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1)漂泊

第三章(1)漂泊

潘夢婷和母親剛坐下,潘香婷就回來了,臉上是笑,嘴裡哼著歌兒,就像剛才什麼也沒有發生,她什麼也沒有說過一樣。

潘香婷在飯桌旁坐下,誰也不看,拿起筷子,就去夾肉,四個盤子里為數不多的幾塊兒肉是李潔清特意為兩個遠道而來的女兒準備的。

李潔清狠狠的瞪著二女兒,但潘香婷好像根本就沒看見,吃的津津有味兒。

肉,在那時很香,豬吃的飼料似乎沒有什麼化學添加劑,因此不是很多,而且特別是,在李潔清家的餐桌上出現的概率不高。

李潔清第三次給潘夢婷夾肉,她都把肉夾給了小凌小森。她只是吃點飯和清淡的菜。高粱米乾飯,母親悶的很軟很香。

大米白面只有在逢年過節時才能吃到,就那點限量,李潔清都不能爽快的拿出錢來買。至於買計劃外的細糧,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李潔清注意的看看潘夢婷的表情,外表上她很平靜,但就是透過這平靜,李潔清也感覺到她心底的一點波瀾。李潔清搖了搖頭,心底說:這孩子,還是有苦往肚子里咽,練的是內功。

這個家的男主人,孩子們的父親——蔣方略在外縣——肇源縣的臨城——肇州縣城上班。以往,這個男主人不是節假日或其他特殊的日子是不回來的。

但現在,所有的人都知道他們家的這位男主人,就是年節日恐怕回來的也次數越來越少了,也許甚至直到有一天開始就再也不會回來了。

對這一家人來說,事情就是這樣一直朝著比較明確的方向發展的,生活的一隻無形的手一直在無形的推動它。

孩子們對這「無形」的直觀就兩個字:憤怒。

到現在,母親和孩子們都清楚,冷酷已成定局。那就乾脆把這個男人忘了吧!但他對這個家庭所有成員來說,又是一個的確不容易也絕對不容易忘記的角色。

這位在這家來說是名義上的男主人,半年前在肇州縣城裡組成了另一個家庭,和另一個女人領了結婚證。

在孩子們看來,尤其是在潘香婷看來,這個女人比李潔清年輕,比李潔清漂亮,比李潔清更善於表達對生活的意見,因此,這個女人比李潔清更有心計和魄力,該給自己的生活一個結局的時候就毫不猶豫的設計與實施,然後抓住它。

那裡早有一個女孩子,九歲了。

男主人蔣方略也早已覺得自己人生漂泊和命運安排的結局,似乎是註定要在肇州縣城裡組成一個這樣的新家庭。而另一個還處於鄉村的原始的家園,一個女人和四個孩子,是自己心甘情願的回望和眷戀的地方,方式就是經濟上的全盤付出和自己身體上的偶爾回來。

蔣方略在兩個家之間穿梭往來,在兩個家庭之間流浪。

他感覺自己就像是他們的海馬爸爸一樣,兼有生育、哺育幼兒的優美的舞姿。

路途雖然不長,但在他內心的體驗中,自己卻猶如環繞地球做圓圈兒運動,自己好像被生活安置在地球的外圍,成了地球的一顆衛星,但他實在不知道該怎樣,把與自己有關的所有女人和孩子們,都一一護衛好。

在他看來,他為此付出了全部的腦筋和心血,也是心甘情願的。所以,他不知疲倦,雖然效果不太理想——他今後刻意謀求提高,但他不會放棄堅持。

多年來,化名為蔣方略的這個男人,在人生的路途上,總是不停的流浪,不停的變換工作單位,像一隻燕子一樣在省內穿梭往來。

七年前當他來到外地肇源縣的農村民意鄉任職時,其實他是作為老右派給點摘帽平反的安慰而已,李潔清和四隻小燕子卻說什麼不願走了,太眷戀近在身邊的松花江了,就單單是為了這條白金一樣的江,他們也願意留下來。

