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動物的雨

第51章 動物的雨

然後,雨又下大了。

平靜的水面湧起了波濤,一連串的漣漪把長久以來的沉積與分層攪了個徹底的渾濁。底下的瀝青被翻到頂上,巨洞景觀是由於物質分層而形成的,在物質洶湧澎湃之時也就一霎毀滅而不復能見了。

先前還倒映在水中的雪白色巨星和它一連串似近又遠的衛星已落到了地平線與湖岸線的另一側,東方那顆最大的淺青色的月亮早些時候剛剛上升到浩瀚的天空之頂,在遙遠烏雲的縫隙里出沒了片刻,便消失在綿綿不絕的風雲雨霧中。空中的河下進了地上的海,橫著豎着,萬物都灰濛濛一片。

那股被古素洗出來的極似瀝青的流體也在雨中河中漸漸被稀釋開來。長腳的魚們不能忍受石油的污染。一隻像是蜥蜴的從岸邊的水洞裏匆忙爬出,長長的腦袋撞到了李明都的腳底。

李明都拎起它的後頸,半米長的身子在空中搖來晃去,小長腳踢中了李明都的胸膛。於是不定型彈出,一把捆住了它的手腳。李明都心想這可能是某種古鱷類,也就是鱷魚在數億年前的遠親。

「應該有個幾斤肉,今天的晚飯有着落了。」

天是又潮又冷。

李明都回到樹屋的第一件事就是生火。0386總用來放熱取暖未免顯得大材小用,它的機器手那合金材料可是能充當燒烤架的。陸鱷掙扎了一路,等切開個口子放血半晌后就在架子上一動不動了。很快,炊煙裊裊,依偎西窗,在這蠻荒的古林里斜斜地上升到了天際。

外面是風吹雨打,裏面是火光搖曳。

屋子很快暖和了起來。不定形怕熱,遠離火盆,靠在窗櫳邊上。因為有光,也就有被吸引的蟲子不慎撲落到這軟體動物的表面,然後被咂咂幾下吞入腹中。於是兩個生物的肚子都能填飽。

河水流淌的聲音在夜間經久不絕。在雨稍小一點的時候,林間傳出一陣窸窣的聲響,四五隻多尾巴的蜥形動物從林子裏小心翼翼地鑽了出來,舔了舔留在泥地里還沒被雨刷盡的鱷血。

樹屋忽的要黃了一下,李明都便從一場美夢中驚醒,眨眨眼,窗外依舊是連綿的雨聲,手裏的蓑衣還沒編好。他意識到自己吃完后小睡了片刻。火熄了,需要取點乾淨的柴。

儘管雨水連綿不絕,但長得粗壯的木頭,材質合適的話,外層濕透了,內層也有些是乾燥的。先前李明都劈下來的木頭,他就留了一部分乾燥的木芯存在樹屋內。他放下蓑衣,來到窗邊,在密密的雨中聽到了那微不可察的窸窣聲。

他走到門口,循聲俯視,只見底下有幾雙綠幽幽的眼睛。

蜥形獸的眼睛在漫漫的黑夜中格外明亮,急促的雨點打濕了它們的毛皮。一張張血盆大口正咬在木杆的邊緣,裏面流出了腥臭的口水。尖銳的牙齒在磨蹭脆弱的建築,那種古怪的液體似的尾巴在拍打大樹。樹榦每動一下,樹葉上的雨水就更猛烈地墜落到地上。

它們尋着血與肉的味道,想要爬上木樁。

人不怕這群古老的蜥形野獸,但剛建的木屋會被折毀。

李明都取槍連續往下射擊。地面上瞬間綻放出四五朵雪花。四五隻蜥形野獸嗷地一聲往四處散去。血水混在大雨中同先前的氣味一起被衝去。槍械有彈藥的限制,彈匣用完后,李明都把槍械一扔,跳下房屋要做檢查。果然還有一隻老虎大小的蜥形獸正隱藏在陰影中,還在屋子底下小心徘徊,見人下來就猛地向前一撲。

機械身與不定形身都在樓上,

人身就地打滾,往左轉移。蜥形獸餓極了凶性大發,藉著風勢雨勢,一條粗壯的尾巴追着橫掃過來。

尾巴打不中地上靈活轉移的人,但能打中支撐這懸空樹屋的木樁。樹屋猛地震動了下,從上面落下了一大片雨。雨水不停地打在人身與野獸的身上。

飢腸轆轆的野獸左右衝突。李明都不想他繼續破壞樹屋,意識轉移,不定形身立從窗邊躥下,身子的一頭勾著那側的大樹,身子的這一頭纏到蜥形獸怪異的尾巴。蜥形獸大叫一聲,那幾條水母須似的尾巴滲出大量粘液。液體隨風揮發,飄出一股怪異的味道。

