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裹百姓走

第二百六十六章裹百姓走

第二百六十六章裹百姓走

華佗急忙回道:「回主公,橋公所患乃是多年寒疾,因一直沒有對症下藥,是以寒疾並沒有去除,久在體內,隱而不發。近來,因為壽春遭遇罕見之大寒天氣,這才引發橋公體內寒疾。」

劉備問道:「華佗可能治癒?」其實,這句話劉備也是白問的,他早已經從華佗雙眉舒展的表情猜出華佗已經找到了治病之方。

果然,華佗道:「回主公,此病屬下倒是能治,不過須得至少三個月光景。」

劉備笑道:「此非難事也,橋公原本在薊縣就有府邸,數年前南下壽春,必為袁術所迫,今袁術將亡,橋公自然就恢復自由之身,隨時都能北上薊縣,元化為橋公治病自然也就極為方便也。」

華佗這才恍然大悟道:「莫非景華街西橋府乃是橋公府邸?」他在薊縣也待了好多年,只不過大多時間都是在傳授醫術和精鑽醫術,到大街上走動的時間很少,是以只知道薊縣有個橋府,卻不知是橋玄的府邸。

橋玄因為在病,橋蕤並沒有將袁術盡出五十萬大軍東進徐州的事情,是以在劉備說了袁術將亡的話之後,橋玄猛地一愣,但他畢竟曾為太尉多年,政治和軍事的本能使得他猜出劉備與袁術已經開戰,而且劉備已經穩佔上風,從其能出現在壽春城以及橋蕤投靠的事情上便可見一斑。

問完了華佗,劉備這才上前,朝橋玄唯一鞠躬道:「孤見過橋公。」雖然劉備眼下的地位無以倫比,但是對於橋玄這個老太尉,劉備還是十二分的尊敬的。

劉備對橋玄一直很尊敬,是以對於劉備的鞠躬也不覺得驚訝,只是微微一笑道:「多年不見,不想王爺風采依舊也。」橋玄不驚訝,但是並代表別人不驚訝,尤其是剛才格外貶低劉備的大橋,已經是目瞪口呆了。

劉備笑了笑,說道:「橋公,孤將元化留下,專為橋公之病,孤此次南下是趁汝南空虛,袁術一旦得到報告,勢必率大軍回返。孤此番南下只有五萬人馬,加之卓升手下一萬人馬,也不過六萬,萬難抵擋袁術五十萬大軍,是以不久之後,還須橋公舉家與孤重返薊縣,不知橋公意下如何?」

橋玄也笑道:「王爺,老夫之所以留在壽春,乃是受袁術軟禁,既然卓升棄暗投明,老夫自然是要北歸薊縣。」

劉備點了點頭道:「好,有老太尉此言,孤心寬也,請老太尉多多休息,孤與卓升勘查一下城防,剛辭。」說罷,劉備轉身走了出來,不過在剛剛轉過身之後,卻是朝大橋眨了眨眼睛,又把大橋羞得一臉通紅,橋玄看在眼裏,微微一笑,心中有了計較。

從橋府出來,橋蕤緊跟在劉備身後,心中不禁對自己的這個新主公佩服萬分,沒想到就連對袁術不屑一顧的伯父對劉備竟然如此尊崇,並且劉備更是絲毫沒有袁術那樣的喜怒無常,看來自己投降是一步正確的選擇,況且自己還有大橋這張王牌,想到此處橋蕤不由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信心。

這時,劉備忽然向橋蕤問道:「卓升,盱胎城由誰把守,多少守軍?」

橋蕤道:「回主公,由梁剛把守,兩萬守軍。」

「梁剛,此人武藝智謀如何?」

「此人武藝不高,更無智謀,只因為是袁術內弟,這才被袁術任命為盱胎太守。」

劉備止住腳步,沉思一會,然後回身對橋蕤道:「好,汝立刻書信一封,說是徐州軍繞道奔襲壽春,壽春急需支援,讓其派一萬五千人馬前來支援。」

橋蕤不由有點奇怪,問道:「主公若是想取下盱胎,只要末將派人前去,裏應外合,不費吹灰之力便可將其拿下,何必如此大費周章?」

劉備微微一笑道:「城雖好,然袁術不久后將會大軍回防,我軍兵少,不可力敵,是以此戰乃為消耗袁術實力,更是打垮袁術軍之士氣,並非意在盱胎也。」

然後,劉備將自己制定的計劃全部告訴了橋蕤,橋蕤聽后心中激動萬分,一是因為自己新降不久,主公便將如此重要計劃告訴自己,顯然對自己十分相信,二是主公竟然能想出如此奇謀,足見關於主公的傳聞並非謠言,主公確實有過人之處。

