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巢二王

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巢二王

駱丑這一生聽過很多故事,大多已記不起來,還有許多忘了細節只剩下一個模糊的輪廓,唯獨有一個故事始終記憶猶新。也許是因為這個故事與他有着血脈般的關係,也許是因為這個故事他聽了太多遍,不管是什麼原因,反正這個故事就像烙在馬屁股上的印記一般,清清楚楚,想忘都忘不了。

這個故事一共分為兩個部分。上半部分說的是自己有個祖先,名叫勾踐,有一年跟吳國打仗打不過,敗了之後吳王要殺他,於是勾踐就裝瘋,還哭着喊著嘗吳王的糞便,以示對吳王的忠心。如此過了三年,吳王見勾踐滿忠心的,不過也可能是因為見勾踐貪生怕死,為了活命連糞便也吃,不足為慮,便把勾踐放回越國。自那后,勾踐有榻不睡非睡在柴火堆里,有美食不吃餓的時候添一添膽汁,終於以三千鐵甲吞併了吳國。故事的第二個部分說的是另一群祖先,也是因為打仗,這次的主角換了,不再是吳國換成了楚國。越國打不過楚國,國王也叫楚王殺了。可是祖先們不願受楚國的統治,傲氣十足的上了船,漂流直下,到了現在的閩越又開創了一個全新的國家。

小時候,父王經常給他講這個故事,講完后告訴他兩個道理:一個是要有志氣,一個是要有忠心。長大后,和親戚朋友們在一起也常會說起這個故事,談的還是志氣與忠心,互相鼓勵,要學當年祖先不伺二主的忠心與三千鐵甲吞吳的志氣。把閩越從南越地陰影之中擺脫出來,把會稽這片越國故土奪回來。

受這個故事的影響,駱丑以為。當暗示出弒君這個想法后,那些王親們,那些大臣們,那些從小被這個故事所熏陶的人們。一定會反對,一定會對駱郢忠心耿耿。並拿出北擊大漢南打南越地誌氣,事情將會很難辦。所以,他將自己的心腹全都叫來,並且把地點安排在香流人間,籌劃一旦遭到堅決的反對便使用血腥的震壓。可是。讓他想不到地是,所有的人都同意弒君。沒有一個人反對,究竟是如今地人沒有了祖先的那種志氣忠心,還是因為夾雜着其他的什麼原因,他想不通。從閣樓到大堂,腦子裏一直在想這個問題,可就是理不出一個頭緒來。

此時正是亥時初刻,大堂里的客人很多,見到駱丑后紛紛起身行禮,口稱駱親王,問著好。不知怎麼搞的。駱丑很想笑。一想到明天自己搖身一變成為大王,這群在今夜還稱他為駱親王地人臉上出現複雜而奇怪的表情他就想笑。不過。他忍住了,黑綳著臉,甭管認識不認識地,一一回了禮,領着趙遷出了香流人間的大堂,經過一條僻巷,拐了進去。

「知道我獨叫你出來什麼意思嗎?」駱丑壓低着嗓子問道。

「知道!」趙遷點了點頭,道:「您準備用什麼刺殺駱

用什麼?這是一個問題!駱丑身為親王,又是駱郢的親弟弟,享有掛劍晉見的特權。但駱丑掌管着全國兵馬,卻沒有懸劍的習慣,嫌那東西沉甸甸掛在腰間十分的彆扭,不方便。以前進王宮不帶劍,今天去王宮卻帶了劍,這不是明擺着告訴人自己有圖謀嗎?

駱丑眼珠子轉了兩轉,瞧到劉遷腰間的劍,道:「把你的劍解下來我試試!」

劉遷把劍解了下來,駱丑拿了往袖子裏塞,劍有點長,塞不進去不說,在袖子裏鼓鼓囊囊的,起不了一點隱蔽的作用,只要不是瞎子都可看出那裏邊藏着東西!

「小將家裏有把精緻地匕首,要不跑回去給您拿來?」趙遷接過劍又掛回自己腰間,道。

「時間跟不上了,何況你辦地事情還多呢!」駱丑道:「王城裏的兵馬,你能控制多少?」

「八成往上!」趙遷道。

「讓自己信得過地將領把守四座城門,沒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出城。你再親自帶一隻精兵,藏在宮外等我,一個時辰之後我沒出去,說明已將駱郢刺死,你率兵馬上接管王宮防務。一個時辰之內我出來了,說明事情沒有成功,咱們帶着兵馬再殺進去!」

駱丑壓着嗓子道,話音剛落,有隊巡邏的士兵從街道經過,聽到僻巷裏有動靜,帶隊的屯長舉着火把朝裏邊怒喝一句:「誰?」

「我!」駱丑道,領着趙遷朝巷口而去。

「你他媽是誰,我怎麼知道?報上名來!」那名屯長喝道。

「大膽!」趙遷已沖了出去,一個大耳光扇在那名屯長臉上。旁邊的兵卒見了,挺矛就要往上圍,藉著屯長手上的火光看清打人的是右將軍劉遷,又都把矛收回,往後退了兩步,心中暗道一聲:「屯長這次麻煩大了,竟敢罵右將軍!」緊接着,裏邊又轉出一人,兵卒們更加驚愕,有幾個膽小的小肚子的都打起顫,暗道:「屯長今天算是倒了八輩子的大霉了,罵的原來不是右將軍而是閩越的第二號人物----親王駱丑!罵駱親王他媽等同於罵閩越大王他媽,這該如何收場?」

「小的該死,小的該死!」不用趙遷再扇大耳刮子,屯長已開始自己扇了起來,用力也真夠猛的,兩三下嘴角已扇出血來。

「算了,所謂不知者不罪!」駱丑制止屯長繼續扇下去,眼睛卻盯在屯長左手持的矛上,道:「把你手上的矛取來我看!」

那名屯長心中一驚,以為駱丑生氣到要用矛當場刺死自己,哆哆嗦嗦的把矛遞了過去。把矛交到駱丑手上,屯長就將眼睛一閉,直愣愣的站在那裏等那一刺。等了一會見無矛刺來。睜開眼睛再看,只見駱丑把那根矛左看看,右看看。上看看,下看看,顛來倒去再看看,心中頓感奇怪。也不知駱親王怎麼對自己這根普普通通的矛如此感興趣,翻來覆去地看個沒完沒了。

「趙遷。把你身上的劍拿來用用!」駱丑道,拿過劍在矛上比劃了一下,在矛頭下方五寸左右的地方砍了一下。把矛頭斬下拿在手中,將矛身交給那名屯長,道:「你們繼續巡邏去!」

「遵令!」屯長拿着沒有矛頭地矛。給駱丑、趙遷各行了一個大禮,滿腹狐疑的帶隊而去。走出里許路。還是想不明白,駱親王砍下一段矛頭是什麼意思,不過心中也暗暗高興,手中矛沒了頭總比自己沒了腦袋強多了,不再多想,帶着隊巡著邏。

矛頭也就一尺左右長,駱丑把它藏在袖中誰也看不出來,與趙遷告了別,一人來到王宮門前對守門的郎官說有重要軍情向大王稟報,讓他趕快通知大王。郎官不敢待慢。把駱丑請到屋裏歇腳。自己屁顛屁顛的往內城趕。到了內城門口,又讓當值地太監去通知總管。等了片刻,總管太監來了,郎官於是把駱丑有急事通傳的事情講了。

