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同仇敵愾 第三十五章 天嫉英才

第四卷 同仇敵愾 第三十五章 天嫉英才

第三十五章天嫉英才

國際紅十字會的專家離開華夏東北進入朝鮮之時,劉存率領的中央政府考察團也回到南京。連續一個月的實地調研讓各部官員有了直觀的認識,山西河南這兩省西部貧窮的人民給高官們留下深刻印象,稍好一些的山東河北也不容樂觀。由於戰亂導致的窮困遠遠沒有讓幾千萬人民恢復過來,一個村裏甚至沒有一頭耕牛的情況比比皆是,婦女孩子在前面拉犁男人在後面把犁的情況屢見不鮮,如此簡陋原始的生產工具和落後的生產方式,到什麼時候才能種出足夠的糧食讓人民擺脫飢餓的折磨?

遼闊平坦的中原大地最適合大規模的機械化種植,然而大多數土地都落入少數地主的手裏,農業部官員為此頭痛不已。數百年來散佈於中原各地的名門大戶,因為自身的長期積累,生活條件優越佔地眾多人丁興旺,他們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因而在軍隊、政府和文教衛生領域裏佔據要職者數不勝數,可以說華夏政府和主流社會大多數由出身於地主富農階層的人士構成,中央政府必須面對的土地改革計劃一定會觸動地主富農的根本利益,從而遭到巨大的難以想像的阻力,別的不說,就是國會這一關就難以通過。

十二月二十三日,出訪歐美取得巨大成績的華夏政府代表團回到南京,在盛大歡迎儀式中匆匆離開的宋子文。一進中央政府總部就被劉存拉到自己地辦公室。

劉存尚未開口,宋子文就將經濟蕭條對歐美重大影響向劉存做了彙報:「和你預料的一樣,美國的經濟危機在十月份暴發,在股市崩潰后的幾天裏美國所有農場主由於擔心價格暴跌,紛紛找到美國國會要求政府解決難題,否則他們寧願燒毀眾多的農作物和銷毀牲畜也不願降價銷售,我們整個代表團痛心之餘都感到不可思議。最後我自作主張跟胡佛商議,表示美國如果願意以實物貸款形式允許我們分成八年付清款項的話。我們將進口他們的兩百萬噸小麥玉米和二十萬噸棉花,美國國會第二天就進行了討論,在我們到達英國地時候,美國駐英大使找到我表示美國國會通過了這個提案,並代表美國政府和人民對我們華夏表示誠摯的感謝,美國地輿論對我們的友誼之舉給予高度讚揚,同時美國工業界將組成龐大的訪問團在明年初來我國進行商務訪問和業務洽談。英國的報紙隨之將美國的情況報道出來。英國政府給我們的禮遇很高,要求增加貿易量擴大貿易範圍,我只能遺憾地表示回國后儘快取得我們國會的同意,第一時間向英國駐華大使通報,同時也邀請他們組成代表團來華訪問洽談。其他幾個國家地情況也是如此,上個月中我們離開巴黎的時候歐洲已經發生了聲勢浩大的罷工運動,聽說混亂還在繼續。」

劉存笑着說道:「子文兄辛苦了!和你搭檔我還真的省心了。」

宋子文微微一笑:「你也不輕鬆啊,連續打了幾仗而且戰果輝煌。你不知道在歐美的華人多麼激動,許多華僑團體找到我們,接連不斷的宴請一遍又一遍表示感謝,大家熱淚盈眶地說屈辱的日子快要熬到頭了,說他們的社會地位也隨着我們地不斷勝利而提高,許多人都說這輩子第一次有洋人向他們豎起大拇指。不少人打算回來居住呢。你的大名如今在世界上可是響噹噹的了!」

劉存哈哈一笑,隨即對宋子文說道:「可能用不了多久就有人罵我了!上次跟你商量的土地改革問題不能再拖了,我帶着十幾個部委的官長到北方走了一圈,感觸很深啊,哪裏的人民快活不下去了。」

宋子文點點頭表示能夠想像得到,他向劉存提出自己地想法:「伯庸,我看土地改革這事還真的要慎重,國會那裏你就很難通過,我認為還需從長計議。」

劉存嘆了口氣說道:「我也知道阻力重重,但看到那麼多衣不遮體食不裹腹的人民心裏就難受。北方不像長江以南地區有較為發達的工商業、這個社會矛盾沒有那麼尖銳。歷史上的陳勝吳廣、黃巾起義、李自成還有幾十年前的太平天國,大多都是土地問題造成的。如果我們不及時解決,廣大的北方地區就會存在巨大的隱患,很多時候都是有人登高一呼就能從者百萬,我實在擔心啊!」

宋子文非常理解地點點頭,想了一下給劉存出了個主義:「伯庸,不如還是像你當初在廣西做的那樣,先找個地方實驗一下,今年冬天我們設法運去二三十萬噸救濟糧,雖然杯水車薪但也可解一時之困,你認為如何?」

「也只能這樣了,我想把實驗地地點定在河南寶靈縣和山西運城縣。」劉存詳細說明選擇這兩個地方地理由:「這兩個地方煤礦資源較為豐富,土地兼并的事情也比較嚴重,我們先從發展工業入手,讓農村地部分閑置勞動力加入到煤礦業中來,從而減輕人民對土地的過度依賴。這麼多年來,寶靈以西可是一米鐵路也沒有修,說是隴海線其實也就到寶靈為止,名不副實,依目前的情況看明年開春隴海線寶靈至潼關段就要動工,沿途的老百姓多少能得到些實惠。」