這塊兒風水寶地,有水有田,有活水有良田,對李潔清來說,更主要的是,這裡有世外的桃源——不求賞玩山水,只求心裡安靜。

其實,這只是一個理由,李潔清和孩子們之所以不願走,實在是厭倦了搬遷之苦,實在是受不了那份兒不停遷徙的勞累。

後來,蔣方略到肇州縣工作,李潔清和孩子們也沒有跟去,不是太遠,就不願意動了,反正蔣方略也常回家,家裡的大事還是他負責。

但正因為蔣方略身體沒有了李潔清和孩子們的城堡,他的一個城門才洞開了一個角落,才使另一個女人和孩子乘虛而入。

李潔清卻一直堅定的認為:即使她和孩子們跟到肇州,也還是不會耽誤蔣方略和那個女人法律婚姻的進程。一個男人的心要是「野」了——不「野」到底,他是不會回頭的。

在肇州城,蔣方略以閃電的速度和另一個女人領了結婚證,並把他的新家安置在肇州縣城裡。

李潔清和孩子們也很清楚,如果離蔣方略太近,與他的另一個家也就太近了,一些不該看清的東西,看清了,反倒累眼。

她和孩子們寧願清凈,躲在如同世外桃園般的魚米之鄉,其實是一種明智之舉——如果自己意識到已經無力改變一個男人生活軌道的話。

所以,現在他們寧願安居在這個魚米之鄉的世外桃園裡,哪怕只是暫時的。

蔣方略有調回肇源城來工作的實力,但他不想回來,因為他不想離開新家。但有了結婚證並已經安置了一個新家的蔣方略,不會誤解他安置一個先於新家存在的老家的誠意和努力,他對自己的為人品質和風格比較滿意,一直比較滿意。

而更使他滿意的是,他力爭讓他的兩個女人和兩方孩子們都滿意的工程已經初見成效,他看到了未來更多的希望。

蔣方略就想把李潔清和孩子們安排到肇州縣城,不能讓他們總是在農村,落實政策了,雖然李潔清不是婚姻證件上的妻子,但蔣方略也有了能力解決他們的縣城問題了,農村畢竟太惡劣。

但李潔清只同意到肇源縣的縣城去居住,蔣方略只好答應了,開始忙著辦理戶口等實質性的問題呢!找這個找那個關係,忙得不亦樂乎。

就這樣,李潔清和孩子們也將在不久的將來到肇源縣城裡來居住了。這個她們是能接受的。因為,在縣城的北邊,那條同樣的松花江仍是白金一般的亮閃閃的流過,直奔哈爾濱而去。

李潔清覺得自己好像是與這條靈性的江相依為命,甚於與生命男人相依為命的厲害!雖然她很少到江邊去,但就是能讓自己知道松花江在身旁,不用去看,她就很知足,就能使這個情感維持並走向深入。

七年來,她深深的愛上了這條江,就像愛上了自己的生命。

潘夢婷對這條江東感情也和母親,而且比母親還要強烈。

二十年前當時是叫姜進酒的蔣方略是和當時叫趙雨潔的李潔清在一起生活的,因為那「腐朽的資產階級糜爛的生活情調」的罪名,單位不給開婚姻證明,他們就沒法兒到婚姻機關登記。

後來那些無休無止的政治運動,他們不停的受到攻擊,使他們沒有一處地方可以安居,他們更名改姓后四處流浪漂泊,一直以來沒有辦理任何關係,就這樣以一種非法的形式把合法的時間給延續下來了,但只是形成了一種事實婚姻關係,一直沒能走上法律婚姻的道路。

直到半年前,當蔣方略先是猶猶豫豫后是毅然決然的組成另一個新家庭,李潔清才徹底明白,她一生中僅有的一次婚姻,到頭來只是一場夢幻。除了非法,除了四個孩子,就是空空如也。

連一張關鍵的紙也沒有留下。

蔣方略就是這樣在兩個女人、兩個家庭、兩方面孩子之間來來回回的奔波著,造成這樣局面的,他堅信的唯一的理由就是兩個字:歷史,而不是人。人可以犯錯誤犯罪,可以責怪懲罰,但歷史不會犯錯誤不會犯罪,因此,不可以責怪懲罰。

