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回京 下

36 回京 下

街道兩旁叫賣聲絡繹不絕,熙熙攘攘的人群在大道上緩緩流動,一年的時間過去,洛京還是那個繁華的洛京,看起來沒有絲毫改變。

兩輛沒有標識的馬車駛入城門,馬車前後數十名騎馬的侍從護衛,排場說大比不過洛京真正的貴族出行,說小又不是尋常官員可用。

這樣特殊的隊列成功吸引了街邊酒樓三層貴客的注意。

因着這家酒樓吃食美名遠播,許多環繞在內城的貴族經常來這裏宴客。而崔玉海和顧平都很喜歡這裏的菜色,平日一同出門總要到他家來。

今日亦是如此。

銅製雕花窗向外打開,崔玉海靠在窗邊轉了轉指間透亮的白瓷茶杯,行動舉止儘是風流雅緻,「這是誰家的車架?進京都也敢這麼大排場。」

在京里出行有資格這麼大陣仗的攏共沒幾家,他都認得,樓下車架連個標識都沒有,莫非初來京都不明規矩?

顧平淡淡掃了一眼樓下緩緩經過的馬車隊伍便明白了崔玉海的意思,略一思索道:「怕是王家。」

「王家?你說的是哪個王家?咱們洛京公認的可就只有一個王。」崔玉海將信將疑。

「嗯。」顧平點頭,肯定了他的想法。

「王家馬車檐角掛的孔雀翎銅鈴我還能不認得?你瞧樓下的,可是空無一物。」王家馬車的標識滿洛京哪家有頭臉的不認識,他又怎會看錯,況且,「這排場對尋常人是過了,擱在王家眼裏可不夠看的,你莫不是忘了頭先王家到城門送行那次……」

說到送行崔玉海突然明悟:「你是說這是王家那位齊正君回京的車架?

算算日子確實近了,聽說他們家正忙着準備大姑娘的及笄禮。」

「是啊。王家有姑娘長到適婚年齡,京里怕是又要為此掀起風雨。」顧平言語中夾雜着一道微弱的輕嘆,不知是不是在為即將發生的暗潮湧動感到無奈。

「說起婚嫁,出盡風頭的那位可還沒定下,再不定,京里適齡的姑娘可就空不下正夫之位了。」

「崔兄慎言,世子神武又出身貴重,親事總要好好挑一挑。」顧平謹言慎行慣了,哪怕私下裏也極少討論旁人是非。

若論貴重小皇孫還是太子所出,不也早早定了親?崔玉海心裏嘀咕歸心裏嘀咕,也知道隔牆有耳的道理,最後酸了一句:「是啊,滿洛京的姑娘只要未婚還不是任人家選。」

滿洛京的姑娘,說說罷了,崔玉海心裏還真沒把王清月和蕭治放到一起過。

這兩人一個皇室世子,一個頂級家族繼承人,拋開當今女長男幼的風尚不談,也是不合適的。

普通人家家世相當叫門當戶對、強強聯合,這兩家太貴重,結合在一起反倒不妙。

蕭治是長安王獨子,在婚姻里必然是不肯吃虧受委屈,尋個家世差些的,憑藉王府權勢怎麼都能拿捏了對方,換成王家,哪怕是有聖上撐腰,輕易也拿捏不得人家的姑娘。

而王清月作為王家長孫女,有家族美名加身,滿洛京的好男兒任她挑選,何苦來娶一個出身皇室的祖宗回家供著?

這兩人各有各的路要走,沒誰會覺得他們能成。

至少,在聖旨頒佈之前,沒有一個人把他們放在一處提過。

齊君行抵京的事兒圈子裏的人還一概不知,除了顧平和崔玉海偶然在城門口猜到,也就只剩宮裏那位能第一時間得到線報了。

當今帝王有一支暗衛,主要作用就是收集各地的情報,齊君行到京不是大事兒,但涉及朝堂官員,暗衛自會留心。

明章帝是前一天得到的消息,估摸著齊君行今日能進京,本來他是不在意的,但這段時間操心小孫兒的婚事,聽見齊君行的名字難免感嘆他運道不錯嫁了位值得託付的好夫人。

王家的姑娘在洛京名聲不小,私下裏被公認為良人這事兒明章帝有所耳聞,正感嘆著自家孫兒還沒尋到好姻緣,忽然想起上年王珏的孫女參加了科考,當時還引起一番不小的轟動。

既然能參加科考,還一舉過了童試,按道理年齡不至於太小,而先前負責世子選親花名冊的戶部並沒有呈上來王家的姑娘……

明章帝思索著,猜到王家這個小姑娘的年齡不太合適,但事關自己孫兒的終身大事,他還是派人去查了王清月的姓名和年齡。

這一查可巧,王清月眼下就要及笄,等及笄禮一過,議親的事兒順理成章!