平常里,駱丑從來沒有這麼晚找過大王,太監總管心想壞了,一定是前方戰事出了問題,讓郎官稍待,一溜煙地去通知駱郢。駱郢新近剛得了個美人,早早的擁著美人正在床上瞎搞,聽到門外太監總管說駱丑有軍情大事要報,也無心瞎搞下去,一邊穿衣,一邊道:「快傳!」

駱丑向里進,駱郢往外迎,兩人在走廊上碰了面,突然,駱郢感覺駱丑有點不對勁,一種很強烈的感覺,心中咯噔跳了一下,離駱丑還有四五步遠停了下來。駱丑見駱郢停下了身,也就停下了身,行了個大禮,道:「大王!」

駱郢說不出駱丑哪裏不對勁,眼前的駱丑還是天天見面熟得不能再熟的駱丑,可自己地後背沒來由的發涼,心亂跳不止,繼而發現駱丑看自己地眼神不對,以前都是直視自己,今天眼神有些飄忽閃爍,似乎還帶着點其他的意思,於是笑道:「弟弟今天怎麼了,為何如此看我?」

入王宮之前,駱丑一點也不緊張。不僅不緊張,還有一種山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的躊躇滿志。不就是殺個人嗎,與殺一隻雞有什麼區別,而且只要殺了這個人,帶來的好處可謂無窮無盡,受這等好處的刺激,他反而有幾許期待,幾許衝動,巴望着能夠馬上見到駱郢,然後一矛刺死。

可當真見到駱郢后,駱丑突然緊張起來,緊張之中還帶着些許不忍。

駱丑所以會緊張是因為父王死後駱郢便成了掌管閩越生殺大權的大王,他駱丑的地位雖然也是極其尊貴,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自己的性命終究在駱郢的手上握著。經年累月之後,每天在心中提醒自己不可走錯路踏錯步,否則極有可能被駱郢誅殺,這就養成他一見到駱郢就會感到害怕的性格。不見駱郢時,他能把駱郢殺一千遍一萬遍,想怎麼殺就怎麼殺。一見到駱郢,他就被駱郢身上地那股王勢震住,忍不住緊張起來。

至於不忍,是因為想起小時候兩人一起玩鬧地快樂場景,想起自己被別人欺負哥哥幫他打將回去的種種小事。有那麼一刻,他甚至想要放棄刺殺駱郢地打算,不過那僅僅是一閃而過的念頭罷了,為了能夠登上王位,在心中嘀咕不殺駱郢閩越便會滅國這句話,很快又堅定了刺殺信心。

聽到駱郢的問話,駱丑知道自己太過緊張了,以至於讓駱郢發現了不對頭,盤算自己得馬上恢復正常,不然一切都將前功盡棄。運氣不錯,駱郢的掩襟袍子扣錯了一排,看起來可笑,給了駱丑一個擺脫緊張的借口。

「哥哥的衣服扣錯襟了,還怪弟弟看你的眼色不對!」

駱郢低頭一看,衣服果真扣錯,自嘲了一句:「唉!你瞧瞧寡人,一聽外邊報弟弟求見,心中一急。慌中出錯,把襟都扣錯了,倒讓弟弟見笑了!」

「弟弟豈敢見笑!漢人有句話說的不錯。君王有憂,大臣們就應該檢討過錯。大王今天扣錯了襟,可見心中已有憂愁,這都是弟弟沒有把國家治理好的罪過!」

兩句話一說。駱丑的緊張已經消失地無影無蹤,駱郢把襟解開抬頭再看時已看不出有什麼不對頭。便又朝前走了兩步,道:「弟弟深夜求見,說是有重大軍情相報,究竟是什麼事?」

駱丑也往前走了兩步,此時離駱郢只有一步之遙。只需把右手往下一垂,手中的矛便會握住。在往前一伸,便可刺中駱郢。可是,他還不能這麼干,能刺中不代表能刺死,若一擊不中,左右站着的太監就會一擁而上把他拿下,那時別說當大王了,全家地小命都難保了。他得找個十拿九穩的機會,在一個安全的地方,旁邊沒有其他人。只有他們兩個。穩穩妥妥的辦好這件事情。不能冒險,絕對不能冒險。「機密大事。盼能與哥哥秘談!」

駱郢遲疑了一下,剛才地心驚肉跳,後背發涼,還是讓他有些戒意。又把駱丑渾身上下打量了一番,見沒帶兵器,把頭點了點,讓總管太監前邊帶路,來到一間密室。

入了屋,駱郢在一張圓凳上坐下,剛才與美人耗力太多,現在有些口渴,也不管桌子上的茶已涼,拎起茶壺對着茶嘴咕嚕嚕喝了一氣,放下茶壺后,道:「現在可以說了!」

駱丑把門閂上,回過身來,神情異常地嚴肅,壓着嗓子道:「大王,不好了,仙霞關那邊傳來消息,大漢兵馬二十多萬,已過了仙霞關,攻破我們的第一道防線,不久將會打到王城!」

「什麼,這麼快,不是說仙霞關只有七萬漢兵嗎,怎麼又成了二十多萬?」駱郢大吃一驚,從凳上站起身來,馬上又開始埋怨起來:「當初,打南越,寡人說什麼來着,不能打,千萬不能打!可你們非要說能打,並說已與淮南王劉安商量妥當!現在呢,南越打不過,大漢又派大軍征伐,淮南國連個動靜也沒有,怎麼辦?你說怎麼辦?」

「大王,臣還帶來一個消息,是從漢軍那裏帶來的,他們說可以停止攻擊,不過……」駱丑越說越低。

「不過什麼!漢人開出什麼條件,你倒是說啊。」駱郢朝駱丑靠去。

駱丑站的位置十分有藝術,他是右臂靠牆站着,所以駱郢想要靠近只能把身子貼近他的左臂。駱郢才把身體貼近駱醜地左臂,側着耳朵往駱丑嘴上湊,駱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抬起左臂,越過駱郢的肩頭,在駱郢地左臉頰處拐了個彎,緊緊捂住駱郢的嘴。與此同時,駱丑的右手一垂,短矛已握在手中,對準駱郢的心臟狠狠刺了下去,見駱郢掙扎的厲害,又把手中矛在駱郢的胸膛里轉了幾個圈。

駱郢拉拽駱丑堵嘴的雙手慢慢垂下,整個身體也往下溜,眼看已是不行了,這時駱丑把嘴湊到駱郢的耳邊,輕輕道:「漢人說,只要殺了罪魁,這仗自然就不打了!」

說完,將自己沾滿鮮血的右手在駱郢衣襟上擦了擦,在剛才駱郢坐過的那張凳上坐下。低頭見到已經死了地駱郢把兩隻眼瞪得溜圓,看起來糝人,又起身用手去閉那雙眼。拉下眼皮合上,手指鬆開眼又睜開,合上睜開,試了幾次后,他也懶得再去合,把駱郢地衣服往上拉,蓋住那張恐怖的臉,然後回到凳子上重新坐好,靜靜地等著。直到聽到太監總管敲門慌張的喊著:「大王,不好了,右將軍趙遷造反,已攻破城門,正朝這邊殺來……」這才站起身,長鬆了一口氣,感覺到整個後背都濕了。