這樣延續下來就是今天這樣的結果,是偶然也是必然。這一切都是歷史這隻無形的手給導演給操縱的,好像與自己的關係不大。

因此,他拒絕任何形式和任何程度的懺悔,並堅持認為自己是一個很有責任感的,計劃經濟培養出來的比較經濟、比較純樸的男人,就是在變化中,在馬克思主義和唯物辯證法盛行的社會裡也具有常規性,穩定性,這也是一種他信奉的政治教育和潛移默化的結果。歷史需要不同的形式,不同的群眾不同的英雄,創造的歷史也絕然不同。但不管是怎麼樣的歷史,都不需要懺悔!沒用,懺悔了,也已經都發生完畢了。

李潔清願意放棄一切,為了丈夫,情願放棄自己的幸福,因為不管怎麼樣,她還是一如既往的愛這個男人,過去沒有改變,現在和未來也不會改變這個性質。

但孩子們遲遲不願意放棄對父親的爭取和怨言,他們比母親更不原諒父親,尤其是潘香婷,她對母親說過,「媽,你要是徹底放棄,那我就先於你瘋掉,然後把那對狗男女幹掉,做鐵牢蹲監獄我也願意。」

李潔清說:「你千萬別干傻事兒,孩子。」

潘香婷說,「你在心底保有希望吧!女兒我會為你出這口惡氣。這個男人該是你的,誰也搶不去的,搶去也白搭。」

雖然男主人沒有回來,但一家人一樣能吃男主人缺席的晚飯。

潘夢婷和母親剛坐下,潘香婷就回來了,臉上是笑,嘴裡哼著歌兒,就像剛才什麼也沒有發生,她什麼也沒有說過一樣。

潘香婷在飯桌旁坐下,誰也不看,拿起筷子,就去夾肉,四個盤子里為數不多的幾塊兒肉是李潔清特意為兩個遠道而來的女兒準備的。

李潔清狠狠的瞪著二女兒,但潘香婷好像根本就沒看見,吃的津津有味兒。

肉,在那時很香,豬吃的飼料似乎沒有什麼化學添加劑,因此不是很多,而且特別是,在李潔清家的餐桌上出現的概率不高。

李潔清第三次給潘夢婷夾肉,她都把肉夾給了小凌小森。她只是吃點飯和清淡的菜。高粱米乾飯,母親悶的很軟很香。

大米白面只有在逢年過節時才能吃到,就那點限量,李潔清都不能爽快的拿出錢來買。至於買計劃外的細糧,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李潔清注意的看看潘夢婷的表情,外表上她很平靜,但就是透過這平靜,李潔清也感覺到她心底的一點波瀾。李潔清搖了搖頭,心底說:這孩子,還是有苦往肚子里咽,練的是內功。

這個家的男主人,孩子們的父親——蔣方略在外縣——肇源縣的臨城——肇州縣城上班。以往,這個男主人不是節假日或其他特殊的日子是不回來的。

但現在,所有的人都知道他們家的這位男主人,就是年節日恐怕回來的也次數越來越少了,也許甚至直到有一天開始就再也不會回來了。

對這一家人來說,事情就是這樣一直朝著比較明確的方向發展的,生活的一隻無形的手一直在無形的推動它。

孩子們對這「無形」的直觀就兩個字:憤怒。

到現在,母親和孩子們都清楚,冷酷已成定局。那就乾脆把這個男人忘了吧!但他對這個家庭所有成員來說,又是一個的確不容易也絕對不容易忘記的角色。

這位在這家來說是名義上的男主人,半年前在肇州縣城裡組成了另一個家庭,和另一個女人領了結婚證。

在孩子們看來,尤其是在潘香婷看來,這個女人比李潔清年輕,比李潔清漂亮,比李潔清更善於表達對生活的意見,因此,這個女人比李潔清更有心計和魄力,該給自己的生活一個結局的時候就毫不猶豫的設計與實施,然後抓住它。

那裡早有一個女孩子,九歲了。

男主人蔣方略也早已覺得自己人生漂泊和命運安排的結局,似乎是註定要在肇州縣城裡組成一個這樣的新家庭。而另一個還處於鄉村的原始的家園,一個女人和四個孩子,是自己心甘情願的回望和眷戀的地方,方式就是經濟上的全盤付出和自己身體上的偶爾回來。

