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赴遼東追殺司馬,文昭王抉擇難下

第435章 赴遼東追殺司馬,文昭王抉擇難下

第435章赴遼東追殺司馬,文昭王抉擇難下

魏帝曹昂被誅殺,魏軍軍心大亂。

漢軍七十萬大軍如同破堤的洪水一般洶湧的沖向那無力抵抗的草本莊稼,勢如破竹。

三十萬魏軍驚慌失措,一個個如無頭的蒼蠅一般亂闖亂撞。

呂星當先沖入了士兵之中,朝著後方闖去。

那些擋著他逃跑的魏軍士兵被他全部挑開。看來,他也被漢軍的氣勢嚇怕了。父仇未報,他就此死去,豈肯甘心?

他破開前面擋路的士兵,穿梭在奔逃的士兵之中,很快就把關平三人甩了下去。畢竟坐下寶馬良駒的神速,遠勝過三人的坐騎。

按下呂星,暫且不談。

單說曹彰三兄弟。

曹熊將龐德坐下馬斬殺,並沒有來得及再次攻擊龐德,而是朝著魏軍大軍行去。

魏主曹昂一心死戰,揮槍帶著身後兵馬沖了上來,接應了曹彰三人。

兄弟四人這才引兵與漢朝大軍展開了殊死的搏鬥。

數十萬大軍的交鋒,很快就顯現出了漢朝軍隊的優勢。

小型的方形陣呈現九宮陣型,攻防有序,協作攻擊緻密,是漢軍主要的小型攻擊陣型。

六個人的三角形陣呈現尖刀陣型,鋒利狠辣,在魏軍群中驍勇攻擊,不斷斬殺著、收割魏軍的生命。

很快,漢軍便形成了一個對魏軍的半包圍的圈子。前面有序的攻擊,後面及時的補充兵力,成為漢軍不斷推進的動力。

魏軍不斷損傷的士兵,接連後退的將領,使得魏軍陣型不斷向後縮減。

魏帝曹昂被漢朝淳王劉瑾敵住。

劉瑾言道:「汝私自稱帝,乃我漢朝之叛逆也!然,孤還是很佩服汝之勇氣的。稱霸一方,鑄成數年的霸業,汝與汝父可以算的一方梟雄!」

「汝何必惺惺作態?今日,朕守於此地,便是要與此城共存亡!」曹昂慷慨的說道。

「也罷!孤便遂汝之願!」劉瑾十分認真的點點頭。他看的出來,這個比自己大上十幾歲的男人心中充滿了故事。

把長槍一擺,他做了一個請字,說道:「魏國國主有請了。」

曹昂也不推辭,揮槍而上,直取劉瑾。

劉瑾擺槍相迎,便於曹昂戰在一起。

曹昂已經數年沒有動過刀兵,又有死志在心,只不過與劉瑾交戰三五回合,猛然迎上了劉瑾的長槍。

劉瑾本想活捉他,哪知道他死志決絕,竟然自己往槍上撞。

就這樣魏帝曹昂死於非命。

魏軍也因此迅速敗退下來。

曹彰三兄弟一見大哥死於非命,也都拼了性命欲搶其屍體。

卻被走失呂星的關平、典滿、許儀三人攔住,一陣廝殺將三人斬殺於亂軍之中。

魏軍之中,逃走的不只是悍將呂星,還有就是大都督司馬懿。

司馬懿見勢不好,帶著麾下兵馬便逃。

然而漢軍兵馬實在是多,幾乎包圍了魏軍。他們能夠逃出去的只有司馬懿這一部分。

信都城外,一片修羅戰場,充滿了血腥的氣味,透露出一種無奈的凄涼。

映入眼帘儘是滿目瘡痍,傷殘的士兵哼哼唧唧、各種姿勢慘死的烈士、潺潺流動的血漿沾滿了草木的根莖……

不時有漢軍士兵將那些受傷的士兵拖到擔架上,也不管是漢軍還是魏軍,一律抬走,進行治療。倒是讓那些魏軍士兵感激不盡。

接下來又有不少的漢軍士兵開始分散開,將那些戰死的士兵分別集中到了數十個地點。

這一戰戰死的雙方士兵超過了二十萬。

淳王站在高處,說道:「一將功成萬骨枯!當年父皇便告知我們兄弟三人,戰爭的代價太大,如果能夠和平演變一個國家,萬萬不得妄興刀兵!如今,曹昂自知不敵,竟引大兵於此,與我決一死戰!不知,此為孤之誤,亦是其之誤?」

關平在後面說道:「殿下,此乃天意。非人之所為也!魏國國力貧寒,卻屢動刀兵,實乃禍國殃民。」

劉瑾搖搖頭:「非也。此乃我等之誤也!」

說完,他轉過身,從高處走了下來,對身邊的張綉、關平、典滿、許儀等人說道:「魏國久不臣服,先祖之業旁落別家。乃是我等後人之罪也,而非百姓之罪也!是故,皇兄屢次遣兵征討吳魏。」

