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長狼河最後一戰(3)

第609章 長狼河最後一戰(3)

長狼河北岸,完顏金兀朮大營。與秦烈不同的是,因為此戰關乎生死。完顏金兀朮一連多日,都是夜不能寐。夜裏四更時分,宋軍剛剛渡河,金兀朮便接到探子的彙報。「來人,立即召集眾將議事。」完顏金兀朮聽到手下來報,第一時間便披衣而起。很快其帳下的的十員猛安軍,萬戶都統便匆匆而至。另有新晉的漢軍萬戶都統白彥恭、以及繼承父位的紇石烈志寧,共十二員世襲猛安軍,萬戶都統。除此以外還有鐵浮屠的五名世襲猛安,分別是完顏歡都,紇石烈布里哥、完顏宗敘、蒲察阿里葛、唐括磨哥。完顏金兀朮的行事風格,向來簡單粗暴,眾人剛剛到齊,他便朗聲道:「宋軍至少五萬騎兵,在下游十裏外的淺灘開始渡河。」「一旦宋軍佔據河岸,大軍盡數渡河,我軍就失去有利地形。」「現在,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機會,我命令全軍出擊,趁勢把渡河的宋軍吃掉,哪怕是付出五萬人的傷亡。」「主要吃掉宋軍的騎兵人馬,我軍的勝算也會大幅度提升,也會對宋軍起到極大的震懾效果。」完顏金兀朮的話很明白,那就是要集中全軍,全力一擊,把秦烈出頭的六萬騎兵吃掉。「願為大王效力。」帳下這批驍將,可都是完顏金兀朮一手帶出來的,個個悍勇,人人忠心。「擊鼓,立即出擊!」完顏金兀朮親自披掛上馬,率領十五萬馬步騎兵,呈扇形陣勢,朝着渡河的宋軍騎兵大隊人馬壓了上來。完顏金兀朮之所以會選擇在長狼河北岸決戰,就是因為這片是一眼望不到邊的牧場草原。這片方圓數百里的天然牧場,足以讓他帳下的二十萬匹戰馬,安然渡過整個夏季。也就是說依靠這片草原牧場,金兀朮基本不用準備馬草,可別小瞧了看似不值錢的馬草,可實際要供應二十萬匹戰馬的牧草。所要耗費的人力和財力,絲毫不亞於二十萬士卒的口糧。除此之外,這片廣袤的草原之上,同樣適合大兵團作戰,能夠充分讓完顏金兀朮,發揮騎兵的機動優勢。所以從一開始,完顏金兀朮選擇在長狼河決戰,就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秦烈之所以答應,也是他撤出永州之時,曾經踏足過這片土地,對於這片戰場,他也是十分滿意。首先在兵力之上,秦烈就佔據優勢。他擁有二十七萬大軍,金兀朮手下有十五萬大軍,在冷兵器時代,一場超過四十萬大軍的決戰。在任何時代都是一場值得銘記歷史的大戰役。同樣這麼龐大的軍隊決戰,地勢更是尤為重要。雙方人馬若是一方無法擺開陣勢,就會陷入被動挨打局面。黎明前的黑暗,在震耳欲聾的馬蹄聲中敲碎。在東方那道霞光之中,八萬金人鐵騎,排列成長長的隊列,從四面八方撲殺了向河岸線。

金兀朮統率七萬馬步騎兵,間隔三里路程,壓陣而來。長狼河宋軍渡河點。鐵騎營統制楊志、副統制史進率領的人馬,作為第一梯隊渡過長狼河。渡河的第二梯隊,則是火器營統制吳玠,副統制杜常、夏俶。第三梯隊是呼延灼和索超的常勝軍騎,第四梯隊是董平,以及接替張清副統制的浪子燕青。燕青是跟隨花榮的主力大軍,從河北行省都指揮使司借調上來。秦烈本來打算調任都指揮使兼任右布政使的盧俊義前來統軍的,但後來想想董平那性格,讓盧俊義上來跟他搭檔,只怕會打起來。相反燕青圓滑機智,性格溫和,與脾氣火爆的董平,更容易搭檔。「發射信號響箭,通知主公,警惕支援。」在河岸線上搭建起來的臨時瞭望塔上,楊志放眼所及,皆是星火以及黑壓壓的戰馬人頭,心知這必然是金軍大隊人馬來襲了。「敵人這是傾巢而出了,看來金兀朮是想把我們一口吞掉,這胃口還真是不小啊。」吳玠眼中閃過一道精光,揚聲吼道:「火器營,進入戰鬥準備。」吳玠帳下的火器營,雖然只有五千士卒,但卻擁有大小旋風炮五百台。這批旋風炮,有一部分是花榮新帶來的新火器,還有足足五萬顆轟天雷。雖然渡河匆忙,吳玠的人馬,也只是人手攜帶了兩顆轟天雷渡過了長狼河。但在渡過河灘的第一時間,吳玠便下令副統制杜常、夏俶二人,帶隊在河岸之上的土丘之上,修築了一道長三里的環形工事,並把炮台架設了起來。於此同時,楊志和史進統率的鐵騎營,策在火器營兩翼擺下陣勢。這個時候渡河的第三梯隊,呼延灼和索超的常勝軍騎,前鋒人馬也已經渡過河道,由楊志調派,進入史進的右翼戰場。河灘上的呼延灼,身穿魚鱗甲,束髮而冠的他,范陽笠被他背在後背。手持馬鞭,策馬而行的他,不斷的催促道:「保持隊形,速速推進,列隊入陣,準備戰鬥。」此刻尚在南岸上的董平,看到升空的信號響箭,知道北岸敵軍出現,頓時有些心急如焚。「太慢了,呼延灼太過嚴謹,應該再快一些的。」身穿銀甲的董平,看着常勝軍騎還有數千人馬,依舊未能渡河,有些不滿的抱怨道。「董將軍稍安勿躁,卑職剛才派人在下游處,發現一處河段,也可以渡河,就是水流有些湍急,需要將士們牽馬方能夠安然渡河。」飛騎營的副統制燕青,這會從后隊趕了上來,告訴董平一個好消息。「兵貴神速,立即渡河。」董平調轉馬頭,喊道:「后隊變前隊,燕青你帶隊在前。」「董將軍,擅自改變行軍路線,是不是向楊將軍請示一下?」燕青見董平二話不說,就直接下令,有些遲疑的問道。「哪來那麼多廢話,趕緊的出發。」董平眉頭一皺,目光掃過燕青臉龐,最終還是解釋了一句:「臨陣指揮,講究互相配合,協同作戰,這點沒有錯。」「但也要隨即應變,現在我們多耽擱一刻,很有可能就會導致前方的友軍,多遭受更大的損失。」「末將明白。」燕青見董平服軟解釋,遂不在多說,直接驅馬而去。董平這會又對帳下的一名參謀主薄吩咐道:「立即知會李世輔、秦少彥二位統制,讓他們分兵渡河,加快速度。」董平、燕青率領的飛騎營排在渡河的第四梯隊,李世輔、秦少彥率領的中軍騎兵軍隊,則排在渡河的第五梯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宋一品權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宋一品權臣
上一章下一章

第609章 長狼河最後一戰(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