蔣方略在兩個家之間穿梭往來,在兩個家庭之間流浪。

他感覺自己就像是他們的海馬爸爸一樣,兼有生育、哺育幼兒的優美的舞姿。

路途雖然不長,但在他內心的體驗中,自己卻猶如環繞地球做圓圈兒運動,自己好像被生活安置在地球的外圍,成了地球的一顆衛星,但他實在不知道該怎樣,把與自己有關的所有女人和孩子們,都一一護衛好。

在他看來,他為此付出了全部的腦筋和心血,也是心甘情願的。所以,他不知疲倦,雖然效果不太理想——他今後刻意謀求提高,但他不會放棄堅持。

多年來,化名為蔣方略的這個男人,在人生的路途上,總是不停的流浪,不停的變換工作單位,像一隻燕子一樣在省內穿梭往來。

七年前當他來到外地肇源縣的農村民意鄉任職時,其實他是作為老右派給點摘帽平反的安慰而已,李潔清和四隻小燕子卻說什麼不願走了,太眷戀近在身邊的松花江了,就單單是為了這條白金一樣的江,他們也願意留下來。

這塊兒風水寶地,有水有田,有活水有良田,對李潔清來說,更主要的是,這裡有世外的桃源——不求賞玩山水,只求心裡安靜。

其實,這只是一個理由,李潔清和孩子們之所以不願走,實在是厭倦了搬遷之苦,實在是受不了那份兒不停遷徙的勞累。

後來,蔣方略到肇州縣工作,李潔清和孩子們也沒有跟去,不是太遠,就不願意動了,反正蔣方略也常回家,家裡的大事還是他負責。

但正因為蔣方略身體沒有了李潔清和孩子們的城堡,他的一個城門才洞開了一個角落,才使另一個女人和孩子乘虛而入。

李潔清卻一直堅定的認為:即使她和孩子們跟到肇州,也還是不會耽誤蔣方略和那個女人法律婚姻的進程。一個男人的心要是「野」了——不「野」到底,他是不會回頭的。

在肇州城,蔣方略以閃電的速度和另一個女人領了結婚證,並把他的新家安置在肇州縣城裡。

李潔清和孩子們也很清楚,如果離蔣方略太近,與他的另一個家也就太近了,一些不該看清的東西,看清了,反倒累眼。

她和孩子們寧願清凈,躲在如同世外桃園般的魚米之鄉,其實是一種明智之舉——如果自己意識到已經無力改變一個男人生活軌道的話。

所以,現在他們寧願安居在這個魚米之鄉的世外桃園裡,哪怕只是暫時的。

蔣方略有調回肇源城來工作的實力,但他不想回來,因為他不想離開新家。但有了結婚證並已經安置了一個新家的蔣方略,不會誤解他安置一個先於新家存在的老家的誠意和努力,他對自己的為人品質和風格比較滿意,一直比較滿意。

而更使他滿意的是,他力爭讓他的兩個女人和兩方孩子們都滿意的工程已經初見成效,他看到了未來更多的希望。

蔣方略就想把李潔清和孩子們安排到肇州縣城,不能讓他們總是在農村,落實政策了,雖然李潔清不是婚姻證件上的妻子,但蔣方略也有了能力解決他們的縣城問題了,農村畢竟太惡劣。

但李潔清只同意到肇源縣的縣城去居住,蔣方略只好答應了,開始忙著辦理戶口等實質性的問題呢!找這個找那個關係,忙得不亦樂乎。

就這樣,李潔清和孩子們也將在不久的將來到肇源縣城裡來居住了。這個她們是能接受的。因為,在縣城的北邊,那條同樣的松花江仍是白金一般的亮閃閃的流過,直奔哈爾濱而去。

李潔清覺得自己好像是與這條靈性的江相依為命,甚於與生命男人相依為命的厲害!雖然她很少到江邊去,但就是能讓自己知道松花江在身旁,不用去看,她就很知足,就能使這個情感維持並走向深入。

