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太監往事

第二百一十二章 太監往事

說起蕭宙與建王的關係,那還要追溯到第二代建王。

當年,第二代建王與永曆帝同時上五雲投師學藝,永曆帝拜入紫雲峰,而二代建王拜入白雲峰。康泰帝為了讓二人認真學藝,除了讓兩人各選了一名小宦官隨行外,其餘都是與五雲其他弟子一樣待遇。二人同門不同峰,多年學藝,雖是競爭關係,但同系皇族血脈,自幼相熟,在慎山清苦的環境下,也是有着不淺的感情。作為永曆帝貼身小宦官的蕭宙,自然也與二代建王相熟。

後來,永曆帝父子在皇位競爭中勝出,建王父子開始淡出權力核心。永曆帝勝出,蕭宙自然是欣喜的,他自小渴望權勢,以為一朝發跡,就可以把持權柄。哪知這永曆帝雖然信任他,卻只是讓他在司禮監做了一個不大不小少監,連個太監都不是,這讓他很是苦惱。

甌越朝廷為宦官設了專門機構,有十二監十二局共二十四衙門,不但要處理宮中事務,還有處理部分政務。而宦官層級眾多,剛進宮的宦官時只能分到二十四衙門之一當典簿、長隨或奉御,而後根據表現可以升遷到監丞,監丞再往上是少監,少監之上才是太監。除了司禮監外,其他衙門的最高宦官就掌印太監。但司禮監除了掌印太監外,還有秉筆太監,且秉筆太監不止一人,權勢均在其他衙門太監之上。

按照蕭宙的位置,他這個少監上面還有一眾太監,這對於一個野心家來說,難免失落。其實,按照他當時的資歷和修為,當上一個少監雖然不顯赫,但也不算委屈,因為甌越朝廷的很多太監都是高階鬥士,蕭宙當年不過是梵境鬥士而已,雖然得到皇帝信任,但未必就一定要越級提升。他是苦出身,雖然早早凈身進宮,卻立志要出人頭地,所以對權力極度渴望。這樣按部就班的安排,他認為對不起他在五雲門這些年吃的苦。雖然皇宮中他不敢造次,但心之所想,口之所言,當年隨二代建王一同上山的宦官輾轉知道了他的想法。

於是,他進入到了建王的視野,建王父子出於報復心理,正積極挑撥永曆帝兄弟反目。於是,建王主動向他示好,他自然是倍感榮幸。久而久之,他便同建王走得越發近了。而在摸透了蕭宙心思后,建王就慫恿他另謀出路,並向他引薦了錢祿,也就是後來的昌化帝。錢祿出手大方,又對其封官許願。這讓權迷心竅的他,一步一步與永曆帝背離,最後倒向錢祿,關鍵時刻背叛了永曆皇帝。

上台後的錢祿開始的確也兌現了諾言,進封他為司禮監秉筆太監,成為大內核心宦官。但是伴君如伴虎,在昌化帝身邊,他感到了不小的壓力。因為他是前朝叛臣,又知道些內幕,昌化帝對他非但不信任,反而視其為眼中釘,幾次欲尋借口欲除之而後快。

這種環境下,蕭宙朝不保夕,他開始為自己的貪念後悔。但是世上沒有後悔葯,他的命運不掌握在自己手上,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勤勤懇懇,謹小慎微,作為司禮監秉筆太監,他反而像一個小宦官那樣盡量跪着服侍昌化帝。幾次下來,昌化帝對他的殺心也減弱了一些。

但僅僅靠這些還遠遠不夠,他要找一個更有話語權的盟友。於是,他又找到了建王,他是皇帝身邊的太監,或許將來還有大用,所以建王也願意繼續幫他。就這樣,憑着他自己的努力,又有建王父子的美言,昌化帝經過考慮,沒有殺他,但卻將其打發出宮。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神斗大陸:復仇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神斗大陸:復仇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二章 太監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