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二

官渡之二

事實上,從戰役的角度來講,袁紹的戰役部署是很嚴謹的,有板有眼,雖然有很多小錯誤,但都不至於影響戰局的,包括白馬、延津輸得雖難看,但延津之戰後,很快就在遭遇戰中扳回一局,重新恢復了士氣。

老袁的致命錯誤是什麼呢?一是沒有聽從沮授的意見,忽略了對延津的防守;第二個,就是糧了。

沒有在延津分兵,等於自截退路。為何烏巢之後袁紹帶著800騎兵就逃了?他如果再慢一步,帶著大軍逃跑,一旦曹操輕兵數千人或在白馬,或在延津截斷其退路,老袁就給老曹請回許昌喝咖啡去了。

可如果延津要是駐有重兵的話,老袁又怎麼會如此狼狽,幾萬人手指頭也沒動下就乖乖投降?

至於糧的問題就嚴重了。袁紹動用了十萬大軍,如果補給不充分,那麼死就要多快有多快。

袁紹補給的失誤源於他「急切」和「僥倖」的心理。明明自己最堅固的補給線是從延津到官渡沿河走,他卻為了省時,運來河東的補給西走故市東向官渡,結果被曹操抓死了機會,曹仁、徐晃、史渙一擁而上,滅掉了。

最慘的地方在於,本來有足夠的時間從延津運糧來,現在運糧沒了,反而連從延津再運糧過來也慢了。其實慢點也可以,但袁紹還是心急,這次不讓糧隊沿河走,而是抄了條直線從烏巢直線運往官渡,卻只派了區區一萬人去接應。結果烏巢一敗,數萬人餓著肚皮只能逃跑,偏偏延津又沒有接應,弄得老袁忍痛把數萬人作為墊背扔在官渡,換取了曹軍無法追擊,保下了一條老命。

官渡之戰,本來就是難以戰勝的戰爭,雖然看起來優勢很大,但在「人」上袁紹早已輸了。如果袁紹手下有一個曹仁,或者是成熟了的張?,或者他充分信任劉備,也許戰況就不一樣了。官渡之戰和諸葛亮北伐雖然形式不同,但本質是一樣的,都有勝利的希望,但前提是要「有人才」。郭嘉、荀?判斷官渡之戰前景,就僅僅從「人」的角度分析,這是因為它是最關鍵的,但曹操也只有這一個優勢而已。

官渡之戰流程(摘):

200年初,袁紹大軍開到黃河北岸黎陽,從這裡派大將顏良率軍渡過黃河,包圍白馬(今河南滑縣東)。曹操採取聲東擊西之計,領兵佯攻延津(今河南延津北)。袁紹中計,大軍西調,準備堵擊曹軍。曹操卻立即調頭東向,率輕騎前往白馬解圍。顏良被殺,袁軍幾乎全軍覆沒。袁紹不接受教訓,下令全軍渡黃河,直撲延津。曹操一邊撤退,一邊故意將輜重丟棄路上,引誘袁軍四散搶奪,趁機反擊,打敗袁軍。袁紹另一員大將文丑被殺。白馬、延津二戰,是官渡之戰的前哨戰。鑒於敵強我弱的形勢沒有根本改變,曹操決定誘敵深入,撤退到官渡一線設防。袁紹自恃兵多糧足,自延津南下。雙方在官渡相持。曹操自知兵少糧缺,應該速戰。在得到袁紹軍糧在烏巢的確切消息后,曹操親自帶領5000步騎兵,打袁軍旗號,穿袁軍服裝,夜行軍混過一道道袁軍防線,直插官渡東北方、袁軍之後的烏巢,將袁紹軍糧全部燒光。袁軍人心動搖,不戰而亂。曹操全軍進擊,大獲全勝。黃河以南袁軍7萬人全軍覆沒,袁紹丟棄大批珍寶,只帶800騎兵渡過黃河。官渡之戰為曹操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袁紹從此一蹶不振。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乜視三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乜視三國
上一章下一章

官渡之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