七年來,她深深的愛上了這條江,就像愛上了自己的生命。

潘夢婷對這條江東感情也和母親,而且比母親還要強烈。

二十年前當時是叫姜進酒的蔣方略是和當時叫趙雨潔的李潔清在一起生活的,因為那「腐朽的資產階級糜爛的生活情調」的罪名,單位不給開婚姻證明,他們就沒法兒到婚姻機關登記。

後來那些無休無止的政治運動,他們不停的受到攻擊,使他們沒有一處地方可以安居,他們更名改姓后四處流浪漂泊,一直以來沒有辦理任何關係,就這樣以一種非法的形式把合法的時間給延續下來了,但只是形成了一種事實婚姻關係,一直沒能走上法律婚姻的道路。

直到半年前,當蔣方略先是猶猶豫豫后是毅然決然的組成另一個新家庭,李潔清才徹底明白,她一生中僅有的一次婚姻,到頭來只是一場夢幻。除了非法,除了四個孩子,就是空空如也。

連一張關鍵的紙也沒有留下。

蔣方略就是這樣在兩個女人、兩個家庭、兩方面孩子之間來來回回的奔波著,造成這樣局面的,他堅信的唯一的理由就是兩個字:歷史,而不是人。人可以犯錯誤犯罪,可以責怪懲罰,但歷史不會犯錯誤不會犯罪,因此,不可以責怪懲罰。

這樣延續下來就是今天這樣的結果,是偶然也是必然。這一切都是歷史這隻無形的手給導演給操縱的,好像與自己的關係不大。

因此,他拒絕任何形式和任何程度的懺悔,並堅持認為自己是一個很有責任感的,計劃經濟培養出來的比較經濟、比較純樸的男人,就是在變化中,在馬克思主義和唯物辯證法盛行的社會裡也具有常規性,穩定性,這也是一種他信奉的政治教育和潛移默化的結果。歷史需要不同的形式,不同的群眾不同的英雄,創造的歷史也絕然不同。但不管是怎麼樣的歷史,都不需要懺悔!沒用,懺悔了,也已經都發生完畢了。

李潔清願意放棄一切,為了丈夫,情願放棄自己的幸福,因為不管怎麼樣,她還是一如既往的愛這個男人,過去沒有改變,現在和未來也不會改變這個性質。

但孩子們遲遲不願意放棄對父親的爭取和怨言,他們比母親更不原諒父親,尤其是潘香婷,她對母親說過,「媽,你要是徹底放棄,那我就先於你瘋掉,然後把那對狗男女幹掉,做鐵牢蹲監獄我也願意。」

李潔清說:「你千萬別干傻事兒,孩子。」

潘香婷說,「你在心底保有希望吧!女兒我會為你出這口惡氣。這個男人該是你的,誰也搶不去的,搶去也白搭。」

雖然男主人沒有回來,但一家人一樣能吃男主人缺席的晚飯。

潘夢婷和母親剛坐下,潘香婷就回來了,臉上是笑,嘴裡哼著歌兒,就像剛才什麼也沒有發生,她什麼也沒有說過一樣。

潘香婷在飯桌旁坐下,誰也不看,拿起筷子,就去夾肉,四個盤子里為數不多的幾塊兒肉是李潔清特意為兩個遠道而來的女兒準備的。

李潔清狠狠的瞪著二女兒,但潘香婷好像根本就沒看見,吃的津津有味兒。

肉,在那時很香,豬吃的飼料似乎沒有什麼化學添加劑,因此不是很多,而且特別是,在李潔清家的餐桌上出現的概率不高。

李潔清第三次給潘夢婷夾肉,她都把肉夾給了小凌小森。她只是吃點飯和清淡的菜。高粱米乾飯,母親悶的很軟很香。

大米白面只有在逢年過節時才能吃到,就那點限量,李潔清都不能爽快的拿出錢來買。至於買計劃外的細糧,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李潔清注意的看看潘夢婷的表情,外表上她很平靜,但就是透過這平靜,李潔清也感覺到她心底的一點波瀾。李潔清搖了搖頭,心底說:這孩子,還是有苦往肚子里咽,練的是內功。