這邊駱丑殺駱郢殺得驚心動魂,那邊徐勝利躺在竹編床上卻做了個噩夢。夢到自己回到了現代,也不知什麼原因殺了一個人,那人長什麼樣在夢中顯得模糊看也看不清楚,反正殺了人之後才把人藏到床下,警察破門而入,這時夢也醒了。

徐勝利坐在竹編席上,回想剛才這個夢是什麼意思。想來想去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聽到城外亂成了一鍋粥,到處是小孩的夜啼哭聲。以及大隊兵馬調動的聲音,一直持續到天微微明才漸漸安靜下來。

沒動靜了,而且駱親王府的大門一直沒被兵卒所破,這證明著駱丑已經成功了。徐勝利叫來僕人洗了一把臉。坐在堂屋靜候駱丑前來拜見,果真過了沒多久。駱丑耀武揚威地帶着一隊人馬而來,手中拎着一塊白麻包裹着的東西,興沖沖走了進來,將血腥味十足的白麻佈展開,裏邊露出一顆張著嘴。死不瞑目地頭顱來。

「駱親王,哦不。閩越王,這可就是你的不對了!」徐勝利掃了那顆頭顱一眼,雖不認得是誰,但也知道肯定是駱郢的人頭,笑道。

「不知下臣哪裏做的不對?」駱丑惶惶恐恐地道。

「閩越王謙虛了,怎能對我稱臣呢,我又不是當今的陛下,該我問你叫大王才對!」徐勝利道。

「可你是大漢地使者,代表着陛下。還有,我現在不還沒得到當今陛下的冊封。也稱不上閩越王!」駱丑笑了笑。不過徐勝利稱他為閩越王,還是十分的受用。又道:「究竟下官哪裏做的不對,惹得徐大人生氣?」

「我還沒有吃早飯呢,你把這麼噁心的東西擺在桌上,試問我還吃得下飯嗎?」徐勝利站起身,道:「把這顆人頭放入盒子,撒上石灰裝好,我要帶回長安!」

「徐大人這就回去了?」

「是啊,閩越之事已定,不回去還留在這裏幹什麼?」徐勝利朝門外走去,回頭一笑,道:「再說,我回地越快,陛下的冊封文書才能越快送達閩越,大王地王位也好早一日名正言順。」

駱丑當然想讓徐勝利趕快回長安,也希望劉徹冊封其為閩越大王的文書能早一日送達,可是現在徐勝利還不能走,最少今日不能走。駱郢雖死,可效忠於駱郢的人肯定還不少,其中也不乏也有想自力為王的人,所以他在今天安排了一場好戲,把整個王城的市場騰空,搭出來觀賞台,要在市場里大開殺戒。

這場屠殺既是殺給閩越人看的,也是殺給徐勝利看的。殺給閩越人看,是告訴閩越人,他已靠上大漢這棵大樹,千萬千萬不要有非份之想,他可是有大漢給撐腰的。殺給徐勝利看,是要表達他對大漢的忠心,不僅誅了罪魁禍首駱郢,還要把駱郢的嫡親全部誅殺,雖然這些人也是他地至親。

「徐大人可否遲一日再走?」駱丑以肯求地語氣道。

「為何?」

「閩越的罪魁駱郢雖誅,可其兒孫尚有二十幾個,我已在王城擺下刑場,希望徐大人能夠前去監斬!」

徐勝利明白駱醜地意思,不就是想借他的勢嗎?其實他也沒有什麼勢好借,但他代表着大漢,大漢這個勢卻是個好東西,誰也招惹不起!不過,駱丑既懂得借勢又心狠手辣不念親情,倒又讓徐勝利擔心起來,暗想莫要殺了一隻狼又養出一頭虎來,嘿嘿的笑道:「他們也算是你的侄兒,侄孫,你能下得了手?」

「臣眼中只有當今的陛下,沒有親情!」駱丑大義凜然,朝長安的方向拱了拱手,道。

「媽媽的,你殺你家人,老子只是去看看罷了,又有什麼關係!」徐勝利在心中暗道一聲,道:「閩越王的忠心真是天地可表,回到長安之後我一定向陛下如實稟報。那咱就別等了,這就走吧!」

市場的面積本來不小,容得下萬人左右,不過如今聽說要在這裏斬殺王族,全城的百姓幾乎全城出動,再加上警戒的土兵,市場就顯得小得可憐。

來遲的人,全被擋在市場之外,然而他們並不願如此離開,都聚集在市場兩邊的街道茶館,有些性急的甚到攀到了房頂。據後來不完全統計,那天踩擠而死的人多達百人,被壓塌的房屋幾近百間,撿拾掉的鞋子無法統計。

徐勝利與駱丑跟綁赴刑場的人走地是同一條路,這條路共有近萬名兵卒守候。幾乎一個挨着一個,分成兩排,從刑場一直延伸到駱丑家門口。

出了門。上了馬車,直奔刑場而去。刑場正中央搭了塊彩棚,昨夜曾與駱丑密謀的人都在彩棚上坐着,等到駱丑來了。紛紛對駱丑拱手祝賀。駱丑一介紹完徐勝利,那些人才恍然大悟。怪不得駱丑要殺駱郢呢,原來大漢的使者就在他地家中,有大漢支持,還有什麼事不能幹出來。

眾人都把徐勝利往最中間的行刑人位置上讓,徐勝利推辭了一番。堅決不坐,告訴眾人他只是來瞧瞧。並不是行刑官。話一說出,眾人也不再相讓,駱丑一屁股坐在中間,徐勝利坐在駱丑的左邊相陪,王莊坐在徐勝利的旁邊。

彩棚前,二十多步遠地地方放着四個木墩,每個木墩後邊站着一個敞胸露懷的彪形大漢,每個大漢手裏拄著一柄巨斧。說是巨斧,是因為這斧頭是專門造來砍人腦袋用地,背厚刃廣。用來伐木估計樹沒放倒人已累死。月牙形的刃面拉直了量足有兩尺。比普通的斧子大上七八倍,如果不是四個大漢長得實在壯實。估計都不見得能舉起來。

四個大漢後邊跪着二十多個人,五花大綁的,都低着頭,每個人背後站着兩個昂首挺胸的持矛兵士。他們一個個地身上衣着華貴,一看便是駱丑要殺的二十多個駱郢子孫。

再往後,是一圈士兵,背對着彩棚,手上地矛平端,對準人頭攢動的百姓。百姓很多,黑壓壓的一片,數都數不過來,能容萬人的市場里,今天估計擠了足有兩萬人,互相之間貼的很緊,想轉個身都十分困難,一雙雙眼睛勾勾的看着四個木墩,等待着血淋淋的場面趕快開始。

人群麻木的眼神是徐勝利不想看到的。耀武揚威,拿着手中矛威逼喝罵百姓的兵卒也不是徐勝利想看到地。四個持巨斧地大漢以及待會將要出現的血淋淋場面更不是徐勝利想看到地。於是,徐勝利要把注意力轉移,先是看到一隻飛來飛去的蜻蜓停留在一根木柱上,獃獃的,幾乎與那根木頭溶為一體。每殺一個人,圍觀的人總會喝彩聲一片,殺到第四個人時它飛走了,也許是受不了人群的喧鬧。

