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艱難歲月 重拾家學

第十三回 艱難歲月 重拾家學

當時,居民小區還多是小高層的樓房,電梯很少。就是住在六樓的住戶,也要將煤氣罐扛着一步一步走樓梯送上去。

一個滿氣的煤氣鋼瓶就差不多六十斤,每天要扛上扛下,穿樓走戶的。這些體力活讓之前成日關在書房的金石苦不堪言,胳臂、雙肩很快就磨破了,每天下班也是累得半死。

金石除了工作,沒事常家裏翻看些自己以前留下來的書籍,偶爾也會去二樓雜物間去找找家裏的舊書。

一天下班后,金石正在滿是灰塵的二樓翻找些舊書,聽見了二樓房粱因為多年糟朽,發出了「噶、噶.....」的陣陣異響。

金石去鄰居家借了梯子,又找了些木條和工具,打算把年久失修的房粱修繕對付對付。

待金石爬上去后,用手電筒檢查了一圈,發現了房粱上放着兩口暗黃色的箱子。

費了老大勁,金石才將箱子從房粱上搬了下來。

金石仔細檢查了下,箱子四四方方,是用樟木製成的,還有淡淡的樟木香味。四周用捲雲紋的鐵條和幾十個鉚釘箍得結結實實,兩口箱子上還掛着鏨刻花紋的老式黃銅鎖。因為箱子的材質和製作工藝原因,沒有遭到多少蟲吃鼠咬的侵蝕。

金石小時候經常玩這種老鎖,所以沒費多大勁,就用鐵絲伸入鎖口,兩下就鼓搗開了。

打開箱子一看,一口箱子裏面是很多碎瓷片和幾個玉器小件,還有一口裝着十幾本手抄本的書籍。抄了

金石想,這些應該都是爺爺蘇瀛齋藏起來的東西。

爺爺曾經說過,因為自己是星城有名當鋪的大朝奉,動亂歲月經常被挨整衝擊,吃了不少苦頭。家裏被折騰抄了四五次,以前爺爺收藏的那些老物件和值錢玩意兒,都被清了個底掉兒。

這兩口箱子估計就是爺爺怕被抄走,悄悄藏到了房粱上面。

但金石奇怪的是,家裏那麼多好東西不藏,怎麼單單藏了些破瓷片和破書呢?

所以,金石懷着好奇的心情,將箱子裏面的東西細細清點了起來。

待仔細清點完畢后,金石才慢慢明白了爺爺的用意。

這些破瓷片都是爺爺收藏的歷代各大名窯、名品的殘件標本。唐代的越窯、銅官;宋代的官、哥、汝、定、鈞五大名窯;元代的人物青花;明代的永宣官窯;清代的三代官窯,是應有盡有。

那些手抄本是線裝傳統豎式裝幀,裏面用毛筆寫得非常工整小楷字,還用毛筆畫了一些古代器物的外形紋飾。

這些都是爺爺當年在「大雅齋」當夥計、在「日昌升」當朝奉時,記錄的器物圖形和鑒定心得,真品名品、仿品贗品的細節要點、工藝分析,都記載得非常詳細實用。

十幾本手抄本還被爺爺認真編目,分門別類為瓷器篇、玉器篇、字畫篇、金石篇、雜件篇......等等。

爺爺可能是想抄家了東西沒了沒關係,可只要將這一身的本事經驗和真品標本留個後人,去認真學習比對,後人就不愁東山再起,重續家學。

可惜爺爺是在家喝酒,誘發腦溢血當晚就走了。因為事發突然,還來不及把這兩箱子東西交代給後人。

但金石這次搬回了老宅,才機緣巧合又發現了爺爺的這些珍藏。

而那幾件玉器也是玉質溫潤、雕刻精巧、包漿老舊,一看也是有些年份了,應該是爺爺的心愛之物,金石將這幾件玉器認真的藏了起來。

金石當年執意報考燕華大學歷史系,也是從小深受爺爺的影響。爺爺沒事喜歡給金石講講歷史故事,偶爾還會帶他逛逛文物商店和古玩市場。

但金石父母一心讓兒子考上名校,金石稍大點就被盯着全心投入功課,不讓金石接觸這一行,更沒有機會系統學習古董古玩鑒定的知識。

這回得了這些寶貝,金石從小對骨董行的興趣又被激發了出來,也是非常高興。

從此金石只要一有空閑,就沉浸在這些手抄本和標本中不可自拔,記住書中的內容要點,反覆研究揣摩,上手比對標本的細節,讓自己入心入腦。

周末偶爾休息,金石還會去星城博物館、星城文物商店,以及星城最有名的金水塘文物市場去轉轉,多看看文玩實物,讓自己的理論和實踐更快結合起來。

每月領到了工資,金石也會偶爾花不多的錢,去文物市場買點小件回來學習。

從此,金石的眼前彷彿被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骨董江湖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骨董江湖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三回 艱難歲月 重拾家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