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2 誰是繼任者

842 誰是繼任者

對於如今聯盟中央政治局中的諸多委員們來說,且不管他們中的某些人是不是正在被邊緣化,至少其在政治局內是掌握著一票發言權的,在某些重大問題的表決中,每人手中的那一票,分量都是一樣的,並不是說誰的職權更大一些,誰的那一票分量就更重一些。

但是,一旦政治局改組為中央主席團,主席團成員擴充到二十五人,同時,在主席團之上,還要搞一個五人的執行局出來,那麼很顯著的一點就是,未能進入五人執行局的那些政治局委員,其所掌握的那一票就沒多少分量了,到了那個時候,他們才是真正的被邊緣化了。

能夠走到政治局委員這一步的人,即便是思想落伍了,基本的政治覺悟還是有的,等到政治局改組完成之後,誰能進入主席團執行局,誰進不去,大家彼此心裏都是有譜的。至少在維克托看來,一旦這個主席團執行局組建起來,那麼斯大林同志本人必然是要佔據一個位置的,而作為他的接班人,馬林科夫註定也會擁有一席之地。而剩下的三個人里,莫洛托夫同志應該是會佔據一個位置的,畢竟斯大林同志對他的信任未減,同時,作為外交機構的負責人,聯盟外交政策的主要制定者,莫洛托夫同志也是必須要在執行局中擁有一個位置的。

如此一來,按照執行局五人的名額,剩下的席位就只有兩個了,儘管這兩個人會是誰,現在還不好確定,但可以確定的一點是,卡岡諾維奇同志肯定不會是其中之一。..

如今的卡岡諾維奇還在擔任著烏克蘭加盟共和國第一書記的職務,這個職務在聯盟整體政治格局中的分量非常重,如果他本人不能進入執行局五人名單的話,那麼,他的職務多半會換一換,他需要將烏克蘭第一書記這個要害位置讓出來,然後再到某個不是很重要的崗位上去等退休。

「現在,基輔人心浮動,」米利恰科夫繼續說道,「有傳言說,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將會重返烏克蘭,接替拉扎爾·莫伊謝耶維奇,再次出任烏克蘭第一書記的職務。」

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自然就是指的赫魯曉夫。

聽了米利恰科夫這番話,維克托搖了搖頭,說道:「我的看法是,拉扎爾·莫伊謝耶維奇或許會被調離烏克蘭......」

塔讀小說更多優質免費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語氣頓了頓,他壓低聲音,繼續說道:「之前曾經聽斯大林同志談起過,拉扎爾·莫伊謝耶維奇同志在烏克蘭所執行的民族政策,過於的強調對立和衝突,從而給整個烏克蘭帶來了不穩定的局面。斯大林同志的意見是,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所執行的民族政策,固然是不可取的,但拉扎爾·莫伊謝耶維奇所奉行的立場,同樣也不可行。」

將手中的雨傘交到左手,維克托摸摸褲子口袋,掏出一包香煙,遞到米利恰科夫的面前,同時說道:「在我看來,在過去兩年裏,斯大林同志對烏克蘭民族問題的看法,很可能已經有了細微的轉變,所以,將拉扎爾·莫伊謝耶維奇調離烏克蘭,是非常有可能的。」

從維克托手中的煙盒裏抽出兩支煙捲,米利恰科夫皺眉說道:「年前十一月份的時候,才剛剛確定了在外喀爾巴仟地區取締天主教會的若干政策,這才剛剛半年多時間,斯大林同志的立場不太可能發生變化吧?」

米利恰科夫所說的事情,是指去年十一月份的時候,莫斯科給烏克蘭內務人民委員部下達的命令,要求該部門採取措施,取締外喀爾巴仟地區殘存的烏克蘭天主教會。

實際上,早在衛國戰爭勝利后的第二年,莫斯科便下達了專門的命令,要求取締烏克蘭的天主教會,其政策出發點,是因為烏克蘭的天主教會暗中支持烏克蘭的民族主義者,並且在衛國戰爭期間,與德國法西斯有過合作關係。

當然,最重要的是,在聯盟影響最大的一個宗教始終都是東正教,準確的說,東斯拉夫人主要信奉的宗教就是東正教,而烏克蘭天主教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潛在的分離力量,莫斯科的觀點是,如果不對烏克蘭的天主教加以取締,烏克蘭的民族主義分裂勢力就無法根除。

在衛國戰爭結束后的第二年,烏克蘭內務人民委員部在基輔召集烏克蘭天主教教會的主要骨幹,正式宣佈將烏克蘭的天主教教會解散了,一應的教會成員都轉而信奉東正教,等於是將烏克蘭天主教整個併入了俄羅斯東正教。

