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2 章(【番外 一天(李燿篇)】...)

第 512 章(【番外 一天(李燿篇)】...)

收到老師來自三千裏外的需求時,李燿一點都不例外。

他作為京師大學校長,收到的最多的需求就是來自他的老師,有時候是給他列一串需求清單,有時候是給他一個成品讓他反向研究。

李燿永遠會勤勤懇懇完成他老師的要求。在他的心目之中,他老師也許不是世上最聰明的人,但絕對是這世界上最值得他追隨的人。

記得第一次見面的時候,他的老師才十歲出頭,但已經有極強的凝聚力和領導能力,同行的庶吉士們都以他為中心滿懷熱情地做事。

他的老師還帶他進入了新學的世界。

一開始,這門學問還叫做「關學」,他在了解過關學的與原貌以後在心裏把它改稱為「王派關學」,到後來它就成了眾人口中的「新學」。

因為他老師與人結社時便取了「新社」之名,以東宮名義籌辦報紙時辦的也是《新報》,按他老師的說法,「新」字取自「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再加上他們京師大學陸續搗鼓出許多新鮮事物、新鮮技術,逐漸便被稱為「新學」。

李燿私心裏覺得這比「關學」更貼切,因為他知道他的老師致力於創造一個全新的大明。

這一想法一直到他老師在京師大學正式創立當天發表的那番演講才展露在人前。

但在那之前,他的老師已經在籌劃着這件事。

證據就是他的太子師兄給予他們的支持。

要花費多少努力才能讓太子完完全全站在他們這一邊,堅定不移地支持他們許多在旁人看起來有些荒誕的決定?

李燿了解得並不是非常清楚,但是他知道那一定不容易。

自古都說伴君如伴虎,想真正取得君王的信任並不容易。

哪怕這個皇帝信你,換個皇帝也不一定會信你——君不見商君為了改革秦朝制度嘔心瀝血,新君繼位后直接把他車裂了。

所以李燿在投入他老師門下的第一天起,就立誓成為他老師門下最能打的弟子。從此以後他挑選新學嫡傳弟子除了腦子要靈活、人品要好以外,最重要的要求就是要體格健壯。

幸運的是,他老師人緣一向還不錯,他們很多時候都派不上用場,只需要偶爾站出來為新學據理力爭就好。

他們鍛鍊出來的健康而強壯的身體也並非沒有用處,至少這保證了他們能夠進行高強度的學習與研究,哪怕是再難攻克的項目,他們都能捋起袖子靠着自己強健的體格硬生生扛了下來。

要是有什麼需要趕工的工程,他們更是可以沒日沒夜地猛干。

比如這次他老師發回來的需求:要在敦煌文物抵達京師時建造適合保存文物的倉庫、適合研究文物的工作室以及適合修復師修復臨摹乃至於製作複製品用以展出的全套修復設備。

這就得動員所有京師大學能夠動員的力量,並且聯合吳門畫師、浙派畫師進行聯合探討。

若非這些年來他們已經在南京、杭州相繼建造過類似的展館,還真的難以他老師要求的時間內滿足清單上的所有需求。

於是敦煌文物慢慢走在回京路上的時候,京師那邊已經緊鑼密鼓地建造起大明皇家博物館來。

戶部現在之所以這麼大方,純粹是因為他們國庫現在有錢了。

按照王守文的說法,錢放着不用毫無用處,有錢了就該花出去,流通的貨幣才是貨幣,堆在庫房裏的純屬破銅爛鐵!

眾人眼看着這些年王守文不斷地把錢花了出去,國庫里的錢卻不減反增,便很少會駁回他的撥款要求。

大概是想看看王守文是怎麼操作的,將來自己退休了也能把這些生財之道給家中兒孫講講。

哪怕只能學個三五分,也足夠讓兒孫衣食無憂了。

不過朝中至今還有個未解之謎:他們這位小王首輔明明有數不清的生財法子,自己為什麼好像永遠在缺錢?

記得上次左都御史戴銑彈劾得他罰了三個月的俸祿,他氣憤地跑去人戴銑家裏蹭吃蹭喝了整整六七天。

後來因為戴銑家飲食過於單調,他自己實在受不了了,才不甘不願地放棄自己堅持吃滿三個月的打算。

可見朝廷給他的俸祿在他心目中是真的非常重要了。

說實話,京官當到四五品以上后誰指著那點兒俸祿過活啊?

李燿這個當學生的最清楚他老師想要錢其實很容易,他老師有數不清的辦法可以獲得源源不斷的進項,只是他老師並沒有花太多心思在這上頭而已。

人生短短几十年,能做的事實在有限,錢財這種身外之物對他老師而言夠用就可以了。

當然了,要是罰他俸祿的話他還是會氣得跳腳,據他自己的說法就是「這可是我的勞動所得,怎麼能隨隨便便被剝奪」。

李燿把工期安排得很緊密,等他老師從西北歸來的時候博物館已經造好了,最適合保存書籍與文物的密閉倉庫、最適合保護性研究的工作室都已經建好,他們甚至專門為博物館搭建了專門的電力系統,維持一些特殊新設備的運轉。

這是連許多達官貴人家中都沒能享受上的待遇。

御駕歸京那日,李燿第一時間帶着新學弟子們去迎接,並引著皇帝陛下與他老師前去參觀順利落成的博物館。

他老師在博物館里走了一圈以後非常滿意,拍着他的肩膀說:「千百年後肯定還有許多人記得你的名字。」

李燿立刻說道:「他們應該記住老師你的名字才對。」

他老師哈哈一笑,說道:「都記住,都記住,就得讓他們多記幾個名字!」

他老師確實一度致力於讓後世學子有背不完的課文,這二三十年來組織翰林院不知修纂了多少本書,爭取把前人在各個領域的優秀作品、優秀成果都給展示出來。

現在有了敦煌這些意外被挖掘出來的藏書,想來他老師又可以忙碌很長一段時間了——以他老師的性格,想來絕對不會讓後世學子漏掉任何一篇佳作!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戲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戲明
上一章下一章

第 512 章(【番外 一天(李燿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