

劉家麟的話,當然有半開玩笑的意思,但也強調了「組織措施」,也就是說,必要的話,真會給胡晨陽來個「組織措施」。

喬樹軍心裡有了底,也就不再那麼糾結了。

「造輿論」的工作仍在繼續。

這個時候的胡晨陽,已經想得很深了,既然「小白溝」是一道繞不過去的「坎」,那麼,就得下決心做這件事,雖然目前的條件還不成熟。但做事的目標和方向是不會錯的,胡晨陽的諸多前任或許可以不作為,但胡晨陽認為,他是可以做些「鋪墊」的。

這天。胡晨陽叫上副市長王迪來到城西區,在區委和街道幹部的陪同下,實地察看城西區的住房困難戶。

在這些領導的身後,還跟著一些報社和電視台記者。

大家來到街道婦女王蓮英家,這是一間老房子,只有三十多平米,卻住了六口人,王蓮英夫婦,另有二位老人。加上兒子、媳婦,三代同堂。

在這間屋子裡,沒有什麼「客廳」、「飯廳」、「衛生間」的概念。就只有床、飯桌、灶台,還有自己搭建的小閣樓。

王蓮英告訴胡書記:閣樓原先是給兒子住的,小倆口結婚了,一家人總不好意思讓新人住閣樓,當然也不能讓爺爺、奶奶住,那就只有王蓮英夫婦住了。等兒子結完婚,小倆口又不好意思了,怎麼忍心讓父母每天爬上爬下住閣樓?就又住到閣樓上去了。

胡晨陽問道:「大媽,您抱上了孫子沒有?」

「還沒有呢,」王蓮英道。「兒子、媳婦暫時還不敢要孩子呢。如果再增加一個孩子。四代同堂,這怎麼住啊?」

胡晨陽還要親自上閣樓看看。這讓大家吃了一驚,趕緊勸阻,胡晨陽卻不聽,執意要爬上去,結果,好幾個人搶著幫他扶梯子,生怕他有個閃失。

其實,胡晨陽也沒完全上去,站在梯子上,胡晨陽看到了,閣樓的空間很小,其實就如同「打地鋪」,坐著都不能完全直起腰,在床頭,赫然放著一盒避孕套,而在所謂的「床尾」,還放著一隻痰盂,想想也是,半夜要方便的話,為了一泡尿爬上爬下,還不如就在閣樓上解決。

看著這特殊的「地鋪」,看著那盒避孕套,一時間,胡晨陽有些「走神」,他腦海里閃過當年他在新峽縣的情形,他和陳小旋也打過「地鋪」啊,也用過避孕套啊……

下了梯子,胡晨陽對王蓮英道:「王大媽,今天看到您家裡的住房這麼困難,我心裡很不好受,我們的下一代,總不能在閣樓上成長。政府一定要想辦法幫助你們。今後每一年,政府都要拿出一筆資金,建設一批保障房,您家裡這麼困難,應該是第一批享受保障房的。」

說到這裡,胡晨陽問陪同他來考察的街道書記:「王大媽應該是第一批吧?」

街道書記笑道:「對,肯定是第一批。」

「好!」胡晨陽對王蓮英道:「王大媽,等第一批保障房建起來以後,我再到您的新家去做客,好不好?」

王蓮英喜道:「好啊,謝謝胡書記。」

胡晨陽輕嘆一聲:「慚愧。」

電視記者將這些都完整的記錄下來了,記者甚至捕捉到了胡晨陽在一聲輕嘆時,那複雜而真切的面部表情,極為傳神。

看到這個表情的人,沒有人會覺得胡書記這是在做秀。

胡晨陽道:「大媽,有件事我想問您?」

「什麼事啊?」

胡晨陽道:「第一期保障房有可能會建在小白溝,可能離老公墓近一些,您會不會覺得有點那個?」

「那個」的意思,不須明說,相信大家都聽得懂。

王蓮英道:「不會啦。再說,我聽說,政府已經決定要把老公墓全部遷走。」

胡晨陽趕緊擺擺手:「這個說法不準確,政府還沒有決定呢。遷墳可是天下第一難的事,政府的決心也不好下啊。不過,老公墓離市區確實是大近了,已經嚴重製約了鄖城市的發展,這是一個我們大家都必須面對的事實啊。」