於是,橋蕤便按照劉備的安排派人前去盱胎通知了梁剛。

梁剛本就不是什麼大將之才,武藝不精,謀略不同,見了橋蕤的親筆書信,擔心橋家落入到劉備的手中,於是想也不想便親自率領兩萬大軍,前來壽春助戰。結果自然很簡單,被劉備的伏軍一通廝殺,兩萬援軍當場被殺三千,投降一萬兩千人,梁剛也死於亂軍之中。

劉備滅了盱胎兩萬五千大軍之後,再也沒有什麼擔心,一邊不緊不慢地按照計劃進行着,一邊派人將這個消息向北傳播。就在劉備滅掉梁剛之後的第十日,正在因為攻不下彭城而暴跳如雷的袁術在得到劉備率軍襲擊了他的汝南後方之後,更是怒火中燒,命大將紀靈領兵十萬駐守已經成功佔為己有的廣陵城,他自己則率領其餘三十五萬大軍回師淮南。

得到袁術回軍的消息,劉備的計劃正進行得很是順利,壽春城內幾乎十之五六的百姓願意跟隨劉備遷徙到幽、青、冀、兗州境內,當然除了正在燃著戰火的徐州之外,粗一統計下來,竟然有三十萬人願意跟隨,其中自然包括了橋家。其實,橋家的遷徙對於壽春城內百姓的遷徙佔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很多當地住處的搬遷,都是受了橋家的影響。除此之外,讓劉備大為驚訝的是,盱胎的百姓也有大半要跟隨劉備北上,原來,梁剛被殺之後,橋蕤輕易派人勸降了守城的五千袁軍,這才使得盱胎的百姓能夠很快得知劉備即將撤退和壽春城大多數人願意跟隨劉備北上之事。

為了避免和袁術的大軍相遇,劉備選擇了下蔡縣、細陽縣、相縣、蕭縣、徐州的路線,雖然繞了點路,路程遠了近一半,但是卻避免了和袁術大軍相遇,因為袁術急於回師,必然選擇最近的路線。

當袁術率領趕回壽春之後,卻發現壽春和盱胎城的人口竟然被劉備拐跑了十分之五六,更讓袁術感到怒不可遏的是,橋蕤投降了劉備,橋家也跟隨劉備去了冀州,自己花費在大小橋二女身上幾年的心血簡直是白費了。

大怒之下的袁術幾乎失去了理智,便要提兵北上,和劉備拚命。袁術手下長史楊弘急忙將袁術勸住,其實袁術也是一時怒急了心,要是真去找劉備拚命,恐怕給他十個膽,他也不敢去,攻打一個彭城尚且死傷五萬還拿不下,同佔據四州半的劉備抗衡,簡直就是死路一條。

冷靜下來之後的袁術,連忙派張勳率領五萬大軍趕赴盱胎城,紀靈到了盱胎之後發現這裏的情況要比壽春城還要壞,不但守城的兩萬軍隊沒有了,就連盱胎城的百姓也只剩下了十分之一,梁剛也被殺。

得到紀靈的快報,袁術更是怒火攻心,大病一場。後來袁術終於得出了一個結論,原來劉備這小子偷襲壽春,就是沖着大小橋二女而來的,早就知道這小子不是什麼好東西,只是沒有想到這橋家的影響力竟然如此之大,兩家遷走,跟隨者竟然牽連兩城百姓有八十萬之眾。

劉備一路上也料到袁術必然不敢追來,所以便不着急,帶着百姓,緩緩行進,只是,劉備沒想到的是,就在這個時候,徐州之內正在醞釀着一個巨大的陰謀,這個陰謀直接面對的就是劉備,而製造這個陰謀的人就是陶謙和陶商父子二人以及陳家父子,並且這個陰謀謀划已久,往前可以推朔到劉備出兵兗州的時候。

自從曹操退兵之後,陶謙便將徐州城讓給劉備,但是劉備為了樹立自己的形象,並沒有急於接下徐州牧的職位,而是再三推辭,最後才答應暫時替陶謙管理徐州,一旦陶謙的身體恢復的差不多了,仍將徐州還給陶謙。

自從陶應死了之後,陶謙備受打擊,雖然陶應平日遊手好閒,不學無術,但畢竟是陶謙的親生兒子,這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滋味很不好受,何況陶謙身體並不好,自陶應死後,陶謙便生了一場大病,一病不起。

陶謙病了,卻急壞了一個人,那便是陶商。陶商認為,本來與自己爭奪徐州牧之位的陶應死了,這徐州牧肯定就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了,沒想到父親竟然將它白白送給了一個外人,這讓對徐州牧一職早就垂涎三尺的陶商來說,如何能咽得下這口氣。

但是,劉備手握重兵,而且因為曹家和糜家相助,徐州的丹陽軍也幾乎全部倒向了劉備一邊,大權已然旁落,陶商雖然心有不甘,也只得暫時咽下這口氣,畢竟陶商沒有和劉備一較高低的資本。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之北漢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三國之北漢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六章裹百姓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