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節 「石頭」和《石頭記》

第9節 「石頭」和《石頭記》

從《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甲戌本)的脂硯齋的「至脂硯齋甲戌抄閱再評,仍用《石頭記》」這一句文字,可知,《紅樓夢》的原名《石頭記》其實是脂硯齋(李雪琳)給起的。

脂硯齋(李雪琳)是《紅樓夢》的第二作者,她所抄錄的《石頭記》(即《脂硯齋重評石頭記》),才是原裝正本的《紅樓夢》。

按照時間順序,真正的《石頭記》——即脂硯齋(李雪琳)所抄錄並批註的《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只剩下了後面三個版本的「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第一個版本早已被脂硯齋(李雪琳)銷毀了。

《石頭記》這個書名是脂硯齋(李雪琳)給起的。而脂硯齋的「至脂硯齋甲戌抄閱再評,仍用《石頭記》」這一句文字,只保留在《石頭記》——即《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甲戌本)第一回的正文里,而到了「己卯本」和「庚辰本」,脂硯齋(李雪琳)就把這一句文字,從正文里挪了出來,變成了脂硯齋的批註。

在《石頭記》的作者曹霑和脂硯齋(李雪琳)都先後去世后,程偉元和高鶚把脂硯齋所寫的全部一千多條批註以及其他人所寫的評語全部刪除了,這就是人們在現行通行版120回的《紅樓夢》里看不到脂硯齋的批註和其他人的批語以及「至脂硯齋甲戌抄閱再評,仍用《石頭記》」的原因。

程偉元和高鶚把脂硯齋所寫的全部一千多條批註以及其他人所寫的評語全部刪除了,他們還改寫了《石頭記》里若干句原文,續寫了《石頭記》后四十回。但這樣一來,卻大大地降低了《石頭記》的藝術價值。而且這種行為還是這二百多年來人們無法解開「《紅樓夢》的諸多謎團」的主因之一。

胡適《胡適紅樓夢研究論述全編》,

程本有程偉元的序,序中說:?

?《石頭記》是此書原名,……一日,偶於鼓擔上得十餘卷,遂重價購之,欣然翻閱,見其前後起伏尚屬接榫(榫音筍,削木入竅名榫,又名榫頭)。然漶漫不可收拾。乃同友人細加厘剔,截長補短,抄成全部,復為鐫板,以公同好。《石頭記》全書至是始告成矣。……小泉程偉元識。

?(5)《紅樓夢》直到乾隆五十六年(1791)始有一百二十回的全本出世。?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甲戌本)第一回,

后因曹雪芹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則題曰《金陵十二釵》。並題一絕云: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至脂硯齋甲戌抄閱再評,仍用《石頭記》。出則既明,且看石上是何故事。

——————

《紅樓夢》里有很多石頭,比如石頭(補天遺石)、三生石、石頭城(南京、金陵、應天府、神京、長安)。

我們先來講「三生石」。

「三生」:指前生、今生和來生。后以「三生石」喻因緣前定。(人民文學出版社《紅樓夢》第8頁的解釋)。

何為「三生」?前生、今生、後生,就是「三生」。「三生」也就是「三世」。

每一生,都可以看作「今生」。前生的前生,可以看作「今生」的前生。後生的後生,可以看作「今生」的後生。如此循環往複,生生世世,都可以看作是「前生、今生、後生」。因此三生三世即是生生世世。所以,三生石就是代表了生生世世的姻緣的姻緣石。

在《石頭記》里,林黛玉的本體是絳珠草,這絳珠草生長在「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後來這絳珠草「得換人形,僅修成個女體」——此即為「林黛玉」。再後來,就變成了絳珠仙子。絳珠草之所以生長在「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就是因為絳珠草有「絳珠草、林黛玉、絳珠仙子」這三生,剛好符合「三生石」的「三生」之意。

絳珠草修成的女體「林黛玉」的原型之一是李雪琳,所以從另一個方面來說,絳珠草也可視為李雪琳在《石頭記》里的第一世。

第一世的李雪琳(絳珠草)和曹霑(神瑛侍者)結緣。

絳珠草修成的女體,就是「林黛玉」。李雪琳是「林黛玉」的原型之一,史湘雲是李雪琳在《紅樓夢》里的主原型。另一方面,神瑛侍者轉生為賈寶玉,而賈寶玉的原型是曹霑。因而這第二世是李雪琳(史湘雲)和曹霑(賈寶玉)相愛。

《石頭記》里的事情是《石頭記》的作者曹霑和李雪琳「曾歷過」的「一番夢幻」,因此現實中的曹霑和李雪琳可視為他們的第三世。

正因為曹霑和李雪琳的第一世是神瑛侍者和「絳珠草」,脂硯齋(李雪琳)才在神瑛侍者和「絳珠草」在「三生石畔」結緣這一自然段寫下批語曰「妙!所謂『三生石上舊精魂』也。全用幻。情之至,莫如此」、「以頑石草木為偶」、「始結此木石因果」,又在「他既下世為人,我也去下世為人」后寫下批語曰「余不及一人者,蓋全部之主惟二玉二人也。」