沒了蜻蜓,徐勝利很快又發現一隻翩翩起舞的蝴蝶,殺到第九個人時,它好像被風捲起的一片樹葉,卷到了頂棚上邊,再也看不到。

殺到第十個人時,徐勝利突然發現鋪了布的桌子底下有兩個螳螂正在比刀法,你來我往的打得甚是精彩,便低下頭去瞧。

每殺一個人前,總會有個人站在彩棚的一角,朗聲唱喝,說殺的人叫什麼名字,是什麼身份,任什麼官職,干過什麼壞事,最後再加上一個意圖謀反。如果實在找不出那人干過什麼壞事,就以一個決圖謀反一筆帶過。朗唱的那人說的是閩越語,嘰哩呱啦的徐勝利也聽不懂,王莊便在旁邊翻譯。

徐勝利在看兩隻螳螂比刀法,似乎已殺到第十六個人,彩棚角落的那人正在郎聲唱喝,王莊在旁邊同步翻譯,突然之間,一個熟悉的名字蹦到徐勝利的耳內----駱余善。

徐勝利顧不得再看螳螂比刀法,抬起頭來去瞧,正是來王城之後,碰到的那個貴族公子或者說貴族小姐更恰當一些。她還是昨日的打扮,目不轉睛的看着駱丑,嘴裏嘰哩呱啦的在說些什麼。

「她在說什麼?」徐勝利轉頭朝王安問道。

這還是自打見到徐勝利后,對方與他說的第一句話,王安有些激動起來,翻譯道:「她在請求叔爺爺,哦,就是駱親王。說,他有個朋友,昨天曾去拜訪過駱親王。這個朋友是大漢來的,跟他約好了今天在飯店見面,希望駱親王能夠轉告這位朋友一聲。哦,如果這位朋友還在他府上的話,就轉告一聲,說他今天有事,不能前去付約了,叫對方珍重。」

駱余善說完,自己把腦袋橫在了木墩上,等待着巨斧從天而降。眼瞅著那名行刑的彪形大漢舉起了巨斧,徐勝利連忙站起身,道:「慢!」

駱丑還在迷茫駱余善剛才跟他說的那個漢人是誰。究竟是徐勝利還是另外一個漢人,見徐勝利喊慢,可那名行刑的聽不懂漢語。將巨斧舉得越來越高,連忙站起身也喊了一聲慢。

駱丑喊得急,行刑地一驚,斧子收得有些快了。斧背正好砸到他的腳背上,痛得他抱着腳又蹦又跳。惹來圍觀的百姓一片大笑。

徐勝利地那聲慢,猶如天外傳來的一聲仙音,駱余善抬起頭,脖子上與衣領上已沾滿了鮮血,眼睛噙著淚。叫了聲:「哥哥!」

「這人不能殺!」徐勝利轉頭對駱丑道。

「是,不能殺!」駱丑以為。徐勝利只是垂涎於駱余善的美貌,想把駱余善帶到長安去,附合的道。

徐勝利腦中靈光一閃,突然想到一個制衡駱醜地辦法,笑道:「駱親王既然知道她不能殺,為何還把她綁來刑場。」

「我這不也是剛剛知道,徐大人說不能殺,自然是不能殺!」駱丑賠著笑。

「那,駱親王可知此人為何不能殺?」徐勝利問道。

「不知道!」駱丑搖了搖頭,從徐勝利不再叫他閩越王改回稱駱親王。他似乎察覺出一點什麼。

「因為我來閩越之前。陛下親自交待,閩越的駱郢不是個好東西。可他地孫子還不錯,誅了駱郢之後就由他的孫子駱余善來當閩越的大王吧!」

「你……」駱丑想罵徐勝利出爾反爾,在此時說出由駱余善當閩越王的鬼話。很明顯,遠在長安的劉徹根本不可能知道駱郢有個孫子,不,有個孫女叫駱余善,這只是徐勝利不知通過何種渠道認識了駱余善,臨時順口地胡說。這時他有些後悔為何讓劊子手停下手,要是斧子一落,什麼麻煩也沒有了,可是現在一起都遲了。

「怎麼辦?現在該怎麼辦?是不管不顧的命劊子手殺了駱余善,還是聽從這個漢人使者地話,讓駱余善來當閩越王。」駱丑在心中不停的問著自己。殺了駱余善,等於得罪徐勝利,得罪了徐勝利就等於得罪了大漢。漢人會連同南越一起來攻打閩越,他這個閩越王當不長久,坐船入海用不了兩年就會成來現實。聽從漢人使者的話,讓駱余善來當閩越王?不行!這不等於讓他白忙活了一場,而且背上了弒君的罪名。

短短的瞬間,一切好像都變了,變得如此突然,如此讓人無法承受,可他又能怎樣?上徐勝利的賊船容易,想下來就難了,駱丑把頭搖了搖,準備小小的反抗一下,道:「不可能!」

「為什麼不可能?」徐勝利微笑道。

「她是個女的,怎麼可能當王!」駱丑道。

「女的為什麼不能當王?女的當皇帝地都有!」徐勝利道:「在我們大漢,呂雉是個女地,不就當了皇帝?武則天是個女的,不也當了皇帝!」

呂雉確實控制過大漢地朝政,可從頭到晚都躲在幕後指揮,並未稱過一天的皇帝。武則天雖當了皇帝,但那是幾百年之後的事情。徐勝利本不該這麼說的,所以敢如此信口開河,就是欺駱醜地處偏遠,對這些事情根本一無所知。

「大漢是大漢,閩越是閩越,不一樣的!」駱丑無力的辯解。

「我知道駱親王的意思,誅殺閩越你立的功勞最大,到最後一點好處也撈不到着實有些不甘,不如這樣吧?」徐勝利停了下來,閉口不言,故意調駱丑的胃口。

「怎樣?」駱丑等了一會,終於問道。

「我有兩個辦法!第一個辦法,你是閩越王,駱余善也是閩越王。今天你當閩越王,明天他當閩越王,一人干一天,輪流來當閩越王,你覺得這個辦法如何?」徐勝利道。

這個辦法太荒唐,駱丑實在想不出有哪個國家有兩個國王,一天輪換一次的執政。而且,過一天癮就得閑一天,這種感覺太不爽,於是問道:「第二個辦法呢?」

「第二個辦法是把閩越分成東西兩半,對外還叫閩越,不過裏邊其實是兩個國家。你管東閩越她管西閩越,或者她管東閩越你管西閩越,至於如何劃分,我會留下來主持,一定把分得公公平平,保證讓雙方都滿意,你看如何?」徐勝利道。

這個辦法雖也荒唐,但比起第一個辦法來還算好多了,最少能像個大王那樣,實實在在的管理只有一半人口,一半土地,一半軍隊的國家。駱丑有些無奈,但也沒有辦法,誰叫徐勝利的拳頭比自己的大,也只能把頭點了點,道:「那也只能這樣辦了!」