世人皆知,宗教信仰這個東西,並不是能夠憑藉一紙政令便徹底抹殺掉的,因此,在烏克蘭天主教教會被解散的時候,便有一大批宗教人士遷去了外喀爾巴仟地區,該地區當時剛剛被併入烏克蘭,民族分離傾向很嚴重,聯盟還沒顧得上整頓當地的宗教問題,因此,烏克蘭的天主教會其實是在當地又存活了一段時間的。

而到了去年,隨着外喀爾巴仟地區的局勢穩定下來,莫斯科便將關注的目光轉移到了當地的宗教問題上,十一月份,由斯大林同志親自簽署命令,在該地區繼存了三年之久的烏克蘭天主教會,最終還是被徹底取締了,剩餘的那些宗教人士,也都轉入了地下。

米利恰科夫認為,宗教限制令的下達,應該表明斯大林同志在對待烏克蘭民族主義的問題上,態度並沒有太大的轉變。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

等著米利恰科夫打着打火機,維克托湊上去將香煙點燃,這才開始講述他的看法。

斯大林同志對待烏克蘭民族問題的立場,其實一直以來都不是固定的,而是隨着聯盟國內、國外的局勢,始終在左右的搖擺。

舉個例子,在衛國戰爭爆發之前,斯大林同志在烏克蘭民族問題上的立場,其實比較柔和的,他在整個二十年代後半期以及三十年代的前半期,都奉行着列寧同志在民族問題上的相關政策。而與斯大林同志相比,卡岡諾維奇同志在對待民族主義的問題上,才是一個真正的鐵腕人物,他在三十年代中後期,擔任烏克蘭第一書記的時候,就因為在民族問題上的強硬立場,最終被斯大林同志免了職。

斯大林同志對烏克蘭民族主義的態度轉向強硬,是在衛國戰爭期間,尤其是在衛國戰爭結束后的初期,至於原因就沒必要多說了,畢竟烏克蘭民族主義分子與德國法西斯的合作,是任何一個蘇聯人都無法忍受的,對於整個聯盟來說,武裝起來的烏克蘭民族主義分子已經不是持不同政見的人了,而是地地道道的叛國者。

也正因為如此,斯大林同志才會對赫魯曉夫在烏克蘭的工作感到不滿,而卡岡諾維奇之所以能夠取代赫魯曉夫,再次前往烏克蘭擔任第一書記,也是因為他在戰前對烏克蘭民族主義始終秉持強硬立場,換句話說,當時的斯大林同志就是需要用卡岡諾維奇去對付烏克蘭的民族主義。

而在最近兩年裏,聯盟所面臨的外部環境正在迅速趨向惡化,這也就意味着,聯盟所遭遇的外部矛盾開始壓過了內部矛盾,相比起聯盟同美國之間的政治、軍事、經濟全面對抗,烏克蘭的民族問題顯然已經不再那麼重要了,莫斯科需要保持內部的穩定,以抽出更多的精力來應對外部的矛盾,所以,在維克托看來,斯大林同志很可能是不希望繼續激化烏克蘭地區的民族矛盾,而是想要轉向緩和烏克蘭民族矛盾這條路線了。

在這種情況下,卡岡諾維奇在烏克蘭所扮演的角色,就已經不再重要了,將他調回莫斯科,放到一個不那麼顯眼位置上去,應該才是最符合斯大林同志觀點的選項了。

「拉扎爾·莫伊謝耶維奇有交通運輸方面的工作經驗,」將自己的想法對米利恰科夫闡述了一番,維克托吸了一口煙,皺眉說道,「因此,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他在調離烏克蘭之後,最有可能擔任的職務,就是主管交通運輸工作的部長會議副主席。至於說替代他的人......」

抿了抿嘴唇,維克托的腦子裏閃過了幾個人的名字,但很快又被他一一排除了,還是那句話,烏克蘭第一書記這個職務非比尋常,能夠坐上那個位置的人,必然要在重要決策層中掌握著一定的發言權,說白了,就是擔任這個職務的人,按規定是要進入政治局的,至少也得是一個候補委員的身份。而就當前來說,政治局的委員、候補委員中,並沒有一個合適的人選來出任這個職務。

沒錯,維克托相信赫魯曉夫是不可能重返烏克蘭的,因為即便斯大林同志想要緩和烏克蘭的民族矛盾,也不會將赫魯曉夫安排回去的,因為那是開倒車。斯大林同志真正需要的,是一個能夠秉持反對烏克蘭民族主義立場,同時,卻又不那麼強勢的人。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奮鬥在蘇俄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奮鬥在蘇俄
上一章下一章

842 誰是繼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