說到這裡,胡晨陽又輕嘆一聲,然後,又問王蓮英:「如果讓大家投票決定是不是遷墳,您會投贊成票嗎?」

王蓮英道:「會啊,我肯定投贊成票!胡書記,我們街道的老頭、老太太也討論過這件事呢,大家也覺得,老公墓離市區確實是太近了,早晚還是要遷走的。」

胡晨陽道:「有沒人反對遷墳呢?」

「有是有。有人就是覺得,都入土為安了,遷墳會讓死者不得安寧,不好。」

胡晨陽點點頭,道:「王大媽,治理好小白溝,其實還不光是在那裡建更多的安置房和保障房,也是為了全市有更好的投資環境和發展環境,也是為了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讓大家有更多的收入,有能力去買房子,買車,過上更好的生活。」

……

當晚,鄖城市幹部、群眾從鄖城電視新聞上看到了這一幕,受到很大觸動,對於這位年輕的市委書記也有了更多的好感,同時,他們也相信,鄖城市民關於開山造地、平墳造地的討論、爭論,胡書記都瞭然於胸,他其實是有傾向性的。

而且,胡書記已經表示:第一期保障房,有可能就建在小白溝,他當書記、市長的都這樣說了,那就不是「有可能」,而幾乎是板上釘釘了。

還有人對胡書記說的那一聲「慚愧」很感興趣,研究起他所說的「慚愧」是什麼意思?

有人道:「我們的政府官員在面對王蓮英一家時,是應該慚愧。」

也有人道:「胡書記是個好官,真正應該慚愧的是那些不作為、亂作為的官員。」

「對,」有人道,「胡書記就是在替那些人慚愧呢。」

……

「造輿論」的工作仍在繼續,市電視台也與遙相呼應,邀請專家、學者與普通市民上電視台,討論開山造地的話題。在節目中,也反覆播放了京城專家的觀點:小白溝的治理工作是一道繞不過去的坎。

參與這期節目的有鄖陽大學謝文新教授,二汽退休工人老彭,還有一位是街道大媽王蓮英。

專家上電視的好處,是他們說話更條理分明,更有邏輯性,但這年頭有些專家的話越來越不靠譜,而普通群眾上電視,只要說出他們自己心裡的實話就好,這樣反而更真實,更具影響力。

主持人是市電視台的當家花旦曉薇。

曉薇道:「最近,關於開山造地的討論很是熱烈,市民參與討論的積極性也很高,在這次討論中,也湧現了不少名人,我們今天就請來了幾位,我先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一位,是鄖陽大學謝文新教授,他也是研究社會問題的專家;這一位是二汽退休老工人彭師傅;這一位是街道王大媽。哎,王大媽,前不久,市委胡書記到你家裡去了?」

「是哎,是哎,」王蓮英道,「胡書記親口告訴我,市裡要建第一期保障房,我是第一批受益者,等我搬了新家,胡書記還要到我家裡來做客呢。」

「哎呀,真好!」曉薇笑道,「王大媽,等您搬了新家,我們也去採訪您,好不好?」

「好啊,歡迎,歡迎!」

曉薇這才道:「好,今天我們請來了幾位嘉賓,就是來聊聊治理小白溝的事情。在開始這次節目之前,我們先播一個短片。」

隨後,播放了京城專家與市裡領導座談的情景,也就是魏國勝談到小白溝的治理問題。

看完短片,曉薇道:「好,從這個短片中,我們看到,京城來的專家,他們也提出,小白溝是我們鄖城市發展的短板,必須治理。哎,彭師傅,我聽說,您是第一個向市政府提出要治理小白溝的,看來,您都達到國務院專家的水平了。」

彭師傅哈哈一笑,擺擺手:「嘿嘿,我哪能跟人家專家比?」

曉薇道:「我聽說,你現在可是我們鄖城市的名人了。」

彭師傅又笑著擺擺手:「嘿嘿,不是名人,是惡人。」

ps:

感謝八風吹不動的月票!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官僚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官僚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三章 繼續造輿論(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