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梅花洞聞真言

第五十一章 梅花洞聞真言

花開兩朵,各描一枝。先說梁弘毅,自打接了任務:監國堯光之山後,就開始着手詳細了解堯光之山中的一切事務。

梁叔發現在這堯光之山中的異人、異獸雖形態各異,然本性卻極為趨同:喜在世間農曆初三時往一些地方去禮拜。他們禮拜的對象並非中國人通常膜拜的神佛、菩薩,而僅是一些特殊形狀的怪石、怪樹等。弘毅甚是不解其意,遂在一個初三之日,也同此地的異人一道去往一個山洞裏朝拜一處怪石。此洞因常年如世間春寒料峭一般,入口處寒梅錦簇,故得名梅花洞。弘毅朝拜完畢,尋得一長者,眉目間滄桑可見。梁遂謙卑施禮,並與之攀談起來:

「尊者,我本世間客,偶入堯山界。不知此地風俗,尚懇請尊者不吝教誨。」

「監國大人客氣啦!」老者笑着說道:「本是後山人,偶作前堂客。然我堯光之山中之人、之獸,之所以形態各異,蓋因前世業力所故。」

長者小酌一口堯山梅釀後繼續說道:「我堯山之主原系殷商金雞嶺總兵孔宣將軍。后其見帝辛,也就是你們世間人常蹙罵的紂王。想力挽狂瀾,將已日薄西山的殷商王朝拉回到盤庚大帝時期。然而,改革嘛,你懂的……」

「我懂!」梁叔笑着答道。

「上層社會的阻力可想而知,他老人家很多時候無法推動。於是他做了一個前無古人的決策:從奴隸中尋找自己的支持者!」

「從奴隸中尋找自己的支持者?我的天吶!這在我們世間是十九世紀美國總統林肯的思潮啊!」梁叔弘毅驚訝地說道。

「對,就是這樣的。帝辛廢除了殉葬制度,這成為了《尚書》中《牧誓》中姬發小兒弒君的一大罪名:不敬天愛人。tmd,還有王法嗎?還有法律嗎?」尊者憤憤不平地說道。

「歷史本來就是勝利者書寫的。」弘毅安慰道,然後話鋒一轉就再次問道:「那孔宣將軍呢?他可是帝辛手下的金雞嶺總兵呀!」

長者聞言,再酌一盞后說道:「孔宣將軍當然不願意為那道貌岸然、欺世盜名的姬發小兒效力,但殷商氣運將終,他和帝辛都無力回天。儘管在牧野之戰中,被帝辛激勵的奴隸們奮不顧身,但終究天命難違。一場山洪,讓最後的希望化為泡影。」

「那帝辛手下的精銳部隊呢?他們為何不勤王救駕?」弘毅疑惑地問道。因為憑他在社會上的歷練可以很清楚地判斷出:如果帝辛能調動正規軍,絕不可能出現牧野之戰由奴隸組成的部隊抗拒姬發叛軍。

「看來監國大人您對那段歷史頗有興趣啊!」長者笑着說起了真實的歷史:「因為那些精銳甲士並沒有接到回師平叛的訊息。」

「什麼?難道姬發將帝辛的通訊方式切斷了嗎?」弘毅再次大吃一驚。他不敢相信一個小小的諸侯竟有如此驚人的能力,將一個帝國國君召喚精銳部隊的通訊渠道切斷。

「哼!姬發小兒豈有這等本領?還不是有內鬼作祟!常言道:城池從內部最易攻破!是裏面的內鬼將帝辛人皇與其統帥的精銳部隊間的通訊阻斷了,致使精銳甲士無法獲悉賊寇兵發朝歌,鏖戰牧野的情況。」老者再度憤憤不平地說道,眼中滿是恨意!

「內鬼?何許人也?」梁叔立刻問道。

「賊微子啟!那賊子頂不是個東西!他本是帝辛的哥哥,卻因自己未得父皇待見而勾結東伯侯姬昌、姬發小兒一起裏應外合拿下了朝歌城。至於帝辛牧野之戰敗北,其實是突發山洪,致使由奴隸組成,未經充分訓練的部隊陣型被衝散,遂敗北牧野。」說到這裏,尊者眼裏佈滿了血絲。

「可嘆世人被《封神榜》一書給誤了幾百年,加上司馬遷《史記》中對帝辛進行的歪曲和醜化,幾千年來人們對咱殷商王朝的末任君王的誤解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尊者悲憤地說道。

「尊者不必動氣,無論怎麼說,帝辛先輩乃末代人皇!後世之君不過天子耳。如此觀之,帝辛前輩的地位無可撼動。」弘毅安撫長者,接着將事先準備好的特殊果品和瓊漿玉露取出來,在這梅花洞中與長者對酌。

「想必那些披甲銳士最後還是得到信兒了吧!」弘毅猜着說道。

「對,他們不願意為欺世盜名的叛逆之輩效力,於是就越過黃河,直到今天興安嶺一帶。有一部分人甚至越過了白令海峽。」

「我勒個去!第一個發現美洲大陸的居然是咱們殷商王朝的人吶!」梁叔驚嘆不已!

「這沒什麼好奇怪哦。哥倫布只是讓歐洲人發現了美洲大陸,而在美洲大陸上原來生活着的印第安人本就是殷商的一支隊伍開枝散葉后形成的部落。至於被西班牙人和英國人所征服,那是後面的事情了。」說到這裏,長者的語氣倒異常平靜。

「你不恨歐洲人嗎?」梁叔不解地問道。他原以為老者也會恨歐洲殖民者,但老者堅定地告訴他:

「不恨,因為後代子孫皆是不肖之徒,必遭天譴!」

「您心中忿恨者是……」

「姬發小兒!干盡了傷天害理之事,卻行欺世盜名之實。本來人皇帝辛早已發悲天憫人之心,廢除人殉制。那小兒竟以此為罪狀討伐帝辛人皇,實屬倒行逆施。也嘆殷商氣數難以維繼……」說到這,老者潸然淚下。

梁叔一邊安慰着他,一邊感嘆道:原來這才是歷史的真相!

「尊者,莫要悲傷。世間的一切都已隨風而逝,人皇帝辛僅憑他廢人殉這一項,就足以讓他至少升夜魔天宮。」梁叔安慰著說道。緊接着梁叔又問道:

「那這堯光之山……」

「哦,這堯光之山本是金雞嶺所在之山。因孔宣將軍身前是殷商的金雞嶺總兵,遂在他發現自己無力回天之後,就將自己全部的功力發揮出來,將這堯光之山「乾坤大挪移」到了這玄界,成為了現在咱們所在之地。至於這裏的人和獸,都是業力牽引所幻化而成的。至於每個月農曆三月初三祭拜怪石、怪樹嘛,其實是感恩孔雀大明王菩薩,也就是當年的孔宣將軍罷了。」

「那這魁龍將軍……」

「他其實是三年前來到這裏的客家人。后因其能將我們的生活管理得井井有條,眾人一致推薦他為我們的大統領罷了。」尊者說道:「我們這裏的人、獸都清楚:魁龍將軍不是貪戀權位之人,以德服眾,功不自居。功成身退,天之道也。魁龍他的確做到了。

「原來如此!」此時的弘毅對這堯光之山有了深入了解,同時也對最近認識的魁龍將軍更加欽佩不已:「這哥們兒,能處!」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梁弘毅情不自禁地吟唱道。此時的他已然明白自己的使命是什麼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匯龍潭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匯龍潭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五十一章 梅花洞聞真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