這個家的男主人,孩子們的父親——蔣方略在外縣——肇源縣的臨城——肇州縣城上班。以往,這個男主人不是節假日或其他特殊的日子是不回來的。

但現在,所有的人都知道他們家的這位男主人,就是年節日恐怕回來的也次數越來越少了,也許甚至直到有一天開始就再也不會回來了。

對這一家人來說,事情就是這樣一直朝著比較明確的方向發展的,生活的一隻無形的手一直在無形的推動它。

孩子們對這「無形」的直觀就兩個字:憤怒。

到現在,母親和孩子們都清楚,冷酷已成定局。那就乾脆把這個男人忘了吧!但他對這個家庭所有成員來說,又是一個的確不容易也絕對不容易忘記的角色。

這位在這家來說是名義上的男主人,半年前在肇州縣城裡組成了另一個家庭,和另一個女人領了結婚證。

在孩子們看來,尤其是在潘香婷看來,這個女人比李潔清年輕,比李潔清漂亮,比李潔清更善於表達對生活的意見,因此,這個女人比李潔清更有心計和魄力,該給自己的生活一個結局的時候就毫不猶豫的設計與實施,然後抓住它。

那裡早有一個女孩子,九歲了。

男主人蔣方略也早已覺得自己人生漂泊和命運安排的結局,似乎是註定要在肇州縣城裡組成一個這樣的新家庭。而另一個還處於鄉村的原始的家園,一個女人和四個孩子,是自己心甘情願的回望和眷戀的地方,方式就是經濟上的全盤付出和自己身體上的偶爾回來。

蔣方略在兩個家之間穿梭往來,在兩個家庭之間流浪。

他感覺自己就像是他們的海馬爸爸一樣,兼有生育、哺育幼兒的優美的舞姿。

路途雖然不長,但在他內心的體驗中,自己卻猶如環繞地球做圓圈兒運動,自己好像被生活安置在地球的外圍,成了地球的一顆衛星,但他實在不知道該怎樣,把與自己有關的所有女人和孩子們,都一一護衛好。

在他看來,他為此付出了全部的腦筋和心血,也是心甘情願的。所以,他不知疲倦,雖然效果不太理想——他今後刻意謀求提高,但他不會放棄堅持。

多年來,化名為蔣方略的這個男人,在人生的路途上,總是不停的流浪,不停的變換工作單位,像一隻燕子一樣在省內穿梭往來。

七年前當他來到外地肇源縣的農村民意鄉任職時,其實他是作為老右派給點摘帽平反的安慰而已,李潔清和四隻小燕子卻說什麼不願走了,太眷戀近在身邊的松花江了,就單單是為了這條白金一樣的江,他們也願意留下來。

這塊兒風水寶地,有水有田,有活水有良田,對李潔清來說,更主要的是,這裡有世外的桃源——不求賞玩山水,只求心裡安靜。

其實,這只是一個理由,李潔清和孩子們之所以不願走,實在是厭倦了搬遷之苦,實在是受不了那份兒不停遷徙的勞累。

後來,蔣方略到肇州縣工作,李潔清和孩子們也沒有跟去,不是太遠,就不願意動了,反正蔣方略也常回家,家裡的大事還是他負責。

但正因為蔣方略身體沒有了李潔清和孩子們的城堡,他的一個城門才洞開了一個角落,才使另一個女人和孩子乘虛而入。

李潔清卻一直堅定的認為:即使她和孩子們跟到肇州,也還是不會耽誤蔣方略和那個女人法律婚姻的進程。一個男人的心要是「野」了——不「野」到底,他是不會回頭的。

在肇州城,蔣方略以閃電的速度和另一個女人領了結婚證,並把他的新家安置在肇州縣城裡。

李潔清和孩子們也很清楚,如果離蔣方略太近,與他的另一個家也就太近了,一些不該看清的東西,看清了,反倒累眼。

她和孩子們寧願清凈,躲在如同世外桃園般的魚米之鄉,其實是一種明智之舉——如果自己意識到已經無力改變一個男人生活軌道的話。

所以,現在他們寧願安居在這個魚米之鄉的世外桃園裡,哪怕只是暫時的。

蔣方略有調回肇源城來工作的實力,但他不想回來,因為他不想離開新家。但有了結婚證並已經安置了一個新家的蔣方略,不會誤解他安置一個先於新家存在的老家的誠意和努力,他對自己的為人品質和風格比較滿意,一直比較滿意。