駱丑這一生聽過很多故事,大多已記不起來,還有許多忘了細節只剩下一個模糊的輪廓,唯獨有一個故事始終記憶猶新。也許是因為這個故事與他有着血脈般的關係,也許是因為這個故事他聽了太多遍,不管是什麼原因,反正這個故事就像烙在馬屁股上的印記一般,清清楚楚,想忘都忘不了。

這個故事一共分為兩個部分。上半部分說的是自己有個祖先,名叫勾踐,有一年跟吳國打仗打不過,敗了之後吳王要殺他,於是勾踐就裝瘋,還哭着喊著嘗吳王的糞便,以示對吳王的忠心。如此過了三年,吳王見勾踐滿忠心的,不過也可能是因為見勾踐貪生怕死,為了活命連糞便也吃,不足為慮,便把勾踐放回越國。自那后,勾踐有榻不睡非睡在柴火堆里,有美食不吃餓的時候添一添膽汁,終於以三千鐵甲吞併了吳國。故事的第二個部分說的是另一群祖先,也是因為打仗,這次的主角換了,不再是吳國換成了楚國。越國打不過楚國,國王也叫楚王殺了。可是祖先們不願受楚國的統治,傲氣十足的上了船,漂流直下,到了現在的閩越又開創了一個全新的國家。

小時候,父王經常給他講這個故事,講完后告訴他兩個道理:一個是要有志氣,一個是要有忠心。長大后,和親戚朋友們在一起也常會說起這個故事,談的還是志氣與忠心,互相鼓勵,要學當年祖先不伺二主的忠心與三千鐵甲吞吳的志氣。把閩越從南越地陰影之中擺脫出來,把會稽這片越國故土奪回來。

受這個故事的影響,駱丑以為。當暗示出弒君這個想法后,那些王親們,那些大臣們,那些從小被這個故事所熏陶的人們。一定會反對,一定會對駱郢忠心耿耿。並拿出北擊大漢南打南越地誌氣,事情將會很難辦。所以,他將自己的心腹全都叫來,並且把地點安排在香流人間,籌劃一旦遭到堅決的反對便使用血腥的震壓。可是。讓他想不到地是,所有的人都同意弒君。沒有一個人反對,究竟是如今地人沒有了祖先的那種志氣忠心,還是因為夾雜着其他的什麼原因,他想不通。從閣樓到大堂,腦子裏一直在想這個問題,可就是理不出一個頭緒來。

此時正是亥時初刻,大堂里的客人很多,見到駱丑后紛紛起身行禮,口稱駱親王,問著好。不知怎麼搞的。駱丑很想笑。一想到明天自己搖身一變成為大王,這群在今夜還稱他為駱親王地人臉上出現複雜而奇怪的表情他就想笑。不過。他忍住了,黑綳著臉,甭管認識不認識地,一一回了禮,領着趙遷出了香流人間的大堂,經過一條僻巷,拐了進去。

「知道我獨叫你出來什麼意思嗎?」駱丑壓低着嗓子問道。

「知道!」趙遷點了點頭,道:「您準備用什麼刺殺駱

用什麼?這是一個問題!駱丑身為親王,又是駱郢的親弟弟,享有掛劍晉見的特權。但駱丑掌管着全國兵馬,卻沒有懸劍的習慣,嫌那東西沉甸甸掛在腰間十分的彆扭,不方便。以前進王宮不帶劍,今天去王宮卻帶了劍,這不是明擺着告訴人自己有圖謀嗎?

駱丑眼珠子轉了兩轉,瞧到劉遷腰間的劍,道:「把你的劍解下來我試試!」

劉遷把劍解了下來,駱丑拿了往袖子裏塞,劍有點長,塞不進去不說,在袖子裏鼓鼓囊囊的,起不了一點隱蔽的作用,只要不是瞎子都可看出那裏邊藏着東西!

「小將家裏有把精緻地匕首,要不跑回去給您拿來?」趙遷接過劍又掛回自己腰間,道。

「時間跟不上了,何況你辦地事情還多呢!」駱丑道:「王城裏的兵馬,你能控制多少?」

「八成往上!」趙遷道。

「讓自己信得過地將領把守四座城門,沒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出城。你再親自帶一隻精兵,藏在宮外等我,一個時辰之後我沒出去,說明已將駱郢刺死,你率兵馬上接管王宮防務。一個時辰之內我出來了,說明事情沒有成功,咱們帶着兵馬再殺進去!」

駱丑壓着嗓子道,話音剛落,有隊巡邏的士兵從街道經過,聽到僻巷裏有動靜,帶隊的屯長舉着火把朝裏邊怒喝一句:「誰?」

「我!」駱丑道,領着趙遷朝巷口而去。

「你他媽是誰,我怎麼知道?報上名來!」那名屯長喝道。

「大膽!」趙遷已沖了出去,一個大耳光扇在那名屯長臉上。旁邊的兵卒見了,挺矛就要往上圍,藉著屯長手上的火光看清打人的是右將軍劉遷,又都把矛收回,往後退了兩步,心中暗道一聲:「屯長這次麻煩大了,竟敢罵右將軍!」緊接着,裏邊又轉出一人,兵卒們更加驚愕,有幾個膽小的小肚子的都打起顫,暗道:「屯長今天算是倒了八輩子的大霉了,罵的原來不是右將軍而是閩越的第二號人物----親王駱丑!罵駱親王他媽等同於罵閩越大王他媽,這該如何收場?」

「小的該死,小的該死!」不用趙遷再扇大耳刮子,屯長已開始自己扇了起來,用力也真夠猛的,兩三下嘴角已扇出血來。

「算了,所謂不知者不罪!」駱丑制止屯長繼續扇下去,眼睛卻盯在屯長左手持的矛上,道:「把你手上的矛取來我看!」

那名屯長心中一驚,以為駱丑生氣到要用矛當場刺死自己,哆哆嗦嗦的把矛遞了過去。把矛交到駱丑手上,屯長就將眼睛一閉,直愣愣的站在那裏等那一刺。等了一會見無矛刺來。睜開眼睛再看,只見駱丑把那根矛左看看,右看看。上看看,下看看,顛來倒去再看看,心中頓感奇怪。也不知駱親王怎麼對自己這根普普通通的矛如此感興趣,翻來覆去地看個沒完沒了。

「趙遷。把你身上的劍拿來用用!」駱丑道,拿過劍在矛上比劃了一下,在矛頭下方五寸左右的地方砍了一下。把矛頭斬下拿在手中,將矛身交給那名屯長,道:「你們繼續巡邏去!」

「遵令!」屯長拿着沒有矛頭地矛。給駱丑、趙遷各行了一個大禮,滿腹狐疑的帶隊而去。走出里許路。還是想不明白,駱親王砍下一段矛頭是什麼意思,不過心中也暗暗高興,手中矛沒了頭總比自己沒了腦袋強多了,不再多想,帶着隊巡著邏。

矛頭也就一尺左右長,駱丑把它藏在袖中誰也看不出來,與趙遷告了別,一人來到王宮門前對守門的郎官說有重要軍情向大王稟報,讓他趕快通知大王。郎官不敢待慢。把駱丑請到屋裏歇腳。自己屁顛屁顛的往內城趕。到了內城門口,又讓當值地太監去通知總管。等了片刻,總管太監來了,郎官於是把駱丑有急事通傳的事情講了。

