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陛下的算計

第245章 陛下的算計

這天太子殿下終於忍不了了。

他覺得自己不能再這麼做一代理了,再這麼等下去,那小丫頭估計都要嫁人了。

那麼自己想要和他在一起,恐怕這一輩子都不會有機會了。

與其這樣還不如去求求母后,只要母后答應了,父皇也不好再說什麼了。

因為父皇最聽母后的話了。

要說父皇是個妻管嚴也不為過了。

可是皇後娘娘就是不見太子殿下,原因很簡單,他知道太子殿下一旦來找自己,一定就是為了那件事,與其這樣還不如不見。

這樣眼不見心不煩的,到時候太子殿下有什麼事情也求不到自己,就一定會去求陛下。

以陛下那個性格是絕對不會答應的,他絕不會允許自己的兒子娶一個鄉下丫頭。

這樣傳出去豈不讓人笑掉大牙?

那這樣子的話,他們皇家的顏面往哪擱。

當今陛下可是最要面子的,比老蘇家還要要面子。

這樣的醜事他可做不出來。

所以太子殿下求着皇後娘娘無故就要去求陛下。

可是他連陛下的面都見不到。

太子殿下就知道他們倆一定是商量好了,不見自己。

想必自己的事情他們也知道,也不會同意。

看來自己得想辦法讓他們同意才行。

之前太醫不是說自己得的是心病嗎?那就變成真正的病好了。

只要他病了,父皇和母后就拿他沒轍了。

想做什麼事情想要什麼人父皇母后就必須要答應他了。

如果他們不照辦的話,也許他就會真的一病不起一樣。

這天陛下下了早朝,朕要去皇後娘娘的宮中,看看他,順便商量一下太子殿下的婚事。

他想着不能再拖下去了,要是再拖下去。那些大臣們的女兒估計早就定了親誰還願意嫁給太子呢。

可是還沒到皇後娘娘的宮中,就有太監來報,說是太子殿下病的很嚴重。

陛下一聽這話立馬就慌了,就馬上去了太子殿下的東宮。

來到東宮裏,看太監和宮女跪成了一排,太醫在一旁為太子殿下治病。

陛下趕緊詢問太醫太子殿下到底如何了?

太醫是這麼回答的。

「回陛下的話,太子殿下此事得的不是心病了,而是一種很嚴重的病,如果不儘早治療的話,可能會病入膏肓,無葯可醫,到時候輸微臣也沒有辦法了。」

陛下一聽這話徹底的慌了。

之前不是說是新病嗎?怎麼這次還越來越嚴重了?他這個太醫是怎麼給胎制定下治病的?

難不成是太醫沒有盡心儘力嗎?

「陛下依微臣之見還是依了太子殿下的心意吧,之前那個確實是新病,可是陛下和娘娘覺得這只是小病,沒有在意,現在的可是大病,如果不按照太子殿下的心意來,如果太子殿下鬱鬱寡歡,有可能會命不久矣,請陛下三思早做決斷,避免發生後悔的事情。」

太醫的話無非就是給陛下提個醒。

陛下也只好很無奈的說:「那就按照你說的做,這馬上就派人,把那姑娘找來就是了。」

不過他們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就算是當今陛下下了聖旨,要小福星立馬前往皇宮。

這件事也是不可能的。

畢竟小福星已經來過一次了,知道這公豬的事情根本就不願意再來了吧。

如果人家不願意來,就算是聖旨也沒有用了。

如果一不小心引起了民憤,那這件事可會一發不可收拾。

太子殿下說:「你們讓她來她可能不會來,還不如讓兒臣自己去找她,也許他會看在兒臣的面子上跟着兒臣前來,你們也知道兒子喜歡的是她,如果這一輩子不能和她在一起,那麼這一輩子對於兒子來說都是沒有意義的。」