而更使他滿意的是,他力爭讓他的兩個女人和兩方孩子們都滿意的工程已經初見成效,他看到了未來更多的希望。

蔣方略就想把李潔清和孩子們安排到肇州縣城,不能讓他們總是在農村,落實政策了,雖然李潔清不是婚姻證件上的妻子,但蔣方略也有了能力解決他們的縣城問題了,農村畢竟太惡劣。

但李潔清只同意到肇源縣的縣城去居住,蔣方略只好答應了,開始忙著辦理戶口等實質性的問題呢!找這個找那個關係,忙得不亦樂乎。

就這樣,李潔清和孩子們也將在不久的將來到肇源縣城裡來居住了。這個她們是能接受的。因為,在縣城的北邊,那條同樣的松花江仍是白金一般的亮閃閃的流過,直奔哈爾濱而去。

李潔清覺得自己好像是與這條靈性的江相依為命,甚於與生命男人相依為命的厲害!雖然她很少到江邊去,但就是能讓自己知道松花江在身旁,不用去看,她就很知足,就能使這個情感維持並走向深入。

七年來,她深深的愛上了這條江,就像愛上了自己的生命。

潘夢婷對這條江東感情也和母親,而且比母親還要強烈。

二十年前當時是叫姜進酒的蔣方略是和當時叫趙雨潔的李潔清在一起生活的,因為那「腐朽的資產階級糜爛的生活情調」的罪名,單位不給開婚姻證明,他們就沒法兒到婚姻機關登記。

後來那些無休無止的政治運動,他們不停的受到攻擊,使他們沒有一處地方可以安居,他們更名改姓后四處流浪漂泊,一直以來沒有辦理任何關係,就這樣以一種非法的形式把合法的時間給延續下來了,但只是形成了一種事實婚姻關係,一直沒能走上法律婚姻的道路。

直到半年前,當蔣方略先是猶猶豫豫后是毅然決然的組成另一個新家庭,李潔清才徹底明白,她一生中僅有的一次婚姻,到頭來只是一場夢幻。除了非法,除了四個孩子,就是空空如也。

連一張關鍵的紙也沒有留下。

蔣方略就是這樣在兩個女人、兩個家庭、兩方面孩子之間來來回回的奔波著,造成這樣局面的,他堅信的唯一的理由就是兩個字:歷史,而不是人。人可以犯錯誤犯罪,可以責怪懲罰,但歷史不會犯錯誤不會犯罪,因此,不可以責怪懲罰。

這樣延續下來就是今天這樣的結果,是偶然也是必然。這一切都是歷史這隻無形的手給導演給操縱的,好像與自己的關係不大。

因此,他拒絕任何形式和任何程度的懺悔,並堅持認為自己是一個很有責任感的,計劃經濟培養出來的比較經濟、比較純樸的男人,就是在變化中,在馬克思主義和唯物辯證法盛行的社會裡也具有常規性,穩定性,這也是一種他信奉的政治教育和潛移默化的結果。歷史需要不同的形式,不同的群眾不同的英雄,創造的歷史也絕然不同。但不管是怎麼樣的歷史,都不需要懺悔!沒用,懺悔了,也已經都發生完畢了。

李潔清願意放棄一切,為了丈夫,情願放棄自己的幸福,因為不管怎麼樣,她還是一如既往的愛這個男人,過去沒有改變,現在和未來也不會改變這個性質。

但孩子們遲遲不願意放棄對父親的爭取和怨言,他們比母親更不原諒父親,尤其是潘香婷,她對母親說過,「媽,你要是徹底放棄,那我就先於你瘋掉,然後把那對狗男女幹掉,做鐵牢蹲監獄我也願意。」

李潔清說:「你千萬別干傻事兒,孩子。」

潘香婷說,「你在心底保有希望吧!女兒我會為你出這口惡氣。這個男人該是你的,誰也搶不去的,搶去也白搭。」

雖然男主人沒有回來,但一家人一樣能吃男主人缺席的晚飯。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跟定你了,我柔情似水的母親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跟定你了,我柔情似水的母親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章(1)漂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