平常里,駱丑從來沒有這麼晚找過大王,太監總管心想壞了,一定是前方戰事出了問題,讓郎官稍待,一溜煙地去通知駱郢。駱郢新近剛得了個美人,早早的擁著美人正在床上瞎搞,聽到門外太監總管說駱丑有軍情大事要報,也無心瞎搞下去,一邊穿衣,一邊道:「快傳!」

駱丑向里進,駱郢往外迎,兩人在走廊上碰了面,突然,駱郢感覺駱丑有點不對勁,一種很強烈的感覺,心中咯噔跳了一下,離駱丑還有四五步遠停了下來。駱丑見駱郢停下了身,也就停下了身,行了個大禮,道:「大王!」

駱郢說不出駱丑哪裏不對勁,眼前的駱丑還是天天見面熟得不能再熟的駱丑,可自己地後背沒來由的發涼,心亂跳不止,繼而發現駱丑看自己地眼神不對,以前都是直視自己,今天眼神有些飄忽閃爍,似乎還帶着點其他的意思,於是笑道:「弟弟今天怎麼了,為何如此看我?」

入王宮之前,駱丑一點也不緊張。不僅不緊張,還有一種山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的躊躇滿志。不就是殺個人嗎,與殺一隻雞有什麼區別,而且只要殺了這個人,帶來的好處可謂無窮無盡,受這等好處的刺激,他反而有幾許期待,幾許衝動,巴望着能夠馬上見到駱郢,然後一矛刺死。

可當真見到駱郢后,駱丑突然緊張起來,緊張之中還帶着些許不忍。

駱丑所以會緊張是因為父王死後駱郢便成了掌管閩越生殺大權的大王,他駱丑的地位雖然也是極其尊貴,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自己的性命終究在駱郢的手上握著。經年累月之後,每天在心中提醒自己不可走錯路踏錯步,否則極有可能被駱郢誅殺,這就養成他一見到駱郢就會感到害怕的性格。不見駱郢時,他能把駱郢殺一千遍一萬遍,想怎麼殺就怎麼殺。一見到駱郢,他就被駱郢身上地那股王勢震住,忍不住緊張起來。

至於不忍,是因為想起小時候兩人一起玩鬧地快樂場景,想起自己被別人欺負哥哥幫他打將回去的種種小事。有那麼一刻,他甚至想要放棄刺殺駱郢地打算,不過那僅僅是一閃而過的念頭罷了,為了能夠登上王位,在心中嘀咕不殺駱郢閩越便會滅國這句話,很快又堅定了刺殺信心。

聽到駱郢的問話,駱丑知道自己太過緊張了,以至於讓駱郢發現了不對頭,盤算自己得馬上恢復正常,不然一切都將前功盡棄。運氣不錯,駱郢的掩襟袍子扣錯了一排,看起來可笑,給了駱丑一個擺脫緊張的借口。

「哥哥的衣服扣錯襟了,還怪弟弟看你的眼色不對!」

駱郢低頭一看,衣服果真扣錯,自嘲了一句:「唉!你瞧瞧寡人,一聽外邊報弟弟求見,心中一急。慌中出錯,把襟都扣錯了,倒讓弟弟見笑了!」

「弟弟豈敢見笑!漢人有句話說的不錯。君王有憂,大臣們就應該檢討過錯。大王今天扣錯了襟,可見心中已有憂愁,這都是弟弟沒有把國家治理好的罪過!」

兩句話一說。駱丑的緊張已經消失地無影無蹤,駱郢把襟解開抬頭再看時已看不出有什麼不對頭。便又朝前走了兩步,道:「弟弟深夜求見,說是有重大軍情相報,究竟是什麼事?」

駱丑也往前走了兩步,此時離駱郢只有一步之遙。只需把右手往下一垂,手中的矛便會握住。在往前一伸,便可刺中駱郢。可是,他還不能這麼干,能刺中不代表能刺死,若一擊不中,左右站着的太監就會一擁而上把他拿下,那時別說當大王了,全家地小命都難保了。他得找個十拿九穩的機會,在一個安全的地方,旁邊沒有其他人。只有他們兩個。穩穩妥妥的辦好這件事情。不能冒險,絕對不能冒險。「機密大事。盼能與哥哥秘談!」

駱郢遲疑了一下,剛才地心驚肉跳,後背發涼,還是讓他有些戒意。又把駱丑渾身上下打量了一番,見沒帶兵器,把頭點了點,讓總管太監前邊帶路,來到一間密室。

入了屋,駱郢在一張圓凳上坐下,剛才與美人耗力太多,現在有些口渴,也不管桌子上的茶已涼,拎起茶壺對着茶嘴咕嚕嚕喝了一氣,放下茶壺后,道:「現在可以說了!」

駱丑把門閂上,回過身來,神情異常地嚴肅,壓着嗓子道:「大王,不好了,仙霞關那邊傳來消息,大漢兵馬二十多萬,已過了仙霞關,攻破我們的第一道防線,不久將會打到王城!」

「什麼,這麼快,不是說仙霞關只有七萬漢兵嗎,怎麼又成了二十多萬?」駱郢大吃一驚,從凳上站起身來,馬上又開始埋怨起來:「當初,打南越,寡人說什麼來着,不能打,千萬不能打!可你們非要說能打,並說已與淮南王劉安商量妥當!現在呢,南越打不過,大漢又派大軍征伐,淮南國連個動靜也沒有,怎麼辦?你說怎麼辦?」

「大王,臣還帶來一個消息,是從漢軍那裏帶來的,他們說可以停止攻擊,不過……」駱丑越說越低。

「不過什麼!漢人開出什麼條件,你倒是說啊。」駱郢朝駱丑靠去。

駱丑站的位置十分有藝術,他是右臂靠牆站着,所以駱郢想要靠近只能把身子貼近他的左臂。駱郢才把身體貼近駱醜地左臂,側着耳朵往駱丑嘴上湊,駱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抬起左臂,越過駱郢的肩頭,在駱郢地左臉頰處拐了個彎,緊緊捂住駱郢的嘴。與此同時,駱丑的右手一垂,短矛已握在手中,對準駱郢的心臟狠狠刺了下去,見駱郢掙扎的厲害,又把手中矛在駱郢的胸膛里轉了幾個圈。

駱郢拉拽駱丑堵嘴的雙手慢慢垂下,整個身體也往下溜,眼看已是不行了,這時駱丑把嘴湊到駱郢的耳邊,輕輕道:「漢人說,只要殺了罪魁,這仗自然就不打了!」

說完,將自己沾滿鮮血的右手在駱郢衣襟上擦了擦,在剛才駱郢坐過的那張凳上坐下。低頭見到已經死了地駱郢把兩隻眼瞪得溜圓,看起來糝人,又起身用手去閉那雙眼。拉下眼皮合上,手指鬆開眼又睜開,合上睜開,試了幾次后,他也懶得再去合,把駱郢地衣服往上拉,蓋住那張恐怖的臉,然後回到凳子上重新坐好,靜靜地等著。直到聽到太監總管敲門慌張的喊著:「大王,不好了,右將軍趙遷造反,已攻破城門,正朝這邊殺來……」這才站起身,長鬆了一口氣,感覺到整個後背都濕了。

