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 劉協的躺平生活

第五百二十六章 劉協的躺平生活

不得不說,袁紹的謀士們,還是很有實力的,他們之前只是專註於內鬥。

而現在,在對面生死存亡之時,他們摒棄成見,效率,能力那是翻了不止一番。

很快,在袁紹還沒有醒來之前,袁紹的謀士們就已經走了決定,那就是先戰略性轉進幽州。

而這個時候,袁紹還沒有醒,眾人生怕繼續等下去,會出意外。

於是乎,作為袁紹的好基友,少時的好朋友,許攸站了出來。

他決定讓大軍先動起來,在路上等袁紹醒,不然的話,他們在這裏白白等著,萬一袁紹醒過來之後,又要猶豫一會呢?

那豈不是給後面的追兵機會?

他們對於袁紹的性格,可以說是了如指掌,越是嚴重的事,袁紹越是不能當機立斷。

一旦時間拖得久了,難免會出意外,所以,許攸直接帶袁紹發佈了轉進幽州的命令,同時派人去通知袁譚,袁尚,讓他們把大軍帶到幽州。

眾人見這個時候,許攸主動出來承擔起了責任,他們也不含湖,一邊想許攸保證,一旦袁紹想要追責,他們必定死保許攸,一邊卻在感嘆,總算有人出來背鍋了。

得到命令的袁軍,很快就行行動起來,他們直接轉到東北方向,朝着界河的方向移動。

高覽身為大將,再沒了顏良文丑之後,他承擔起了先鋒大將的責任。

張合負責斷後,一行人,浩浩蕩蕩,快速的朝着界河移動。

當然,這個時候,謀士們並沒有忘記袁譚和袁尚,畢竟他們手裏還有將近二十萬人呢。

所以,謀士們一商議,連忙派人去給袁譚,袁尚送信,讓他們與自己的主力軍,在幽州匯合。

當然了,袁紹這邊的舉動,曹老闆並不知道,所以當他一路緊趕慢趕的跑到鄴城的時候,卻發現城下沒人。

他與一直等著袁紹上門,準備給袁紹沉重一擊的呂布,兩個大眼瞪小眼看了一會,曹老闆才最終,非常無奈的接受了這一事實。

但是他也想不通,為什麼往日非常猶豫不決的袁紹,怎麼這一次做決定能夠如此的快,如此的決絕。

估計,曹老闆想破了腦袋,他也不會知道,這個決定根本就不是袁紹下的,他自己這會還暈著呢。

不過,曹老闆和呂布覺得,即使圍堵不了袁紹,那也必須要知道袁紹去哪了,不然的話,等袁紹突然不知道從哪裏蹦出來,給自己一擊,那難受的還是自己。

於是乎,曹老闆和呂布一商議,就拜託呂布派人去探查袁紹的行蹤,而他自己則決定回師兗州。

既然跑了老的,那就只能回去看看能不能抓個小的。

不過,曹老闆對此不抱希望,因為這個時候,已經距離官渡被占已經過去了兩三天了。

既然是袁譚,袁尚反應再遲鈍,他們也應該跑出兗州了。

之所以曹老闆還是要去,他也只是想去碰碰運氣。

當然,如果非要說有,那也只能是為了劉備和孫策了。

這個時候,曹老闆已經在兩日前,接到情報,江東發生了內亂,之前被認為已經遇刺身亡的孫策,突然出現在了豫章郡。

而且不知道為什麼就拉起了一支三萬多人的山越人大軍,席捲了江東,逼得孫權兵敗自盡。

現在,孫策重新整合了江東的各方勢力,開始朝着徐州,兗州開始增兵。

這裏,曹老闆有點想不明了,這孫策。之前不是中立派的諸侯嗎?怎麼現在也開始跟大漢動手了?

雖然曹老闆想不明白是怎麼回事,但是他卻清楚,孫策絕對要比孫權難纏。

畢竟,孫策的實力,已經得到了驗證,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憑藉一開始的幾千士卒,就能打下江東六郡八十一縣。

這不比孫權那個沒有上過戰場的菜鳥厲害?

而且聽說,孫策很能打,比關羽,張飛差不了多少。

如此一來,陽平那邊,夏侯惇的壓力可就大了。

所以,曹老闆打算帶人去支援一下夏侯惇和陳宮,去回一回孫策,還有他視為一生之敵的劉備。

不過曹老闆可能不知道,他在兗州跟人打生打死的,而有的人卻在洛陽,吃着火鍋,喝着美酒,通過系統看着這一切。

劉協這一段時間過得很爽,有事內閣做,而他需要做的,就是把控內閣就行了。

各地方逞上來的奏章,都是內閣先批,寫上處理的意見,而後劉協審核。

他覺得不錯的,就直接寫上同意,然後轉交內閣,讓內閣發出去。

不同意,或者覺得內閣處理不得當的,他也會在奏章上,寫上自己的意見,讓內閣照辦。

如此一來,他就省去了篩選奏章的過程,不用去看那些拍馬屁,或者屁大點事,就給你寫奏章的屁話。

效率提高了不說,也大大減少了他每天辦公的時間。

用劉協的話來說,自己就是來當皇帝享福的,誰願意一天二十四小時,有十八個小時,都投入到工作當中?

後世的996福報都沒有這麼剝削人的,難道要想始皇帝跟雍正一樣,活活累死在工作崗位上?

這年頭可沒有什麼工傷一說。

把奏章交給內閣過一遍,不但能夠過濾掉那些寫屁話的奏章,也能看得出自己選擇的內閣是否可以合理的處理整個帝國的民生問題。

這樣一來,他需要做的,就是管好內閣的那幾個人就可以了。

這叫什麼?這就叫高效。當然了,每三天一次的朝會,劉協還是必須要去的,不然的話,時間一久,朝臣只知有內閣,不知有他這個皇帝也是不行的。

不過,採用內閣制,唯一比較麻煩的就是,怎麼確認內閣成員的忠心度。

劉協有系統,他不怕,他只需要掃一眼,就能通過系統,看出來那些人對自己是忠心的,那些人不是。

但是,他的後代子孫,卻沒有這樣的能力,所以劉協為了防止內閣成員權利過盛,他規定內閣成員每四年需要更換一次,進行朝堂內部不記名投票。

同時,也規定了,內閣成員最多只能連續擔任兩屆。也就是最多八年任期。

同樣的,為了防止朝臣被內閣成員裹挾,壓迫他們投自己,劉協還暗中組建了執武衛。

這執武衛明面上劉協給自己組建的親兵,儀仗隊,但實際上卻類似於錦衣衛那樣的特殊機構。

同樣的,為了防止執武衛腐化,他又建立了內侍處,專門去監督執武衛。內侍處只能監督執武衛,並且沒有抓人的權利。真正負責抓人的是司隸校尉的人。

司隸校尉屬於大臣,所以,這樣一來就行了一個閉環,三方互相監督。

劉協覺得,這就是穿越的好處,他有足夠多的桉例可以借鑒。

倘若,這樣都能被人鑽了空子,他只能高呼一聲牛皮,順便再給對方鼓鼓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朕的底牌是玩家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網游競技 三國:朕的底牌是玩家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五百二十六章 劉協的躺平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