宋子文不動聲色地問道:「伯庸選擇這個緊靠陝西的地方,裏面一定還有文章吧?」

劉存笑了笑回答:「不錯,我的意思是以點帶面,讓土地價值自然削弱的同時陸續從地主手中購買土地,鼓勵地主們把錢投入到工商業上來,雖然慢點。但總比強行沒收要溫和得多。我還在想,明年我們的貨幣能否適當地貶值,以帶動國民地購買力。當然,這方面你是專家,怎麼做才穩妥一些我還真的不知道。」

宋子文想了想,輕輕搖搖頭說:「難度很大,雖然通過適度的貨幣貶值辦法刺激經濟的同時也能增加出口。但是如今世界各國都處在蕭條之中,三兩年內難見成效。此事我們還得召集專家們研究研究,太快的發展速度有失控的危險,只能步步為營慎之又慎!」

宋子文也許沒有想到,無論什麼力量都不可能動搖劉存進行土地改革的決心,在劉存心裏,只有堅定不移地開展土地改革才是華夏真正崛起複興的開始!貧困者在華夏還是佔據了絕大多數。

※※※

一年一度地新年團拜會於一九三零年元月一日下午…如期舉行,劉存通過剛剛建立起來的華夏中央廣播電台向全國人民致「新年賀詞」。散佈在華夏各地所有的二十餘萬台收音機里,第一次傳出了激動人心的問候和祝福。

下午四點是中央宣傳部安排的記者招待會,坐在後台的劉存突然感到一陣莫名的心悸,這種熟悉而又陌生地感覺在數次歷險之前也曾出現過,但看到身邊的一張張笑臉想到前台三百多名中外記者的殷切企盼,劉存還是強壓着心中的不適感邁步走向前台,一身少將制服的侍衛長李純孝神色嚴峻地緊隨其後。

劉存臉帶笑容走到一米多高的話筒前,各種照相機散發煙霧的閃光燈「噼噼啪啪」接連響起。就在劉存要開口致詞時候,面前五米左右的攝影記者群里伸出兩支黑洞洞地槍口,反應敏捷的李純孝大叫一聲撲向劉存的同時槍聲連續響起,身中三槍的李純孝臨死前仍然重重地撲倒了劉存,用自己的軀體為劉存擋住了三顆罪惡的子彈。

人群中發出陣陣驚恐地尖叫和驚呼,混亂的記者們驚惶失措有如沒頭的蒼蠅四處逃串。在兩旁驚醒過來的侍衛撲來之前,兩名身材矮小胸掛記者證的殺手向倒在地上的劉存和李純孝連續射擊,最後同時將手槍對準自己的太陽穴毫不猶豫扣響扳機,整個大廳驚叫聲不絕於耳桌椅傾倒一片狼藉,滿懷悲憤的侍衛們抱着鮮血淋淋的劉存和李純孝,迅速衝出側門塞進汽車風馳電掣地向中央陸軍總醫院駛去,留下的人員對橫屍當場地兩名謀殺者進行細緻地檢查,發現這兩名謀殺者身上除了兩張掛在胸前的記者證外,沒有如何東西能顯示其身份。

劉存遇刺地消息瞬間傳遍南京城,所有在京官員迅速集中中央政府總部。由李濟深領銜的特別調查組在一片嘈雜聲中組成。大家對身中四槍昏迷不醒的劉存感到擔憂不已,整個華夏政府在這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誠惶誠恐束手無策。華夏整個領導層處在一種群龍無首但某些人又蠢蠢欲動的沉悶氣氛中。下午五點,警衛局傳來消息,兩名殺手並非登記簿上的馬來西亞《民聲報》記者,真正的兩名馬來西亞記者的屍體在其代表處找到,殺手的真實身份還有待進一步調查。

傍晚六點三十分,陸軍總醫院傳來劉存傷勢的消息,射入右肺葉和腰部的三顆子彈已經取出,但穿過李純孝腹部嵌入劉存第六脊椎的那顆子彈令專家們縮手縮腳不敢輕舉妄動,上海租界醫院的英美專家正在緊急趕往南京的路上。

元月二日下午兩點,由四名歐美專家聯合施行的手術結束,劉存體內的最後那顆子彈被順利取出,但劉存一直沒有蘇醒的跡象。原本歡慶祥和的新年,因華夏國家主席劉存的遇刺而變得悲傷壓抑,大報小報上全是對謀殺者的聲討,人民憤怒的聲音響徹華夏大地,軍隊將領紛紛表示嚴查兇手報仇雪恨的決心,千家萬戶點起香燭向神靈祈禱保佑華夏民族優秀的兒子劉存吉人天相化險為夷。

蒼天彷彿在一天之中變了顏色,明媚的陽光被紛飛的雪花所取代。世界各國和華夏億萬人民都把目光投向南京,如果劉存這位身負眾望的實權人物有個三長兩短,年輕的有如雛鷹亮翅般的中央政府從此何去何從?又將有誰來替代劉存的位置?所有的政策法令是否能夠延續下去?等待華夏人民的又將是怎樣的一種命運?

元月十日,在英美醫學專家的建議下,雙目禁閉一無所知的劉存被送上開往美國的遠洋油輪。白雪飄飄的上海港,二十多萬華夏人民自發組成送行隊伍,哭泣聲和祝福聲響成一片,這些沒有鮮花和彩旗的延綿數里的人民長久佇立在雪花之中,望着徐徐離港的巨輪滿臉哀傷,直到看不見輪船的影子仍然不願離去……

在油輪離港的一剎那,劉存的妻子曹嘉驚訝地看到:兩顆晶瑩的淚珠湧出劉存禁閉的雙眼,順着他那蒼白消瘦的面頰緩緩滑落……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新桂系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新桂系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卷 同仇敵愾 第三十五章 天嫉英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