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番外二

第142章 番外二

秦禮三歲之前都是孤女,住在雒陽外城的孤兒院裏,直到被天子內官秦妙領回家。

她無父無母,人生短暫的六年裏從沒接觸過「親情」兩個字,最親近的人出來孤兒院領事,就是這個帶她離開的內官秦妙。

「有名字啊……也好。那就隨國姓,叫秦禮吧。」

她輕輕摸著秦禮的頭,又說「再過幾年,我就帶你去德陽殿,見一次陛下。」

秦禮看着她,眨了眨眼。

「德陽殿」三個字,對於未長成的孩童來說,實在是意義非凡。它意味着「改變」,意味着「機遇」,即使是外城區最貧寒的乞兒都聽說過它的名字。

據說天子腳下不論出身,只要是有資質的孩子,都會被引薦到南宮崇德殿,如果陛下看得過眼,就有機會入宮,過繼到帝王膝下,成為皇儲候補,如果是這樣,那就是「麻雀登枝變鳳凰」,做夢都要笑醒的了。

陛下去歲做出這個決定時,朝中爭議奇多,幾乎鬧出一場腥風血雨。世家官員一致認為天子大可自己生育,如果皇儲之位誰都能坐,那便太過兒戲,實非明君所為。

聽秦妙說,御史台的老頭那陣子薅禿了腦袋,連巾幘都遮不住稀疏的頭髮。

奇怪的是,朝中另一小部分——那些由陛下和蔡琰辛容等人共同提拔上來的女子官員,卻並未提出什麼異議。

這些人的官職未必很高,手中握的卻都是實權,因而哪怕人數不多,也很惹人忌憚了。世家不敢明目張膽地對抗她們,就只能從「正統性」上面下手,整天指桑罵槐,吵來吵去鬧了十來天,終於因為太常陳行石祭祀后的一句「神祇曰可」而熄了火,咬牙切齒地接受了這道荒謬的提案。

「阿禮覺得很奇怪嗎?」

秦楚坐在相府書房裏,給自己斟了一碗茶。

她在某些方面格外簡樸,飲茶時不喝茶湯,只習慣用茶葉泡開的清茶。秦禮看着她悠悠啜了一口,又放下漆碗。朦朧的熱氣升騰起來,又消散在火盆帶來的暖意里。

「是的,我不太理解。」秦禮端正地坐在相府書房的木榻上,脊背挺得很直,說話的語氣也端出一股文氣。她坦然道,「即便我是最終受益者,也覺得陛下自己生子更為合適。」

秦楚似乎愣了一下,目光在她臉上梭巡片刻,又搖搖頭,露出一點無趣的表情。

「你看起來真是……越來越老成了,阿禮。」她興緻缺缺地喝了口茶,把視線挪到窗外。秦禮不明白她在無趣什麼,便也跟着看過去。

相府庭院裏栽了大片碧色修竹,據說是丞相某年春季親手栽下的。今年深冬落了大雪,素白的瑞雪層層疊疊地覆在綠竹之上,偶爾從竹葉滑落,融入地面的雪被上,看得人也心平氣和起來。

當今丞相姓荀名彧,也是世家大族出身,習慣與人為善,在朝中從不樹敵。據說陛下慣來愛用「打一棒再給甜棗」的手段對付世家,而「給顆甜棗」這部分措施,往往是丞相幫忙完成的。

秦禮自己卻不常見到他,只是遠遠地在崇德殿見過幾回,依稀記得他儀態端方,性格溫和……哦,還有容貌俊美,衣袖含香,怎麼看都是朵不入世俗的高嶺之花。

神走了一半,秦禮落在窗外的目光晃了下,剛好看到有人撐著一柄月牙色的絹傘向庭院走來,定睛一看,才發現是荀彧。

秦楚不知看見沒有,神色不變,只是抬手撩了一把鬢邊碎發,很快便收回了目光。

雕花銅盆里的炭火跳了一下,年輕的天子大概還覺得冷,一伸手,乾脆將茶碗攏在手心,藉著裏頭的熱茶暖手。她垂下眼,又去看茶水表面漂浮的葉片「阿禮,你應該為自己考慮一點。婦女生子之痛乃世間之最,即便是貴族家庭里的婦人,難產而死者也不計其數。你猜女官們為什麼支持朕?」

「因為她們……知道產子的風險?」

「嗯,也可以這麼說。」秦楚含糊應道,「不過朕並不畏懼疼痛和死亡,只是單純不願遂某些人的意罷了。從群體利益來看,女官擔心朕因此而死,而下任帝王未必容得下這麼多女子官員;從個體利益考慮,她們或許抱着『吾子可上』的想法,也期待着某種可能。」

陛下說得很直白,秦禮幾乎不需要額外思考就聽懂了她的意思。她敏銳地抓住了其中一條關鍵線索,連忙問

「陛下不願意遂誰的意?」

「遂『家天下』的意。

憲英給你講過史了嗎?夏啟即位之前,天下一直都是『公天下』的制度——就是禪讓。

你看,前朝讓帝禪位於朕,於祭壇上告罪,也說自己德行有失、愧對先祖,故令有能者居之。在很久之前,『能而為之』才是天下君主登位的依據,根據血脈……尤其是『只有男性嫡長子』的血脈選擇天子,這是如今實行的制度。朕既然是受禪登基的,又不是『男性嫡長子』,想要復辟禪讓制不是很正常嗎?」

秦禮起初還認真聽她講課,後來實在聽不下去,只能板着臉,故作深沉地點頭應和。陛下真大概的不會帶小孩,開頭就是「夏啟即為以前」,其中還摻雜着千年後的歷史術語,說得她雲里霧裏,只能連連點頭,一面將她說的話逐字記下,準備明天再去問辛憲英。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英雌養成手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三國]英雌養成手冊
上一章下一章

第142章 番外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