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章滅6國的重要原因

105章滅6國的重要原因

「經過你師祖幾人研究,只要將特定的幾樣東西放入爐內煉製到一定的高溫,就會產生雷劫。

放的越多,雷劫的威力就越大。」

「萬物相生相剋,這和仙丹沒有任何關係。」

李葉驚訝的不知道該說什麼。

「那大師伯他不知么?」

清玄子搖搖頭道:「不知,給他個念頭,總比沒有希望好,他已經經不起刺激了。」

李葉點點頭,原來所謂雷劫就是這麼來的。

隨後李葉問道:「師傅,你知道當初秦軍為何能滅六國么?」

清玄子道:「以正治國,以奇?兵,以?事取天下。」

「啥意思?」

清玄子沒有解釋撂下這句話便走了。

並告訴李葉,好好和范松前輩學習。

可能要變天了。

李葉二丈和尚摸不著頭腦,本來就有問題,被清玄子這麼一說問題更多了。

一人在思考,范松給他留的問題,秦為何能夠滅六國?

一代一代君主對六國的削弱,最後始皇帝雄才大略,一戰定乾坤。

似乎沒有什麼好爭議的,可范松卻說不對。

帶着問題,李葉緩緩睡去。

第二日依舊是早課,李葉可不想跟神經病一樣吸收什麼精氣,聽起來太扯淡了。

便依著昨日的山路,去尋范松。

半路上遇到了江秦陽幾人,似乎在等待着李葉一般。見到李葉便熱情的迎了上去。

與昨日的冷漠淡然不同。

江秦陽塞了兩個雞蛋給李葉道:「昨日先生回來,見我們幹活賣力,臨行之際,給我了我們一人十個雞蛋。」

怪不得他們今日如此熱情,李葉看了一眼道:「你們好好乾,爭取能拜他為師。」

「若是將他手中的本領學個一二,這輩子都不愁吃喝了。」

李葉一拍腦袋,昨日光想着問題了,忘了問這位養了滿山雞的是誰了。

想必也是大能,不然不可能養那麼雞的。

李葉在一個路口與眾人分開,他要前往范松那和他們不是一個地。

當李葉到來后,范松與昨日一般,坐在石桌旁,看着遠處緩緩升起的日頭,在喝茶。

李葉不知該說些什麼,上前道:「師傅,你吃了么?」

范松喝了一口茶沒有說話,只是看着遠處。

范松突然問道:「昨日留給你的問題有答案嗎?」

李葉試探道:「因為秦軍裝備遠勝六國,將不畏死,士不惜用命,方能有大秦今日。」

見范松不說話,李葉又道:「始皇帝雄才大略,遠交近攻國不給其餘六國聯合的機會。」

見范松還不說話,李葉又說道:「六國君主不思求變,一心安逸,貪圖享樂,致使國內人心不齊。」

這時范松又喝了口茶道:「你說的都對,但我們只從軍事上來講,你說的又不對,去那邊扎馬步吧,什麼時候想出答案,什麼時候休息。」

隨後范松拍拍手掌,一個壯漢不知從何處走了出來,手拿一根藤條,恭敬的站在范松旁邊道:「老祖。」

范松點點頭,便又看向遠方。

李葉一臉懵逼,走到一旁紮起了馬步。

心中有不好的感覺。

從兵法上講?這從兵法上如何講秦滅六國?

前面六國王剪父子就就佔了五個,莫不說秦國就出了這兩個軍事天才?那估計也不對。

李葉有些懵,不知該從何處講起。

莫非從商鞅入秦開始到始皇帝統一天下為止?

這一大串估計也不是范松想要的答案。

不過很快李葉就沒心思胡思亂想了,不過一會的功夫,李葉兩腿便開始顫顫巍巍有些站立不住。

這時范松道:「站穩」。隨着一聲令下,身旁的壯漢伸出藤條對着李葉的後背就是狠狠一下。

打的李葉差點沒站穩,摔倒在地。

范松說道:「想出答案之前不可妄動。」

李葉咬牙堅持,此刻他哪有什麼心思再去想什麼答案。

只得穩住馬步,不然壯漢手中的藤條可絲毫不給他留情。

終於在盞茶之後,李葉再也堅持不住,一下癱坐到地上。

這時范松也沒讓壯漢在擊打,而是說道:「體質太差,去看書吧,半個時辰之後再過來繼續站。」

李葉緩緩站起身來,拖着沉重的步伐走進了書房。

秦何以滅六國?李葉走到書架上尋找著秦滅六國有關的書籍,可挑了半天,也只拿了一本長平的戰報熟讀起來,時間過得很快,不一會兒壯漢走了進來提醒道:「公子到時辰了。」

李葉只得放下書籍,繼續扎馬步。

范松說道:「今天落日,你若想不出,我便會告訴你答案,但從明天開始作為懲罰,你要戰兩個時辰。」

李葉默默的點點頭,好在范松,並不是一次讓站完一個時辰。

站一會兒,休息一會兒,李葉如瘋了一般在書房內不停地尋找著有關的訊息,可每次跟范松說后。

范松都搖頭道:「對也不對。」只有這一句話,直至天色將晚。

范松將李葉叫來道:「其實秦統一天下只有一個字,穩,無論是軍事還是政治,他們永遠都很穩。

永遠只打一個國家,一面威懾其餘五國,一面又送上大量的金銀珠寶已收買其重臣。」

就拿你先前看的長平之戰舉例。

經過商鞅變化之後,秦趙兩國的國力早已不同往日。

秦軍對長平之戰的勝率超過百分之八十,但並不是百分百之百。

勝了還好,若是敗了,那秦國短時間內不可能再組織起那麼大的戰役。

所以才走了長達了三年的對峙。

趙國雖勇,國力不行,直至趙國扛不住崩潰,讓秦軍抓住機會,一舉殲滅。

秦軍對外的軍事就是一個字,穩。

除非他們有能力在戰敗之後迅速組織起第二波進攻,否則便會穩如老狗,動也不動,直至敵方出現漏洞。

在戰場上大多數兵法,戰法在不考慮其他因素。

只要將領夠穩,基本上就不會敗。」

「王剪將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李葉禁脫口而出道:「這也算答案。」

范松道:「反觀其餘六國朝堂不穩,軍隊不穩,就連民間都有些生亂,這樣的國如何能勝。」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在戰大秦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在戰大秦
上一章下一章

105章滅6國的重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