這邊駱丑殺駱郢殺得驚心動魂,那邊徐勝利躺在竹編床上卻做了個噩夢。夢到自己回到了現代,也不知什麼原因殺了一個人,那人長什麼樣在夢中顯得模糊看也看不清楚,反正殺了人之後才把人藏到床下,警察破門而入,這時夢也醒了。

徐勝利坐在竹編席上,回想剛才這個夢是什麼意思。想來想去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聽到城外亂成了一鍋粥,到處是小孩的夜啼哭聲。以及大隊兵馬調動的聲音,一直持續到天微微明才漸漸安靜下來。

沒動靜了,而且駱親王府的大門一直沒被兵卒所破,這證明著駱丑已經成功了。徐勝利叫來僕人洗了一把臉。坐在堂屋靜候駱丑前來拜見,果真過了沒多久。駱丑耀武揚威地帶着一隊人馬而來,手中拎着一塊白麻包裹着的東西,興沖沖走了進來,將血腥味十足的白麻佈展開,裏邊露出一顆張著嘴。死不瞑目地頭顱來。

「駱親王,哦不。閩越王,這可就是你的不對了!」徐勝利掃了那顆頭顱一眼,雖不認得是誰,但也知道肯定是駱郢的人頭,笑道。

「不知下臣哪裏做的不對?」駱丑惶惶恐恐地道。

「閩越王謙虛了,怎能對我稱臣呢,我又不是當今的陛下,該我問你叫大王才對!」徐勝利道。

「可你是大漢地使者,代表着陛下。還有,我現在不還沒得到當今陛下的冊封。也稱不上閩越王!」駱丑笑了笑。不過徐勝利稱他為閩越王,還是十分的受用。又道:「究竟下官哪裏做的不對,惹得徐大人生氣?」

「我還沒有吃早飯呢,你把這麼噁心的東西擺在桌上,試問我還吃得下飯嗎?」徐勝利站起身,道:「把這顆人頭放入盒子,撒上石灰裝好,我要帶回長安!」

「徐大人這就回去了?」

「是啊,閩越之事已定,不回去還留在這裏幹什麼?」徐勝利朝門外走去,回頭一笑,道:「再說,我回地越快,陛下的冊封文書才能越快送達閩越,大王地王位也好早一日名正言順。」

駱丑當然想讓徐勝利趕快回長安,也希望劉徹冊封其為閩越大王的文書能早一日送達,可是現在徐勝利還不能走,最少今日不能走。駱郢雖死,可效忠於駱郢的人肯定還不少,其中也不乏也有想自力為王的人,所以他在今天安排了一場好戲,把整個王城的市場騰空,搭出來觀賞台,要在市場里大開殺戒。

這場屠殺既是殺給閩越人看的,也是殺給徐勝利看的。殺給閩越人看,是告訴閩越人,他已靠上大漢這棵大樹,千萬千萬不要有非份之想,他可是有大漢給撐腰的。殺給徐勝利看,是要表達他對大漢的忠心,不僅誅了罪魁禍首駱郢,還要把駱郢的嫡親全部誅殺,雖然這些人也是他地至親。

「徐大人可否遲一日再走?」駱丑以肯求地語氣道。

「為何?」

「閩越的罪魁駱郢雖誅,可其兒孫尚有二十幾個,我已在王城擺下刑場,希望徐大人能夠前去監斬!」

徐勝利明白駱醜地意思,不就是想借他的勢嗎?其實他也沒有什麼勢好借,但他代表着大漢,大漢這個勢卻是個好東西,誰也招惹不起!不過,駱丑既懂得借勢又心狠手辣不念親情,倒又讓徐勝利擔心起來,暗想莫要殺了一隻狼又養出一頭虎來,嘿嘿的笑道:「他們也算是你的侄兒,侄孫,你能下得了手?」

「臣眼中只有當今的陛下,沒有親情!」駱丑大義凜然,朝長安的方向拱了拱手,道。

「媽媽的,你殺你家人,老子只是去看看罷了,又有什麼關係!」徐勝利在心中暗道一聲,道:「閩越王的忠心真是天地可表,回到長安之後我一定向陛下如實稟報。那咱就別等了,這就走吧!」

市場的面積本來不小,容得下萬人左右,不過如今聽說要在這裏斬殺王族,全城的百姓幾乎全城出動,再加上警戒的土兵,市場就顯得小得可憐。

來遲的人,全被擋在市場之外,然而他們並不願如此離開,都聚集在市場兩邊的街道茶館,有些性急的甚到攀到了房頂。據後來不完全統計,那天踩擠而死的人多達百人,被壓塌的房屋幾近百間,撿拾掉的鞋子無法統計。

徐勝利與駱丑跟綁赴刑場的人走地是同一條路,這條路共有近萬名兵卒守候。幾乎一個挨着一個,分成兩排,從刑場一直延伸到駱丑家門口。

出了門。上了馬車,直奔刑場而去。刑場正中央搭了塊彩棚,昨夜曾與駱丑密謀的人都在彩棚上坐着,等到駱丑來了。紛紛對駱丑拱手祝賀。駱丑一介紹完徐勝利,那些人才恍然大悟。怪不得駱丑要殺駱郢呢,原來大漢的使者就在他地家中,有大漢支持,還有什麼事不能幹出來。

眾人都把徐勝利往最中間的行刑人位置上讓,徐勝利推辭了一番。堅決不坐,告訴眾人他只是來瞧瞧。並不是行刑官。話一說出,眾人也不再相讓,駱丑一屁股坐在中間,徐勝利坐在駱丑的左邊相陪,王莊坐在徐勝利的旁邊。

彩棚前,二十多步遠地地方放着四個木墩,每個木墩後邊站着一個敞胸露懷的彪形大漢,每個大漢手裏拄著一柄巨斧。說是巨斧,是因為這斧頭是專門造來砍人腦袋用地,背厚刃廣。用來伐木估計樹沒放倒人已累死。月牙形的刃面拉直了量足有兩尺。比普通的斧子大上七八倍,如果不是四個大漢長得實在壯實。估計都不見得能舉起來。

四個大漢後邊跪着二十多個人,五花大綁的,都低着頭,每個人背後站着兩個昂首挺胸的持矛兵士。他們一個個地身上衣着華貴,一看便是駱丑要殺的二十多個駱郢子孫。

再往後,是一圈士兵,背對着彩棚,手上地矛平端,對準人頭攢動的百姓。百姓很多,黑壓壓的一片,數都數不過來,能容萬人的市場里,今天估計擠了足有兩萬人,互相之間貼的很緊,想轉個身都十分困難,一雙雙眼睛勾勾的看着四個木墩,等待着血淋淋的場面趕快開始。

人群麻木的眼神是徐勝利不想看到的。耀武揚威,拿着手中矛威逼喝罵百姓的兵卒也不是徐勝利想看到地。四個持巨斧地大漢以及待會將要出現的血淋淋場面更不是徐勝利想看到地。於是,徐勝利要把注意力轉移,先是看到一隻飛來飛去的蜻蜓停留在一根木柱上,獃獃的,幾乎與那根木頭溶為一體。每殺一個人,圍觀的人總會喝彩聲一片,殺到第四個人時它飛走了,也許是受不了人群的喧鬧。