「今魏國中原盡數復歸我大漢王朝,接下來,我們便當東進遼東,奪回父皇昔日起家的根基所在!季常將軍聽令。」

「末將在!」」馬良答應一聲。

「司馬懿一部殘兵敗將已經逃脫。汝引本部兵馬為前部,直入遼東!」劉瑾這是一定要把魏國餘孽斬殺遺盡。

「諾!」馬良領命,轉身離開。

馬良統領本部驍騎師當日出發,直奔幽州地境。

突擊將軍唐咨帶著英騎團為前部,參謀將軍李揚統領第五團為右翼,游擊將軍董奎引第四團為左翼,馬良統領第一、二、三團為中軍。

唐咨的前部騎兵緊追司馬懿的后軍。

兩軍在河間地境發生了第一場戰鬥。

司馬懿使大將程武、董胄、蔣秀三人引兵攔截。

漢軍英騎團團練將軍吳宏斬殺了蔣秀。

唐咨獨戰程武、董胄,擊傷了董胄,刺死了程武,大敗魏軍。

不過有三人的攔截,司馬懿已經帶著麾下兵馬逃到了范陽地境。

唐咨、吳宏帶著騎兵孤軍深入。

在任丘地境,司馬懿設下圈套,伏擊了唐咨帶領的吳宏英騎團。

此役,英騎團將士死傷三千多人,吳宏戰死,唐咨負傷。

餘下三千餘兵士,在團副將的帶領下浴血奮戰,苦苦抵擋,知道馬良大軍主力趕到時,才被救下。

馬良安排了隨軍郎中為唐咨療傷,使人將唐咨和受傷的士兵送到后營修養,接著是游擊將軍董奎左翼軍為前部,繼續追擊敵軍。

司馬懿大軍這是已經撤退到了虛無山一帶。

馬良大軍追擊到了虛無山,便不敢再進一步。

馬良對這一帶可是不熟悉,故不敢再進一步。文武學院曾經講過,遼東虛無山非一般地境。若是有兵在那裡,千萬不要前去試探。那裡可是一夫把關萬夫莫開的險要地形。

在虛無山前,馬良使隊伍安紮下營盤,守在了敵人出入的山口。

兩日後,漢淳王劉瑾因五十萬大軍來到山前。

在中軍大帳中,馬良向劉瑾彙報了一路上的情況。

劉瑾笑著說道:「敵軍退守虛無山,乃是困獸猶鬥而已!汝等只管安排麾下士兵小心提防那山中的動靜。若是有風吹草動的,馬上彙報。」

中軍大仗中,全部是驍騎將軍以上的將領。

正當中端坐的正是北部邊防軍大元帥、淳王劉瑾。

其下垂手坐著的是車騎將軍張綉,接下來便是關平、典滿、許儀,在下來便是兩大都護使徐漠、薛立。其他人都是站在兩側,並沒有座位。

這些人中卻沒有發現徐州都護使董淵。

這董淵到哪裡去了呢?

原來,在淳王攻下魏都之後,董淵便接受了淳王的命令,帶著本部兵馬十餘萬大軍,從臨淄出發,穿越大海,直奔遼西。

第一次出海,海上的浪頭激起了很高,使得他們的船隻行進十分艱難,更有不少士兵在船邊上被掀入海中,而大多數士兵在河上行船時沒有什麼感覺,到了這裡卻是暈船暈得厲害。

董淵拿著那張太上皇給的地圖,在船室內觀看著,不是盯著羅盤觀察著方向,然後與身邊的夏侯霸、周偉等人商議著。

靠著海邊,無數大船乘風破浪行駛著,使得剛剛從戰亂中安定下來的人們再次趕到驚慌。幸虧董淵使人在這些地方發放了榜文,不然,這些百姓們的動蕩將會是剛剛平靜的社會再次造成混亂。

經過月余的航行,董淵終於帶著麾下大軍在長興島登陸。

在島上短暫休息之後,大軍再次登船。

經過不到一天的時間,他們到達了遼東郡的長豐縣。

忽然又十餘萬的大軍在海邊登陸,當地的土著民們全都躲進了自己的家中。

早已料到了這些事情的發生,董淵使人將當初劉騫在遼東時的旗幟打了出來。

那個旗幟乃是勇安亭侯的旗幟。

據說,劉騫帶兵離開遼東的時候,葛坡和趙家莊的百姓組成的勇安已經發展成了一個小城。這個小城始終懸挂勇安亭侯的旗幟,這是遼東各地廣為流傳的一個佳話。

董淵帶著兵馬直逼魏文昭王曹丕所在的城池——右北平。

十萬名大軍突然兵臨城下,將一個文昭王嚇得半死。

司馬懿引兵二十萬前去救援曹昂,曹丕留在右北平的兵馬不過十餘萬,可戰將領卻也有不少。

但是對這突如其來的漢朝大軍,他還是真的毛了!

就連那些將領中也出現了一些投降派,可見投降派並不是那些文職官員的專利。有些怕死的將領也是投降派中的頑固者,他們或許比那些文職官員更加怕死。

曹丕看著身前這數十名將軍,竟然有超過了一半的人建議投降;而且所有的文臣都說大勢已去,當識時務!

曹丕左右為難,到底該何去何從?到底是否一戰?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之代魏成蜀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三國之代魏成蜀
上一章下一章

第435章 赴遼東追殺司馬,文昭王抉擇難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