所以,李雪琳和曹霑其實是三世的因緣,「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三生石」其實就是作者曹霑和李雪琳為他們之間的三世因緣而設的。

「三生」也就是生生世世,「三生石」就是生生世世的因緣,脂硯齋(李雪琳)把她和曹霑合著的這部書起名為《石頭記》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曹霑深愛著脂硯齋(李雪琳),脂硯齋(李雪琳)也深愛著曹霑。脂硯齋(李雪琳)希望就像「三生石」這塊石頭一樣,她和曹霑能有生生世世的姻緣,她希望她和曹霑能永遠在一起。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第一回,

那僧笑道:「此事說來好笑,竟是千古未聞的罕事。只因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甲戌側批:妙!所謂「三生石上舊精魂」也。甲戌眉批:全用幻。情之至,莫如此。今采來壓卷,其後可知。]有絳珠草一株,時有赤瑕宮神瑛侍者,日以甘灌溉,這絳珠草便得久延歲月。後來既受天地精華,復得雨露滋養,遂得脫卻草胎木質,得換人形,僅修成個女體,終日游於離恨天外,飢則食蜜青果為膳,渴則飲灌愁海水為湯。只因尚未酬報灌溉之德,故其五內便鬱結著一段纏綿不盡之意。[甲戌眉批:以頑石草木為偶,實歷盡風月波瀾,嘗遍情緣滋味,至無可如何,始結此木石因果,以泄胸中悒鬱。古人之「一花一石如有意,不語不笑能留人」,此之謂也。]恰近日這神瑛侍者凡心偶熾,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歷幻緣,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掛了號。警幻亦曾問及灌溉之情未償,趁此倒可了結的。那絳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並無此水可還。他既下世為人,我也去下世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也償還得過他了。」[甲戌側批:余不及一人者,蓋全部之主惟二玉二人也。]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風流冤家來,陪他們去了結此案。」

——————

林黛玉第一次見到賈寶玉面時,就大吃一驚,覺得在哪裡已經見過賈寶玉,覺得賈寶玉很眼熟。《石頭記》的第二作者脂硯齋(李雪琳)則評曰「正是想必在靈河岸上三生石畔曾見過」。

脂硯齋評語里的「靈河岸上三生石畔」就是指《石頭記》第一回茫茫大士所說的「赤瑕宮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絳珠草」這一件事。

因此,脂硯齋在「林黛玉」第一次見到賈寶玉面時所寫的評語「正是想必在靈河岸上三生石畔曾見過」,其實就是因為:她自己是「林黛玉」的原型之一,是「絳珠草」,曹霑則是賈寶玉和神瑛侍者。

曹霑和李雪琳在《紅樓夢》里的「前生」——「絳珠草」和神瑛侍者,已有了「赤瑕宮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絳珠草」的這一段前緣。

脂硯齋的評語「正是想必在靈河岸上三生石畔曾見過」,就表明這個和賈寶玉見面的「林黛玉」並不是真正的林黛玉,而是「林黛玉」的原型之一的李雪琳(史湘雲)。而賈寶玉所說的「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的「林黛玉」也不是真正的林黛玉,她其實同樣是「林黛玉」的原型之一的李雪琳(史湘雲)。

《脂硯齋評石頭記》第三回,

黛玉一見,便吃一大驚,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象在那裡見過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甲戌側批:正是想必在靈河岸上三生石畔曾見過。]

賈母因笑道:「外客未見,就脫了衣裳,還不去見你妹妹!」寶玉早已看見多了一個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媽之女,忙來作揖。廝見畢歸坐,細看形容,與眾各別: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露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寶玉看罷,因笑道:「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賈母笑道:「可又是胡說,你又何曾見過他?」寶玉笑道:「雖然未曾見過他,然我看著面善,心裡就算是舊相識,今日只作遠別重逢,亦未為不可。」賈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

——————

《紅樓夢》里除了「三生石」這一塊石頭,還有石頭(補天遺石)。

脂硯齋(李雪琳)極愛曹霑,她願意讓「曹雪芹」這個筆名只屬於曹霑,她願意讓「石頭(補天遺石)」和「通靈寶玉」這兩個他們的共同化身只屬於曹霑一個人,所以,在《紅樓夢》里,我們經常看到,脂硯齋以「雪芹」、「芹」、「石兄」、「玉兄」「石頭」等稱呼曹霑(賈寶玉)。

《紅樓夢》是「石頭(補天遺石)」——曹霑和脂硯齋所寫,《紅樓夢》寫的是「石頭(補天遺石)」——曹霑(賈寶玉)以及脂硯齋(史湘雲)的親生經歷。

正因為《石頭記》是「石頭(補天遺石)」所寫,寫的就是「石頭(補天遺石)」的親生經歷,所以脂硯齋把它起名為《石頭記》。

《紅樓夢》第一回,

後來,又不知過了幾世幾劫,因有個空空道人訪道求仙,忽從這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經過,忽見一大塊石上字跡分明,編述歷歷。空空道人乃從頭一看,原來就是無材補天,幻形入世,[甲戌側批:八字便是作者一生慚恨。]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攜入紅塵,歷盡離合悲歡炎涼世態的一段故事。

