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九四章 江南之地皆歸心

第九九四章 江南之地皆歸心

孫堅有兩個十分了得的兒子,大兒子孫策被委任為吳州都尉,其實就是擔任了吳州軍分區司令員,今後和周瑜一起仍然在孫堅手下聽用。孫堅作為一等國公兼領吳州牧之職,手下一文一武又是自己的嫡系,實際上還是控制着吳州,這也算是趙興對孫堅跟自己結盟的一種獎勵。

趙興並不擔心今後吳州會孤懸東南一隅,甚至扯旗造反,因為他相信吳州在孫堅和孫策父子兩代之後,一定會完全歸於大漢的管轄之下,除非江東孫家沒有看到海外殖民的巨大利潤和好處。

以孫堅手下那多如牛毛一般的能臣幹吏,治理一個吳州絕對綽綽有餘。吳州境內的山越族,也需要孫氏繼續進行同化和鎮壓。在趙興看來,與其小肚雞腸地提防著江東孫氏,還不如大大方方地將吳州以及周邊地區交給孫堅去打理,這樣既可以避免內部紛爭,又能有效地實現帝國在江南的管理。

孫堅是趙振邦的岳父,而且對自己這個女婿是越來越滿意。如今金龜婿成了大漢帝國的皇太子,他孫堅便是未來大漢的國丈,所以將來無論如何,只要趙振邦的地位不動搖,孫堅都不會生出半點的不臣之心。孫家人如今看得很明白,想要在趙興一手締造的新帝國內另立山頭,那將是一件比登天還困難的事情。既然不用折騰便可以坐享巨大的政治利益,誰又會腦殘到自尋滅亡呢?

趙興如此大方地安置江東孫氏,孫堅自然要投桃報李,所以他便將二兒子孫權和魯肅、顧雍、虞翻、闞澤、凌統、徐盛、丁奉、朱恆等能力出眾的年輕文武幕僚都推薦給了中央朝廷,希望趙興能夠加以委任和重用。

趙興自然是個識貨之人,他看了孫堅上報的這份推薦名單之後,也是非常的滿意。孫堅給自己舉薦的這些文武之臣,不僅能力十分出眾,而且都正處於年富力強的階段,至少為帝國服務三十年不成問題。

趙興毫不猶豫地將有着丞相之能的魯肅、顧雍、虞翻和闞澤等人分別交給了劉虞、賈詡、田豐和王允四位院長,請他們對這些年輕人進行培養和栽培。假以時日,按照這幾位的能力,幹上部長或者副院長應該沒有問題,至於能不能幹上最為榮耀的四大院院長,那就要看他們與郭嘉、徐庶、龐統、諸葛瑾、崔琰、張既、陸遜、呂蒙、陳登等人的競爭了。

趙興又將凌統、徐盛、丁奉、朱恆四員年輕的虎將一股腦地全部交給了太史慈,讓太史慈代替自己培養這幾員很有前途的武將。大漢帝國現在不缺騎兵和步軍將領,缺的是精通水戰,敢於統率戰艦劈波斬lang的水軍將領。凌統四人出身江東,原本就有十分紮實的水戰基礎,如今盡數歸於大漢水軍,也算是才盡其用,人適其職。

安排好了江東文武八人的出路,如今只剩下一個孫權,卻讓趙興有些為難。別人不知道孫權的本事,趙興卻是心知肚明。對於孫堅和孫策父子的忠誠問題,趙興還不怎麼擔心,他就是有些信不過孫權這貨。毫無疑問,孫權要是用好了,絕對是個可以獨擋一方的帥才,可怕就怕這個傢伙一旦翅膀硬了,就想着自己放單飛。

看到趙興為如何安置孫權而愁眉不展,李進思便建議說道:「興哥,不如將孫權分給振邦,他們兩個如今因為有了孫仁這層紐帶,相信很多事情都有辦法解決,我們也要相信振邦的智謀和手段。」

趙興聽了李進思的建議之後,也是眼前一亮,笑着點頭說道:「進思這個建議很好!把孫權這隻小狐狸交給振邦去調教,我們卻在幕後注視着他們,看看若干年後是我趙興的兒子厲害,還是孫家的後人奸詐!」

把一隻長了仨尾巴的狐狸交給另外一隻如今已經長出五隻尾巴的狐狸來調教,也就趙興這隻九尾狐狸想的出來!

當身在洛陽的趙振邦接到老爹關於任命二舅哥孫權為自己副手的書信之後,當時只是楞了一下,緊接着便咧開嘴對身邊的李鐵柱說道:「鐵哥,我爹把孫權給我弄過來了,你說咋整?」

身為洛陽「警備區司令員」的李鐵柱把臉一沉,毫不猶豫地說道:「擦,這還用問?當然是往『死』里整!」

趙振邦當時就沖李鐵柱翻個白眼,然後說道:「我要真敢整死二舅哥,香香還不跟我拚命!我爹這是在考我呢,看樣子今後我都要把孫權這個傢伙栓在褲腰帶上了,誰讓他太有本事了呢?」

趙興將孫權安排在太子手下做事,這可是一項殊榮,孫堅自然是沒有半分的意見。孫權雖然心裏覺得有些彆扭,可也找不出任何拒絕的理由,只好硬著頭皮去了洛陽,結果終其一生,都被趙家大小子吃的定定地。

安置完了江東,趙興當然也不能忘記了對帝國做出過重大貢獻的荊州群臣。

首先,趙興豪不吝嗇地封劉琦為三等國公,在政治上與皇子劉鎔和劉蔄一個待遇,在大洋洲也分給了劉琦很大一塊封地。劉琦手下的文聘、李嚴和霍峻等人也被封為侯爵,算是俱有榮焉。

其次,中央政務院文教部接管了鳳凰書院,將一部分師生從荊州派往太行書院接受培訓和教育,又從太行書院抽調一部分師生到鳳凰書院進行交流任教。

最後,趙興任命呂蒙為荊州牧,任命崑崙軍徐榮為襄陽軍團長;任命遼州牧諸葛瑾為揚州牧,任命文聘為揚州都尉;任命劉琦為新成立的永州牧,任命馬良為永州長史,任命李嚴為永州都尉;任命士燮為交州牧,任命蔣琬為交州長史,任命沙摩柯為交州都尉;任命蒯良為越州牧,任命向寵為越州長史,任命霍峻為越州都尉。

襄陽軍團主要管轄荊、揚、永、交、越五州的駐軍和預備役部隊,主戰部隊為原崑崙軍三萬士兵和文聘手下的三萬水軍以及霍峻手下的兩萬步兵。呂蒙和徐榮一文一武坐鎮荊州,實際上便是代替趙興控制着荊州以南的五州之地。

經過這麼一番調整之後,長江中下游的南方廣袤地區皆有得力的文武將領進行有效的管理和統治,這對於解決大漢六千萬子民的吃飯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趙興已經指示帝國水師派出船隊下南洋尋找優質的稻種,準備在江南地區大規模地種植高產水稻,從此徹底解決大漢的糧食問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回到三國的無敵特種兵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回到三國的無敵特種兵
上一章下一章

第九九四章 江南之地皆歸心

%