這話讓陛下有些後悔了。

如果當初能請個醫術,再高明的神醫給自己的兒子看病,而不是聽從國師的話,讓這個小福星來到京城,來到他們兒子的身邊,也許這一切今天都會不一樣。

也許兒子就不會痴迷這個小姑娘。

如果讓兒子去找那個小姑娘,也許兒子不會再回來了,如果不讓兒子去找的話,那就真的會有什麼事情發生,自己真的不敢再往下想。

「那你去找她之後還會回來嗎?要是人家不給你面子,不跟你來京城,你的性格我們是最了解的,你肯定會為了她放棄這裏的一切,然後和她生活在那種鄉下地方,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我們不會放你離開的,畢竟將來這裏的一切都是你的,你要是全部放棄了,我們以後老了這裏的一切誰來繼承。」

當今陛下的顧慮也是正確的。

現在的太子殿下太過兒女情長了,一點都不會自己的將來考慮了,那麼他這個做父親的就要多為兒子考慮一些。

可是兒子的性命他也是要考慮的,總不能為了自己的將來把兒子的一條命給打散了,這樣也是不行的。

就在他左右為難的時候,國師派人把陛下請了過去。

陛下這時看到了希望,國師一定有辦法解決這裏的一切。

只要有了辦法,他就不用着急了。

國師見到陛下也不啰嗦直接說:「微臣知道陛下為太子殿下的事情煩憂,其實這件事很好解決的,只要那個小姑娘已經嫁了人,太子殿下就沒有辦法再去找那個小姑娘了。」

「可是人家遠在千里之外,誰知道她有沒有嫁人,難不成還要派人到千里之外她居住的那裏看看嗎?」

國師點了點頭。

他的意思就是這樣。

的確要派人到小姑娘的家鄉去看看,打探一下小姑娘到底嫁沒嫁人。

於是當今陛下立馬就派人去查看了,不過這消息回來的時候也要幾天。

這幾天的時間裏,他們要安撫好太子殿下讓他不要着急。

要是太子殿下現在就要去,萬一人家已經嫁了人,豈不是讓太子殿下失望。

他不想自己的兒子,因為一個女人,太過於感情用事。

所以無論如何都要拖住太子殿下,不能讓他先去找那個小姑娘,等那邊的消息回來之後再說。

希望如陛下所想,斷了太子殿下的念想,不要讓他太兒女情長了。

陛下派人去查看之前還跟那個人說了一個事情,交代了一下,一定要把這件事給辦妥了。

「你記住去看過那丫頭之後,把一些錢交給那丫頭的家人,讓他們一定給丫頭找一個,人家趕緊嫁了,只怕太子殿下到時候不相信會不顧一切的去找那丫頭,只要那丫頭已經嫁人了,太子殿下就沒有辦法了,你要是把這件事給辦妥了,回來重重有賞,要是沒有辦妥,你也不用回來見朕了。」

這是一道聖旨,一道必須完成的聖旨,作為此次處理這件事的官員,真的感覺壓力好大,如果辦不好這件事,自己你的性命有可能就會不保。

所以當陛下跟他說完之後,他戰戰兢兢的回答道:「是陛下,微臣遵旨,一定盡心儘力辦好這件事。」

說完那名臣子就退下了。

陛下看着他遠去的背影,若有所思了,希望這一切都能順利進行。

那個大人趕了幾天幾夜終於到了桃李村。

當老蘇家的人以及村裏的一些人,看到這個大人的時候,都嚇了一跳。

他們現在當官的人來到他們村子裏都是有一些大事的。

有可能會性命不保的事情,他們怎能不害怕呢?

大人見到老叔家的人之後就拿出了聖旨,說明了陛下要他們儘快把這件事給辦了。

這倒是有些為難他們了。

儘快是要有多快。

婚姻大事是閨女一輩子的事情,懶得那麼麻煩,懶得那麼倉促,可是陛下的聖旨他們又不能不顧,如果對於聖旨,他們不管不顧的話,那麼他們的性命也會不保。

其實大人帶來了兩道聖旨,一道是加封的聖旨,還帶來了兩個人,依舊是兩個姑娘,以後,這和這個小丫頭生活在一起。

陛下恢復了這丫頭之前的身份。

老蘇家的人是又驚又喜。

這回吳瑩要把這小姑子勸回她娘家的事情徹底泡湯了。

陛下的聖旨以下當然現在最重要的是張羅小姑子的婚事了,誰還顧得了其他的事情那麼自己家弟弟的事情也只能聽天由命了。

把這件事情辦好了之後,這位大人就離開了。

可是老蘇家的人卻犯了愁。

他們怎麼可能在短的時間內給自家閨女找一個最滿意的夫婿呢?

