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外殼+內核 生命的真相

二十、外殼+內核 生命的真相

生命高級組合實驗區?這是什麼地方?我有點蒙了。而且這條信息,來自於我的內核,但並不是我的所想。

看來,確實是有外來的能量控制住我的內核。又是一股信息流,而且是直接可以被我解讀,無需任何掃描和轉換的信息。很長很大的數據流,但裏面的內容就是我想要的答案,讓我感覺震撼的答案。

宇宙確實起源於很久很久以前的一次大爆炸,在大爆炸之前,是一種「空」的狀態。所謂「空」,並不是「無」,而是「空」這種狀態充斥着宇宙。

隨着時間的流逝,「空」產生了自我意識,她孕育出一個內核,內核的能量越來越大,終於在某一個時刻,她不再願意承受這種單一的孤獨。發生了猛烈的爆炸!

伴隨着爆炸,內核分解成諸多元素,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氫、氦、氧和其他元素。按照「空」的意識遺傳,這些元素也開始組合起來,形成了一個個帶有意識組合代碼的組合。

這些組合又聚集起來,尤其是他們之中佔大部分的氫聚集的時候,又繼續產生更加超級的能量,於是,一顆顆恆星產生了,可以這麼說,每一顆恆星就是一個超級生命。

恆星生命們很快就大大小小的充斥宇宙的空間,而且,他們之間也用引力或者電磁力進行鏈接,形成了一個繁雜矩陣的生命體系。他們的光和熱交相輝映,無論多遠,都彼此進行着能量的傳輸。

整個宇宙不再是「空」的存在,而變成了五彩繽紛、絢麗多彩的生命之池。他們稱之為「色」。

為了讓生命之池變得更加豐富,並且得益於這種巨大的能量,恆星生命通過溫度的調節,對宇宙空間中散佈的各個元素進行熔煉,分別孕育出氣態、液態和固態三種星球,並且在上面進行意識的傳輸,也就是生命組合代碼的植入。

植入的效果並不是理想的,上千萬顆星球中,僅僅只有一顆星球上的物質經過組合代碼,形成了早期的簡陋生命,並且又有很多在漫長的進化中遭遇毀滅。

根據恆星生命的統計,成功率最大的就是氣態生命,其次是固態生命,液態生命一次都沒有真正成功過。氣態生命成功率很大,那完全就是恆星生命的複製品。固態生命,則因為物質的穩定結構性,導致組合代碼也相對穩定。液態,則真的不好把控,其實也短暫存在過,但這種生命經常在固態和氣態之間轉換,變得及其不穩定。

而且,三種生命各有各的弱點。

氣態生命,僅僅是恆星生命的簡單複製,並且顯得依舊那麼的虛無。

固態生命,雖然形態穩定,但進化緩慢,且繁衍速度更低,完全達不到生命種群的級別。

液態生命,剛才已經講了,幾乎沒有真正成功過。

恆星生命們再一次進行了數據鏈接,他們最後得出了一個結果,創造出一個全新的生命組合,並且希望這個組合能延續下去,最後成為恆星生命的新的載體。

他們首先要孕育出這種生命組合的溫床,也就是星球,這種星球,不只是簡單的固態或者氣態,而是融合了氣態、固態、液態的組合。

藍星就是一個典型,在他的軌道兩側,有一顆紅星和黃星,那都是實驗失敗的產物,因為他們不是距離恆星太近,就是太遠。而藍星卻剛好合適,合適的溫度,合適的光亮,讓其同時擁有了三種形態的物質。

在這種溫床的孕育下,氫、氧和碳元素經過組合代碼的結合,

形成了藍星生命的基礎,碳水化合物。然後又經過漫長的進化,終於培育出具備智慧的物種,人。

那人類和我們氣類又有什麼聯繫呢?為什麼我們擁有看起來貌似相同的記憶?我接着解讀信息。

原來,恆星一次孕育過9顆星球,前面5顆,都是堅硬的固態行星,分別為白星、黃星、藍星、紅星、棕星。後面4顆是氣態行星,分別為氣星、環帶氣星、淺藍氣星和深藍氣星。並且,在每一顆行星上都植入了組合代碼。

可是,第5顆行星並不穩定,最後爆炸成無數個碎片,9顆星球變成了8顆。這就是我飛行的時候,路過的小行星帶。

白星和黃星距離恆星太近,溫度炙熱,除了黃星進化出簡單的金屬生命之外,再也沒有任何生命的存在。

氣星,也就是我的家鄉,因為氣態生命,組合代碼在我們身上非常適應,因此我們繁衍了起來,並且進化到更高的文明。

環帶氣星、淺藍氣星和深藍氣星,距離恆星又太遠,後面兩個直接從氣態變成了冰凍的固態。在沒有溫度的作用下,是無法激活組合代碼的。

所以,在這個恆星系裏面,除了我們氣類,就只剩下藍星上的人類和黃星上的金類了。而且,文明的進程,剛好是,金類最原始,人類居中,氣類最高。

但資料顯示,我們的基本機構其實是一樣的。金類生命就是金屬外殼下包裹着一顆處於熔煉狀態的內核,氣類生命就是氫外殼下包裹着氦元素的內核。而人類看起來複雜一些,畢竟是高級生命組合,但如果通過深緯度掃描,把他們分解成很小一部分,才發現他們是由一種叫「細胞」的物質組成,而細胞,就是一個個橢圓或者其他形狀的外殼,包裹着一個「細胞核」,也是內核。

宇宙中的所有生命結構,就是如此簡單,外殼加內核。這也是組合代碼的根本。而之所以我和藍星人講述的故事擁有驚人的巧合(其實金類生命也會有這種巧合),那是因為,我們的內核早就被我們共同的造物主——恆星,進行了相同的設定。只是隨着時間的推移,演繹出不同版本而已。

信息流到這裏就結束了,我徹底有點懵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佩良猜想系列:科幻短篇小合集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佩良猜想系列:科幻短篇小合集
上一章下一章

二十、外殼+內核 生命的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