沒了蜻蜓,徐勝利很快又發現一隻翩翩起舞的蝴蝶,殺到第九個人時,它好像被風捲起的一片樹葉,卷到了頂棚上邊,再也看不到。

殺到第十個人時,徐勝利突然發現鋪了布的桌子底下有兩個螳螂正在比刀法,你來我往的打得甚是精彩,便低下頭去瞧。

每殺一個人前,總會有個人站在彩棚的一角,朗聲唱喝,說殺的人叫什麼名字,是什麼身份,任什麼官職,干過什麼壞事,最後再加上一個意圖謀反。如果實在找不出那人干過什麼壞事,就以一個決圖謀反一筆帶過。朗唱的那人說的是閩越語,嘰哩呱啦的徐勝利也聽不懂,王莊便在旁邊翻譯。

徐勝利在看兩隻螳螂比刀法,似乎已殺到第十六個人,彩棚角落的那人正在郎聲唱喝,王莊在旁邊同步翻譯,突然之間,一個熟悉的名字蹦到徐勝利的耳內----駱余善。

徐勝利顧不得再看螳螂比刀法,抬起頭來去瞧,正是來王城之後,碰到的那個貴族公子或者說貴族小姐更恰當一些。她還是昨日的打扮,目不轉睛的看着駱丑,嘴裏嘰哩呱啦的在說些什麼。

「她在說什麼?」徐勝利轉頭朝王安問道。

這還是自打見到徐勝利后,對方與他說的第一句話,王安有些激動起來,翻譯道:「她在請求叔爺爺,哦,就是駱親王。說,他有個朋友,昨天曾去拜訪過駱親王。這個朋友是大漢來的,跟他約好了今天在飯店見面,希望駱親王能夠轉告這位朋友一聲。哦,如果這位朋友還在他府上的話,就轉告一聲,說他今天有事,不能前去付約了,叫對方珍重。」

駱余善說完,自己把腦袋橫在了木墩上,等待着巨斧從天而降。眼瞅著那名行刑的彪形大漢舉起了巨斧,徐勝利連忙站起身,道:「慢!」

駱丑還在迷茫駱余善剛才跟他說的那個漢人是誰。究竟是徐勝利還是另外一個漢人,見徐勝利喊慢,可那名行刑的聽不懂漢語。將巨斧舉得越來越高,連忙站起身也喊了一聲慢。

駱丑喊得急,行刑地一驚,斧子收得有些快了。斧背正好砸到他的腳背上,痛得他抱着腳又蹦又跳。惹來圍觀的百姓一片大笑。

徐勝利地那聲慢,猶如天外傳來的一聲仙音,駱余善抬起頭,脖子上與衣領上已沾滿了鮮血,眼睛噙著淚。叫了聲:「哥哥!」

「這人不能殺!」徐勝利轉頭對駱丑道。

「是,不能殺!」駱丑以為。徐勝利只是垂涎於駱余善的美貌,想把駱余善帶到長安去,附合的道。

徐勝利腦中靈光一閃,突然想到一個制衡駱醜地辦法,笑道:「駱親王既然知道她不能殺,為何還把她綁來刑場。」

「我這不也是剛剛知道,徐大人說不能殺,自然是不能殺!」駱丑賠著笑。

「那,駱親王可知此人為何不能殺?」徐勝利問道。

「不知道!」駱丑搖了搖頭,從徐勝利不再叫他閩越王改回稱駱親王。他似乎察覺出一點什麼。

「因為我來閩越之前。陛下親自交待,閩越的駱郢不是個好東西。可他地孫子還不錯,誅了駱郢之後就由他的孫子駱余善來當閩越的大王吧!」

「你……」駱丑想罵徐勝利出爾反爾,在此時說出由駱余善當閩越王的鬼話。很明顯,遠在長安的劉徹根本不可能知道駱郢有個孫子,不,有個孫女叫駱余善,這只是徐勝利不知通過何種渠道認識了駱余善,臨時順口地胡說。這時他有些後悔為何讓劊子手停下手,要是斧子一落,什麼麻煩也沒有了,可是現在一起都遲了。

「怎麼辦?現在該怎麼辦?是不管不顧的命劊子手殺了駱余善,還是聽從這個漢人使者地話,讓駱余善來當閩越王。」駱丑在心中不停的問著自己。殺了駱余善,等於得罪徐勝利,得罪了徐勝利就等於得罪了大漢。漢人會連同南越一起來攻打閩越,他這個閩越王當不長久,坐船入海用不了兩年就會成來現實。聽從漢人使者的話,讓駱余善來當閩越王?不行!這不等於讓他白忙活了一場,而且背上了弒君的罪名。

短短的瞬間,一切好像都變了,變得如此突然,如此讓人無法承受,可他又能怎樣?上徐勝利的賊船容易,想下來就難了,駱丑把頭搖了搖,準備小小的反抗一下,道:「不可能!」

「為什麼不可能?」徐勝利微笑道。

「她是個女的,怎麼可能當王!」駱丑道。

「女的為什麼不能當王?女的當皇帝地都有!」徐勝利道:「在我們大漢,呂雉是個女地,不就當了皇帝?武則天是個女的,不也當了皇帝!」

呂雉確實控制過大漢地朝政,可從頭到晚都躲在幕後指揮,並未稱過一天的皇帝。武則天雖當了皇帝,但那是幾百年之後的事情。徐勝利本不該這麼說的,所以敢如此信口開河,就是欺駱醜地處偏遠,對這些事情根本一無所知。

「大漢是大漢,閩越是閩越,不一樣的!」駱丑無力的辯解。

「我知道駱親王的意思,誅殺閩越你立的功勞最大,到最後一點好處也撈不到着實有些不甘,不如這樣吧?」徐勝利停了下來,閉口不言,故意調駱丑的胃口。

「怎樣?」駱丑等了一會,終於問道。

「我有兩個辦法!第一個辦法,你是閩越王,駱余善也是閩越王。今天你當閩越王,明天他當閩越王,一人干一天,輪流來當閩越王,你覺得這個辦法如何?」徐勝利道。

這個辦法太荒唐,駱丑實在想不出有哪個國家有兩個國王,一天輪換一次的執政。而且,過一天癮就得閑一天,這種感覺太不爽,於是問道:「第二個辦法呢?」

「第二個辦法是把閩越分成東西兩半,對外還叫閩越,不過裏邊其實是兩個國家。你管東閩越她管西閩越,或者她管東閩越你管西閩越,至於如何劃分,我會留下來主持,一定把分得公公平平,保證讓雙方都滿意,你看如何?」徐勝利道。

這個辦法雖也荒唐,但比起第一個辦法來還算好多了,最少能像個大王那樣,實實在在的管理只有一半人口,一半土地,一半軍隊的國家。駱丑有些無奈,但也沒有辦法,誰叫徐勝利的拳頭比自己的大,也只能把頭點了點,道:「那也只能這樣辦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羽林大將軍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羽林大將軍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巢二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