這不是比登天還難嗎?

可是如果辦不好,這一家人的性命可都保不住。

再說了,小閨女現在的身份和以往不同了,現在的身份和她多年前的一樣,可是連縣令大人見到她都要行禮的。

更別說這村民還有普通的老百姓。

但是他們也不知道陛下這麼做,到底是何意。

男的好是因為陛下對小閨女有所虧欠嘛,可是陛下也不曾虧欠小閨女什麼呀,為什麼要這麼做?

難不成是為了感激他們家之前對太子殿下的照顧嗎?

目前也只有這一個事情可以說的,通陛下為什麼要這麼做?

如果他們知道真實的原因的話,估計會覺得陛下這麼做太過分了。

為了太子殿下,就能犧牲掉他們小閨女的幸福生活。

現在可如何是好?

他們到哪裏去給小閨女找一個技能,讓他們自己滿意,又能讓小閨女滿意的夫婿。

如果不按照那聖旨上面寫的那麼做的話。

可能會牽連更多無辜的人。

不過先要問過小閨女的意見,等小閨女同意了,他們再着手安排這件事。

現在最重要的是先把這件事和家裏人說清楚,別免得他們在外面亂說話,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現在先要跟老三媳婦說一下,讓他打消了讓小閨女去了娘家的這個念頭。

不過說了也好,陛下的這道聖旨和那位大人來的還真是及時,他們還真拿不定主意的時候,這個救星般的大人就出現了。

看來是天意如此了。

「你們也知道現在這個情況了,特別是老三媳婦你們之前說的那個事情,我看就算了,這回得趕緊幫小妹妹找一個婆家了,要不然到時候噹噹今陛下怪罪下來,我們家也吃罪不起,所以現在小閨女哪都不能去,只能待在家裏了。」

雖然老三媳婦有些不高興,但是也沒有辦法,畢竟聖旨已經下了,這件事已經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了。

看來他們家弟弟的事情也只能聽天由命了,如果弟弟的病治不好的話,那個家散了也就散了,總不能因為弟弟一個人的事情連累到一家子吧。

其餘的幾個人在商量著應該給小妹妹找一個什麼樣的人家,難道是在村子裏隨便找一個沒有娶親的小夥子,那小妹妹嫁過去嗎?

小妹妹現在的身份不同於往日,雖然他們身為家人不用行禮,但是其他人見到小妹妹還是要行個禮,對她有所尊重的。

可能當今陛下就是要補償他們小妹妹吧。

可這個就是一個難題呀。

「咱們村還有哪戶人家的兒子沒有娶親的嗎?」蘇老頭問著家裏的其他人。

蘇老太卻覺得不要把自家閨女嫁到村子裏了吧,村子裏的這些人家是個什麼樣子的人,他們也清楚。

他們不希望自家閨女在這個村子裏受委屈,倒是可以把閨女嫁到其他村子去。

就像之前秋姑娘一樣,也是嫁到其他地方去了呀。

不過回來的時候也方便,那女婿老實本分的對秋姑娘也好。

這樣也不算虧待了秋姑娘,他們身為秋姑娘的家人倒也安心了。

看來得找一趟秋姑娘。

於是蘇老太在老二媳婦的陪同下去了一趟秋姑娘的婆家。

秋姑娘的公公婆婆看到親家母來了,很熱情的招待。

不過,蘇老太看了一眼他們家的居住環境之後,就不好意思再開口,求他們辦事了。

想着自己去辦這件事吧,畢竟人家現在的家裏也不寬裕,求着人家辦事,估計也是要送禮的,如果家裏沒有什麼錢的話,就真的辦不成一件事。

不過這件事可以先和秋姑娘說一下,讓她多留意一些,看看有沒有中意和合適的人選,到時候他們再過來相看,這樣才是最好的。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農門團寵:穿成錦鯉小福女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農門團寵:穿成錦鯉小福女
上一章下一章

第245章 陛下的算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