空空道人聽如此說,思忖半晌,將《石頭記》再檢閱一遍,因見上面雖有些指奸責佞貶惡誅邪之語……雖其中大旨談情,亦不過實錄其事,又非假擬妄稱,一味淫邀艷約、私訂偷盟之可比。因毫不干涉時世,方從頭至尾抄錄回來,問世傳奇。從此空空道人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為情僧,改《石頭記》為《情僧錄》。至吳玉峰題曰《紅樓夢》。東魯孔梅溪則題曰《風月寶鑒》。后因曹雪芹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則題曰《金陵十二釵》。[甲戌眉批:若雲雪芹披閱增刪,然則開卷至此這一篇楔子又系誰撰?足見作者之式猾之甚。後文如此者不少。這正是作者用畫煙雲模糊處,觀者萬不可被作者瞞蔽了去,方是巨眼。]並題一絕云: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甲戌雙行夾批:此是第一首標題詩。甲戌眉批: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淚,哭成此書。壬午除夕,書未成,芹為淚盡而逝。余常哭芹,淚亦待盡。每思覓青埂峰再問石兄,奈不遇癩頭和尚何!悵悵!今而後惟願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書何幸,餘二人亦大快遂心於九泉矣。甲午八月淚筆。]

至脂硯齋甲戌抄閱再評,仍用《石頭記》。

《紅樓夢》第五回,

[紅樓夢引子]開闢鴻蒙,誰為情種?[甲戌側批:非作者為誰?余又曰:「亦非作者,乃石頭耳。」]

《紅樓夢》第十五回,

寶玉聽了,因點頭嘆道:「怪道古人詩上說:『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正為此也。」[庚辰眉批:寫玉兄正文總於此等處,作者良苦。壬午季春。]

——————

脂硯齋(李雪琳)之所以把她和曹霑合著的這部書起名為《石頭記》,除了「三生石」和「補天遺石」這兩塊石頭外,還因為這個故事是發生在「石頭城(南京金陵)」,講的江寧織造曹寅(曹顒、曹頫)家的故事,而江寧織造的「江寧」就是一半的南京城。

而脂硯齋(李雪琳)的批註「因為傳他,並可傳我」和「作者淚痕同我淚」,則告訴我們,《石頭記》寫的就是曹霑和脂硯齋以及他們曹李兩家的事。

《紅樓夢》第二回,

雨村道:「去歲我到金陵地界,因欲遊覽六朝遺迹,那日進了石頭城,從他老宅門前經過。街東是寧國府,街西是榮國府,二宅相連,竟將大半條街佔了。大門前雖冷落無人,隔著圍牆一望,裡面廳殿樓閣,也還都酷軒峻,就是后一帶花園子裡面樹木山石[甲側]:「后」字何不直用「西」字?甲戌側批:恐先生墮淚,故不敢用「西」字。,也還都有蓊蔚洇潤之氣,那裡象個衰敗之家?」

——————

曹霑之愛李雪琳,他讓《石頭記》從頭到腳、里裡外外都打上了「李雪琳」的標籤。

脂硯齋(李雪琳)也極愛曹霑,她願意讓「曹雪芹」這個筆名只屬於曹霑,她願意讓《石頭記》的作者這一榮譽只屬於曹霑,她願意讓補天遺石和通靈寶玉都只是曹霑的化身。

脂硯齋(李雪琳)願意讓補天遺石和通靈寶玉都只是曹霑。

曹霑因李雪琳所化的「林黛玉」的簡稱「林」失去了「玉」而給曹霑自己在《石頭記》里的主化身起名為「賈寶玉」。

曹霑因李雪琳是真玉,而給自己起名為「假玉」——賈寶玉。曹霑和李雪琳又在《石頭記》里反覆寫「真」和「假」是對立統一的以及「真」就是「假」、「假」就是「真」,因而李雪琳這「真玉」和曹霑(賈寶玉)這「假玉」是一對的,而李雪琳這「真玉」就是曹霑(賈寶玉)這「假玉」——正如脂硯齋(李雪琳)的批註所寫「因為傳他,並可傳我」和「作者淚痕同我淚」,可見曹霑和李雪琳是互相深愛著的,他們是彼此唯一的摯愛。

正因曹霑深愛著李雪琳,李雪琳也深愛著曹霑。曹霑和李雪琳是互相深愛著的,他們是彼此唯一的摯愛。脂硯齋(李雪琳)才會在《石頭記》里寫下「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淚哭成此書。壬午除夕,書未成,芹為淚盡而逝。余嘗哭芹,淚亦待盡。每思覓青埂峰再問石兄,余[奈]不遇獺[癩]頭和尚何!悵悵![甲眉]今而後,惟願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書何本[幸]!餘二人亦大快遂心於九泉矣!甲午八月淚筆。」這麼深情厚誼的話語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顛覆紅樓夢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顛覆紅樓夢
上一章下一章

第9節 「石頭」和《石頭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