人聞着是惡臭,但不定型聞着,卻像嗅到了美酒的香氣,居然和那些被食人花吸引的小蟲一樣生出貪戀的慾望。李明都意識到不定型的味覺格外喜歡這種粘液,這時情急,他不想和自己的食慾做鬥爭,就先行轉移到機械身中。

機械身的力量也是最強的。

只是意識剛剛從不定形身中離開,不定形身便在喝醉似的滿足感中本能一松,蜥形獸尾巴被解放,四肢同時發力,就往李明都人身撲來。李明都意識這時正在機械身中,機械身剛剛翻身落到地上,一時不察,眼瞧著慢了一拍,肉身不免要受點創傷。

就在此時,不知哪裏飛出的石頭砸中了蜥形獸的身體。蜥形獸的動作一頓,便被機械身趁空按住,然後拳頭就對着它腦殼砸下去。

蜥形獸的腦殼頓時開花。再砸幾下,血和腦漿流了一地,四肢一躺,已經是看不出原來的樣子了。

機器把這屍體往地上一扔。意識轉移,人身扶著木杆站起,看向叢林,見到了幾雙怯生生的眼睛,正是那群類人的有鱗動物。

李明都叫了聲好,朝他們點了點頭。他們卻往林間散開了。李明都也不管,攀上樹藤,堆起柴火,點起火焰。

火光在樹屋裏閃爍了下。很快,整個屋子還有屋底都盈滿了熱氣。

第二天一早,雨稍微小了點,他從窗戶外探頭看,果然樹屋底下的屍體已經不見了。再晚一點的時候,他看到有幾個有鱗動物在樹屋的底下避雨,而水就像是珠簾一樣從木檐邊上濺落到地上。

一個熟悉的有鱗動物看到精怪探出了頭,不知畏懼地喝喊道:

「咕咕咕簌,鳴嘟!」

其他的有鱗動物被她嚇得膽戰心驚,匆忙鑽入林間。

李明都瞥了那傢伙一眼,沒有追他們,也沒有嘗試交流,只是繼續伐木采葉、收集食物,修補樹屋。

三番五次下來,這群有鱗動物們或許逐漸意識到李明都的平和,經常在雨下大時,兩三隻一起躲在大樹的葉子或樹屋的小樓下,享受光與熱。

就這樣,兩種不同的生命平安無事地相處了很長一段時間。

這段時間有多久,就像過去在雪白地球,在推動地球的巨構,在木星一樣,李明都逐漸失去了感知。

群星混沌的天色里,日月與時間的法則都會被動物們遺忘。

機器在二十二世紀校準過時鐘。然而任何時鐘基於其原理,都會受到干擾。

古代粗獷的單擺計時法受到的重力大小不同,走過的時間也不一樣。現代一般民用的電子計時方式,是基於電磁震蕩的原理,和單擺相似,只不過變成了電磁在周而復始的振動,同樣會受到干擾。哪怕是最精密的原子鐘,地球上與地外衛星上所走過的時間也會不一樣,這也是引力的影響,屬於相對論效應的一種。

「從這點講,其實不是干擾,或者時間的本質就是不能測準的。時間就是測不準的東西。」

在失去感知的時間中,李明都往往會浮遊在對往事與知識的回憶中。

這些知識自然不是他在學校里記下來的,而是基地時期秋陰在通識課程中講到的。也直到秋陰開始講,他才想起來單擺或者電子鐘、原子鐘都是學校里介紹過的東西,只是他忘記了。

不同時期、不同地點與不同情況下獲取時間的手段都不一樣。而知道時間,就知道晝夜變化,知道冷熱循環,不說其他方面,對於生存就已經是緊要的事情。

「古代的人們篤信一種永恆不變的時間,時間是均勻流逝的,是神明或者天帝用來度量世界的力量。」他還記得秋陰還說過,「但從現代物理學的眼光來說,時間只是用來描述物理過程的參量,它處處都可以不一樣。若是你能光速旅行了……按照愛因斯坦的理論,在你繞一圈回到地球后,你度過了一個月,你留在地球的家人還有地球卻都會度過不知道百年千年的時間。速度越接近光速,這種時差就越大。這就是著名的雙生子佯謬。」

「佯謬的意思就是……錯誤的謬論,錯誤的謬論是真理的意思嗎?」

「真理誰也不知道。但佯謬的意思你沒想錯,就是看上去是錯的但其實是對的。1971年,四台銫原子鐘的環球飛行,證明了雙生子佯謬現象的客觀存在。到了現代,我們無時無刻不在使用的『衛星』已經不可避免地需要考慮到雙生子佯謬效應的客觀存在。」

對於這段記憶,李明都的印象很深。

因為秋陰接着還講道:

「許多我們認為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其實反而是更接近於真理的宇宙的準則,許多反常的現象便是對這些宇宙真理的直接證實……我們背後的參謀團們一直在想,你的事情是不是也證明了什麼。你自己有想到什麼嗎?」

那時候,他什麼也沒想到。

不過月球上醫生說過的很多話,喚起了他對這段記憶的回憶。

按照機器來自二十二世紀的鐘錶,從他見到這個世界起,雨已經下了三十二天。

在第三十三天的凌晨,叢林還在下雨,雨勢還在變大,水從木板的縫隙里打在了他的背上。李明都被越來越大的雨聲驚醒,開始不可避免地開始思考天候是否過於異常。先前,李明都想挑個晴朗的日子鑽入沼澤看看晶體的情況,結果白天是小雨到大雨,晚上是大雨到小雨。

他來到這裏的時候,對於這片叢林,沒準就是最乾燥的一段時間了。

「或者我應該冒雨離開這裏,也許其他地方就不會下雨了,甚至……會有文明的存在,幫助我解開我的謎。」

但雨實在太大了,如果要走,只有機器和不定型能走。人身就得拋在這裏,不然裝進袋子裏也會浸濕浸透,他還沒想過拋棄自己最初的身體。

有鱗動物們的皮膚比起其他陸上動物都要適應雨水得多,但他們好像不喜歡雨水。叢林勢平,沒有多少好的山洞,地洞已經被淹了,他們就更多地聚集在樹下,在樹洞中,也更多地聚集在李明都的樹屋下。

為了保護自己的人身,李明都也被迫不停地加固樹屋,回憶那些引水排水的建築結構,並嘗試應用,從泥地里挖出溝渠,把水導向最近的江湖。

地已經被雨水徹底泡爛了,機器都不再好走,只能低空飛行。葉子和屍體腐爛的味道佔據了全部的叢林,到處都是灰濛濛的。

直到差不多第四十五天,他終於不必再去想雨了。

天空開始下起了魚。

一開始,他只是在不靠大河的樹林中撿到了一條活蹦亂跳的魚。魚的樣子和他所熟知的現代魚類非常接近,應該屬於腔棘目。

單單通過辨認數種動物來確定時代,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物種既多且繁雜,在歷史中存在過的時期可能有數千萬年之久,比人類文明的歷史還要長上千倍,地理分佈跨度也極廣。還有更多的動物種類可能沒留下過任何化石,甚至痕迹化石。

撿到魚的唯一意義就是增添了一種少見的食材。

李明都選擇烤制。在烤魚的過程中,樹屋每隔幾分鐘就有震動的聲音。李明都以為是底下的有鱗動物在鬧,只是剛剛走到窗邊,空中啪地就落下一條更大得多的輻鰭魚類。

輻鰭魚說來陌生,但人類社會喜歡的鯽魚、鯉魚、鰱魚、青魚等都與它沾親帶故。

李明都把頭往外探,傾盆大雨中又掉下一條有點像是後來的飛魚的魚類。這條飛魚類還沒摔到地上,就被有鱗人們撿走了去。

沒多久,他就聽到了因為吃到魚刺而疼痛的喊叫聲。

往後幾天,空中不時就會掉下幾條魚。魚砸到屋頂還會撲騰,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不過屋頂新造了更傾斜的坡。魚沒撲騰幾下,就會掉到泥地上。對於魚而言,掉下來是件好事,只要不被其他動物吃掉的話,它們可以順着無處不在的水流,游回大河,

除了魚,天空也下別的東西,有螺,有蝸牛,這種硬質的東西砸到木板上所發出的聲音經常會把李明都嚇一跳。

有菊石,有角石,它們先後落到了附近大樹的樹冠上,在樹枝上掛了很久,等李明都發現它們的時候,已經只剩下被吃剩的殼,小蟲還密密麻麻地攀附在剩下的吸不出的肉里。

有一種有點像是娃娃魚的螈類,李明都認不出來,但它和另一種海百合是同一天掉到屋頂的。李明都那天不餓,而且有些噁心它們的軟件皮膚,就用木桶盛了水把它們裝進去,然後放生了。

大概是第六十天的時候,天上掉下了一條李明都吃過的陸鱷類。對這種有點像是蜥蜴的生物,他也大度地放走了。因為吃過,所以知道肉又少又不好吃。

接着,陸鱷類和其他像是蜥蜴的動物每天也能見到四五個掉下來的例子。

這種變化一開始還叫李明都擔憂,但很快轉化為一種特別的期待,期待會掉下什麼更特別的東西來。

他沒有失望。

按照機器的時鐘,大概是第六十四天的時候,天上掉下了一個有鱗動物。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神話地球歷史調查員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神話地球歷史調查員
上一章下一章

第51章 動物的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