王家如今的權勢幾乎是明章帝一手捧起來的,他倚重王珏、寵信沈慎、培養齊君行,王家一門都是他的愛臣。

可他也有猜疑的時候,會擔心王家坐大威脅到皇室的權威,他也想過做點什麼壓一壓王氏一門的風頭,卻又怕寒了臣子的心。

如今也算是有了更好的法子——兩家聯姻。

他的小孫兒文武雙全,是洛京難得一見的好郎君,王家家風嚴謹,作為繼承人培養出的大姑娘品性也錯不了,日後兩人成親,王家就徹底和皇室綁在了一起,一舉兩得!

明章帝越想越覺得合適,連忙派人出宮去宣長安王父子。

這個時間宮中宣召,長安王不知所謂何事,問傳話的宮人,宮人也說不出個原由,他只好先帶着兒子進了宮。

「距離戶部呈上名冊有段時日了,你父子二人心中可有了中意的人選?」

這名冊說的自然是選親的名冊。

「有兩位姑娘看起來還不錯。」事關兒子的親事,長安王自然要親自過目,一番衡量過後倒也有兩個人選,不過議親的主角不肯鬆口。

「那怎麼沒定下?」

「想等著讓皇爺爺空下來幫我過過目。」突然宣召還是為了他的親事,蕭治約莫猜到祖父心中恐怕有了合適的人選,可惜…

可惜什麼呢?可惜他還沒來得及謀划,可惜了……她。

蕭治的腦海中忽然浮現王清月淡然的笑顏。

現在可是在商議他的婚事,他第一個想起的居然是她?

心中的惋惜明明白白告訴蕭治,王家那位小姑娘不知何時在他心裏留下了印跡。

如果一定要和一個人成親,他希望那個人是她。

想明白了的蕭治正想爭取些什麼,就聽上首的明章帝已經開口。

「朕還真知道個合適的姑娘,才學品性、家世樣貌皆是上上之選。」明章帝故意停頓在關鍵處。

蕭治還好,長安王倒是先坐不住了,他和自己的夫人婚姻不幸,是知道其中辛酸的,自然不想自己的兒子重蹈覆轍。

若真有一個樣樣出挑的可靠女子,他一定要替兒子先定下。

「父皇說的是哪位姑娘?」

「她啊,可不在先前的花名冊上。」明章帝繼續遮掩,吊足了人胃口。

凡是符合要求未定親的姑娘都已登記在冊,未登記的,莫不是已經有了婚約?

「若是已經有了婚約,恐怕不合適。」他長安王的兒子,絕不可能與人做側夫,若那女子為了攀附權勢退了原本的婚約,恐怕也不是什麼重情義的良人。

「什麼有了婚約,人家姑娘還沒及笄呢!」明章帝見兒子想偏,忍不住笑意。

「年齡太小就更不合適了。」長安王難得話語有些急促,擔心父親心血來潮亂點鴛鴦。

「倒也不太小,過幾天及笄。重要的是除了年齡其他的都合適,滿京城可都盯着這小姑娘呢。」

能讓滿京城盯着的姑娘自然是極優秀的,按照這個年齡圈定,長安王第一個想起的是先前因一場宴會乍然出名的阮家小姑娘阮綿綿。

他之前瞧過一眼,樣貌周正,倒也不錯,就是家裏算不得什麼名門。

不過也好,現在門第低一些以後成了婚照拂照拂總不會差,而且低嫁也不擔心自家兒子受委屈。

蕭治從旁聽着描述,處處和自己心裏那個人合得上,眼底漸漸染上暖意,提前揭開了謎底。

「皇爺爺說的,可是王家的大姑娘?」

「是了,治兒覺得她如何啊?」

聽到明章帝的肯定長安王恍然大悟:「原是她!我倒把她給忘了。」

這也不怪長安王,他一個大男人本就對姑娘家的事不了解,且王清月平時不愛交際,又徹底在洛京消失了一年多,更加透明。

好在明章帝愛重王家,還記得王珏有這麼個孫女。

「皇爺爺覺得好自然是好的。」蕭治巧妙地默認了這個人選。

「好!」明章帝運籌帷幄半輩子,自然看出小孫兒對王家大姑娘的滿意,思忖這兩人私下興許有他不知道的交集。

這般倒是更好,相比於穩固朝綱,他更看重孫兒後半生的幸福。不過,能讓他這個一貫驕傲的孫子瞧得上,這位王家大姑娘興許確實有些不同。

明章帝突然對王清月升起幾分好奇,想着有機會定要親眼先見上一面。

「既然如此,這樁喜事便定下了,過會兒我便讓人擬旨,挑個合適的日子給你二人賜婚。」

一錘定音,長安王也沒有在意這兩人有沒有問過自己的意見,畢竟對方是王家的姑娘,滿洛京公子郎君的夢中人,他又有什麼可挑剔呢?怕只怕完上一刻人家就名花有主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男尊女貴之月色綿綿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男尊女貴之月色綿綿
上一章下一章

36 回京 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